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萬眾矚目!人民日報8個整版點贊雲南,大家都來投票

就是今天!

《人民日報》用8個版面報道雲南!

分別從「關懷」「團結」「生態」「開放」等方面,

全面展示了黨的十八大以來

雲南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成就

小掌細細看了一遍

每個字都寫進了心坎里…

更驚喜的是!

雲南省委書記陳豪為了此次報道親自撰文

省長阮成發接受專訪

但是,最!最!最!重要的事情是!

人民日報還開啟投票通道

呼籲大家為自己的家鄉點贊加油!

參與投票的有31個省市區

所以大家在讚歎的同時,不要忘記 投票 哦!

其他省市區已經投得熱火朝天了

雲南的人氣也不能落下!

▲掃一掃,為家鄉加油鼓勁!

(悄悄告訴大家,點擊文末的「閱讀原文」,還可觀看由人民日報社雲南分社和昆明日報·掌上春城聯合出品的精美H5!千萬別錯過!

高大上!8個版面長這樣

先來看看省委書記說了什麼

闖出一條跨越式發展的路子來

陳豪/雲南省委書記

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1月考察雲南並作出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事關雲南全局和長遠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為雲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了直接指導、制定了行動綱領。雲南省委、省政府團結帶領全省4700萬各族幹部群眾,把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以及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頭等大事和長期重大政治任務來抓,努力對標對錶,理清發展思路,把准工作重點,攻堅克難,矢志奮鬥。

牢記闖出一條跨越式發展的路子來的囑託,堅定貫徹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雲南在決戰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道路上邁出堅實步伐。

牢記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的囑託,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

牢記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囑託,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著力打造祖國南疆的美麗花園。

牢記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囑託,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努力把雲南打造成為沿邊開放的新高地。

牢記從組織上落實從嚴治黨要求的囑託,切實擔負起管黨治黨政治責任,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幹事創業的從政環境。

黨的十八大以來這5年,雲南各項事業之所以能夠取得新進展新成就,根本就在於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在於有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以及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的科學指引。站在新的征程上,我們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方向,跨越發展、爭創一流、比學趕超、奮勇爭先,為決戰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不懈奮鬥,譜寫好夢的雲南篇章。

再來看看省長說了啥

雲南 大開放正當時

——訪雲南省省長阮成發

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時,希望雲南努力成為「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總書記對雲南提出的新定位,改變了雲南的格局,給予了雲南嶄新的發展空間,使雲南從邊緣地區和「末梢」變為開放前沿和輻射中心。就雲南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記者專訪了雲南省委副書記、省長阮成發。

優勢獨具

對於在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方面,阮成發表示雲南有三大優勢:

一是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二是源遠流長的人文優勢;三是日趨明顯的開放優勢。

進展明顯

關於雲南在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方面取得的進展,阮成發認為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一是朋友圈不斷擴容;二是大通道建設不斷推進;三是開放合作水平不斷提升;四是資金融通不斷擴大;五是民意基礎不斷厚植。

前景可期

對於雲南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阮成發提出了下一步的發展方向和重點:

我們將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託,主動服務和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爭取早日建成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進一步完善輻射機制、進一步拓寬輻射路徑、進一步擴大輻射成果。

當然,我們的對外開放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經濟總量和產業實力、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還不能有力支撐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我們堅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國各族人民尤其是中央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雲南一定能夠戰勝困難和挑戰,早日建成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

一組數據帶你看看五年來

雲南各個方面的發展和突破

最後,小掌貼心地為大家

整理了一個簡版的報道

關懷·囑託記心間 書寫新答卷

新坐標 新使命 新答卷

2015年1月19日至2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懷著對邊疆各族人民的深情牽挂,帶著對高原紅土地兒女的深厚感情,踏上了雲嶺大地。

頂風冒雪,走進魯甸災區慰問困難群眾;促膝長談,於蒼洱之畔同敘鄉愁;情系邊疆,與少數民族群眾共謀小康;高屋建瓴,為雲南發展繪製藍圖……著眼於新的時代背景和戰略布局,習近平總書記為雲南發展確立了新坐標、明確了新定位、賦予了新使命。

行程萬里,不忘初心。勇於擔當,敢為人先。兩年多來,雲嶺兒女將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牢記心間,攻堅克難。紅土高原上鐫刻著雲南全省幹部群眾砥礪奮進的身影,雲南正以豪邁激情和昂揚鬥志開拓向前,譜寫新篇,用實際行動交出一份亮麗的時代答卷。

