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友誼科普】舌尖上的疾病,你造嗎?

俗話說,「病從口入」。有資料顯示,美國每年每6人中就有1人因為吃了被污染的食品而生病。據統計,2014年共監測到食源性疾病中毒事件1480起,患病人數達17651人,死亡事件共69起。其中,微生物所引發中毒事件的患病人數最多,達8181人,佔比達46.3%。這種「舌尖上的疾病」,你了解多少呢?

貪食生鮮易患食源性疾病:生魚片和小龍蝦,你的最愛靠不靠譜?

北京友誼醫院北京熱帶醫學研究所副主任醫師鄒洋介紹,這種通過攝食而進入人體的有毒有害物質(包括生物性病原體)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叫做食源性疾病。一般可分為感染性和中毒性兩大類,包括常見的食物中毒、腸道傳染病、寄生蟲病以及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所引起的疾病。

據鄒洋介紹,感染性食源性疾病可由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引起。約10種左右的腸道致病菌是食源性疾病中最常見的生物致病因素,包括霍亂弧菌、痢疾桿菌、沙門氏菌等。

每種細菌有其易污染的食品,比如沙門氏菌易污染禽、畜肉,副溶血性弧菌易污染水產品,蠟樣芽孢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易出現在剩飯菜中,肉毒桿菌易污染髮酵製品、肉製品,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易污染乳製品,等等。

每種菌所致的感染都會引起嚴重後果。比如痢疾桿菌在4-10歲人群中所引發的中毒性菌痢會給患兒造成生命危險;肉毒桿菌會引起呼吸肌麻痹。北京友誼醫院就曾接診過一個因食用了冰箱中存放的、被肉毒桿菌污染的熟肉製品而突然出現呼吸肌麻痹的患者,經過搶救患者才轉危為安。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感染臨床表現主要有腦膜炎、敗血性肉芽腫、淋巴結腫大等,患病孕婦體內的病原體可通過胎盤或產道感染胎兒或新生兒。

鄒洋說,通過食品傳播的病毒主要有諾如病毒、輪狀病毒、甲肝病毒和戊肝病毒等,感染后可引起腹瀉、甲肝、戊肝等疾病。她特別提示,諾如病毒引起的兒童腹瀉較常見,是目前被普遍關注的一種病毒。輪狀病毒常引起秋季腹瀉,在診療時要和細菌性腹瀉相鑒別。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由於人們一些不健康的飲食行為,使得寄生蟲引發的食源性疾病發病率有所上升。據鄒洋介紹,作為北京市疾控中心食源性寄生蟲病的唯一監測點,北京友誼醫院今年監測的一個重點是異尖線蟲感染。異尖線蟲多存在於生魚片中,在60%-70%的深海魚中都會攜帶異尖線蟲。為了防止人們吃生魚片后感染異尖線蟲,對於這些魚類要進行低溫冷凍,經過專業的冷凍處理,可以將異尖線蟲的幼蟲殺死。但是有些人為了吃更為新鮮的生魚片,在魚打撈上岸后,沒有經過專業的冷凍處理,就即時食用了,這樣極易感染異尖線蟲。

另外,鄒洋說肺吸蟲病和肝吸蟲病也很值得關注。備受人們歡迎的小龍蝦易攜帶肺吸蟲,除了蒸、煮外,其他的烹飪方法比如爆炒等,都只是「半熟」的加工方式,很難將寄生於小龍蝦肉中的肺吸蟲幼蟲殺死。吃了「半熟」的小龍蝦,就有可能感染上肺吸蟲。

有人喜歡在野外的小河溝中抓小螃蟹,認為是天然的、新鮮的,不經煮熟就食用,這樣也易感染上肺吸蟲。鄒洋曾遇到過一個病人,就是這樣吃了三個小螃蟹腿就感染了肺吸蟲。肺吸蟲對人體的危害是很大的,童蟲或成蟲可在人體組織與器官內移行,一方面造成機械性損傷,另一方面其代謝物等可引起免疫病理反應。

鄒洋介紹說,河魚容易攜帶肝吸蟲。在一些地區,人們喜歡吃河魚的生魚片或半生的魚片,或者是愛吃腌漬的生魚。無論是半生還是腌漬,其加工過程都不能殺死魚所攜帶的肝吸蟲幼蟲,食用后很容易感染上肝吸蟲病。肝吸蟲病表現為納差、腹瀉、上腹部不適、肝腫大及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等,還可能引發膽管癌。

談到引起中毒性食源性疾病的物質,鄒洋介紹說,一是自然產生的毒素,如黃曲霉毒素(常見於發霉的花生、豆類、玉米等食物中)、毒蘑菇中的氰苷和毒素、有毒動物(如河豚)產生的毒素等;二是化學性污染物,主要有亞硝酸鹽、農藥、獸葯、飼料添加劑、殺蟲劑、滅鼠藥等等。鄒洋提醒說,亞硝酸鹽中毒是比較常見的,一部分是將亞硝酸鹽誤用作食鹽,也有的是在製作食物的過程中添加或產生過量亞硝酸鹽所致。

「病從口入」怎麼破:新鮮 vs 安全,哪個更重要?

鄒洋說,在預防食源性疾病上要把住「病從口入」關。她說,對於個人和家庭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要做好食物的加熱、蒸煮。細菌最怕的就是加熱,大部分細菌加熱到56℃只要10分鐘后就會被殺滅,而通過100℃的煮沸就更安全了。在預防寄生蟲感染上,一定注意不要吃生的或未熟透的豬、牛、羊、雞、鴨、兔及其他肉類食品,切忌吃生的、半生的淡水魚、蝦、螺、蟹、蛙、蛇等食物。不要為追求所謂的「鮮」而放棄安全。她還提示,當懷疑自己患有寄生蟲病時,應該儘快到正規的醫療機構就診。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副主任醫師徐京杭介紹說,鑒於食源性疾病最常見的臨床表現為胃腸道癥狀,比如噁心、嘔吐、腹瀉,從而導致脫水和電解質失衡,因此治療中常用的共性措施是防治脫水和電解質失衡,即補液。補液療法包括口服補液和靜脈補液,前者簡便易行,患者在家中即可進行。如果患者不能配合,或存在其他口服補液的禁忌症時可考慮靜脈補液。特異性治療措施需要明確診斷後才能進行,細菌感染比如細菌性痢疾、傷寒等,常需要及時給予抗菌藥物的治療。一些寄生蟲性食源性疾病需要抗寄生蟲藥物的治療。一些化學物質導致的食源性疾病有特異性解毒治療,如有機磷農藥中毒治療時應用阿托品。除了藥物治療外,有些食源性疾病可能需要手術治療,如肝包蟲、肝膿腫、腦室囊尾蚴病等等。

鄒洋以肺吸蟲病為例講解了寄生蟲性食源性疾病的治療,首先是針對病原治療,也就是要殺蟲,目前使用的主要是吡喹酮。繼發細菌感染者,應加用抗菌葯。對腦型、脊髓型,合併有壓迫癥狀,藥物治療效果又差者,可考慮手術治療。

另外徐京杭提醒,按照《食源性疾病管理辦法》要求,醫療機構在診療活動中,根據臨床表現和病史,認為或者懷疑是食源性疾病病例的,應當在規定時限內向指定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作為患者也要積極配合。

北京友誼醫院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