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理論】對中國特色科幻事業的一點思考(上)

對特色科幻事業的一點思考(上)

吳 岩

在2016年5月召開的「科技三會」上,時任科協主席韓啟德在題為《堅定不移地走特色的社會主義群團發展道路,團結帶領廣大科技工作者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而奮鬥》的工作報告中特別指出,未來的5年要實施科普創作繁榮工程,推動設立國家科普創作基金,重點支持科幻創作,設立國家科幻獎項,舉辦國際科幻節,推動科普產品研發與創新。

同年9月8日,在由科協牽頭主辦的科幻大會上,國家副主席李源潮出席併發言。他的講話以一個科幻迷對科幻的喜愛開場,以國家領導人對事業發展的前景期待結束。他指出,科技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科普科幻是科技創新的重要源泉。這次講話強調了科幻作品對青少年教育的重要作用。李源潮呼籲科協和各級科協組織要把創新科普科幻作為科協改革的大事來抓,發現培養科普科幻人才,支持科幻創作,動員社會力量促進科普科幻事業繁榮發展。

2016年10月21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劉雲山出席繁榮社會主義文藝推進會,接見作家中包括「三體」系列小說的作者劉慈欣。

2017年1月22日,教育部科技司正式發文決定在北京師範大學建立科幻創意與科普戰略研究基地。

事實上,這一輪從政府和國家層面對科幻文藝的關注並非開始於2016年。早在2014年11月4日,李源潮已經在科普作家協會成立35周年的科普作家座談會上談到過科幻的重要性。在聽取了六位發言(其中五位以不同方式談及科幻創作或作品)后,他意猶未盡,當場詢問大家美國科學傳播人才聚集在哪裡。當得出高校、科研院所等答案后,他提醒說不要忘記好萊塢。言外之意,不能小看科幻電影(或稱為科學大片)對科普的作用。

2015年8月,劉慈欣獲得美國科幻小說雨果獎,不到一個月,作家協會(以下簡稱作協)就召開了《三體》與科幻原創力研討會。會上,作協副主席李敬澤指出,科幻文學正在進入高速發展期,作為一個正在崛起的文學類型,擁有數量眾多的讀者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為什麼在這樣的時刻,國家領導人和相關主管部門領導對科幻文藝表示出如此強烈的關注?為什麼隨後出台了系列計劃予以扶持?對此,一些朋友存在著疑問。

第一種觀點認為,領導人多數是從科學傳播方向提出的想法,但科學傳播是以紮實科學的知識為基礎的,科幻作品提供的知識在很多情況下無法確認甚至存在「錯誤」。科協在20世紀80年代還組織過對這個領域的批判。現在的態度怎麼會有了如此大的轉彎?

第二種觀點從教育孩子的角度出發,認為當前各種作品種類太多,閱讀包括科幻在內的幻想文學作品會讓孩子走火入魔,想入非非。只要聯考在,科幻作品就不應該大張旗鼓地推薦給青少年閱讀。

第三種觀點是針對政策方針的,提問者指出,國外沒有國家把某個文藝門類納入重點支持的先例,這麼做會讓人笑話。

針對上述觀點,筆者就科幻文藝到底是什麼?與科學傳播的關係到底是怎樣的?青少年是否應該閱讀科幻作品?將這種創作的繁榮納入國家層面的發展規劃是否會「開國際玩笑」?談一些自己的思考。

今天我們所說的科幻文藝是工業革命之後產生的一些特殊作品的總稱,這種作品最初從小說開始。英國作家布里安·奧爾迪斯在流傳很廣的科幻史專著《億萬年大狂歡》中把這種作品的起源追溯到1818年瑪麗·雪萊的《弗蘭肯斯坦—現代普羅米修斯的故事》,而加拿大文學批評家達科·蘇恩文則在西方科幻理論的奠基讀物《科幻小說變形記》中將其推向更早的烏托邦文學。

