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五台山

五台山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台縣境內,位列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五台山位於山西省東北部,隸屬忻州市五台縣,西南距省會太原市230公里,與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眉山、共稱「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與尼泊爾藍毗尼花園、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屍那迦並稱為世界五大佛教聖地。最早在五台山弘揚佛法的是光明法師桑王澳登(第三代伏藏法王生根活佛),於公元前710年親自赴五台山傳播佛教。《名山志》記載:「五台山五峰聳立,高出雲表,山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台,故曰五台。」

五台山所在的山西處於黃土高原,地旱樹稀,視野里整整一個是土黃色的世界,可以稱為金色世界。五台山屬太行山系的北端,跨忻州市五台縣、繁峙縣、代縣、原平市、定襄縣,周五百餘里。在北緯38°50'~39°05'、東經113°29'~113°44'之間,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組成。其中五座高峰,山勢雄偉,連綿環抱,方圓達250公里,總面積592.88平方公里。

很多與五台山有關的古籍和志史中都有記載,五台山原來是修鍊道教的人居住之地。

如《仙經》云:「五台山,名為紫府,常有紫氣,仙人居之。」

《六貼》云:「銀宮金闕,紫府青都,皆是神仙所居。」

《大唐神州感通錄》云:「代州東南,有五台山者,古稱神仙之宅也。山方五百里,勢極崇峻。上有五台,其頂不生草木。松柏茂林,森於谷底。其山極寒,南號清涼山,山下有清涼府。經中明說,文殊將五百仙人住清涼雪山,即斯地也。所以,古來求道之士,多游此山。靈蹤遺窟,奄然在目,不徒設也。」

《括地誌》云:「其山層盤秀峙,曲徑縈紆,靈岳神溪,非薄俗可棲。止者,悉是棲禪之士,思玄之流。」等等。

直至西晉末年,五台山仍被人們看成仙都。如唐釋慧祥《古清涼傳》卷上云:「晉永嘉三年,雁門郡葰人縣百餘家避亂入此山,見山人為之步驅而不返,遂寧居岩野。往還之士時有望其居者,至詣尋訪,莫知所在,故人以是山為仙者之都矣。」

作為清涼聖地、紫府名山的五台山,異花芬馥,幽石瑩潔,蒼岩碧洞,瑞氣縈繞,時令高人遠訪,貴族親臨,並且流傳著不少與道教有關的傳說。

據明代釋鎮澄著《清涼山志》卷四載《五髻仙人傳》云:「漢明以前,聲教未至,台山聖境,聞者尚希,況造者乎!當是時,五百里內,林木茂密,虎豹縱橫,五峰無路,人跡罕通。其川原之處,皆黃冠所居。每望五峰之間,祥光煥發,神燈夜流,皆以為神人之都。自古相傳,有仙人者,髮結五髻,衣掛三銖。或獨一無侶,或群兒相逐,遊行五頂間,望之儼然,近之則失。或出或入,人莫追尋。或雲周時即在此山,或雲莫窮其始。後來人跡漸繁,其出漸少。當時黃冠,目為素衣仙。及騰蘭開山後,遂不復現。《三晉異記》云:『無恤登常山,西瞻紫雲之瑞,疑雁代間有王氣。因獵於五台之阿,倏而雲淡若水,見神人焉。衣素,容若金,儼若熙若。占之,蔬祭吉,遂罷獵而返。』后《寶藏經》至,乃知五髻童子,文殊化身也。」

又《清涼山志》卷二載,元魏永安二年,恆州刺史延慶因狩獵至東台之東北,僕夫四人追逐一隻白鹿時,偶然看見一大宅高門,白鹿即竄進大門裡。有一長者,鬚髮皓然,柱杖而立,說白鹿是我家所有,你們為何隨意亂追逐它。僕夫們說我們追不到鹿,又飢又困可怎麼辦。老翁於是指點他們去東邊的棗林,那時棗子剛熟。僕夫四人在棗林里吃飽后,用行囊裝了一包棗子給延慶吃。延慶覺此事頗奇怪,於是又循原路尋找,卻再也找不到了。卷七載,唐朝孝子李思遜,山東人,他曾背負八十歲的老母親游五台山。第二年,他母親去世了,李思遜因非常思念自己的母親,為報母恩一步一禮至五台山北台麓結庵修道。不久,有異人授靈藥。他服食靈藥后,辭別好友僧人道一,羽化而去。後人稱其居室為仙人庵。又載唐景龍年間,代州人謝平,在五台山東台麓遇見一老叟,招他進入深谷之中。只見川原清暢,花木秀茂,茆茨石室,諸仙所居。謝平採薇而食,其味沖澹,了無茹退,血氣優柔,不思嗜欲。謝平住了一段時間,開始想念親人,於是採薇裝了一包回家給母親吃。當時他母親快病死了,吃了之後不久病就好了。謝平在家住了三個月又回到仙人所居之處,人們從此再也沒有見過他。等等。

