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人性究竟是善還是惡?

人性究竟是善還是惡?

文/續祥法師

人性善惡是哲學的重大問題,自古以來人們爭論不休,孟子認為人性本善,即人所以異於禽獸的本質屬性是善的,人性本有的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以及在此基礎上發現出來的仁義禮智等優良品質,都是孟老夫子的論據之一。

而荀子則認為人性本惡,照荀子所說,凡是沒有經過教養的東西不會是善的。荀子的論點是:「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偽,就是人為。禽獸有父子,有牝牡,這是自然。至於父子之親,男女之別,則不是自然,而是社會關係,是人為和文化的產物。它不是自然的產物,而是精神的創造。

我們為什麼提倡道德呢,

因為我們沒有!

孟子主張修善的核心是「擴而充之」,「善養吾浩然之氣」——找回失去的善端;荀子則認為修善是為了除掉人的惡性,人為地去培養善心,即「化性而起偽」。

這是因為兩個思想家對於人性認識是完全不一樣的,由此影響了其各自理論的推演過程、結論,乃至理論的疑難和缺陷。

值得注意的是——人性中善的一面於大多數人而言,其目的在於增進社會和個人利益,是一種結果論。

但孟荀卻都是道義論者,都是「為了道德而道德」的人。

他們認為道德目的在於完善每個人的品德。所以他們是君子,但他們的立論把人性與人性好的一部分等同起來,卻是有失偏頗的。

無論自愛利己,同情利他,其實不過都是人性的一部分而已。

而人性本身則是複雜的,複雜到無法用簡單的倫理屬性去評判。

用善惡好壞這種簡單的「主觀倫理判斷」去衡量人性的屬性,這件事情本身就存在問題。

在我看來,

善惡並不能算是人性的「底色」,

而只是人性的兩種發展傾向,

也是兩種極端的可能。

從這個角度而言,性善、性惡的爭論有點像人們對於遊戲的爭論——支持者說它啟發智力,訓練反應;反對者說它浪費光陰,萎靡精神。但這都是盲人摸象一般的陳述,因為了解了事物兩種極端的可能,並不意味著就真正了解了事物的全部。

在這一點上,還是佛教唯識宗的說法比較圓融和嚴密。

人之初,性無記。

唯識宗說,在人初生的時候,其「性」都是「無記」的。何謂無記呢?

謂其性不是善,又不是惡,是無「善惡」可記別的沒有屬性也是一種屬性。這無記的心性,唯識宗特為安名,叫作阿賴耶識,譯為漢語就是「藏識]。世出世法的一切「種子」,包括我們所有經歷的「痕迹」——都包「藏」在這個識中。

種子不過是阿賴耶識的一種功能,平常深藏不露,無相貌可看見的.要到種子起「現行」,乃始有形相可見。

譬如某人有貪財的種子,平日看他不出,當遇到的時候,他就要起身去拿的.於是乎乃知此人的貪種子已發動起現行了。

而「性善」「性惡」論,其實也從另一個角度印證了唯識宗的這種說法。

如果一個人一出生就被流放到荒無人煙的火星,那麼我們還能不能判斷他「仁」或「不仁」?答案是:不能。孔子將「仁」釋為「愛人」,正是將「仁」置於人與他人關係中來闡釋,因此,仁,只存於人與他人相互關係間。

沒有他人作為「觸媒」,我們「仁」的種子也就無從現行。同理而言,人性之惡也是如此。

在沒有「對境」的情況下,即便是根深蒂固的七宗罪也無從展現。

按照唯識學的觀點,人性非善非惡,所以人性才能有善有惡。

人性的根源——「阿賴耶識」

是非善非惡的,

但人性的組成部分——「種子」「心所」

卻是有善有惡的。

無善惡可以記別,是人性的本質,但這個本質卻並不妨礙人性的狀態有善有惡。人性狀態的善惡,則取決於你生命的舞台是由哪些「心所」和「種子」在「表演」了。

所以王陽明說:「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人性高於善惡,而善惡不過是「關係」的展現方式而已。兩者根本不是一個維度的存在。