災民搬進安心房 震區變身特色鎮昭通魯甸

1

魯甸龍頭山,曾經的廢墟上,一棟棟安全、亮麗的新房拔地而起。甘家寨村,一個在魯甸地震中被稱為「消失的村莊」,在新的安置片區重獲新生。

魯甸縣龍頭山鎮回龍灣安置點排排新房。李秋明攝

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初考察雲南時,來到甘家寨紅旗社區過渡安置點,從吃飯、補助到新房規劃、收入來源……問得十分仔細。把住房質量放在首位,提高抗震水平,建設抗震民居,確保災區群眾住有所居、住有所安。總書記的囑咐牢牢記在當地每個人心裡。

三年前,6.5級地震將這裡變成廢墟。三年後,魯甸迎來浴火重生,恢復重建即將全面完成。目前,災區基本生產生活條件、社會事業全面恢復並超過震前水平。

立足高鐵交匯點 構建立體交通網昆明南站

2

2015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到昆明南站考察時,這裡機器轟鳴、塔吊林立,一片忙碌的施工景象。時隔兩年,車站上已是熙熙攘攘、人頭攢動,不同國家、不同膚色、不同民族的人們在這裡坐高鐵通達北上廣深,或從內地乘高鐵抵達昆明后,中轉換乘汽車、飛機前往南亞東南亞地區。

藍天白雲下的昆明南站。楊 崢攝

2016年12月28日,昆明南站正式通車運營,結束了雲南不通高鐵的歷史。這座集高鐵、城際鐵路及城市捷運、公交、出租等交通方式於一體的特大型車站,給旅客帶來了全新的出行體驗。

未來,規劃建設中的中越、中老、中緬、中緬印、中泰等國際鐵路通道將在這裡交匯,迎接八方賓客。

生態種植受熱捧 村民當上保潔員大理洱海

3

2015年新年伊始,習近平總書記在雲南考察工作時,就專程來到古生村。在李德昌家,總書記說:「這裡環境整潔,又保持著古樸形態,這樣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記得住鄉愁。」

洱海美景。

近年來,隨著洱海流域人口的不斷增長和旅遊的開發,洱海周邊餐飲客棧迅速發展、入湖水源水質「滑坡」,洱海的保護治理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形勢。

2017年1月,大理州全面開啟洱海保護治理搶救模式,為減少面源污染,很多村民都主動將自家的地流轉出來,進行生態農業種植試驗。更多村民成為洱海保護的實際行動者。目前,洱海流域保潔員、河道管理員、灘涂管理員多達2000名。

溜索藤橋成歷史 高山峽谷變通途獨龍江鄉

4

獨龍族是28個人口較少民族之一,在新成立初期從原始社會末期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2010年初,《獨龍江鄉整鄉推進獨龍族整族幫扶三年行動計劃》啟動,獨龍江公路改建工程於同年10月開工。

獨龍江鄉產業扶貧項目手工紡織獨龍毯。禹江寧攝

2014年元旦前夕,貢山縣幹部群眾致信習總書記,彙報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情況,報告了高黎貢山獨龍江公路隧道即將貫通的喜訊。收到來信,總書記立即回信,向鄉親們表示祝賀,希望獨龍族群眾「加快脫貧致富步伐,早日實現與全國其他兄弟民族一道過上小康生活的美好夢想」。

2015年雲南行,總書記專程接見了獨龍族鄉親代表。全面實現小康,一個民族都不能少。將總書記的殷殷囑託記心裡,獨龍族鄉親們攻堅克難奔小康。

團結·民族同進步 攜手奔小康

大理蒼山風光。資料圖

都是一家人 同過好日子

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時,明確要求雲南省努力成為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

「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不僅僅是民族工作,而是全局工作;不僅僅是民族地區的發展,而是全省的全面發展;不僅僅是雲南的事,而是國家的戰略。」雲南省民委主任李四明話語鏗鏘有力。

僅 2013—2016 年,雲南投入民族發展資金近 14 億元,整合各級各部門資金超過 85 億元,實施了 10 個示範縣、100 個示範鄉鎮、1078 個示範村(特色村寨、社區)和 1 萬戶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戶建設,打造了一批民居有特色、產業強、環境好、民富村美人和諧的民族特色示範村鎮,湧現出昆明市金星社區、貢山縣獨龍江鄉和高德榮等一大批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典型和模範,形成以點串線、以線連片、以片帶面的示範創建格局。

