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北京高考狀元一席話引爭議 「寒門出貴子」為何越來越難

【核心提示四十年前聯考改變了一代人的命運,四十年後,對於聯考制度的批評和反思卻屢見不鮮,聯考恢復四十年來,大學數量成倍增長,錄取人數也一路高歌猛進,到2016年底,全國各類高等教育在校總規模達到3699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2.7%,高校迎來了從精英化向大眾化的轉變,隨著大學擴招和就業壓力增大,讀書無用論不斷興起,拷問高等教育。

【湯敏】對大部分人來說,上大學還是比打工好。

【康健】最開始反對這個擴招的是農村的孩子。

【張鳴】是因為你上學沒有意義了,人家就不上了。

【觀眾】哪個公司不是說我要高中,大學以上學歷的。

北京聯考狀元一席話引爭議 貧困地區的孩子或輸給教育

解說:四十年前聯考改變了一代人的命運,四十年後,對於聯考制度的批評和反思卻屢見不鮮,聯考恢復四十年來,大學數量成倍增長,錄取人數也一路高歌猛進,到2016年底,全國各類高等教育在校總規模達到3699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2.7%,高校迎來了從精英化向大眾化的轉變,隨著大學擴招和就業壓力增大,讀書無用論不斷興起,拷問高等教育。近日,北京文科聯考狀元熊軒昂,接受採訪的視頻引爆微博。

熊軒昂: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學校,現在的狀元都是家裡又好,然後呢又厲害的那種。

解說:他的這段話再一次引發了輿論對階層固化的關注和討論,當農村的孩子還在將聯考視為逆天改命的唯一途徑時,城市的父母卻早已提出了贏在子宮的口號。同時,出國留學成為一些考生和家長的新選擇,2016年,出國留學總人數為54.45萬人,創歷史新高。而近年多個省份的聯考報名人數卻呈連年下滑態勢,聯考還能不能改變命運。

陳志文:讓人人上了大學就能改變命運,這個也是荒唐的。

康健:貧困地區的孩子,其實不是在聯考面前輸的,他們是在教育面前輸的。

張鳴:如果只能上北大清華才能夠有意義,那大學也就不要辦了。

觀眾:我國小一年級的時候,全班同學有七十幾個人,到初三的時候只剩我一個人。

解說:聯考擴招成功還是失敗。

康健:擴招以後造成的就是摻涼水,攤大餅。

湯敏:農村學生上大學的機會多多了,

張鳴:這就是大躍進,農村孩子即使上了三本大學等於沒上一樣。

觀眾:擴招的話在某一定程度上使我們受益。

解說:一虎一席談PK聯考還能不能改變命運。

胡一虎:一虎一席談,有話大家談,歡迎收看今天的《一虎一席談》,今天談的話題是相信所有全家庭都非常關注的聯考,一提到聯考,很多人家庭就會覺得說,完了,全身無力,為什麼,因為花了很多的精力,都花在聯考身上。但是有人一提到了聯考他全身體就要來勁了,為什麼呢,因為他知道聯考改變了他整家的命運,聯考走到了現在,你會發現四十年過去了,在今天我們好好地回顧和反思,接下來聯考的路該怎麼走下去,如果聯考是一個四十歲的教育改革者,場中央的四位嘉賓你想對這個教育改革者說什麼話。

康健:四十年,該認真地反思了。

張鳴:一言難盡。

陳志文:方向要堅持。

王輝耀:我希望不斷地改革,不斷地提升。

胡一虎:四位都是非常著名的教育學者,但是我看年輕的這位是聯考狀元,他對聯考說了一句他的真心話是什麼,您在大屏幕就可以看到北京聯考文科狀元也就是熊同學,他說了這樣的一句話。他說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學校,我是普通家庭長大的但是衣食無憂,父母都是知識分子,而且在我們北京這樣的大城市長大的,在教育資源上受到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可是外地的孩子或是農村的孩子完全都享受不到我現在所享有的,所謂的這些教育資源。他第一個關鍵點強調的是現在啊,知識不一定能夠改變命運,認不認同這樣的說法康校長。

康健:我很高興這位狀元他會提到農村的孩子,我覺得真是應該非常感謝他,聯考城市的孩子,其實是佔有優勢的,但是說到聯考就能改變人的命運,在今天這麼一個非常開放的時代,我覺得這個觀點不一定能夠成立了。因為我們有太多的學習、成長、發展的機會,人可以有更多的選擇性,這本來就是社會的進步。

