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有多輝煌,有多落寞,誰還記得曾經的百盛!

1994年,百盛進入的第一家百貨店百盛在北京復興門開業。這當年的「外資百貨第一店」一度成為統治北京商業的王者,並且開始了其在北京、在全國的擴張之路。23年後,伴隨著百盛從長楹天街撤出,這家老牌百貨在北京開出的全部枝葉都已經凋零殆盡,只剩下「大本營」復興門一店,還在這百貨業的寒冬中殘喘。

百貨業的寒風之下,孤獨的復興門百盛還能支撐多久?

當百貨商場終於被掃入歷史的名詞堆里,90后成為主力消費人群的時代,又有誰還會去哀悼正在倒下的百盛?

凋落的百盛

當站在長長吊臂上的工人從長楹天街的外立面上將「百盛」兩個字卸下時,字體並沒有被刻上多少風雨侵蝕的痕迹。

百盛從長楹天街撤店

攝影 張曉蘭

空蕩蕩的大門前貼著一張刺眼的通知:「由於百盛集團發展戰略調整,決定終止經營。對於持有百盛會員卡內積分及百盛金卡餘額的消費者,可以到北京百盛復興門店兌換使用。如果購買的商品遇「三包」問題,我店留守處的同事可解決該等問題,留守處工作結束時間為2017年6月30日。」至此,百盛在北京市僅剩復興門店,離退出北京僅「一店之遙」。

開業一年半的時間,長楹天街店就此落幕。儘管這家店一改百盛的高端定位,改走中檔親民路線,然而卻依然無法挽救寥落的人氣。如果再算上去年10月關閉北京太陽宮店,百盛在北京就只剩下了「大本營」復興門一店。

而如果將範圍擴展到全國,與北京長楹天街店一同關閉的還有百盛鄭州東太康路店和合肥瑤海店。而不久前的3月19日,百盛還關閉了重慶財富中心店。有媒體統計,從2012年到2016年,百盛在已經陸續關閉14家店。與其說這是百盛的戰略調整,倒不如說這是一次戰略收縮。

近年來,隨著電商衝擊以及同質化競爭日益激烈,作為傳統的消費品零售業的主力成員——百貨公司們顯得落寞寂寥了不少,百盛也不例外。財報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百盛集團營業收益總額增長0.9%,雖然總銷售額收入44.07億元人民幣,但同比仍下降5.6%。其中,經營利潤共錄得人民幣僅3120萬元。

1994年,那個定位於中高檔消費群體,憑藉優質的品牌及先進的國際化連鎖管理模式在開啟了跑馬圈地的百盛,在這個互聯網統治的時代,已經盡顯老態。

無可逆轉的頹勢

當然,百盛的凋零並不是一個個例,在整個實體商業都在下滑的大背景之下,整個百貨行業都在陷入泥潭。

2015年進駐長楹天街的百盛

「上世紀90年代,百貨曾經歷過一段時間的衰落,后又經歷了一陣子的輝煌。」在全聯房地產商會商業地產研究會會長王永平的回憶里,百貨業遭受的第一次衝擊來自於小商品市場,「但經歷了一陣的波折后,百貨業重新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原因在於,小商品市場這一競爭對手遠沒有如今的電商那麼強大,商場不多,而且每家百貨公司都有自己的服務半徑,商場之間沒有交叉與覆蓋,同質化問題就不突出。所以以百盛、太平洋百貨等品牌為代表的百貨公司,可以依靠品牌、環境、服務等方面的優勢佔領中高端消費市場。」

除此之外,即使在2000年前後,購物中心大肆興起的時代,百貨公司也並沒有受到致命威脅。因為在國內購物中心迅猛發展的10年間,早期考慮的首要問題是如何把動轍十幾、二十萬的商業面積填滿。與此同時,10年前可供購物中心選擇的業態和品牌種類遠不如今天豐富。尤其是次主力店可供選擇的品牌更是稀少。

而當時百貨公司卻正如日中天——百貨店面積大、品牌多、品類全、促銷力度大,使邀請百貨作為購物中心主力店是個明智又保險的選擇。再加上影院這種目的性消費業態,採取「傳統百貨/超市+院線」的模式,並將它們布局在購物中心的一首一尾或一上一下,一度成為購物中心集客利器。

