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從兒童虐待走到少年虐待|社論前沿

從兒童虐待走到少年虐待

摘要

本期推薦的是台灣學者龔家琳、趙善如2016年6月在《台大社工學刊》33期發表的《少年受虐事件的揭露:從兒童虐待走到少年虐待》一文。本研究目的是探究阻礙與促使受虐少年向正式兒少保護服務系統揭露受虐事件之原因,透過深入訪談,訪問5位從兒童時期持續受虐到少年階段的受虐者。研究結果發現,阻礙受訪者揭露的原因是,過去與服務系統接觸的負面經驗、對揭露後果有所擔憂、認為只要忍耐就可以解決問題、缺乏明顯的傷痕證據、身邊成人宿命論的規勸。直到他們的危險評估能力提升、自我保護意識強化、對兒少保護服務系統有較多的了解與相信,以及有來自社會支持的作用力,方使他們願意揭露自己的受虐事實。因此,本研究建議,在兒少保護服務系統方面,應強化兒少保護通報系統工作人員對於受虐兒童少年求助行為的了解與敏感度;謹慎調查受虐事實,且關注兒童少年的安全保障服務;繼續強化學校系統對兒少保護服務系統的認識。在少年本身方面,要鼓勵他們對逆境不能自我放棄、應強化自我內在之正向保護因子,以及建立屬於自己的社會支持網路。

這是社論前沿第S452次推送



少年受虐事件相關議題過去較少受到關注,是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首先,少年受虐的本質容易被少年創傷后的外化行為所掩蓋或是模糊化,例如:攻擊他人、物質依賴或是濫用、逃學或是逃家、違規等外顯偏差行為,而將少年受虐后的創傷反應行為徵狀解讀為是少年偏差行為。第二,多數人認為,相較於兒童,少年不論是在認知發展、問題解決或體力上都比較好,故具有自我保護能力而較不易受到虐待。第三,受虐少年發現,當自己在揭露受虐的訊息時,因感受到不被他人信任,或是過去與專業體系互動的負面經驗,使得他們較無意願向外人來揭露,讓少年虐待存在許多黑數或是隱瞞。事實上,虐待對少年的傷害不亞於兒童,相關研究皆指出,受虐少年與非受虐者相較,在自殺與自傷行為、精神疾病或心理問題、犯罪率、成為年輕父母等方面,都會有較高的風險。

有關少年虐待的定義與類型,一直以來是與兒童虐待放在一起討論的,並未特別獨立出來。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2010)將18 歲以下之兒童虐待定義為:在責任、信任或權力關係下所有的虐待形式(包含身體、情緒、性、忽略、經濟及其他剝削),致使兒童的健康、生存、發展或自尊造成實際或潛在性的傷害。過去在兒少保護概括而論的思維下,少年受虐議題較不被關注,且此議題的重要性也被專業人士低估。然而,近年來不同國家的研究陸續指出,其實少年是有一定的受虐盛行率,打破我們對少年不易受到虐待的刻板印象,且少年受虐是一種跨文化現象,存在於不同文化的國家。

少年虐待之原因

有關少年受虐原因也因為在兒少保護概括而論的思維下,通常與兒童受虐原因並在一起討論。有關兒少受虐成因之理論,因關注重點的差異,大致上有個體特質模式壓力模式行為理論發展生態模式,其中以發展生態模式的內涵最為完整,獲得較多的青睞。

發展生態模式認為兒少虐待是在個人、家庭、環境、文化等四個層面存在危險因子,且此四個層面的危險因子會相互影響(Belsky, 1993)。

因此,若要有效消除家庭中的兒少受虐事件,必須設計能夠協助解決上述四個層面危險因子的服務輸送系統,以及依據個別受虐兒少的實際受虐原因提供處遇服務,否則受虐事件是會一再發生的。造成施虐者再度施虐的原因,除了施虐者本身有藥物濫用、精神疾病之外,主要是因為這些家庭沒有獲得所需的處遇服務,或者是支離破碎的處遇服務,無法真正解決引發兒少虐待的原因。所以,受虐兒少即使被通報進入正式服務系統,且透過評估后而結案,但處遇服務若未能針對根本原因提供服務,同樣的虐待事件是會一再地重複發生的。本研究5 位受虐少年受訪者中,有4 位也曾經正式進入服務系統,但結案后受虐事件仍不斷發生,只是為何沒有再度進行揭露、求助而長期忍受虐待,其背後原因也就值得本研究進一步探究。

虐待對少年造成的負面影響

有研究指出,受虐少年通常會有多重與慢性的創傷,且此創傷會嚴重地破壞受虐少年初期的依附關係,以及提高情意叢(constellation,即是集 合多個概念、意象、情感等心理因素所形成的一個整體的觀念)發展困難之危機。尤其受虐經驗是從兒童階段跨越到少年階段者,此慢性虐待對於其外化行為與內化行為問題會有更嚴重的影響,包括明顯的偏差行為、憂鬱症等。面對此類創傷的受虐少年,除了必要的支持外,相關學者建議可透過以創傷為焦點的認知行為治療,協助受虐少年面對與處理自己的創傷。

