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廈大教授:研究生應該這樣讀!

好消息!即日起,本平台開展每日留言免費送書活動,每日一本,詳情請見底部

轉自《歷史教學》 作者:鄭學檬

2006年,我指導的廈門大學海外教育學院招收的一位博士研究所通過論文答辯,從此,我結束了長達20年的歷史學學科研究所培養工作。在指導碩士、博士和博士后培養工作中(包括在境外大學參與研究所教學、指導),多少有點體會,應《歷史教學》主編之約,寫出來供同行們參考。

1

「法無定法」

不管哪個學科,關於碩士、博士和博士后培養工作的指導思想、程序、要求,學校、教育部都有文件下達,方針政策比較具體,毋庸贅言。我這裡說的「法無定法」是就研究所教學而言,在論文選題、開題、引導過程中的一個指導原則,意思是從實際出發。

「法無定法」這句話,引自雲南筇竹寺山門的對聯,全聯曰:

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世外人法無定法然後知非法法也

「世外人」指佛門子弟,「非法」指不是公認的修行法門,「非法法也」意思是:不是公認的修行法門,卻是真正的法門,這就是「法無定法」。

我記得那位海外教育學院招收的博士研究所,選題是關於家族企業的文化傳統問題。由於他的大學部、碩士階段讀的是澳大利亞大學的經濟管理與計算機學系,懂得西方經濟管理理念,又因他是華人,熱愛文化,他選擇做這個歷史課題,未嘗不可。但他畢竟缺少明清史、近代史訓練,閱讀相關史料只能「一知半解」,不得其門。這樣做出的論文,初審便未通過。後來我改變指導方法,以他的外文優勢,做《評「海外學者」關於家族企業的文化傳統研究》,結果他讀了80多篇相關論著,寫出自已的體會,雖然論文結構和邏輯還不理想,但言之有理,通過答辯。另一位在職博士研究所,曾做過近代海關丁恩的研究,他的博士論文選題為《早期鹽務現代化:民國初期鹽務改革研究》,由於他成功詮釋了這場改革的「兩難」困境,被評為省、校優秀博士論文。還有一位在職博士研究所,從事古代文學教學,博士論文以運河為主題,結合文學記述,展示其經濟意義,論文頗有特色。我支持他們的選題,因為選題能發揮其所長。「法無定法」在這裡體現了研究所培養特別需要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

「法無定法」的另一個意義是展現分析方法的獨特視角。有一位研究唐至明清潮州社會經濟發展的博士生,做論文之前多次去汕頭等地調查,閱讀潮州名儒饒宗頤等人著作,史料收集可謂合格,但對人口與美食問題的看法,囿於「階級屬性」分析而難於展開。潮州人口增長與客家移民關係密切,飲食又與閩南移民和客家移民融合有密切關係,更重要的是,移民與飲食一旦形成潮流,就不能再盯住「階級屬性」,要著重把它作為一種經濟現象,一種文化,進行經濟學分析,方可得到合理的結論。最後,她比較圓滿地完成了論文寫作,順利通過答辯,並出版了論文。

前排中為鄭學檬教授

論文指導的難點是啟發研究所展開第二層次分析,即所謂「研究」。提出問題,多屬第一層次分析。我是做經濟史研究的,比如商業,如果把商業類型、市鎮分佈、交換規模一一列出,那只是做了第一層次分析;如果從交換規模變化去討論價值規律反映,從商業類型、市鎮分佈去進一步討論各個行業、地區互為市場和產業鏈的加長等問題,就進入第二層次分析。當然還可繼續深入作第三層次分析。

我注意到,直到現在,一些論著仍停留在第一層次分析上,沒有上升到第二層次,比如在經濟學、哲學、文學意義上分析,頗有功夫淺薄之嫌。舉個例子說,「茶禪一味」,幾乎是許多人掛在嘴角的話,那麼,「禪」是何過程?人多不詳。《法苑珠林》卷2引《如婆沙論》(中)說禪有初禪、二至四禪、五至九禪。凡人只能修到四禪,要18天時間。聖人從四禪起,修到九禪就是涅槃。所以「茶禪一味」是否指凡人都可做到的四禪?「一味」指四禪所到的「無想天」,是一種忘卻塵世的境界、感覺?需要探討。欲知何以為「禪」,唐代錢起有「塵心析盡興難盡」句,恰好是「茶禪一味」的最好註腳。

所以,如果你在寫博士論文,「茶禪一味」的解釋就不能簡單意會了事,必須從佛學角度作第二層次上的分析,才能「盡興」。怎樣從第一層次分析轉入第二層次分析,就看具體問題如何了,這時往往出現「非法法也」的情況,你的分析必然也是「法無定法」了。