陳志文:但是大家仔細想如果今天還是能考上北大、清華或者C9(九校聯盟)的話,對於一個農村孩子能不能改變命運,對多數人肯定會改變。

精英教育邁入普及化 已經不是人人上大學就能改變命運

胡一虎:所以相對的我換一個邏輯來講,就是說農村的孩子你想改變命運你非得考到北大和清華這樣頂尖的。

陳志文:過去就是這樣,我們八十年代講說這是大學生,因為那時只招幾十萬人,到1990年我們才招60萬人,20萬大學部生,40萬專科生。現在我們招,去年招了將近750萬人,那麼你不能讓說這個750萬人都改變命運,都飛黃騰達了,都非常得有出息,這是不可能的。

胡一虎:嗯。

陳志文:因為我們已經從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現在馬上邁入普及化,現在叫大眾化階段,馬上進入普及化,這種情況下讓人人上了大學就能改變命運,這個也是荒唐的。

胡一虎:這位學生最後的三句話怎麼說的,他講說,其實這幾年您的聯考狀元很難再看到農村裡面所供養出來的,而且都是家境又好,自己又厲害才考上了這樣的狀元,也就是說現在的環境跟過去來講又截然不同,你怎麼解讀呢?

陳志文:我覺得這是一個社會進步的標誌,你仔細想,1949年的時候北京才多少人,算上農民才200萬人,現在多少人,個中人算起來,可能過了2000萬人。那麼我們當初是什麼,我從陝北的小縣城到北京,對吧,上大學,最後留在北京。那難道不是一個進步嗎,舉個例子,我們一個進了城的人,一個曾經的寒門進了城之後,做了一個普通的公務員或者普通的工作,最後我的孩子算什麼。所以我覺得不能絕對地講這句話,而且更何況這些年,我舉個例子,數字,北大清華現在每年要拿出,各拿出2%,也就是六十多個人,專門招貧困縣的學生。

胡一虎:嗯。

陳志文:那麼這幾年下來國家這個政策,就是重點大學招了多少人呢,37萬人。就光專門走這條途徑,換句話講,就像今年上清華的魏祥,他並沒有達到清華在當地的錄取線。但是他達到了什麼針對農村學生這條線。

張鳴:如果我們說今天只能靠這種施捨性的,像貧困地區傾斜一下,然後拔幾個北大清華的人。

胡一虎:你特別用了一個詞你用施捨性的。

張鳴:對呀,你照顧性的嘛,你這個沒有意義,第一,就是寒門是不是出貴子沒有意義的,其實如果說我們七百多萬考生,如果只能上北大清華,才能夠有異議,那大學也不要辦了。

王輝耀:我覺得他反映的這個情況是非常值得關注,而且非常讓人擔心的,那麼今天呢,確實我們看到一些現象,就是剛才講的比如我們每年招收750萬人,但是有多少真真正正是來自農村的。來自基層的,來自這個四線五線,甚至這個農村的(地區)。我覺得這一塊是我們目前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因為現在已經開始富裕,我們成為全世界經濟第二大國,我們的人均GDP接近一萬美金了,但是我們的這個教育來講,仍然有著巨大的鴻溝我覺得,就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就是對於農村的子女的培養。特別是農民工,在城市裡邊沒有資格上大學的農民工的子女,我覺得這個是個很大的問題。

農村孩子不是在聯考面前輸的 是在教育面前輸的

康健:教育公平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話題,我覺得應該慎重說,聯考改變命運,這句話要慎重,因為如果說教育可以改變命運,這件事會有更多的人能夠接受。我是77級參加聯考,確實改變了我的命運,但是那個時候我們都還是有知識背景的。

胡一虎:跟現在的不一樣了嗎?

