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初中物理實驗操作與方法大匯總!實驗考試題都出自這裡

北京中考在線團隊為大家歸納了國中階段所有物理實驗操作的步驟、結論和方法,大家看過以後再也不用害怕實驗考試題了!

實驗步驟、操作、結論

一、力學

基礎性

1.天平測質量

【實驗目的】用托盤天平測質量。

【實驗器材】天平(托盤天平)。

【實驗步驟】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兩端的橡皮墊圈。

2.游碼移到標尺最左端零刻度處(游碼歸零,游碼的最左端與零刻度線對齊)。

3.調節兩端的平衡螺母(若左盤較高,平衡螺母向左擰;右盤同理),直至指針指在刻度盤中央,天平水平平衡。

4.左物右碼,直至天平重新水平平衡。(加減砝碼或移動游碼)

5.讀數時,被測物體質量=砝碼質量+游碼示數(m物=m砝+m游)

【實驗記錄】此物體質量如圖:62 g

2.彈簧測力計測力

【實驗目的】用彈簧測力計測力

【實驗器材】細線、彈簧測力計、鉤碼、木塊

【實驗步驟】

測量前:

1.完成彈簧測力計的調零。(沿測量方向水平調零)

2.記錄該彈簧測力計的測量範圍是 0~5 N,最小分度值是 0.2 N。

測量時:拉力方向沿著彈簧伸長方向。

【實驗結論】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1.8 N。

3.驗證阿基米德原理

【實驗目的】

定量探究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之間的關係。

【實驗器材】彈簧測力計、金屬塊、量筒、水

【實驗步驟】

1.把金屬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端,記下測力計的示數F1。

2.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記下液面示數V1。

3.把金屬塊浸沒在水中,記下測力計的示數F2和此時液面的示數V2。

4.根據測力計的兩次示數差計算出物體所受的浮力(F 浮=F1-F2) 。

5.計算出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V2-V1),再通過G水=ρ(V2-V1)g 計算出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

6.比較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重力之間的關係。(物體所受浮力等於物體排開液體所受重力)

【實驗結論】液體受到的浮力大小等於物體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大小

4.測定物質的密度

(1)測定固體的密度

【實驗目的】測固體密度

【實驗器材】天平、量筒、水、燒杯、細線、石塊等。

【實驗原理】ρ=m/v

【實驗步驟】

1.用天平測量出石塊的質量為 48.0g。

2.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測得水的體積為20 ml。

3.將石塊浸沒在量筒內的水中,測得石塊的體積為cm3。

【實驗結論】

根據公式計算出石塊的密度為 2400kg/m3。

多次實驗目的: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減小誤差

(2)測定液體的密度

【實驗目的】測液體密度

【實驗步驟】

1.測出容器與液體的總質量(m總)。

2.將一部分液體倒入量筒中,讀出體積V。

3.測容器質量(m容)與剩餘液體質量(m剩=m總-m容)。

4.算出密度:ρ

5.探究物質質量和體積與哪些因素有關

【實驗目的】

探究質量與體積的關係,為了研究物質的某種特性,形成密度的概念。

【實驗器材】量筒、天平、水、體積不等的若干銅塊和鐵塊。

【實驗步驟】

1.用天平測出不同銅塊和鐵塊的質量,用量筒測出不同銅塊和鐵塊的體積。

2.要記錄的物理量有質量,體積。

3.設計表格:

【實驗結論】

1.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成正比。

2.同種物質,質量和體積的比值相同。

3.不同物質,質量和體積的比值不同。

4.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質量不同。

6.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

【實驗目的】

探究當物體只受兩個力作用而處於平衡狀態時,這兩個力必須滿足的條件。

【實驗器材】彈簧測力計、一張硬紙板、細繩、剪刀等。

【實驗步驟】

探究當物體處於靜止時,兩個力的關係;探究當物體處於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時,兩個力的關係

1.如圖a 所示,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情況下,它們還必須在同一直線,這二力才能平衡。

2.如圖b、c 所示,兩個力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線上的情況下,它們還必須在同一物體上,這二力才能平衡。