2

「橫經荷笈,虛往實來」

「橫經荷笈,虛往實來」,是《續高僧傳·釋洪偃傳》里的一句話。我帶的研究所里,也有不愛讀書的,嫌煩。他們不知道,做學問是一場「苦旅」,讀書就是其中一「苦」。我記得做韓國磐教授助手時,他要求研究所讀原著,有個研究所問我怎麼讀?(意思是書太多,從何讀起。)我說從頭一個字讀到最後一個字。我當時就這樣讀兩《唐書》《資治通鑒》等書的。但讀後,書的內容會漸漸忘記,如再讀時,會突然感到曾是相識,頗覺「歲月彌久別有情」(方干《贈蕭山彭少府》)。

我說以上幾句話的意思是,讀書(主要指必要的參考書)並不是要你記住多少知識,而是一種做研究前的必不可少的醞釀過程。我以為,做學問時讀史料猶如作畫時提筆「暈染」。古代畫家張僧繇運用暈染法,用色彩漸次濃淡來表現物體的透視;我們則通過研讀史料,悟出其中奧妙,發現問題,並找到相應答案,而後寫出有見解的文字。目前通過網路查找資料比較方便,致使年輕學人先設計文章框架,然後檢索相關資料,「組裝」成文,極盡「多快好省」之能事,估計「槍手」營生,唯此一技。我不反對利用網路資源,我自己也樂於應用。但前提是必須讀相關的書,書讀多了,才有「史識」、明「史德」、長「史才」,言不孤發,獨步同儕也。所以,我記得,20世紀80年代初,廈門大學歷史系主任傅衣凌教授命我當研究所班導,照管傅衣凌、韓國磐二位先生的研究所(李伯重、劉敏、楊際平、謝重光、陳鏗、魏洪沼、陳明光、陳支平、陳春聲、鄭振滿等),其中傅先生特別交代,要看住他們有沒有去圖書館讀書。這件事令我永世難忘。傅師關於研究所要去圖書館讀書的囑咐,尤其在當今信息化加速、紙質文獻門庭處冷時代,更彌足珍貴。現在想來,這就是學術傳統,即所謂文脈也。

研究所只有養成讀書習慣,多讀各類書籍,就可形成自己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好比古人,挑著滿箱的書箱,「虛往實來」,成就可期。

3

「行有殊,法則一」

研究所的生源各有不同。以廈門大學文科情況而言,有一小部分研究所來自大專畢業生。他們或為了提升自己的學歷層次,或為了尋找更合意的工作崗位,在獲得大學部畢業資格(如自學考試大學部、函授大學部等)或同等學力后,即可報考碩士研究所,同樣獲得碩士畢業資格后即可報考博士研究所。據我的經驗,他們因為大學部階段缺乏最重要的文獻閱讀和論文寫作的基礎訓練,在攻讀博士學位階段,是很辛苦的。即使是正規師範學院大學部畢業生,多數也有同樣問題。

所以,這類學生入學后不宜直接進入論文寫作的預熱階段,應有一個過渡階段,進行至少一年的文獻閱讀訓練,懂點學術史,前者如通讀《資治通鑒》、「二十四史」的幾部(《史記》《漢書》《三國志》等)。後者可在導師指導下通讀一些本專業方向的代表作,然後寫出讀書筆記。這樣做的目的是讓他知道歷史是講哪些人和事的,怎樣講的,本專業方向的代表作是哪幾本,有什麼特色。經過這一階段訓練,他才能切身初知歷史和歷史寫作。缺了這一階段,老師的學位課講得再好,仍是隔靴搔癢,無濟於事。

研究所文獻閱讀訓練這一關,我有時也沒有把嚴,想起來會自責。因為布置任務后,學位課開出了,加上行政事務多,失於督促,有的研究所讀了部分著作,有的則矇混過去了。當然也有制度安排上的問題。一般攻讀博士、碩士學位期限是三年,延期可至七年,但延期期間不給資助經費。國外攻讀博士學位期限一般四年。第一、二年有三四門學位課、選修課和政治理論課,研究所文獻閱讀的時間有限,他們完成「文獻閱讀訓練」計劃也有困難。也就是說我們的培養計劃和生源缺陷,不能互補,而是兩短。我們知道「行有殊,法則一」的道理,培養對象不同,做法應不同,但質量要求是統一的。可是實際情況呢?導師無法延長攻讀博士、碩士學位期限,即無法支付資助經費,無法承擔學生就業競爭壓力。這樣的兩難問題有待教育主管部門出面解決了。

4

舉一反三,「入微獨步」

我曾接觸到一些研究所,他們比較強調「專業」,讀文學的自以為與歷史無關,讀歷史的自以為與哲學無關,讀哲學的以為與經濟學無關等等,知識面褊狹,狀況堪憂。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研究所培養質量,具體說就是偏難知理。