雲南省將「決不讓一個民族掉隊,決不讓一個民族地區落伍」作為承諾,以共同發展促進民族團結。2016 年,雲南省民族自治地方生產總值 6075.3 億元,同比增長 9.8% ;固定資產投資 7081.3 億元,同比增長 22.7%;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7362 元,同比增長 8.8%;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 8971 元,同比增長 9.8%,增幅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直過民族(直接從原始社會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民族)」是全省脫貧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雲南省專門出台《雲南省全面打贏「直過民族」脫貧攻堅戰行動計劃(2016—2020 年)》,探索出「一個民族一個行動計劃」「一個民族一個集團幫扶」的特色脫貧之路。截至 2016 年底,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聚居行政村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減至50.43 萬人。2017 年 2 月,雲南省印發實施《雲南省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規劃(2016—2020 年)》,示範區建設實現實體化、工程化、項目化。為確保2020 年全面建成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雲南省著重抓好「 兩支隊伍建設,把培養使用少數民族幹部和熟悉民族工作的幹部作為解決民族問題、做好民族工作的關鍵。

少數民族剪影。楊崢/攝

長江三峽集團幫扶景頗族 村民搬新居 種植上新品

8月14日,在中緬邊境德宏州隴川縣隴把鎮龍安村,新栽的沙糖桔和一望無際的甘蔗田,昭示著未來的豐收。

「在長江三峽集團公司的幫扶下,村子變了樣。」說起扶貧帶來的變化,龍安村景二組村民孔令東激動不已。「我們家獲得了6萬元三峽集團安居房項目補助和6萬元政府補助。」

在龍安村,像孔令東一樣的112戶建檔立卡戶都蓋起了新房。

對於產業扶持,孔令東也感受很深。在國家扶貧政策幫助下,除了水稻和甘蔗,他還種植了 兩畝沙糖桔,「國家還幫扶了一頭牛來養殖,今年產下了一頭小牛,有數千元收益呢。」

少數民族剪影。楊崢/攝

白族村富起來美起來 陡坡修公路 發展迎陡變

村中坡陡,因名陡坡。

上世紀,昆祿高速尚未建成,這個絕大多數居民為白族、不足600人的小村落窮出了名。

1996年,昆祿公路修建,陡坡人二話不說,紛紛表態土地拿走,補償看著給。1998年,公路通車,出行方便了,村民打工收入猛增。村民日子慢慢好起來了,可村莊仍破破爛爛。

村裡能人李谷清競選村主任,誓讓村莊大變樣。經過房屋外立面改造、新農村建設、中心公園建設之後,這個白族村富起來美起來了,村民從多年前進城恥於說自己是陡坡人,變為自豪地說出自己是陡坡人。

2013年陡坡被列入新農村建設試點后,政府累計投入資金超千萬元。如今的陡坡,成為昆明市民周末休閑的好去處,村民收入從2010年的4000多元一下增長到1萬多元。

生態·環境基礎好 綠色排頭兵

雲南香格里拉納帕海濕地。李志剛攝把碧水藍天留給子孫後代

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雲南考察時叮囑幹部群眾:「雲南有很好的生態環境,一定要珍惜,不能在我們手裡受到破壞。」「雲南要努力成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雲南發展的重要定位,也是國家賦予雲南的重要使命。

被宣布滅絕的雲南閉殼龜被重新發現,高黎貢白眉長臂猿被確認為獨立物種,在國內消失多年的彩䴉重新回歸滇池,近幾年來,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好消息不斷。

截至2016年12月,雲南省已建立各種類型、不同級別的自然保護區161個,基本形成布局合理、類型較為齊全的自然保護區網路體系。

滇池、杞麓湖成功摘掉「劣」字,水質由劣Ⅴ類改善為Ⅴ類,2016年九湖水質總體保持穩定。2017年上半年地表水水質優良率為78%。

2016年,雲南全面超額完成減排任務。與2015年相比,化學需氧量排放量下降3.62%,氨氮下降3.08%,二氧化硫下降0.54%,氮氧化物下降0.51%。

2016年雲南省環境空氣質量總體保持優良,16個州(市)政府所在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達98.3%,較2015年再提高1個百分點。通過綠色發展,雲南生態環境的比較優勢日益顯現。

