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國的綠色電力證書太雞肋?

作為關注能源創新的媒體,能見Eknower從去年到現在一直非常關注綠色電力自願認購制度的推出,我們和制度的設計者、執行者以及前期積極響應參與者都做了一些溝通,協助組織了一場深入的交流,並把綠色電力證書作為能見售電課程的一個環節,在這個過程中,聽到了許多關於綠色電力證書制度的一些意見,認為政策比較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政策的無味主要體現在綠色電力證書對新能源企業沒有實質幫助,新能源企業目前面臨的兩大難題一是消納困難,上不了網;二是拿不到補貼,這兩大難題導致的結果是一樣的,拿不到錢。

綠色電力證書制度的推出看起來是在減輕政府補貼壓力的同時也讓企業有了另一種選擇,可以自謀生路,找到可再生能源的消費者后,不用等待政府補貼,提前拿到現金,這似乎是唯一的好處,但要享受這一好處,付出的代價至少有:

1、騰出一部分時間和精力,安排人手負責將符合條件的風電或太陽能電力生成綠色電力證書;

2、組建一支團隊或者找到一個專業的中間方售賣綠色電力證書;

3、提前拿到現金,但喪失了未來可能獲得的可再生能源補貼,而且拿到的現金比未來獲得的可再生能源補貼少;

因此無論是在私下交流中還是在媒體報道時,新能源企業都對綠色電力證書制度抱有意見,但同時出現的現象是,企業們圍繞著這一看似雞肋的政策文件熱情高漲地學習、理解,並表態將積极參与。

嘴上說不好,身體卻很誠實……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我認為,企業們都很明白,綠證就是未來的方向,所以現在看起來再雞肋,也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參與其中。

綠證制度的出現是一種必然,因為對可再生能源的激勵機制不再適應當前及未來的新能源行業發展。

市場發展的早期,孱弱的風能、太陽能和煤炭無力競爭,能量轉化效率低是天生硬傷,因此必須依靠政府的大力補貼才能往前發展,但去年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容量為3454萬千瓦,累計裝機容量7742萬千瓦,發電量為662億千瓦時,風電新增裝機1930萬千瓦,累計併網裝機容量達到1.49億千瓦,全年發電量達到2410億千瓦時,這些數字和全國總裝機(16.5億千瓦)以及總發電量(5.99萬億千瓦時)相比,仍然是不起眼的,但相比2004年推出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標杆電價激勵政策之時,可再生能源的規模早已不是當年的學步孩童。與激勵政策推出的6年後對比,也就是2010年,彼時光伏累計裝機容量89萬千瓦,風電累計裝機容量4473.3萬千瓦,6年的時間,光伏累計裝機是6年前的87倍,風電累計裝機也是當時的3倍多。這樣大的規模,依靠每度電包含的可再生能源附加形成的補貼資金池子,已經不夠用了,雖然可再生能源附加標準近年來幾次調高,現在已經提高到每度電1.9分錢,但還是覆蓋不了翻番增長的可再生能源補貼缺口,據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對外公開發言介紹,2016年底可再生能源補貼缺口已經達到600億元。

但這還只是開始。2014年發布的《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則(2014-2020)》提出了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主要目標,其中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要達到15%左右,2015年對應的數字是12%,2016年提高了1.3個百分點,達到了13.3%,由於水電已經發展十分充分,新增空間不大,核電受安全問題困擾,且工程時間周期長,裝機增長同樣有限,因此未來四年時間3個百分點的增長任務主要得依靠風能、太陽能來承擔,2016年底風電發電量佔全年發電量的5%,光伏發電量佔1%,先不用去折算他們在一次能源中的佔比,僅在電這一二次能源的家族裡,也不過是顆小樹苗。因此電力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全國風電裝機要達到2.1億千瓦以上,太陽能發電裝機要達到1.1億千瓦以上,風電和光伏未來四年時間都需要再增長40%以上,這還只是規劃數字,按照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勢頭,尤其是光伏的發展勢頭,實際增速可能更快。暫不用預測未來,只以規劃數字為準,以當前的補貼模式,到2020年補貼缺口將進一步放大到3000億元以上。

換句話說,未來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必須逐步擺脫現有的激勵機制,否則財政為難,市場受限。

既要適合電力市場特點,又要有效鼓勵可再生能源繼續發展,可以選擇的激勵手段並不多,歐美等國家的電力交易制度各有不同,但推行綠證制度均有效促進了風電和光伏的發展,因此這一政策進入到政府視野之內。

相比起補貼,綠證對企業來說不夠舒服和友好。但新能源企業有不積极參与的選擇嗎?有。但選擇了不參與,就等同於向同行認輸。

遇上市場的高速發展階段,企業經營就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雖然綠證不如直接補貼來得舒服,但有競爭優勢的企業會變壓力為動力,進一步搶奪市場份額。

更何況既然都知道未來補貼強度減弱,綠證將是可再生能源實現平價上網、與傳統化石能源一較高下之前的必然政策安排,提前適應學習才是應對變化的理智選擇。

目前推出的綠證制度的確夠雞肋,但它不過是政府投出的第一顆石子,石子投下去了,漣漪泛起,企業開始向政府要政策。

討價還價之後,最終會怎樣?我不怕打臉,喜歡預測,針對綠證,推測如下:

1、可再生能源配額制未來一年內將會正式推出。歐美國家綠證交易的成功,離不開可再生能源配額制,配額制的強制性確保了可再生能源每年的市場增量以及一個具備一定規模的綠證市場,增加了配額制承擔主體售賣綠證的壓力和動力。環境保護意識淡薄,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內生動力不足,綠證自願認購市場啟動之初規模有限,必須依靠可再生能源配額制才能夠確保綠證市場的規模。

2、可再生能源配額的承擔主體或將落在發電企業、售電公司身上。其中,售電公司是一個非常關鍵的角色,做好事的人畢竟都是少數,因此指望企業自發主動購買綠色電力證書,很難,未來綠證市場離不開一批專業的綠色電力銷售商,他們需要向各行各業的電力消費者解釋綠證制度,並結合不斷演進的電力市場的交易規則,設計出對企業和個人有吸引力的綠證銷售方案。

3、綠證交易的配套激勵政策一定會有。稅收優惠激勵、確保併網消納,這兩點是目前有意參與到綠證交易中的電力消費者和新能源企業提及較多的訴求。

抱怨綠證雞肋的人很多,但有的是嘴上抱怨身體很誠實地跑在前面,也有人聽別人說雞肋然後就真的把這事兒當成笑話看,我覺得,后一種大概率要後悔。

未來除了賣綠證和買綠證外,我們了解到,還有一些人已經注意到其他機遇了,一個是綠電認證,核發證書一般由權威機構來負責,在是由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負責,但綠電認證機構卻可以有很多個,美國的綠電認證機構很多,最大的機構是Green-e,2015年他們一共為4400萬MWh的可再生能源提供了綠電認證服務,這是收費服務,不是公益慈善。

還有就是綠電期貨交易,綠證未來要起到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通過市場化的交易發現價格,的綠電交易前期不會太複雜,畢竟還沒有現貨電力市場做支撐,但未來會有的,用電和發電企業也都需要有金融工具來對沖電價波動風險。

此外,綠電交易還會醞釀出電力數據服務的市場、專業的法律服務公司、綠電宣傳營銷的需求以及培訓服務。

還有別的發大財發小財的機會么?歡迎留言評論。

/ END /

#停不下來的能源創新#

特斯拉升級Autopilot
MIT核實驗室啟動「非常規計劃」
馬斯克成立新公司瞄準了腦機交互領域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