有一次,我讓一位博士生讀歐洲藝術史,她把我給她的書拿走,幾個月無迴音。我問她,她說:「呀,我以為是您送我的!」我解釋說:「讓你讀的。藝術和歷史的使命是一致的,都是反映一個時代的風貌。你讀歷史,不僅要看相關的史籍,還要看點藝術史,了解繪畫、石刻、雕塑等藝術品所表現的歷史。」其實這是很多人熟悉的道理。著名年鑒學派學者布羅代爾的名著《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就有很多插圖屬於名畫。

所以,要鼓勵多讀相關學科著作,甚至跨學科的著作。很多歷史資料,只有運用相關學科的知識才能解決。如我給研究所講《漢唐經濟史專述論》課程時,分析「均田制」時指出:50年代以來,出於階級分析要求,認定土地制度的核心是封建土地所有制,而從法學角度,研究土地法令(田令)則比較忽視。所謂「均田」的「均」,是指實施田令的儒家「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指導思想。要從田令的條文去了解漢唐土地法的土地產權特點等問題。就是說,要對田令作法學、經濟學的解釋,而不是只作意識形態的解釋,這樣才能切入問題的本質。因此,如果沒有法學、經濟學的知識,就很難說清土地問題。

最近幾年,隨著「一帶一路」經濟與外交戰略的展開,關於絲綢之路歷史的研究熱度上升。據個人管見,絲綢之路的歷史研究,既是跨學科研究,又是跨國度、地區研究。因此涉及各國文字文獻、碑刻、遊記、考古遺存等文字的、物質的資料。若只從單一文字文獻或地域去研究,就易斷章取義、一葉障目。更重要的是,在陸、海絲綢之路研究中,形而下的物資交換,會帶來形而上的遐想,即所謂「得魚忘筌,得意忘形」也。「意」就是表達文明的意蘊。西方經陸、海絲路,而「觸景生情」,於是從文藝復興運動開始,英國和歐洲精英們審美視野中產生了揮之不去的「東方想象」,開始了東西方文明的深度交流。

培養研究所的創新能力,從某種角度看,其實就是「舉一反三」的能力。「舉一反三」能力的養成是科學研究訓練任務之一,是研究所培養過程中最重要的功課。大約在十年前,我應邀在南昌陸軍學院研究所班作過一次報告,其中講到歷史研究的思維科學化問題,歸納為:①長時段時空觀和短時段時空觀;②輻射式思維;③邏輯思維;④聯想式思維;⑤個性化思維;⑥逆向思維等六個方面。以上幾點概括可能有牽強之處,尚祈同行指正,但意在說明科學研究訓練重在思維科學化,這一點大概沒有問題。所謂「舉一反三」,就是思維科學化的通俗表達。思維科學化即為創新過程,「文章自古通造化」(鄭板橋詩句),古人所說「造化」,應該就是思維科學化的意思,這樣自必獨步入微見創新。

5

傾耳聽殊音,舉目望崔嵬

目前歷史學科研究所外語水準偏低,除少數研究所外,多數碩、博士的第二外國語訓練不足,第三外國語訓練更少。我參加過歐洲大學的博士論文答辯,博士生在會上必須用三種語言回答。如果做印度古代史論文,答辯加梵文、印地文等語種。答辯會場殊音繞樑。其次,論文的註釋,國外比國內講究,不但要求詳盡、辯誤,而且涉及多種語言,必須原文出注。我看過的國內研究所論文中,此兩點相差盡遠。

目前歷史學科研究所外語水準偏低,原因很多。其一是中學外語語種單一,如荷蘭的古典中學,高中生必修三門外語,其中一門是拉丁文。我們至多一門。其二,研究所教育一般不要求學習多種語言。其三,對論文引用國外著作沒有具體要求,也許導師自己也少看國外著作,或外語水準差強人意,不怎麼重視。其四,漢語的特殊性,難於在外語學習中舉一反三(學日文或有此可能)。因為外語水平限制,論文的視野不能開闊,遠望不及崔嵬,難於悟諸未悟者。

為了使研究所的外語水平提高到可應用水準,建議研究所外語考試設置質檢考試製度,由教育部研究所司直管,分類確定合格線。其次,對指導教師的外語水平,分類提出必要的要求。這個建議估計阻力很大,可否難料。

6

析疑解惑,抗辯求真

我接觸過的歷史學科研究所碩、博士論文,其弱點之一是缺乏批判精神。論文的字裡行間往往充斥百般自謙之辭。導師亦多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引導學生去觸動名家舊說。誰都知道,不破陳說,難有新見。既然破舊如此之難,論文創新只有迂迴側擊一途,正面交鋒無從談起。這樣,疑難析,惑難解,真相難求。所以,要從導師做起,端正學風,引導研究所,敢於用批判精神激勵自己,去析疑解惑,抗辯求真。