受虐少年不揭露之原因

阻礙少年對他人揭露自己受虐的因素相當多元,包括恐懼不被相信、沒有機會被真心地傾聽、語言的貧乏無法確切指出目前的情境、缺乏過程中的控制權力、缺乏資源的相關知識、對自己的家庭感到羞愧、恐懼會為自己的家庭製造難題,以及少年與成人主要照顧者之間的權力落差,也會使得受虐少年對於揭露之後所獲得的處遇介入感到懷疑。另外,與專業人員負面的互動經驗,也使受虐少年不願意來揭露,包括非計劃中的人、事、物闖入他們的家庭,或是違背他們的意願把他們帶離;專業單位不會迅速回應他們的受虐通報、單位之間不會以協調一致的方式做出回應等。受虐兒少不願揭露的原因與所處的文化環境亦有密切關係。還有,傳統文化中的宿命論也會阻礙受虐兒少對外積極地尋求協助。

此外,少年對自己受虐保持沉默的原因之一,通常也與錯過或是延誤適當的時機有密切關係一般而言,少年受虐事件很少是在事件發生之後馬上被揭發,除非是他們有機會被特別問起或是他們感受到安全時。

然而,情境改變有可能使得少年受虐事件被揭露。Ungar 等人(2009)的研究提出,有些條件是可以促成少年願意揭露受虐事件,包括:獲得同儕的支持;隨著自我意識的覺醒,想要改變自身受虐之處境,並且也做好心理準備;獲得正式通報與服務系統的足夠信息;現階段是處於安全的環境,免於施虐者的威脅;可以透過書面資料進行揭露,不需要面對正式服務系統專業人員;或是過去的揭露經驗良好,曾獲得適當的協助。

有關少年揭露虐待事件之型態,Alaggia(2004)依據揭露的時機指出,較常見的三種揭露型態是:意外的、有目的性的、被鼓勵的/被誘導的揭露。Ungar 等人(2009)根據揭露者身分的差異, 提出兩種揭露模式:第一是成人導向的揭露,在通報責任的保護傘下,如果成人發現少年有疑似受虐或是被告知有受虐情形,通報到兒少保護的政府單位。第二是少年導向的揭露,是受虐少年自己採取的行動,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而揭露,包括向家人和朋友尋求建議和支持;或是向正式或非正式助人者匿名揭露;或者是直接向專業人士和警察自我通報。另外,依據少年揭露對象的差異,可分成正式求助與非正式求助兩種系統。所謂正式求助系統指的是向專業人員求助,非正式求助系統為親友或社會支持網路,但少年多數傾向選擇非正式的求助系統(親友、社會支持網路)( Lippman, 2010)。

研究結果

(一)與兒少保護正式服務系統接觸的負面經驗

兒少受虐者有機會接觸兒少保護正式服務系統,對他們而言應是生命的轉機,可是卻因負面的接觸經驗,使得他們不再對正式服務系統有高度的期盼或是信任。

這些與兒少保護正式服務系統接觸的負面經驗有以下幾種:

1. 無效服務

即使有社工員或是警察的介入,但結果仍是無法終止他們的受虐生活。

2. 造成反效果

向正式服務系統揭露的目的是希望能夠終止受虐,不過有時卻因家庭秘密的曝光,不僅不會使施虐者有所節制,反而激怒施虐者,使他們繼續改以更嚴厲的方式來施虐。

3. 受到拒絕

對於持續受虐的受訪者而言,隨著年齡的增長也會開始想要保護自己,並且試探著正式服務系統的反應,作為正式揭露、求助的敲磚石。如果,初步接觸的反應不錯,是被接納的,或許就會進一步地說明自己的狀況;相反地,如果對方的反應是負面的,可能就斷了他們想要正式揭露的意願。

(二)對揭露後果有所擔憂

對於兒少受虐者而言,因為對正式服務系統的認識有限且本身缺乏權力,因此會擔憂揭露後果而阻礙他們對外揭露。

(三)認為只要忍耐,事情就可以解決

(四)缺乏證據:看不見的傷痕

會被懷疑或是不被相信,是阻礙兒少受虐者正式揭露的原因之一(Ungar et al., 2009),尤其是缺乏明顯的證據時,更不知如何向他人來開口。缺乏明顯證據,一方面不易被他人發現,另一方面其實也很難開口向他人述說嚴重受虐的情形,因而降低揭露的機會。

(五)身邊成人的宿命論

兒少受虐者因本身的自我意識仍在發展中,身邊重要成人之看法是會影響他們的行為反應。理論上,兒少受虐者身邊重要的成人會鼓勵他們來面對且向正式服務系統來揭露。可是,有時事實上並非如此,有些成人會用宿命論來規勸他們要忍耐,接受生命目前的一切。



少年受虐事件的揭露:少年虐待事件的終結

1.危險評估能力提升,感受生命受到威脅 建議

2.認知的轉變,自我保護意識強化

3.對兒少保護服務系統有較多的了解與相信

4. 社會支持的作用力

建議

(一)對兒少保護服務系統

1. 強化兒少保護通報系統工作人員對於受虐兒少求助行為方式

的了解與敏感度

2. 謹慎進行受虐事件的調查評估,且同時提供兒少安全保障服務

3. 強化以兒少為重、以家庭為核心的家庭處遇

4. 兒少保護服務輸送設計與執行,應具有文化敏感度

5. 繼續強化學校老師與學生對於兒少保護服務系統的認識

(二)對少年本身

1. 面對逆境不能自我放棄,應強化自我內在之正向保護因子

2. 建立屬於自己的社會支持網路

文獻來源

龔家琳,趙善如.少年受虐事件的揭露:從兒童虐待走到少年虐待[J].台大社工學刊,2016,(33).

文獻整理:朱啟慧

社論前沿社論譯介作品,歡迎個人轉發朋友圈,自媒體、媒體、機構轉載請申請授權,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註明「機構名稱+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