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如何面對未來十幾年的霧霾

局部的霧霾更需要警惕

我們一般把霧霾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大面積的霧霾,由氣候成因和污染物雙重疊加造成的,一般影響面積大,但是持續時間相對比較短,隨著氣象條件的改善,大概3到5天會結束。還有一種就是局部的霧霾,有時候看著天空挺晴朗,但PM2.5(細微顆粒物)超標,相對來講,後面這種情況大家會不太在意。我想有以下三個維度可以引發大家去思考空氣環境與大眾健康防護的問題。

把天空變藍需要十幾年

第一,這樣的狀態會持續多久?國務院在2013年發布了大氣污染防治計劃,即2013年到2017年這5年的防治計劃。當時定了一個目標,到2017年要把京津冀PM2.5消減25%,2015年的數據顯示我們有所降低,但是超大城市距離目標還比較遠,尤其像北京離目標還比較遠。國家制定了一個規劃,在2030年把全國的PM2.5平均水平控制在30左右。學術界的觀點大致也與政府目標差不多,大概我們還要花13年到15年的時間,把我們的天空變藍。這是一個規律,我們都認可大氣系統是非線性穩態系統,某些指標特徵超過閾值,就會滑向另一種穩態。非線性系統一般不可逆,很難再讓它恢復到以前的狀態,如果是封閉的狀態就幾乎不可能。好在大氣系統是開放的狀態,我們可以人為干涉,如果現在就採取消減污染物、改變能源結構、調整產業結構以及改變交通規劃、踐行個人綠色生活方式等綜合措施,我們預計到2030年可以實現政府提出的改善目標。那麼,問題就來了,未來13年到15年時間,我們怎麼辦?這是一個思考的視角。

一定要採取積極的干預措施

第二,關於污染物和健康效應。從毒理學的角度來講,現在已經可以證實霧霾當中包含的這些污染物質對人體健康有影響,但流行病學的研究和證據還有待豐富。從科學角度來講,要把污染與疾病直接掛鉤,還亟待加強研究。但醫學界和世衛組織形成了共識,只要有人體健康風險存在,就一定要採取積極的干預措施,這是一個不容置疑的態度,這是第二個視角。

能否靠技術創新解決問題

第三,如何在這麼一個狀態下,盡量減少大家的健康暴露風險,減少致病風險。這個時候我們就想起要靠技術、要靠創新來給我們提供空氣凈化裝置。在我們環境學界,一直講環境是公共產品,是不能分割的。這句話的意思是,在北京市,無論你多富有還是多高貴,你跟我們呼吸的是同樣的空氣。但目前有一些空氣凈化裝置、設備,似乎能把空氣分割,幫人在相對狹小的封閉空間,比方說室內,提供比較舒適的空氣質量,並減少健康風險。這些產品正在大量湧現,未來還需要大家密切關注,積極探討。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