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穿睡衣一路狂奔!「不顧形象」女醫生成「網紅」

原標題:穿睡衣一路狂奔!「不顧形象」女醫生成「網紅」

據都市快報2月21日報道,昨天一早,浙江省人民醫院的神經外科規培醫師章嫣在病房裡查房,護士長開她玩笑,「網紅醫生來啦!小章,你要紅啦!」章嫣醫生挺不好意思的,捂著臉跑過護士台。

昨天上午,醫院好多醫生在微信朋友圈轉發她的照片,還有電視台、報社的記者採訪她。「要不是為了手術,我才不會穿件睡衣就跑出來,女醫生的形象可是很重要的!」章嫣醫師說。

事情是這樣的:昨天凌晨0:47,醫院血管外科醫師虞聰發了一條朋友圈——

「電梯捕獲女醫生一枚,見過穿睡衣從家裡跑來急診開刀的么?敬業哦。」

朋友圈裡一大串醫生點贊,章嫣醫師0:48第一個發評論,留下3個笑著流淚的臉,4位醫生在凌晨1點之前評論,「真巧,我也夜班。」「看來大家都在夜班。」還有一位醫生凌晨2點回復,「被我看見了,在上班的大馬路上!」

看來,醫生的朋友圈是「越夜越火」,大家都是上夜班的醫生。

神經外科規培醫師章嫣穿著睡衣狂奔到醫院,被同事在電梯里拍下照片。虞聰醫師 圖

剛洗完澡

接到醫院電話穿著睡衣就衝出了門

昨天中午,我們到浙江省人民醫院找章嫣醫師。臨近12點,她還沒吃午飯,聽說記者找她,往後一退,「讓我們趙醫師來說吧。」

趙醫師叫趙元元,省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

「昨天晚上,我值夜班,晚上9點不到,神經內科突然來了一位會診病人,(病的)情況很重,需要馬上手術。他是腦梗併發腦出血,晚一點手術,可能連命都沒有了。」

「我們趕緊安排手術,章嫣是我的助手醫師,一般手術需要兩位以上的醫師在場,我立即打電話給她,讓她儘快來醫院。」趙醫師說,他一邊打電話,一邊為患者做手術準備。

「晚上接到電話,會不會猶豫一下?」我問章嫣醫師。

「我們做醫生的,看到醫院來的電話,怎麼會猶豫?我們手機都是直接放在口袋裡或床頭邊,24小時不關機。晚上醫院打來電話,一定是要我們搶救病人。」章醫師說,她接完趙醫師電話,拿上手機和鑰匙,不到半分鐘就衝出了家門。

「在門口,我猶豫了一下,晚上剛洗完澡,我穿著一身紅格子睡衣,但想到有一位等待救命的患者,那真顧不上形象了,就想著趕緊去醫院!」章醫師說。

章醫師住在朝暉六區,她一路狂奔,跑到醫院正好是21:30。回憶當時的情景,她說:「我看到有些路人在看我,我就跑得更快了。晚上九點多,一個女的穿了一整套紅睡衣,跑在大馬路上,估計人家看到會覺得我是神經病吧……」

「以前穿睡衣出過門嗎?」我們問。

「哈哈,哪裡會啊,我們女醫生很注重形象啊!」章醫師皮膚白白的,兩腮緋紅,臉和眼睛都圓圓的,及肩的黑髮柔順,看起來很溫柔。

醫院神經外科唯一的「科花」

一周出一兩次急診手術 24小時待命

趙醫師作為章醫師的「大師兄」,給我們報料:「我們小章醫師今年才26歲哦,單身,絕對是我們科室的『科花』!我們省人民醫院的神經外科本來沒有女醫生的,小章來了,是唯一一朵花。」

小章醫師是省人民醫院「規範化培訓」醫師,原本的單位是紹興市立醫院。

按照相關規定,她要在省人民醫院的相關主要科室輪轉,再培訓。今年是她「規培」的第二年。

現在,小章的主要崗位是胃腸外科,不過她在紹興當地的醫院是一名神經外科醫師,所以她忙完胃腸外科的事,都會到神經外科來學習和幫忙。「科室里都是我的師父、師伯和師兄,我總是說有事情就叫我,多帶帶我。」章醫師說。

「小章挺勤快的,我們都願意帶她。」趙元元醫師說,「多看門診、多做手術,對一個年輕醫生的成長很有好處。晚上有急診,都會叫上小章,她肯學,能力也不錯,大晚上叫小章當助手一起手術,是常有的事情,最近幾乎每周都有。」

「冬天晚上做腦外科手術很多,最晚的一次半夜12:30接到電話,睡得迷迷糊糊,接到醫院的電話全醒了,再加上晚上從家裡跑到醫院,冷風一吹,精神馬上來了,就像上戰場一樣。」小章笑眯眯地說。

趙醫師也說,腦外科是比較容易出急診的科室,比如天冷,腦中風的人多;還有車禍,腦外傷的病人也較多。「而且腦外科的病人不能等,說要手術,立即就要上台的,科室里腦外科醫師都是隨時待命,醫院需要你,再晚也要從家裡立即趕過來。」