康健:今天再從山溝里能走出來,比如說我在雲南,一個村裡邊,一個上水塘村,一個小女孩,今年六歲了。她在農村的大學學習應該非常好,德智體全面發展,但是呢她現在面臨的就是她有沒有能上一個好國中的可能,如果她沒有一個上好國中的可能。她就不能上高中,如果她不能上高中,她就不可能上大學,不要說北大清華。所以更多的農村的孩子,其實不是在聯考面前輸了,他們是在教育面前輸了。

張鳴:剛才這個老師說得好,他是說教育改變命運,如果你上現在的大學,哪怕是個三本,一無所獲。那你上這個學幹嗎呢,關鍵我們是教育問題,我們實際上是說我們如何改變這些進城的農民工的境遇。讓他們能夠有機會變成中產階級,也享受這樣的好的教育,而不是把他排出去,而更不是說你每年象徵性地施捨幾個名額這個有什麼意義呢。

胡一虎:你講這句話的時候我看到場下的年輕朋友們有很多人舉牌要來做回應,就是你請講。

觀眾:對於農村的孩子就是說極個別的,說可以給一些幫助上學,因為有好多孩子都上不起學,另外還有我可以再說一句,還有一個就是說你如果說北大清華選拔學生的話,有好多農村的孩子學習非常好,但是選不上,就因為分數跟北京的孩子分數差別太大。

胡一虎:對,但這種聲音坦白講每次談到聯考的時候,年年都會聽到這種聲音,這是沒辦法解決的問題嗎,康校長。

康健:是,我覺得這個畢竟還是一個相對的公平問題,其實相對權利公平和絕對權利公平,是不一樣的概念,所以絕對權利公平,就是人人應該享受好的教育。

胡一虎:來,這邊這位先生請講。

觀眾:我覺得這個教育的制度首先要改革,因為現在所有的農村的教育和城裡的教育可能是不一樣,教育的資源是不一樣的,那麼農村的孩子像剛才那位女士說的一樣,可能說城裡的(孩子)上北大清華,他可能是300分就能上北大清華。但是農村的他可能600分、700分才能上這個北大清華。

陳志文:我覺得你們說的都不是事實啊,從她到你講的都不是事實啊,你們比較,舉個例子,這些年說得很多的是類似北京上海和其他地方,這種省區的這個差距。

胡一虎:對。

陳志文:這就是康老師剛才講的,康老師剛才講的這個區域,相對(權利)和絕對(權利),但我們不能說罔顧事實把它絕對說農村分子分數高,因為你沒有在城裡所以就上不了(好大學)。這個沒有事實存在啊,再一個省分數線是統一的啊,從來部分農村和城市的呀,你能給我拿出哪個省市農村和城市的(區別)呀。

觀眾:但是如果清華和北大它這是北京的這個範圍內,如果它對外地招生的話,是不是跟北京的本地是一樣的。

陳志文:卷子都不一樣,你怎麼一樣,閱卷人也不一樣,你又怎麼一樣。

胡一虎:好,謝謝,謝謝兩位,來,那邊那位年輕朋友。

王輝耀:異地聯考問題亟待解決

觀眾:現在城裡面的孩子呀,他有很多學校可以上,貴族學校,公立學校,還有私立學校,教育資源非常豐富,但是有些通過的地方,根本就老師都沒有幾個,老師的素質也不高,所以起跑線上就是輸了。

胡一虎:所以你來自哪裡?

觀眾:我來自湖南農村。

胡一虎:在你心裡來講,你覺得寒門難出貴子你接受這個現實嗎。

觀眾:這個可以接受的。

胡一虎:你可以接受的。

觀眾:對,這是公平,這是社會進步就應該是這樣的。

王輝耀:但是我需要指出來有一種不公平是這樣的,比如說我家裡的阿姨,在北京待了十多年了,二十年了,她的小孩,我就看著從大學到中學,最後被迫要回四川去上中學,就不能在北京獲得聯考的機會,這個就是一個不公平,因為她在這兒也交社保,也納稅,也是城裡邊住了十多二十年,也服務北京,有兩億五的農民工。有大量的這種流動人口,這個問題,我覺得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陳志文:這個我做個解釋,這個早就已經啟動所謂異地聯考的問題,那麼全國全部出了政策了,最近一兩年,應該有幾十萬人,就異地地參加了聯考了。

王輝耀:對,開始改進了。

陳志文:那麼現在這個,坦率地講。

張鳴:但是異地聯考沒什麼意義。

陳志文:不,你說的只是北京和上海這種區別,廣東都全面放開了,北京現在限定的就是就是張老師說的考高職。那麼我覺得這也是一種進步,就是我認為這永遠其實本質就是一個公平,說絕對了就是利益的劃分。那麼我是一刀刀地切,還是一刀下去天翻地覆。我覺得這是我們要多想一想的,那如果說我們一步步地切下去,能最後達到一個相對(公平),不是很好嗎?