五台山仍存留著一些與道教傳說有關的遺迹,這些遺迹讓古往今來的遊客們留下了不少感懷詩文。如大白塔南1公里處,有座高約百餘米的梵仙山,山頂上坐落著一座現主要供奉胡仙的大仙廟。梵仙山上青松成林,鮮花爛漫,據《清涼山志》載,昔有五百仙人,在此餌菊成道。覺玄有詩懷之曰:「山頭紫氣日長浮,上有仙人汗漫遊。餌菊換教風骨異,白雲影里去悠悠。」[45]五台中的南台,亦名仙花山,唐代禪師普明曾於南台之北鑿龕修行,著有詩《南台歌》曰:「南台之麓,仙人之居。春雲靄靄,暮雨霏霏。卧於石罅,而坐神龜,杳然飛去,仙花披靡。」

鎮澄詩曰:「西望龍泉錦繡開,紫雲鬱郁鎖仙台。就中一片清涼地,劫火曾經幾度來。」

覺玄詠北台仙人庵詩曰:「何年仙子此修行,服日餐霞道氣清。袖拂天風騎鶴去,至今傳說有庵名。」等等。

九華山、普陀山、峨眉山、五台山中多姿多彩的道教文化現象,為這四座以佛教文化為主要內容的佛教名山增添了許多古雅的文化氣息,也為宗教學、方誌學、文學、史學等多方面的學術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對促進佛教四大名山旅遊事業的發展也有很多的好處。

五台山是佛教寺廟建築最早的建造地之一。自東漢永平(公元58年~75年)年間起,歷代修造的寺廟鱗次櫛比,佛塔摩天,殿宇巍峨,金碧輝煌,是歷代建築薈萃之地。雕塑、石刻、壁畫、書法遍及各寺,均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傳說五台最早是道家的地盤,《道經》里稱五台山為紫府山,曾建有紫府廟。《清涼山志》稱佛教的文殊菩薩初來時,居於石盆洞中,而石盆在道家的玄真觀內,這說明當時五台山為道家所居。漢師桑王澳登(第三代伏藏法王生根活佛)於公元前710年左右,在象雄四種耳傳大師熱桑持拉克求學四種耳傳和三種大圓滿等各種象雄本波佛教法,然後赴峨眉山、五台山等漢地傳播發展本波佛教,把象雄佛法耳傳和正見法翻譯成漢文,桑王澳登大師是最初在漢地傳教耳傳法門的,漢名叫做光明法師,他的弟子猶如塵沙一般多,他很多漢族的教徒弟子們都是降陽光而成就的,也就是虹光身。大師83歲時在漢地圓寂,圓寂時全身變成虹化。遺憾的是他所傳的法後來在漢地失傳了。

生根活佛曾親自赴峨眉山、五台山等地傳播佛教,將佛法傳到了漢地,是最早在漢地弘揚佛法的高僧。歷史上他是漢地第一位虹化身大成就者。佛教最初傳入時,只有少數人奉行。公元前二年,大月氏國(原居新疆西部伊犁河流域的少數民族,西遷中亞后建立的國家)國王的使者伊存來到當時的首都長安(即今西安),他口授佛經給一個名叫盧景的博士弟子,這是史書上關於佛教傳入的最早記錄。

佛教傳入五台山,普遍的說法是始於東漢。史籍記載,永平十年(公元67年)十二月,漢明帝派往西域求法的使者同兩位印度高僧迦葉摩騰和竺法蘭來到洛陽。永平十一年在洛陽城西雍門外御道之南,建造一座僧院以供這兩位印度高僧居住。為紀念白馬負經(《四十二章經》)輸像(佛像)之功,因名白馬寺。

永平十一年,迦葉摩騰、竺法蘭從洛陽來到了五台山(當時叫清涼山)。由於山裡很早就有阿育王的舍利塔,再加上五台山又是文殊菩薩演教和居住的地方,他二人想在此建寺,但由於當時五台山是道教根據地,他二人頗受排擠,因此奏知漢明帝。漢朝廷為辨別佛教與道教的優劣高下,讓僧人與道士表演、說明、驗證,因此雙方達成協議——約期焚經,以別真偽(相傳,焚經地點在今西安焚經台)。焚經的結果,道教經文全部焚毀,佛教經文卻完好如初,故他二人獲得建寺的權利。