今年8月8日,曾被住建部點名批評的入滇河道海河從黑臭水體中銷號。這個曾經的被投訴大戶,如今第三方測評滿意度達到94%。

2014年6月,省環保廳和財政廳共同出台縣域生態環境質量檢測評價與考核辦法,成為全國首個將所有縣域納入定量生態考核的省份。

高原九湖 清波蕩漾

滇池。資料圖

雲南天然高原湖泊眾多,湖泊面積3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9個,包括滇池、洱海、撫仙湖、杞麓湖、異龍湖、星雲湖、陽宗海、程海、瀘沽湖,山水相映,靜謐幽美。這九顆明珠分別散落在昆明、大理、玉溪、麗江、紅河5個州市的17個縣(市、區)。

九湖治,雲南興;九湖清,雲南美。雲南省委、省政府始終把九湖治理作為頭等大事來抓,採取有力措施,持續開展保護和治理工作。

在九湖治理中,雲南因地制宜,實行「一湖一策」。隨著治理項目推進,九大高原湖泊水質逐年好轉。2017年上半年九大高原湖泊水質類別與2016年上半年比較,陽宗海由Ⅳ類好轉為Ⅲ類,星雲湖、杞麓湖由劣Ⅴ類好轉為Ⅴ類。

開放·建輻射中心 邊陲變前沿

昆明長水國際機場。資料圖

跨國鐵路通 貿易更便利

昆明南站。資料圖

在中老國際鐵路的起點——昆明南站,寮國旅客安楠和丈夫一起,準備乘高鐵回丈夫的安徽老家。

以前從昆明到安徽坐火車要36小時,高鐵開通后僅需9小時。安楠從寮國的家到昆明需要坐兩天汽車,中老國際鐵路通車后,從寮國到昆明只要10來個小時。

中老鐵路國內段昆明至磨憨鐵路,是通往寮國、泰國的重要國際鐵路通道,是雲南省主動服務和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推進與周邊國家互聯互通的重要基礎設施。

在昆明,還有一趟列車,朝著越南方向前進。

今年6月,—越南國際貨運班列(昆明—老街—河內—海防)正式開通。

大理大學在校留學生人數達1036人

大理大學。資料圖

過去十幾年裡,大理大學為南亞、東南亞國家累計培養2000 多名留學生。截至今年5月,這裡在校留學生國別達到23 個,留學生人數達1036人,外國留學生規模在全國高校中位居第12名,在雲南省高校中位居第一名。

醫生在南亞和東南亞國家都是比較熱門的職業,但在這些國家,尤其是印度,醫學專業招生人數非常有限,他們發現在學醫不失為一個更好的選擇。距離更近,教學質量和教師素質都不錯,基本是英文授課,還有先進的醫療設備和可供實習的醫院,最關鍵是學費便宜。

而大理大學畢業的南亞留學生,在本國醫學會過級率很高,一點不輸於在歐美國家學醫的學生。正因如此,大理大學的吸引力與日俱增。

黨建·從嚴樹新風 實幹有擔當

雲南保山市騰衝市滇灘鎮聯族村黨員活動室內,積極要求入黨的年輕人接受黨的基本知識教育。 楊 崢攝

黨建樹品牌 黨員亮身份

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雲南工作時指出:「雲南要實現富民強省、穩邊固邊的目標,關鍵在於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著力發揮黨組織作用,從組織上落實從嚴治黨這一殷切希望與要求,對雲南實現跨越發展具有綱領性、戰略性指導意義,為雲南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指明了方向。

魯甸地震后第五天,武警雲南總隊第二支隊的21名官兵在龍頭山鎮廢墟上宣誓,火線入黨。 李發興攝

推進守土固邊,雲南深化聯建共創:深入推進「軍警地共建」,實行組織聯建、黨課聯講、活動聯過、黨員聯管、邊防聯固;在跨省區、跨州市、跨縣市、跨鄉鎮、跨村寨地區,推行基層黨組織雙邊或多邊聯建共建機制,探索「輪值書記+聯席會議」方式,形成突發事件跨地區交流和應急處置機制;在邊境地區,推出以「村民小組黨支部+黨員中心戶+黨員+群眾」為構架的全覆蓋網格化管理。

微黨課、故事黨課等一個個黨建品牌立起來,「黨員服務日」「黨費日」等日常制度建起來,廣大黨員的身份亮了出來。

全省已建成基層黨組織活動場所 6.21 萬個,覆蓋 10.45 萬個村民小組。今年省級籌集專項補助資金 5.69 億元用於村民小組活動場所建設,計劃再建設 2.6 萬個村民小組活動場所,確保村民小組活動場所全省全覆蓋。

自2013年起,雲南省委組織部還聯合省農村信用聯合社、省財政廳等部門共同發起「基層黨員帶領群眾創業致富貸款」。截至目前,累計發放該項貸款84.63億元,扶持58.96萬名黨員群眾創業致富,帶動9.53萬貧困戶、28.61萬貧困人口脫貧。