因為善惡不是一個自然的概念,而是社會概念,是一種「想象的共同體」,所以我們是無法用「善惡」來評價我們的本性,善惡這種二元概念只能對具體的行為模式和觀點立場進行定性。

比如讀者看文章收益了,給我點個贊,我覺得就是一種善。讀者看著不爽,問候我祖宗十八代,那我就會覺得是不折不扣「惡」。——善惡概念的作用必須依賴主觀判斷才能展現。

一位偉人說:我們不能脫離一個人的成長環境和外在條件來評判這個人。同理而言,不需要太多客觀條件就可以相續下去的本性——阿賴耶識,也就無法用善惡去評斷——善惡是條件和關係的產物。

如一池水,你說【這池水】是臟和乾淨都可以,但你不能用臟和凈來形容【水】,說水本【臟】或本【凈】都是有失偏頗的。

人性就好比是倉庫,倉庫是沒有「善惡屬性」的,但倉庫里的種子卻是有好有壞的。

而先前提到的荀子和孟子就好比是農夫,這倆老大爺的區別在於當種子成長以後,一個人盯著種子長成的野草看,一個人盯著種子長成的鮮花看。

至於他倆的共同點嘛,除了都是農夫之外——他們還都想讓自己的心田種滿玫瑰,而非野草。

讓我們再回到標題,人性到底是善是惡?

在善惡問題上,

我的另一個回答是:

人性趨惡,卻可以向善。

學過唯識的人都知道,凡夫的「操作系統」——【心所】中,記別為「善」的只有十一種,記別為「不善」的卻有足足二十六種。

所以荀子說人「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這正是因為在我們的操作系統中,不善心所是主導力量。

所以古人說「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向上之路艱難險阻,墮落卻只需要輕身一躍。

人性中的善或許可以被忽視,但是人性中的惡卻絕不可以被忽視。

人性是深淵,當你凝望它的時候,它也在凝望你。

只有認識到這一點,我們才能自省、自覺、自律。把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善的種子和心所中,讓善種子增長廣大如大白皮松,惡種子自然就式微如小草,從而不再現行了。

現如今很多「雞湯法師」和成功學大師都不約而同的盯上了「人性」這個「萬金油」,張口必稱人性,一會兒人性這樣,一會兒人性又那樣了。搞得跟真的很懂人性似的。

連摳腳大叔們推薦電影都要加上「深挖人性」的吆喝,好像只要加上人性這兩個字就立馬把逼格拉到了大氣層,不過要是照他們這麼挖,人性就算深藏在海底兩萬里,現在估計也已經被挖的禿嚕瓢了。

不過這些雞湯法師、成功者大師們無論怎麼花樣百出,最後都會導歸到一個結論——人性本善,只是後天被污染了,我們回歸內心就會好起來的。

試問什麼是善?什麼又是本心?既然本善,又何來污染?

如果人性本善,因為後天被影響才會有惡,那麼外界環境中的惡又是從哪裡來的呢?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話不錯。但加上因為人性本善這個前提就大錯特錯了。如果人性本善,誰又會拿起屠刀呢?

孟子的性善也好、荀子的性惡也好,經濟學的性「自利」也好,乃至於唯識學的性無記,充其量也不過是我們的一種假設和假說。

人性這個東西比電腦還要複雜,我們對它的唯一共識就是我們對它沒有共識。

而動不動就拿人性說事的人,可能正是因為看上了人性的複雜和深奧——無論怎麼胡咧咧,他都能自圓其說,反正他不懂,你也不懂。

於是人性就成了他們賺吆喝的萬金油。

這種現象歸根結底是因為我們大多數人追逐的從來不是真理,而是真理帶來的安全感,所以這個世界才會雞湯橫行,兜售各種劣質的「偽真理」。

之所以說是「偽真理」是因為——真理的降臨往往伴隨著我們「安全感」的摧毀。這種真理無論是騙人者還是被騙者都不會想要,所以真理雖然稀少,卻總是「供大於求」。

而你即便要做「沉默的大多數」,也要先揣著明白再裝糊塗。

這就是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和你看到它的意義。

延 伸 閱 讀

不給自己找借口是精進的前提我和「法相概念」的故事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