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職教育有另一種「打開」方式

中職教育有另一種「打開」方式
日期:2017-03-01 作者:張鵬 來源:文匯報
圖片作者:張鵬
圖片說明: 上個周末,上海市商貿旅遊學校教師徐本方在中華藝術宮開課。 本報記者張鵬攝

■本報記者張鵬

日前,上海市建築工程學校建築工程裝飾專業教師周培元執鞭了一堂《畫中的建築、建築中的畫》欣賞課。特別的是,他把課堂搬進了中華藝術宮大廳,來自青海果洛的藏族學生和市民坐在樓梯上,一邊看畫,一邊聽周培元講述建築中的藝術奧秘。

周培元的課程從四年前就出現在了這座樓梯上。上海中職教育《走進藝術宮》課程開展四年來,全市32所中職校的29門課程已經走入中華藝術宮,涉及藝術、外語、政治等多門學科。授課面向中職生、中國小生及其家長。它們中的15門課程成為了中華藝術宮的常設課程。

從2013年底開始,由市文廣局、市教委牽頭,中華藝術宮和市教委職教處合作推出了四季《走進藝術宮》課程,課程先從藝術門類進行探索,又擴展到語文、政治、外語等非藝術門類課程;《走進藝術宮》「三歲」時,主辦方開設了9堂跨界、多元、形式多樣的藝術宮課程,並組建優秀教師團隊為開課教師進行指導,建設「導師制」。如今,中華藝術宮已經將15門經典課程設置為「常態課程」,每個月推出2至3節常態課,面向中職生和全社會開放。課程報名每每在網路上公開,幾乎所有名額都被「秒殺」。

在師生心中播下「匠心」的種子

2014年,上海市逸夫職業技術學校的田茜茜在參與了《走進藝術宮》課程后,被一座巴金雕塑深深吸引。「那幾天一回家,我就把巴金的著作全部都拿來品讀一遍,巴老歷經半個世紀的創作激情激勵和感染著我。」田茜茜用自己篆刻好的中華藝術宮圖標,通過印章方式創作出了一幅巴金畫像。這幅《巴金像》還成為上海中職生作品代表,在米蘭世博會上展出。

藝術宮裡藏品背後的故事,在中職生心中播下了一顆文化啟蒙的種子,讓他們感受到了「匠心」精神。對於老師來說,由於教學空間和時間的轉換,他們的教學熱情再次被激發。

2015年10月末,上海浦東外事服務學校(上海市東輝職業技術學校)特級教師任玉芬得到一項特別的任務———到中華藝術宮裡去講一節課。課程內容是什麼、怎樣講、授課目標群體是誰……一連串的問題在任玉芬腦海里打轉。「我發現,前面30多年的教學經驗全用不上。」為了尋找答案,任玉芬先後五六次走進中華藝術宮,最終根據中華藝術宮0米層大廳里的9件藝術展品設計了《跨越時代、尋找夢想的翅膀》主題班會課程,由3位教師和6名學生共同上課,給中職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德育課。

據介紹,課程開展四年來,32所中職學校逐步構建起的優秀教師資源團隊,成為了課程探索過程中最寶貴的財富。

構建可持續發展的職業教育生態系統

「兩個月打磨出來的課程,難道給學生上一次就結束了?」展示課結束后,任玉芬不能平靜。她主動向校長和中華藝術宮領導提出延續課程的想法。2016年3月至11月,任玉芬將東輝職業技術學校7個班級的學生帶進了中華藝術宮。

此外,任玉芬還不斷轉變授課的形式和內容,將課程面向國小生、家長等群體。例如在《探索真理》一畫前,除了讓學生們了解畫作的背後故事,還讓中國小生更多了解上海的文化歷史背景。

上海市逸夫職業技術學校攝影專業教師龐曉婷在中華藝術宮裡開設了《攝影與繪畫》課程。課程面向職校學生時,龐曉婷引導學生通過攝影技巧對於中華藝術宮裡的展品進行再創作;課程面向社會時,她又將課程內容設置為探索藝術宮的親子攝影課。

據統計,全市有32所中職學校師生設計出了29堂不同類型「藝術宮課程」,產生6大類43組102件藝術作品現場教學創作。《走進藝術宮》吸引了全市上百位教師、近千名中職學生參與其中,更有近萬名社會各界、各地市民前來參觀,構建了可持續發展的職業教育生態系統。

這種創新性的授課方式還走出了上海,去年,浙江的職業院校來中華藝術宮取經,籌劃著開設相關合作項目。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