胡一虎:好,等一下,場下的嘉賓這一邊這位女士請說。

觀眾:我們家現在就是面臨這種情況,我的孩子成績非常優秀,是人大附朝陽的學生,在學校裡頭排名400個孩子,他能排到20左右。挺優秀的一個孩子,但是也因為就是異地不能參加異地聯考。我認為其實針對於(地方政府),既然已經把那個社保放開了我們已經滿足了條件,它應該讓這些孩子去聯考,為什麼呢,因為你想吧,基本上能留在北京,能買房買地買車這種的人,應該算是北京的一些精英,應該是有一定條件的。那麼說他在教育子女的方面的話,應該都是正面的,積極的,不是消極的。

陳志文:我覺得開放一定是公平,對所有人開放,但是的話,不是說精英不精英,這個本身就有問題。

觀眾:但是孩子的話,因為他們正好在處在初二初三的年齡階段,如果是你讓他們幼小的心靈覺得自己低人一等的話,他有可能會造成孩子在心靈上的一些壓力。

胡一虎:這個你比較在意的部分,這個負面的影響可能會伴隨他的人生一輩子對吧。

觀眾:對,我認為會有一定的影響。

胡一虎:好,掌聲鼓勵,來最後一位這位年輕的朋友,就是你,請講。

寒門能不能出貴子 很重要的抉擇點在於家長

觀眾:我是一個來自廣東的一個農民家庭的985的大學生,然後我走出來之後呢,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背景,我的國小一年級的全班同學有七十幾個人,到初三的時候,只剩我一個人在讀中學。然後我走了這一趟過來之後呢,我會極度地發現一個問題,農村家庭的家長這種觀念跟城市家庭這種家長的觀念差異化。

胡一虎:截然不同。

觀眾:我認為寒門能不能出貴子,一個很重要的抉擇點,是在於家長。

胡一虎:是在家長。

觀眾:對,是在家長上。

胡一虎:我問你當你看到了我後面的屏幕上出現這樣的畫面的時候,你一定非常地熟悉,你看這裡頭經常看到聯考工廠宣傳你要考過高帥富啊,你能贏過官二代就得靠聯考,只要學不死,就往死里學,對不對。還有一個講得是更誇張的,扛得住的給我扛,扛不住的給我死扛,這些話語當中,有人過去講這是超級的心靈雞湯,這是讓你邁向了聯考改變命運的重大之路。在今天的這個時刻,你覺得這一些的句子,是不是都應該給它揚棄掉。

觀眾:我會這樣贊成,我贊成的理由因為我覺得就像康老師所講的,聯考只是一個選擇,他對我們這些農村家庭來說,只是給我們更多一個選擇。

胡一虎:但是到目前為止是不是農村家庭也會抱著你這樣看法的算是少數吧。

觀眾:當然不一定,因為我身邊太多人沒有讀高中,沒有(參加)聯考了,沒有上大學了,他們各有各的一個方式。

陳志文:他說的是現實,我們山東有很多學生放棄上大學部,上高職,因為他畢業之後馬上可以更好地工作,收入不錯,現在實際上全國聯考錄取比例已經超過82%,就是我開玩笑講,在很多地方想考不上大學,變成一件很困難的事情。那這時候這個標籤已經沒有價值,大家更在意說我能得到什麼,這張文憑能給我帶來什麼,所以呢,我反倒覺得就是康校長講的,現在其實途徑越來越多元了,越來越多了,並不是必須上大學了。

胡一虎:對,並不是必須上大學,還有另一個關鍵點在於進大學也並不是像過去覺得那麼難。它不是窄門,況且是一個寬門了,從窄門變成寬門,為什麼內地的改革,能夠走到這一步,跟下面這一位新聞人物有關,待會兒見。

湯敏:聯考「一刀切」 導致寒門難出貴子

歡迎回到《一虎一席談》的現場,又一位新的嘉賓來到我們現場,在左手邊,您即將在畫面上所看到的就是湯敏先生,歡迎湯敏。一提到湯敏大家都會用到高校擴招之父,當時的時候,在1998年發生了什麼事情在香港的人是非常明顯知道的,就是亞洲金融風暴,在那個時刻當中,湯敏是經濟學家,他以個人名義向中央提交了一份建議書,這份建議書建議擴大大學招生的數量,中央看到了就採納了,之後,大學擴招打開了序幕,所以被成為高校擴招之父,湯敏,剛剛第一部分當中大家爭辯得也非常激烈,談的就是說寒門出貴子這個話題,寒門到現在為什麼難出貴子,你覺得癥結是在哪裡?