共產黨人的楷模——楊善洲同志雕像。

2015 年 8 月,雲南省委九屆十一次全會通過《關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建設忠誠乾淨擔當高素質幹部隊伍的決定》,雲南省政府分類出台加強土地出讓管理、加強礦產資源開發管理等規範性文件與之配套,形成「1+N」制度體系。

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對黨的十八大以來反映領導幹部問題線索進行大排查、大起底。目前,全省已建立省、州、縣三級信訪舉報資料庫,五級聯動監督平台高效運轉,全省實踐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的步履日趨從容。截至 2017 年 7 月,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共接受信訪舉報 140041 件次,處置問題線索47217 件,立案 21644 件,其中廳局級 181 人、縣處級 1077 人,給予 22863 人黨政紀處分。

2016 年10 月,九屆省委巡視工作正式收官,雲南成為全國率先完成巡視全覆蓋的省(區)之一。十八大以來,先後對 16 個州(市)、129 個縣(市區)以及 141 個省直部門和企事業單位開展巡視,發現各類問題 2935 個,違紀違法案件線索 3472 條。

「天網」行動開展以來,截至2017年4月,全省境外追逃、勸返職務犯罪嫌疑人 22 人,追回贓款 11790.366 萬元。

雲南勐海縣打洛鎮:村村寨寨紅旗飄

每天清晨8時,位於中緬邊境的勐海縣打洛鎮勐板村,男女老少和當地的民兵隊、護村隊都會聚集在村口進行莊嚴的升國旗儀式,隨後開始一天的生活勞動。勐板村城子村民小組黨員護村隊隊長岩嫩晚說:「有了護村隊,村裡治安情況大大改善,大家都在忙著抓生產。」

黨員不僅帶頭抓治安,還想方設法帶領群眾增收致富。目前,打洛鎮56個村民小組、75個基層組織都開展了「紅旗飄飄」工程,每個村都有護村隊,黨員帶領群眾發展了火龍果、澳洲堅果、香水蓮等新興產業。全鎮2016年農村常駐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084元。

跨越·基礎夯實牢 乘勢大發展

雲南保山市龍江特大橋。李恆宇攝

跨越趕超其時已至其勢已成

2015 年 1 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並發表重要講話,要求雲南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闖出一條跨越式發展的路子來。雲南實現跨越發展,不能落下 360 多萬貧困人口,需要補足基礎設施的短板,緊緊扭住產業興滇的路子不放。2016 年 12 月 19 日,省委書記陳豪在全省第十次黨代會上宣告:「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跨越發展其時已至、其勢已成。」

雲南普洱至廣東江門±8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線路驗收期間,工作人員在高達122米的鐵塔上開展走線驗收。王彥國攝

黨的十八大以來,雲南脫貧攻堅工作逐步實現從「大水漫灌」到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從「單兵突擊」到全省動員、全力推進,從普惠扶持到超常施策、精準施策等重大轉變。2016 年首戰之年,全省全年考核凈脫貧108.3萬人。目前,雲南省正針對深度貧困地區、貧困縣、貧困村和「直過民族」、人口較少民族等,制定專項行動計劃,下更大氣力幫扶「難中之難」。隨著滬昆高鐵、嵩昆高速、安寧-昆明-嵩明城際快速鐵路的陸續建設開通,嵩明將形成以公路、鐵路和航空為支撐的立體交通網,成為昆(明)曲(靖)工業走廊和滇中城市群的交通樞紐。展望未來,彩雲之南不再遙遠。以鐵路為例,通過滬昆高鐵、雲桂鐵路、渝昆高鐵、彌蒙高鐵等,將形成通江達海、輻輳四方的開放前沿和面向南亞、東南亞的交通樞紐。

雲南省在加快傳統產業升級的同時,大力培育新的支柱產業,把重點放在生物醫藥和大健康、信息、先進裝備製造、新材料等八大產業上,成效逐漸顯現。如去年,雲南省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實現增加值 766 億元,同比增長百分之十三強,首次成為全省支柱產業。

自主研製的、在昆明組裝的國內最大直徑硬岩掘進機「彩雲號」,以白色刀盤為底,用橙、黃、藍、綠、紫五色繪出一幅孔雀圖案。薛丹攝

會澤縣「滴灌」扶貧到戶到人

區域開發和脫貧攻堅緊密相連,會澤縣五星鄉很有代表性。從 2007 年啟動整鄉推進扶貧,十年來貧困發生率下降20多個百分點。鄉黨委書記楊艷頻說:「前期扶貧大大緩解了路、水等發展制約,如今精準脫貧『滴灌』到戶到人,五星定會更閃耀!」