「做神經外科醫師不容易,做神經外科的女醫生更不容易。」

省人民醫院神經外科樓林主任醫師說,神經外科手術耗時長,一般一台神經外科手術6—8個小時是很平常的,「今年我們最長的一台手術,從早上8點做到第二天早上7:30,做了快24個小時,醫生在手術台上聚精會神,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

樓醫師說,據了解,浙江省里的醫院正式的女神經外科醫生,總數不超過10個,國家還成立了「神經外科女醫生協會」,這些女醫生是有多寶貴啊。

「是啊,女醫生辛苦,女神經外科醫生更不容易啊,我們小章現在還是單身,你們說說怎麼辦?」樓醫師開玩笑說。

「正常的,我們小章每天晚上都要待命,哪有個人時間談朋友呢?」趙醫師說,「就像我們,平時和老婆打電話,『今天晚上回來吃飯』要說一聲,『今天晚上不回來吃飯』反倒不用交代,能正常時間回家的次數很少啊。」

醫院神經外科、骨科、普外科、心內科等

手術醫師全是「隨時待命」

神經外科的醫生隨時待命,經常半夜從家裡趕到醫院手術,其他科室的情況如何?

省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蔡文偉說,「讓我來回答這個問題並不太合適,但我們急診科可以提供一個數據,我們醫院一年接診上萬名急診患者,其中65%的患者轉診到相應的專科手術后入院。也就是說,65%的急診患者不僅需要急診醫師治療,還需要傳喚更有針對的專科醫師做治療。」

在省人民醫院,急診制度是這樣的:患者先由急診醫師門診,被稱為「一喚」;如果急診醫師需要相應的專科醫師會診,被稱為「二喚」;如果專科醫生還需要該專科的醫療組組長(一般是副主任級別或者主任級別的高年資醫師)做治療,稱為「三喚」。

這就是一般大型綜合型醫院採用的急診「三喚」制度,高年資的醫生在晚上下班時、周末時,一旦醫院有傳喚,就要立即來醫院做會診和手術,保證急診患者能夠接受及時和專業的治療。

據省人民醫院急診科統計,叫到「三喚」較多的科室有神經外科、骨科、普外科、心內科。

神經外科接診較多的病例是:腦出血、腦外傷等患者;

骨科較多的病例是:車禍或高處墜落引起的多發傷(以骨折為主)、運動損傷等;

普外科:各種消化道疾病,比如膽囊炎、闌尾炎、消化道出血等;

心內科:各種心臟病,比如心梗、心源性猝死等。

快報之前採訪過的省人民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丁亞輝,是醫院的心內科三喚醫師,去年12月和今年1月,幾乎每周都有三四次半夜從家裡趕到醫院做心肌梗死手術。

「12月初,有兩周,連續3天半夜趕到醫院做手術。有的時候,下班晚了,9點還沒回家,我就在醫院睡一個小覺,萬一晚上來病人了,直接在醫院裡手術,省得回家又趕過來浪費時間。」丁醫師說,醫生這個行當也是看天吃飯,冬天是心腦血管醫生最忙的時候,病人太多,醫生排班都排不過來,大家都相互支持著。」

就拿昨天給小章醫師拍下「睡衣照」的省人民醫院血管外科虞聰醫師來說,照片拍於昨天凌晨0:47,他剛剛從病房趕到急診,去會診一位大腿血栓的病人。他前天、昨天連續工作了36個小時,前天上了一整天的班,晚上他值夜班,昨天上午手術,下午門診……

「這樣的排班,每個月會輪到四五次,上次在網上看到,醫生做完手術,癱倒在手術室,絕對是真實的。你說,是什麼讓我們堅持下來?一個個病人啊,他們和我們說這裡不舒服、那裡動不了,我們醫生有救治他們的知識和技術,被病人需要。這就是我們精神百倍的動力。」

前天半夜做手術的是患者顧大伯

昨天他大聲說「謝謝醫生!」

昨天,和趙醫師、小章醫師聊完,一起去看他們昨天半夜做手術的那位患者。

68歲的顧大伯,桐廬人,年三十那天發生的腦梗,先在當地醫院治療,後來腦梗繼續發作,頭痛得厲害。前天,他腦中風從腦血管缺血發展成腦出血。

在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醫生緊急叫來神經外科醫生會診,商量手術方案並決定立即手術,為顧大伯出血的顱腦減壓。

於是緊急傳喚做手術的趙元元醫師和章嫣醫師,手術順利,做了3個小時,從21:30開始,到凌晨0:30結束。

昨天,躺在病床上的顧大伯,手腳能活動了,一聽趙醫師和章醫師來了,他大聲說,「謝謝醫生!」

趙醫師說顧大伯恢復得不錯。我們問顧大伯,怎麼稱呼他,他馬上說,「我姓顧,浙江桐廬人。」

趙醫師和小章醫師挺開心的,一起走出病房,小章醫師在病曆本上寫下,「術后第二天,患者恢復良好。」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