【實驗結論】

二力平衡的條件:

1.大小相等(等大)

2.方向相反(反向)

3.同一直線(共線)

4.同一物體(同體)

7.探究液體內部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

【實驗目的】探究液體內部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

【實驗器材】U形管壓強計、大量筒、水、鹽水等。

【實驗步驟】

1.將金屬盒放入水中一定深度,觀察U 形管液面高度差變大,這說明同種液體,深度越深,液體內部壓強越大。

2.保持金屬盒在水中的深度,改變金屬盒的方向,觀察U 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相同,這現象說明:同種液體,深度相同,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都相等。

3.保持金屬盒的深度不變,把水換成鹽水,觀察U 形管液面高度差變化,可以探究液體內部的壓強與液體密度(液體種類)的關係。

  • 同一深度,液體密度越大,液體內部壓強越大。

【注意】

  • 在調節金屬盒的朝向和深度時,眼睛要注意觀察 U形管壓強計兩邊液面的高度差的變化情況。
  • 在研究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密度的關係時,要保持金屬盒在不同液體中的深度相同。

8.探究槓桿平衡的條件

【實驗目的】探究槓桿平衡的條件

【實驗器材】帶刻度的均勻槓桿、鐵架台、彈簧測力計、鉤碼和細線等。

【實驗步驟】

1.把槓桿的中點支在鐵架台上,調節槓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槓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的目的是方便直接在槓桿上讀出力臂值。(研究時必須讓槓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才能記錄實驗數據)

2.將鉤碼分別掛在槓桿的兩側,改變鉤碼的位置或個數使槓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3.所需記錄的數據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4.把鉤碼掛在槓桿上,在支點的同側用測力計豎直向上拉槓桿,重複實驗記錄數據,需多次改變槓桿所受作用力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多次實驗,得出普遍物理規律)

【實驗結論】

槓桿的平衡條件是:當槓桿平衡時,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若動力和阻力在支點的異側,則這兩個力的方向相同;若動力和阻力在支點的同側,則這兩個力的方向相反。

【注意】實驗中先確定槓桿受的作用力哪個是動力哪個是阻力。實驗必須尊重實驗數據,不得隨意篡改實驗數據。

二、電學

基礎性

9.(1)用電流表測電流

【實驗目的】用電流表測電流

【實驗器材】電源、電鍵、小燈泡、電流表、若干導線等

【實驗步驟】

1.將電源、電鍵、小燈泡、電流表串聯起來,連接過程中電鍵處於斷開狀態。

2.電流從電流表的正接線柱流入,負接線柱流出。在未知電流大小時,電流表選擇 0~3A 量程。

3.閉合電鍵,觀察電流表的示數,確認是否需要改變電流表的量程,然後記下電流的示數。

【實驗結論】如圖所示,電流表的示數為 0.5 A。

(2)用電壓表測電壓

【實驗目的】用電壓表測電壓

【實驗器材】電源、電鍵、小燈泡、電壓表、若干導線等

【實驗步驟】

1.將電源、電鍵、小燈泡連接在電路中,連接過程中電鍵處於斷開狀態。

2.將電壓表與小燈泡並聯連接,在連接過程中,電壓表的正接線柱靠近電源的正極,負接線柱靠近電源的負極,在未知電壓大小時,電壓表選擇0~15V 量程。

3.閉合電鍵,觀察電壓表的示數,確認是否需要改變電壓表的量程,然後記下電壓的示數。

【實驗結論】如圖所示,電壓表的示數為 2.5V。

10.用滑動變阻器改變電路中的電流

【實驗目的】練習使用滑動變阻器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強度。

【實驗器材】滑動變阻器、小燈泡、電流表、開關、電池組、導線若干

【實驗原理】通過改變連入電路中電阻線的長度來改變電阻,從而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強度。

測定性

11.用電流表、電壓表測電阻(伏安法測電阻)