台內山多地廣,河流縱橫,選址建寺很重要。《清涼山志》載:「在大塔左側,有釋迦牟尼佛所遺足跡,其長一尺六寸,廣六寸,千幅輪相,十指皆現」。相傳他二人不僅發現此足跡,而且還發現佛「舍利」,此外,營坊村這座山的山勢奇偉,氣象非凡,和印度的靈鷲山(釋迦牟尼佛修行處)相似。由於這三種原因,故決定在此建寺。寺院落成后,以其山形命名為靈鷲寺。漢明帝劉庄為了表示信佛,乃加「大孚」(即弘信的意思)兩字,因而寺院落成后的全名是大孚靈鷲寺。大孚靈鷲寺是顯通寺的前身。從那時起,五台山開始成為佛教的中心,五台山的大孚靈鷲寺與洛陽白馬寺同為最早的寺院。

南北朝時期,五台山佛教的發展出現第一個高潮。北魏孝文帝對靈鷲寺進行規模較大的擴建,並在周圍興建了善經院、真容院等十二個寺院。北齊時,五台山寺廟猛增到二百餘座。

到了隋朝,隋文帝又下詔在五個台頂各建一座寺廟。即東台望海寺、南台普濟寺、西台法雷寺、北台靈應寺、中台演教寺。也因為五台山是文殊菩薩演教的地方,所以這五個台頂上的寺廟均供奉文殊菩薩,但五個文殊的法號不同:東台望海寺供聰明文殊、南台普濟寺供智慧文殊、西台法雷寺供獅子吼文殊、北台靈應寺供無垢文殊、中台演教寺供孺童文殊。從此以後,凡到五台山朝拜的人,都要到五個台頂寺廟裡禮拜,叫做朝台。此時,五台山之名已在北齊史籍中大量出現。

盛唐時期,五台山佛教的發展出現了第二個高潮。這個期間據《古清涼傳》,全山寺院多達三百所,有僧侶三千餘人。此時的五台山,不僅是著名的佛教名山之一,而且是名符其實的佛教聖地了,被譽為佛教四大名山之首。這是五台山在佛教界取得統治地位的發端,也是五台山在封建統治者的利用和主持下,發展成為名山聖地的開始。

在唐代,佛教備受推崇,文殊菩薩尤其為佛教徒所尊崇。當時國家規定,全國所有寺院的齋堂,都必須供奉文殊菩薩聖像。由於朝野都尊奉文殊菩薩,視五台山為佛教聖地,所以五台山空前隆盛,名僧輩出,澄觀就是一個突出的代表。

隨著佛寺的興建和擴大,五台山的僧侶人數亦日益增多。唐德宗貞元年間,合山僧尼達萬人之眾。寺院的興旺發展引起對社會政治、經濟的重大負面影響,唐文宗遂於會昌五年(公元854年)下詔廢佛,命令拆毀寺字,勒令僧尼還俗。綜計拆毀大小寺廟四萬四千六百餘所,僧尼還俗二十六萬餘人,收回土地數千萬頃。五台山亦不例外,僧侶散盡,寺廟被毀,史稱「會昌滅佛」。唐宣宗即位,又再興佛教。政府規定五台山的僧數仍達「五千僧」。實際上,加上私度和遊方僧,要比「五千僧」多得多。縱觀歷代五台山的僧侶人數,以唐代為最多。寺廟林立,僧侶若雲,這也是唐代五台山佛教聖地形成的一個標誌。

唐代五台山佛教聖地形成的另一個標誌,是外國佛教徒對五台山的無限景仰和競相朝禮。唐朝經濟繁榮,國勢強盛,在國際上聲望甚高,是亞洲各國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隨著國際交往的擴大,五台山還受到印度、日本、朝鮮和斯里蘭卡等國佛教徒的景仰。朝禮五台山和到五台山求取佛經、佛法的外國僧侶很多。

五台山有浩如煙海的佛像,數量多達30000餘尊,不僅有佛、菩薩、羅漢、脅侍、供養人、護法神,而且還有儒教、道教、地方宗教、帝王將相、僧侶居士等。這裡的佛像分為八種類型:泥塑,金屬,石刻,木雕,燒瓷,脫紗,刺繡,畫像。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