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被誤解千年的佛教:他們剃髮染衣 卻在行世間至孝

戒子受戒(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開福禪寺)

編者按:「佛教有沒有孝道,佛教不講孝」,一直是一些批評佛教人士最愛說的話題。其實它是一個偽問題,因為佛教是講孝道的,而且一直在理直氣壯地宣講孝道。適逢2017年母親節,鳳凰佛教「佛教觀察家」欄目為大家摘取了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黃夏年教授「佛教孝道的現代實踐——以太虛大師論說為例」一文中的觀點,為大家解讀佛教的孝道理念。

佛教沒有孝道思想其實是一個誤區,因為佛教從來就沒有反對過孝道,而且佛教歷來主張要人盡孝,並把孝敬作為佛教學說的一個組成部分,在佛教經典裡面有過很多的論述。《佛說長阿含經》中就有「七不退法」、「長幼和順」之說。這裡的「七不退法」,就是佛教的道德倫理標準,「長幼和順」是佛教道德的根本目的,「孝敬為首」則是具體的道德實踐。由此可見,早在釋迦牟尼的時代,佛教就已經將孝道思想放在了其獨特的教義思想體系中了。

儒道兩家從「夷夏論」這個角度來指責佛教,說佛教出家,不要家庭,不祭祖宗,只尊佛骨佛發舍利,並將此當作禮儀。佛家所謂孝敬經典,在道理上不夠。悖離道德,違犯了順理的原則。

佛教徒對此給予了回應,認為表面上看我們是廢棄了宗祀,只孝敬佛祖,但是我們踐行了孝敬的經典,世俗沒有這樣的事情,當是覺得低賤粗俗。出家人毀容與惡隔絕,你們鄙視,然而沒有修道者不能顯示其高貴之處。喜歡世俗,執著於舊的習慣,是崇尚中華的禮俗,這與佛家的貴賤還是疊置重合的,只是在教義上佛家獨執一說而已。你們只是沉溺於凡人的眼界,豈不是遮蔽了聖人之言?

實際上,「夷夏論」的爭論焦點是在於是否以中華為正統。古時候的儒道兩家把佛教判為夷教,認為佛教是外來的,不具備正統的資格,而反映在夷夏之別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佛教不講「孝」,讓人出家,不祀宗祖,違背了儒家的倫理。佛教講出家,僧人不結婚,沒有兒女,不延續血脈子嗣,這在儒家看來是最大的不孝。但是雖然佛教不講血緣,並不等於不提倡孝,佛教所講的孝是指要尊敬老人,長幼和順之孝,所以佛教認為自己的孝超出了儒家,是行最大的孝。

出家人因為戒律的原因,不生嗣子女,但是他們住在深山修道,為眾生修福,這也是一種大孝,所以「不違其孝」。正如時人所評價,「出家之於君父,豈曰全無輸報?一念必以人王為願首,四諦則於父母為弘益,方祛塵劫永離死生,豈與夫屈膝為盡忠?色養為純孝而已矣,必包之俗境,處之儒肆,屈其容降其禮,則不孝莫過於絕嗣,何不制以婚姻。不忠莫大於不臣,何不令稱臣妾。以袈裟為朝服,稱貧道而趨拜,儀範兩失名稱兼舛,深恐一跪之益,不加萬乘之尊。一拜之勞,式彰三服之墜。則所不可而豈然乎」。

歷史上的儒佛「孝道」之爭,其實並沒有什麼根本的衝突,特別是在傳統道德倫理規範下,佛教一直在強調要尊重孝道。到了宋代,孝道思想全面引入佛教界內部,佛教界專門撰出《父母報恩經》。明代憨山德清大師就是將佛道與孝道並列之人,他說釋迦牟尼成佛以後,「人王宮而升父棺,上忉利而為母說法,示佛道不舍孝道也」,這裡就是說,釋迦牟尼是對父母最孝的人,他不僅自己成佛,而且也讓父母成佛。

總之,古代的儒佛孝道之爭是在當時為了遏止佛教勢力發展的背景下而進行的一場中華傳統文化與外來的宗教文化之間的鬥爭,其現實意義大於理論意義,從這個角度看來,至少在理論上它有偽問題的嫌疑。佛教界早在東晉時就已經澄清的佛教有「處俗弘教」的孝道傳統,如若視而不見,實際上是對佛教的孝道觀的歪曲,這也有違於學術研究求真的傳統。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