【實驗目的】用電流表、電壓表測電阻

【實驗器材】電源、電鍵、電壓表、電流表、待測電阻、滑動變阻器、若干導線等。

【實驗原理】R=U/I

【實驗步驟】

1.如圖所示連接電路,電鍵處於斷開狀態,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中的電阻處於最大值。

2.移動滑片到三個不同位置,記下相應的電流表示數和電壓表示數。

3.根據公式計算三次的電阻,最後通過求平均值得到待測電阻的阻值。

滑動變阻器在實驗中作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減小誤差。

12.測定小燈泡電功率

【實驗目的】測定小燈泡的電功率

【實驗器材】電源、小燈泡、電鍵、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若干導線等。

【實驗原理】P=UI

【實驗步驟】

1.記下小燈泡的額定電壓,額定電流。

2.如圖所示連接電路,電鍵處於斷開狀態,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中的電阻處於最大值,電源電壓要大於小燈泡的額定電壓。

3.移動滑片,使得電壓表的示數等於小燈泡的額定電壓,觀察小燈泡的發光情況,記下此時的電流表示數,根據公式計算出小燈泡的額定功率。

4.改變滑片的位置,使得電壓表的示數分別大於或小於小燈泡的額定電壓,記下相應的電流值並計算出相應的電功率,並觀察記錄小燈的發光情況。

滑動變阻器在電路中的作用是:分擔一部分電壓,從而改變小燈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小燈的電流。

探究性

13.探究導體中電流與電壓的關係

【實驗目的】探究導體電流與電壓的關係

【實驗器材】若干節乾電池、電鍵、電壓表、電流表、兩個不同導體、若干導線等。

【實驗步驟】

1.如圖所示連接電路,將導體甲連入 M、N兩點,電鍵處於斷開狀態。

2.閉合電鍵,記下相應的電流表示數和電壓表示數。

3.改變電池的節數,再記下兩組不同電壓下對應的電流值。

4.用乙導體換甲導體,重複上述實驗。

5.本實驗進行多次實驗的目的是多次試驗,得出普遍的物理規律。

【實驗結論】

1.同一導體,電流與電壓成正比。

2.同一導體,電壓和電流的比值為定值。

3.不同導體,電壓和電流的比值不同。

滑動變阻器在實驗「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係」中作用:控制電阻兩端電壓不變。

三、光學

驗證性

14.驗證凸透鏡成像規律

【實驗目的】驗證凸透鏡成像規律

【實驗器材】光具座、凸透鏡、光屏、蠟燭和火柴等。

【實驗步驟】

1.記錄凸透鏡的焦距。

2.在光具座上從左往右依次放置蠟燭,凸透鏡,光屏,並調節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使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跟燭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3.固定凸透鏡的位置,使燭焰位於凸透鏡的 2f 以外(u>2f),移動光屏找像,在移動的過程中,眼睛要注意觀察光屏上的成像情況,直到光屏上出現一個最清晰的像為止。此時像的情況是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測量並記錄此時的物距和像距,再把像距、物距與凸透鏡的 f、2f 相比較(f<v<2f)。

4.使燭焰位於凸透鏡 f、2f 之間(f<u<2f),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現一個倒立、放大的實像(像距v>2f)。

5.使燭焰位於凸透鏡 f 以內(u<f)移動光屏,發現光屏上得不到像,撤去光屏,眼睛在光屏側可以看到一個正立、放大的虛像。

【實驗結論】

1.表格.

2.凸透鏡成實像時:

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u﹥v成縮小的像

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 u﹤v 成放大的像

15.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實驗目的】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實驗器材】玻璃板、白紙、兩支等大的蠟燭、火柴以及刻度尺

【實驗步驟】

1.在水平桌面上鋪一張白紙,紙上豎直放一塊玻璃作為平面鏡。

2.在玻璃板前放一支點燃的蠟燭A,在玻璃板後放一支等大、未點燃的蠟燭B。

3.移動玻璃后的蠟燭B,直到從玻璃板前各個位置看去,玻璃板后的蠟燭B看上去好像點燃一樣,這個現象表明了像和物體的大小相等。在紙上記下這個位置,這樣做的目的是確定虛像的位置。