不過現如今,即使是購物中心也在紛紛轉型體驗式消費,自顧不暇。

至於百貨公司,當年的優勢,反而成了今天的劣勢。如今商圈密度較大,兩公里的範圍內往往會聚集多家實體商業。百貨公司不僅面臨百貨與百貨之間競爭,還面臨購物中心、電商之間的競爭。百貨公司靠租金為生,沒有能力投入太多裝修改造成本,而購物中心背後都是開發商,實力雄厚。此外,百貨是純零售為主,很難同功能更加豐富的購物中心相抗衡。

所以,如今除星光天地等少數百貨,依靠著高端消費人群在支撐以外,百貨公司普遍面臨業績下滑、撤店關張的局面。

賣方市場的逝去

當然,如果再深入探討,在整個百貨行業頹勢的背後,是賣方市場的逝去。

「的百貨,包括外資百貨,基本都是誕生於賣方市場的年代。」 購物中心產業資訊中心主任郭增利說「那個時候,市場剛剛起步,人們的消費水平和需求都不高,有貨就有生意,所以成長過程壓力不大,革新動力始終不足。但在百貨企業增多后,大家開始比拼價格,造成價格戰迭起,惡性競爭加劇。之後,開始強調所謂服務差異,但大多局限在退換貨為核心,待客服務沒有根本改善。」

據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16年行業基本情況及連鎖百強調查」顯示,2016年連鎖百強銷售規模2.1萬億元,同比增長3.5%,為有統計以來最低的一年。銷售負增長企業34家,比上一年增加3家。門店總數11.4萬餘個,同比增長5.9%。百強企業銷售規模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6.4%。各業態銷售增幅差異明顯:便利店增幅最高,達16.7%;專業店和專賣店為6.5%;購物中心1.6%;超市和大型超市1.5%;百貨店為-2.5%。

另據百貨商業協會發布的《2016年度百貨行業發展報告》,去年百貨行業繼續呈現放緩趨勢,銷售額同比減少的企業超過一半,達到55.3%。報告顯示,電商對百貨店的蠶食仍未停止,購物中心的分流越來越重,對百貨店的人氣「截流」仍在延續。

事實上,百貨業面臨的頹勢並非只出現在國內,國外百貨業的日子也不好過。但在歐美國家,管理方會採取主動介入採購的「買手模式」。買手各家的偏好不同,使產品有所差異化,同質化不會太突出。

而國內百貨公司一般採用整租物業,然後再將物業分租給每個商品品牌使用,百貨品牌每年收取一定的租金,或在銷售流水中扣一定的百分比。在這一模式下,是品牌公司自己來負責終端銷售,百貨公司的零售經營能力極大弱化,更多時候是在扮演「二房東」的角色。

不掌控商品,自然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

百盛1994年進入時的第一家門店:北京復興門店,這也是如今百盛在北京碩果僅存的一家門店。

顯然,百盛並不甘心就這樣沉沒在時代的洪流中。2014年,在百盛進入的第20個年頭,這個百貨業的老大帝國在巨大的壓力之下也開始了艱難的自我轉型之路。無論是推出美容美妝為主題的概念店、還是與韓國衣戀集團聯手改造百盛天山店;亦或是推出「奧萊」式的百盛優客城市廣場……從2014年到2017年,百盛在多個方向上實施了大量的轉型計劃,只是依然難掩整個品牌的衰退。

「百貨公司始終沒能看到一個變革的曙光與方向。目前為止,市場上沒有一家百貨業能扭轉這種頹式。」王永平看來, 這是電商大潮衝擊之下,整個百貨業的衰退。

如今,實體商業的主力消費人群正在從80后向90后過度。在新的消費時代,這些同電商一起成長起來的消費人群,誰會去了解百盛當年的輝煌?誰又會去緬懷當年曾盛極一時的「百貨商場」呢?

天之將傾,已非百盛一己之力可挽。

本文為V房產原創內容

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使用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