湯敏:我覺得寒門出貴子,看我怎麼看是吧,如果認為貴子就是那聯考考進北大清華,就叫貴子,按照這個定義的話,那麼可能現在寒門比較難出貴子。因為按照這樣聯考一刀切式的,完全用分數差一分就不行的這種方式來挑人才的話,這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胡一虎:但相對地有人講說你的擴招,你這個主張來講,坦白講給很多的農村(孩子)他有更多的接受大學教育的機會,所以你是不後悔的。

湯敏:對,因為從總體上來說,上北大,清華的農村學生少了,但總體上來說,農村學生上大學的機會多多了,是吧,現在就是剛剛有一個數字,85%的都是家裡的第一代大學生,現在大學。那麼大量的農村學生能夠上大學,可能上的不是一個很好的大學。

胡一虎:對。

湯敏:但是也給他了機會,未來十年二十年以後的競爭,不見得就一定會比那個現在北大畢業的學生差。

胡一虎:你認為這是擴招它所帶來的好處之一,我覺得現在在沒有辦法改聯考的時候,那我們擴大,讓更多的人上學就可以能夠稍微緩衝一下這種不公平。

胡一虎:張鳴為什麼搖頭,張鳴。

張鳴:湯敏先生,關於這個問題,我寫了很多文章反對,因為您說的你的建議書在三年擴大一倍,但實質上三年擴大了十倍,這是一場大躍進。

陳志文:沒有十倍,沒有十倍。

張鳴:差不多。

陳志文:沒有沒有沒有。

張鳴:差不多就是十,絕對差不多。

陳志文:沒有沒有放心。

張鳴:已經到了本來是百萬計的。

陳志文:1998年招108萬,去年才不到750萬,怎麼可能嘛。

張鳴:如果沒有十倍的話,至少七八倍是肯定的。

湯敏:沒有沒有,現在才有七八倍。

張鳴:超了。

湯敏:到現在才七八倍。

張鳴:不是,那幾年就一下就膨脹了那麼多。

湯敏:膨脹了很多,但是沒那麼多。

張鳴:膨脹了很多以後呢,這就是大躍進,你知道嗎大躍進實際上造成的結果是,我跟你說,農村孩子即使上了三本大學等於沒上一樣。整體上損害了大學的聲譽,造成連這個985大學我是大學里教書,我這麼一直教過來的,,這些年(生源質量)逐年下降,連拉動,拉動什麼,拉動研究所,碩士生和博士生,都跟著下降。你這種擴招,我們是,我們現在變成了世界第一了,最多的大學生,最多的博士生,又怎麼樣呢,我覺得從精英教育,大學教育從精英改成平民教育,這個過程應該是個比較漫長的過程,我們不能在幾年之內把它完成。

CCG研究報告榮獲「全國優秀皮書獎」一等獎

著名國際關係學者趙穗生CCG演講:中美之間並非零和遊戲

川普以「削減逆差」為中心訴求,中美雙方有多少迴旋餘地

CCG上海分會舉辦7月午餐會,聚焦杭州灣大灣區

企業「走出去」50人論壇2017年會 在京舉行

CCG發布《2016-2017年企業對外投資十大趨勢》

中美全面經濟對話 莫再做與風車作戰的堂吉訶德!

誰是盟友?G20峰會上中美歐大國關係的新選項

「那三屆」考生共話恢復聯考四十年的個體與時代

王輝耀:從全面經濟對話看中美合作廣闊前景

王輝耀:留學狀況牽動全球留學態勢

王輝耀:扭轉旅遊赤字重在抓「軟環境」| 環球時報

王輝耀:人生就是一個不斷開放創新的過程

王輝耀:提高新型智庫的決策諮詢能力 | 人民日報

CCG新著 《世界華商發展報告(2017)》發布

王輝耀:選才基數,從「13億」變「70億」

《全球智庫報告2016》發布 CCG 在多項榜單中位列智庫第一

20國70餘家智庫齊聚青島 新舊動能轉換看智庫如何「出招」

出境游持續高熱 入境游赤字亟待改善

CCG報告:抓住美國移民收緊機遇 更加開放國際人才政策

王輝耀: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社會智庫

CCG發布報告《企業全球化報告(2016)》

CCG發布《留學發展報告(2016)》藍皮書

第三屆企業全球化論壇於海南三亞盛大開幕

第二屆人才50人圓桌論壇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