當然,要做到研究中堅持批判精神,確實很難的。首先,本身要有深厚的學術積累,否則批判文字會簡單化,或以誤正誤。其次,在相當長時期里,因為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學術批判」陰影未散,學術界無法處理好尊師(學術前輩)和學術批判的關係,沒有足夠勇氣挑戰成說。我曾有過深刻體會,一篇石敬瑭評價文章,引起二位大師的討伐,心有餘悸,怎能要求研究所義旗高舉呢?希望我們的學術界日漸寬容,「百家爭鳴」成為常態,有利於青年一代發揚批判精神。

當然,提倡對研究所進行批判精神訓練,不等於要求研究所能發現這樣大而難的問題,任意推翻舊說,而是訓練他們去質疑、辨別歷史事件、人物的評價,學習研究過程中如何攻堅克難,舉一反三,旁敲側擊,逐步形成自己的觀點。

7

質量控制,尚須努力

關於文科研究所質量問題,坊間亦有議論,時有所聞。其實,質量與上述生源、培養計劃、培養方法、學風校風和社會環境諸多因素有關,不可簡單設框劃線。總的印象是前緊后松,面寬基弱,創新不足,批判罕見,擴張過度,量重於質。

前緊后松,指的是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質量要求比較嚴。據本人回憶,李伯重、楊際平等攻讀古代史碩士學位時,請王仲犖、楊志玖、黃永年等先生審閱和答辯,其論文質量把關是比較嚴的。而以後,很難這麼嚴格了。我記得20世紀90年代,我們審閱博士論文時,專家提出幾十個問題也不奇怪,曾見過有專家對一篇博士論文提出100多個問題。後來不但問題少了,而且好話反而多起來,說明答辯有時流於形式,或答辯委員僅限於附近學校的同行。參加答辯的專家礙於同行的面子,難於直陳問題。當然也有例外的,我指導的兩個博士生論文初審就被同門專家否決,發回重做,一年後才通過。

這裡提出一個問題:文科碩士、博士論文通過率是否太高?雖然這一通過率不可硬性規定,只能由導師和專家決定,但缺少監督機制則是事實,需要考慮完善和切實執行必要的、有效的監督機制。

面寬基弱,指的是,因學術交流增加,學術信息量增多,學生知識面拓寬,但限於三年培養期限,上面提到的文獻閱讀和外語訓練弱化,至少古代史、專門史學科部分研究所如此。創新不足,這從歷年博、碩論文目錄可見一斑。我是研究經濟史的,知道一點外國經濟史學者的情況,如法國年鑒學派的代表人物布羅代爾,他的博士論文《菲利普二世時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1947年),被公認為一代名著。我沒有奢望,有朝一日我們這一研究方向的博士生也能有此成就,但我希望我們博士生論文選題應有特色,可能成為理論創新、論證創新、探索未知領域的佳作。

批判罕見,指目前博碩論文,批判精神不足,這可能和當前學風有關,一時急不得。但是,要知道,沒有批判精神,就沒有學術生命力。應該鼓勵博碩新進們有勇氣去清除陳舊的學術成果,推陳出新,更上一層樓。

擴張過度,量重於質。前幾年聽說有教育大家主張裁減部分博士導師、撤減部分博士、碩士點。最近披露教育部決定裁減一批博士、碩士點,去博士、碩士「產能」,預示著研究所培養由擴張期轉入調整期,減產提質,這是好現象,有所期待也。

根據個人的感受,提高文科研究所質量,需要教育主管部門、學校、導師、研究所共同努力。作為曾經的導師,我認為,指導研究所要在注重基礎訓練的前提下因材施教,著力開發研究所的特長,鼓勵其創新性、批判性思維。所以,對於一個導師來說不必也不應該「子孫滿堂」。多了必會走放羊式培養的路子。20世紀90年代某些專業導師,竟然帶著二三十位博士生,簡直不可思議!在指導研究所數量上,導師應該自律,以免顧此失彼,誤人子弟。

以上回憶文字,只是個人管見。目前研究所教育已大有進步,所以有的意見已成無的放矢,僅僅是從業的記憶而已。

註:本平台每日從海量站點選擇優質信息,部分文章無法聯繫作者,若有選用不當,敬請聯繫我們。投稿、建議等可後台回復「約」加本站編輯。

免費送書啦!

即日起,本平台開展每日留言免費送書活動,每日一本!目前選擇贈送的是深刻洞悉互聯網科技產業發展的經典圖書《聯想做大 華為做強》——

該書由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作者為知名媒體人、IT史研究學者陶勇,定價58元,內容十分精彩,超級值得一看!

具體送書政策為:截止第二天新消息發布前,在前一日所有文章任意一篇中留言被精選,並得到最多點贊的即為中獎,獲贈當日圖書。獲獎名單會在第二天公布!(圖書僅送大陸地區)

昨日(第24期)獲贈圖書者為@tom,請一周內聯繫我們。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