在駕車鄉,貧困戶把無息產業貸款自願入股到合作社,吸引靠譜的龍頭企業加入,村集體也以資產、管理折資入股,實現扶貧多贏。

全縣海拔最高、條件最差的大海鄉,每年擠出十萬元辦公經費支持教育,表彰優秀鄉村教師。

會澤縣用了十多年時間,教育水平從曲靖市倒數第一走到全省縣級前茅。今年,全縣考入清華北大的學生有27 人,占雲南省的六分之一。

雲南人到寮國開發旅遊項目:乘熱氣球鳥瞰湄公河

乘熱氣球鳥瞰湄公河,住酒店吃原生態美食,開炫酷機車遊歷史景區……「旅遊人」老譚最近忙著在寮國開發全新旅遊項目,還「客串」新項目的第一批體驗者,不亦樂乎。

2000年,老譚與朋友合夥開辦了當時麗江最大的旅遊購物店;第二次創業是開發藏葯旅遊購物;第三次創業始於2010年,他結識了一位北京大學的旅遊研究與規劃專家,清楚地認識到雲南旅遊轉型升級是必然。

今年3月,雲南省旅遊市場秩序整治措施22條發布,4月實施,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老譚認為,除了購物,旅遊還有吃、住、行、游、娛等盈利點。要多點發力,打造真正的無障礙旅遊。

感恩·團結描幸福 歡歌獻給黨

雲南石林彝族自治縣少數民族群眾用彝綉賀禮十九大。付世凱攝

雲南丘北縣苗族群眾慶祝辣椒的豐收。薛丹攝

雲南西盟佤族自治縣佤族群眾對幸福新生活由衷點贊。陳飛攝

▲掃碼即可觀看人民網-人民電視

推出的「魅力彩雲南」視頻

暖風拂過,雲嶺花開。

烏蒙磅礴、高黎含翠,如黛山巒描摹著一幕幕生態的「雲南畫卷」;流光哈尼、紅土東川,田間地頭奏出了一首首豐收的「雲南聲音」;天塹變通途,舊屋遷新居,雲嶺兒女講述著一個個砥礪奮進的「雲南故事」。

回顧過去5年,一座座新村拔地而起,一條條公路通向大山深處。農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紮實推進,基礎設施建設蹄疾步穩,民族地區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改善。「全面小康一個也不能少」,這是雲南省委、省政府的莊嚴承諾。

學有所教,孩子們的幸福寫在臉上。5年來,雲南省著力夯實貧困地區基礎教育,累計投入資金260多億元,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新建校舍逾1000萬平方米;全面落實「兩免一補」,助力留守兒童、隨遷子女就學。走進雲南鄉村,最漂亮奪目的,就是學校的教學樓。

病有所醫,百姓的獲得感刻在心裡。5年來,雲南構建起全民醫保體系,全面實施了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和重特大疾病救助;完善醫療服務網路方面,實施了縣、鄉、村醫療衛生機構建設項目6800多個,建成覆蓋縣級並輻射到部分鄉鎮衛生院的遠程醫療系統。在接下來的5年裡,還將推進少數民族地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均等化,建成「壩區15分鐘健康服務圈」和「山區30分鐘健康服務圈」。

發展凝聚人心,共享匯聚力量,來自中央與外界的關心源源不斷。2016年滬滇、粵滇等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得到紮實推進,三峽、華能、大唐、煙草等央企對口幫扶8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脫貧攻堅,2128家民營企業結對幫扶2066個貧困村……

知百姓冷暖,為百姓謀福,雲南的發展歷史就是「黨的光輝照邊疆」的歷史,是在黨的領導下,團結各族人民興邊富民奔小康的光輝歷史。團結描幸福,山歌獻給黨,雲嶺大地各族群眾縱情舞蹈、傾情歌唱,以幸福願景真誠回應。

人民日報記者:張帆 徐元鋒 李茂穎 楊文明 劉祥元 胡曉蓉 和茜 羅蓉嬋 郎晶晶 楊富東 楊抒燕

轉載需獲授權

掌上春城綜合整理

部分圖制:穆超

點擊閱讀原文,就可觀看由人民日報社雲南分社和昆明日報·掌上春城聯合出品的精美H5!千萬別錯過!

↓↓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