但不管起源於何時,這種文學是一種有關現代性的文學,這個說法是有共識的。面對文藝復興和啟蒙的對個體自由的訴求,面對科技和社會發展導致的生活變化,一些敏感的作家首先創作出一種包含新內容、新形式的、以科技發展影響生活為主題的小說。

在19世紀下半葉的歐洲和20世紀上半葉的美國,科幻小說的蓬勃發展使這種文學式樣不但深入主流文化還找到了適當的產業形式。20世紀後半葉,科幻電影產業逐漸成熟。隨後,電子遊戲和主題公園加入其中。近期的人工智慧和VR技術,作為載體也很快找到了科幻的支撐。

今天,科幻文化已經成為發達國家的主要文化元素之一。以科幻為基礎的產品已經形成了一種可以單獨計算產值的文化產業門類。每年全球最賣座電影的前10名中,一般有4~6部屬於科幻題材,與這些電影相關的周邊產品,在隨後的多年中都會持續產生利潤。科幻電子遊戲也是如此。在像芬蘭這樣的國家中,科幻遊戲產業正在走向支柱產業並協助他們度過金融危機。科幻創意還會帶動創新諮詢和教育的發展。2013年,加拿大作家羅伯特·索耶在科技館的講演中提到,歐美作家每年的創作時間只有4個月,其他8個月除了休假,最主要是在全球範圍內進行技術創新諮詢。

科幻之所以在當代社會有如此大的發展,主要是因為這種作品有著其他作品所少有的重要功能。弄清科幻的功能,有助於回答前面提出的疑問。

第一,科幻反映獨特的科技現實。在當代沒有一種敘事文藝形式這麼持續熱衷於聚焦科技改變人類生活。在,這一文學類型並沒有很好地發展起來。這個問題已經被討論了許多年。傳統文化對科技不聚焦,當代文化關注救國存亡,現代文化受國家政治起伏總是轉向等,都是原因。即便如此,我們發現,在過去的100年中,只要社會的主流重視科技發展,的科幻文學馬上會蓬勃興起,吸引人們面對科技發展的現實。

第二,反映現實也不是一味地說好話,科幻對科學現實的態度是多元化的。許多科幻有著強烈的批判性,這種批判功能強化了作品對科技或發展的思考。以往的歷史證明,是科幻文學最早看到了航天、生物技術、人工智慧的潛力,也是科幻批判了這些方向人類的狹隘和發展過程中的問題。當前,在高速的現代化過程中,科幻作品對後人類、城市化、生物改造等問題的思考,也會有助於我們更好地迎接未來。

第三,科幻的其中一個功能是謀划。人類是有計劃地面向未來的種族,在額葉增長的智人時代,戰略和謀划給人類帶來前途。作為創意類的作品,科幻富含多種技術和社會變革的靈感。

第四,科幻的另一個功能是撫慰。面對工業化之後環境的變化加速,面對相對穩定的心理格局受到的驚嚇,想象力充足的文藝形式提供了撫慰。在這一點,科幻與奇幻、童話、民間故事等有些類似。難怪高爾基曾經把這種文學當成一種新時代的科學神話。不同的是,科幻在提供撫慰的同時,還幫助我們釋放壓力。

科幻與科普之間,確實存在著較大差異。這些差異表現在作者不同、作品形式不同、功能不同。科幻作者不一定都是科學工作者,但必須對科技變化異常敏感。科幻作品的形式不是簡單的說理式,而需要建構敘事。科幻的功能不是說理,而是抒情和暢想。雖然存在著這些不同,但正如科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徐延豪在一次會議上指出,只要能在公眾中傳遞科學、引發關注的,都是科學傳播的組成部分。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科學普及,但能起到傳統科普作品不能起到的作用,科幻更多地會讓讀者感受科學、關注科學、增加探索熱情、發現科學家的生活秘密。

針對所謂的知識錯誤,這些年我們做過一些研究,發現存在錯誤的科學闡述能給讀者增加辨析的機會,使他們真正體驗到知識的核心是「能辯護的真」。此外,我們的教育總是要求青少年不能犯錯。但現實生活是,科學工作者每天都在犯著這樣那樣的錯誤,對他們的正確形容,就是在探索和錯誤中前進。

