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蘭亭序》蘊含的自然之美

點擊 上方↑ ↑ ↑三秦書畫 輕鬆關注!

:119618139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王羲之(約321-379)是歷史上著名的書法家,他對真、草、行諸體書法都有很深造詣。他的真書勢形巧密,草書濃纖折衷,行書遒媚勁健,因此,有「飄若浮雲,矯若驚龍」、「龍跳天門,虎卧凰閣」等美譽。王羲之的書法在歷史上影響最深、也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是被後人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

唐太宗以後,《蘭亭序》成為讀書人寫字必習的模板。《蘭亭序》的摹本、刻本之多,為古今之冠,更有不少人寫文章專門討論,有史以來,從沒有第二件書法作品受到如此重視。從文學的角度看,《蘭亭序》文字優美,情感曠達閑逸,是千古絕妙的好文章。作為書法藝術,《蘭亭序》更是被作為書法藝術體現「自然」之美的最高典範,影響了人們兩千年來對書法藝術的審美趨向與創作實踐。具體地說,《蘭亭序》所蘊含的「自然」之美,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王羲之書寫《蘭亭序》的情境,充滿了「自然」之美。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三十三歲的會稽(紹興一帶)內史王羲之與親朋好友,在鄉間的蘭亭舉行野外盛會,飲酒作詩。行將結束時,大家公推王羲之作一蘭亭序雅集的序文。王羲之帶著醉意,拿起鼠須筆,在蠶繭紙上面,即席揮毫,寫成《蘭亭序》。陽春三月,蘭蕙送香,玩賞景物,飲酒作詩,臨流聚會,即興揮毫。這樣一種情景,豈不是孔子所追慕的那種相約五六個成年六七個童子,結隊出遊,吟風披涼,戲水河邊,歌詠一番的人生最高的自然境界嗎?

從這段情景看,王羲之是在沒有經過焚香默坐、「心齋」「坐忘」,或者精筆佳紙等等這些準備行為,且是在醉意朦朧、毫無人為這樣一種「就地」「當下」的情景之中寫出《蘭亭序》的。可見王羲之當時完全是把寫字當作與朋友相樂以及自己的遣興之為。據說,他在幾天後再將《蘭亭序》重寫近百次,但水平始終比不上當天即興完成的作品。這說明要想寫出真正有神韻的藝術作品,信手而寫、自然而然是非常重要的。歷史上取得「自然」之美的書法作品也有很多。唐代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就是他在痛失侄兒,心情悲痛的情況下書寫的。全篇自首至尾,雖因墨枯再醮墨,墨色因停頓起始,但黑灰濃枯,多有變化,生動地反映了作者書寫時激切的情緒。通篇一氣呵成,因為無意於書,故能感情流露,「自然」天成,被稱為天下第二行書。

其次,《蘭亭序》本身來也蘊含著極豐富的「自然」之美。據現在流行的唐代摹本《神龍本》來看,《蘭亭序》不過是長69.9公分、寬24.5公分大小的袖珍式尺幅。整幅作品共三百二十四字,分為二十八行,字字「天馬行空,遊行自在」。凡重複的字,寫法各不相同,都依類賦形,千變萬化。其中「之」字多達二十字,有的如楷書工整,有的似草書流轉,但都大小參差,千姿百態,無一雷同,各具獨特風韻。唐太宗讚歎它「點曳之工,裁成之妙」(《王羲之傳論》),黃庭堅稱讚說:「《蘭亭序草》,王右軍平生得意書也。反覆觀之,略無一字一筆不可人意。」(《豫章黃先生文集》卷二十八)。

但是,《蘭亭序》給人印象最深的還是它東塗西改、不拘小節的章法。例如,從開始到最後,書寫速度由慢加快,筆鋒由凝重逐漸飄逸,這正顯出作者書寫的自然心態。第四行右側補小字「崇山」二字,第八行「和」字的「口」部多一橫,這大概是寫錯了補上的。第十三行「因」字、第十七行「向之」二字、第二十一行「痛」字、第二十五行「夫」字、第二十八行「文」字,都是塗改后再寫上去的,第二十五行甚至被濃墨塗抹了兩個字。

這種現象正反映出作品毫無雕琢之態,自然天成。與王羲之在心清氣爽下書寫《蘭亭序》相反,顏真卿在悲痛之下完成的《祭侄文稿》,也充滿了塗改的筆跡,但是它越是潦草,越是零亂,就越能使人感受到他當時那份悲憤的情感,這是真情自然的流露,毫無半點人為痕迹。難怪近代書法大師沈尹默讚美《蘭亭序》 「當時逸少本天全」(《蘭亭序題贊》)。

再次,更為重要的是王羲之內心深處充滿了一種追求「自然」之美的情懷。王羲之所處的魏晉南北朝,是一個以「玄學」為主的時代。「玄學」用道家的「無為」來取代儒家的「有為」,「有為」就是「名教」,「無為」就是「自然」。王羲之信仰老莊,崇尚自然,嚮往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早在年輕時就已顯露出這種自然的情性。而與親朋好友的蘭亭雅集之類的遊山玩水,則是王羲之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欲廣異聞」,他在晚年游遍浙東后,對巴蜀的名山大川發生了濃厚興趣,還與朋友相約以期。但最為有趣的是,他以游觀民間為樂,而且非常喜歡鵝,要是聽到哪裡有好的鵝,會親自登門觀賞,還會千方百計想辦法得到。就是這麼一個喜歡自然、童真雅趣的王羲之,在完成《蘭亭序》的兩年之後,為了保持人格獨立、不同流合污,毅然辭官。可見王羲之並不是一個追慕榮利的人。

因而,王羲之心懷「自然」,使之貫注毫端而天趣自在,筆法精湛,使之行雲流水而形神兼具。再加上「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流觴曲水」,使王羲之感悟山水之美、宇宙之玄和人生之真諦,在物我兩忘的境界中,一氣呵成千古傑作《蘭亭序》。

相對於王羲之《蘭亭序》處處透露出的「自然」,現代人對待書法藝術的態度真是背道而馳。書法在古代,被作為一種必備的修身養性的素養。書法就是生活,生活中蘊含著書法。一封書信、一張便條,甚至抄寫文章,都是書法藝術。真正的藝術作品,應該是毫無雕琢、遠離人為,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綜合反映,是書寫者自身學識才情、書寫心態以及情境的「自然」流露。王羲之的《蘭亭序》之所以不朽,其「自然」之美大概就是根本原因吧。

版權說明:書畫文章源自於簽約書畫家、作家,部分圖文源於網路,網路無從查找作者的,作者可聯繫我們予以刪除或公示。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