4.測量出兩支蠟燭到玻璃板的距離,發現:距離相等。

5.觀察蠟燭A和蠟燭B的連線,發現:連線垂直於玻璃板。

6.若要判定所成的像的虛實,應該在像的位置放一塊光屏,通過玻璃板觀察上面是否成像來進行判斷。

★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為了方便確定虛像的位置。

用兩支等大的蠟燭:為了方便比較像與物體的大小。

實驗中,眼睛觀察到有2個像,它們分別是由於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蠟燭A的虛像,由於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蠟燭B的虛像。

進行多次試驗的目的:多次實驗得出普遍規律。

【實驗結論】

1.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

2.像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3.像和物體的大小相等

4.像和物體的連線跟鏡面垂直

實驗方法歸納

一、控制變數法

1.研究蒸發快慢與液體溫度、液體表面積和液體上方空氣流動速度的關係。

2.研究弦樂器的音調與弦的鬆緊、長短和粗細的關係。

3.研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和受力面積的關係。

4.研究液體的壓強與液體密度和深度的關係。

5.研究滑動摩擦力與壓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係。

6.研究物體的動能與質量和速度的關係。

7.研究物體的勢能與質量和高度的關係。

8.研究導體電阻的大小與導體長度材料橫截面積的關係。

9.研究導體中電流與導體兩端電壓、導體電阻的關係。

10.研究電流產生的熱量與導體中電流、電阻和通電時間的關係。

11.研究電磁鐵的磁性與線圈匝數和電流大小的關係。

二、圖像法

1.用溫度時間圖像理解融化、凝固、沸騰現象。

2.電流、電壓、圖像理解歐姆定律I=U/R、電功率P=UI。

3.正比、反比函數圖象鞏固密度ρ=m/V、重力G=mg、速度v=s/t、槓桿平衡F1L1=F2L2

4.壓強p=F/S p=ρgh浮力F=ρ液gV排功熱量Q=cm(t2-t1)等公式。

三、轉換法的應用

1.利用乒乓球的彈跳將音叉的振動放大;利用輕小物體的跳動或振動來證明發聲的物體在振動。

2.用溫度計測溫度是利用內部液體熱脹冷縮改變的體積來反映溫度高低。

3.測量滑動摩擦力時轉化成測拉力的大小。

4.通過研究擴散現象認識看不見摸不著的分子運動。

5.判斷有無電流課通過觀察電路中的燈泡是否發光來確定。

6.磁場看不見、摸不著,可以通過觀察小磁針是否轉動來判斷磁場是否存在。

7.判斷電磁鐵磁性強弱時,用電磁鐵吸引的大頭針的數目來確定。

8.研究電阻與電熱的關係時,電流通過阻值不等的兩根電阻絲產生的熱量無法直接觀測或比較,可通過轉換為可看見的現象(氣體的膨脹、火柴的點燃等的不同)來推導出那個電阻放熱多。

四、實驗推理法

1.研究真空中能否傳聲。

2.研究阻力對運動的影響。

3.「在自然界只存在兩種電荷」這一重要結論也是在實驗基礎上推理得出來的。

五、等效替代法

1.在電路中若干個電阻可以等效為一個合適的電阻,反之亦可;如等效電路、串並聯電路的等效電阻,都利用了等效的思維方法。

2.在研究平面鏡成像實驗中用兩根完全相同的蠟燭其中一根等效另一根的像。

3.用加熱時間來替代物體吸收的熱量。

4.用腳踏車輪測量跑道的長度,跑道較長,無法直接測量,用滾輪法處理:輪子的周長乘以圈數即為跑道的周長。

六、類比歸納法

1.研究電流時類比水流。

2.用「水壓」類比「電壓」。

3.用抽水機類比電源。

4.研究做功快慢時與運動快慢進行類比等。

5.用彈簧連接的小球類比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

聲明:本文來源於網路,由北京中考在線團隊-北京地區最具影響力的中考升學服務平台(微信公眾號:BJ_zkao)排版編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管理員刪除。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