筆者認為絕對的「正確拜物教」,會徹底坍縮人的想象力創造力,會破壞一個民族的創新能力和躍遷動力。另一方面,傳統科普更多協助人用認知分析世界,科幻作品用想象和直觀把握世界,兩者並不矛盾。科幻不應該從教育中清除,因為它彌補了想象力的缺席。

前文中,我們從特點和功能方面重點地闡述了科幻的意義,下文我們將從國際社會對科幻文學的推崇和喜愛方面,考察政府介入來推進科幻文藝的發展是否有必要。

考察最近半個世紀科幻文學獲得的各國主流文學獎就可以發現,無論是歐美還是日韓,主流文學圈都在逐漸發現科幻文學。哈瑞·馬丁松和威廉·戈爾丁的小說,其實是准科幻性的。多麗絲·萊辛寫過不少科幻作品。小庫特·馮尼格、托馬斯·品欽、瑪格麗特·阿特伍德、村上春樹、圓城塔等人的科幻作品,各自奪得過國內的文學大獎。日本的芥川獎就曾經發給春田沙耶香的科幻小說《便利店人生》。在電影方面,奧斯卡金像獎早就突破了類型限制,以特殊成就獎方式授予過《第三類接觸》《星球大戰》《超人》。此外,導演阿方索還因《地心引力》奪獎。

教育領域發現科幻的步伐,也可以追溯到超過半個世紀之前。早在20世紀50年代,科幻小說就進入了美國課堂。20世紀90年代我去美國紐約州參加美國科幻研究會年會,就接觸了美國的科幻教學論壇和課程大綱。美國的科幻課程從國小到大學都有,內容也五花八門,利用科幻講科技、講未來、講方法學、甚至講密碼破解。STEM教育興起以後,我與威斯康星大學的包德珍一起,連續六年在國際STEM教育會議開設科幻論壇,得到了來自(包括台灣)、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學者和教師的支持。

在文化產業領域,藉助科幻增強國力的情況更是真實的存在。2013年,筆者應邀參加日大學部幻大會。會上,巽孝之教授介紹,日本政府的文化外推戰略計劃「Cool Japan」就很好地協助了本土科幻走向世界。2014年,在參加韓國使館文化官組織的《雪國列車》看片會上,我們再次看到韓國駐外主管對本土科幻作品的直接外推。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國土安全部等對科幻作品的關注,則制度化地通過年度的課題設置或者直接邀請作家就專業問題參加研討完成。

上述領域的這些案例證明,世界各國都在試圖提取科幻作品中的有效成分,以便幫助自身創意實力的孕育,幫助創新大國、文化大國和產品輸出大國的建設。這些內容值得我們參考借鑒。

隨著科幻作品的國際輸出,我們更多地進入國際講壇。這些年,在幾次科幻大會上,都有這樣的說法:當前的科幻發展局面與美國20世紀40—60年代相當類似。這些發言全部來自國外的學者或作者,他們認為,從社會對科幻的關注、科幻作品受到擁戴的情況、科幻作家走向大眾和科幻作品銷量上升等方面,出現了所謂英美科幻黃金時代的徵兆。一旦我們觀察科幻史就會明白,在那樣的時期里,社會從戰後的蕭條中走向恢復,技術大範圍地受到重視,社會發展進一步成熟。而這一階段的結束恰好就是美國教育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和阿波羅飛船成功登月的時期。

如果真的像他們所說,我們正在面臨一個大發展的時代,那麼政策的指引和政府的配合必不可少。

作者簡介

吳岩,滿族,北京市人,管理學博士,科幻作家;南方科技大學人文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科普作家協會第七屆理事會副理事長。著有《心靈探險》《生死第六天》等長篇科幻小說和《科幻文學論綱》等學術著作。

來源:

《科普創作》2017年第1期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