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美國男子直播殺人 | 關於人性善惡的三個問題

兇手極端情緒宣洩的背後是被釋放的人性惡意,禁槍只是對人性不自信時而產生的防禦機制,善意才是抵抗惡意的制勝法寶;而釋放人性善意關鍵在於每個人都心懷善意,共同建構一個親社會取向的社會。

處於情緒崩潰邊緣的Steve Stephens用冰冷的槍管指向74歲的Robert Godwin,砰的一聲,老人應聲倒下,視頻鏡頭記錄了紅色血液在地面彌散開的全過程。「站在他的視角看,屠殺才是唯一出口」。

過去一年裡,兒童精神健康機構當任管理人Steve Stephens不停的在Facebook上宣洩自己負面情緒,他抱怨自己的工作,抱怨自己的人生已經被賭博給毀了,並將這一切都怪罪在前女友Joy Lane身上。

而這一切情緒的堆積,讓他墜入深淵,選擇通過網路直播殺人。由此一場「關於Joy Lane的復活節大屠殺」開始。第一個視頻中,74歲的RobertGodwin被害。

隨後兇手發布第二個視頻,稱自己已經殺了十三人,屍體被丟在一個廢棄倉庫里,他還會繼續殺第十四個人,除非他媽媽和前女友給他打電話,不然他不會停手。

令人不寒而慄。至今Steve Stephens仍舊在逃。

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當真就比不過憤怒的情緒?指責似乎無可厚非。「背上人命債」的罪名之餘,知著君以為用「震驚」來表述感受最為恰當。對人性之惡的震驚。

是「拙劣情緒宣洩方式」背後的「人性惡意」?

人講究「不輕易動怒,免得身心俱疲甚至蠶食他人」,情緒這東西「要求被抑制」似乎成為為人處事最為精準的隱形規則。這種求和諧的價值取向倒也還有商討的空間,但事實就是情緒憋久了,恐怕就不只是身心受損那麼簡單的問題了。適時排解才是關鍵。文明人的情緒排解往往選擇與熟人交流、散心、閱讀、自我對話等方式,收效基本化等解決問題。

雖無法判斷Steve Stephens作為文明人的可能性,但他怕是選擇了最情緒化的解決問題方式,「殺人」。用殘忍的方式殺害無辜之人,並通過在社交平台上直播進行慘絕人寰的情緒表達,將原本攻擊自己的負面情緒轉化為行為上的攻擊他人,拙劣的情緒轉化彷彿在印證「人性的惡意」。

想象一下一個在社交平台上發泄情緒得不到安慰的迷途之子,一個處在崩潰邊緣的賭徒,一個得不到善意的孤獨患者,即便是胸中曾有善意,也早已被惡意侵蝕到所剩無幾。東野圭吾小說《惡意》中關於人性之惡有這樣一段精彩的描述:

「就算是被捕也不怕,即使賭上自己所剩無幾的人生,也要貶低對方的人格,這是怎樣的一種心態啊?說老實話,我實在找不出任何合乎邏輯的理由。野野口先生,你也是這樣吧?或許你自己也說不清楚吧。」

大概今天討論的直播殺人之心態亦是如此。

毫無理由地攻擊對自身沒有任何利益損傷的無辜者,知著君也找不到合乎邏輯的理由,只能說人性中最惡意的一面也許已經被釋放。

「槍支合法化的鍋?對人性我們沒那麼有自信」

熱衷於找背鍋俠的網民再一次將目光投向美國政府「槍支合法化」這一飽受爭議的規定上。「沒有槍支,老人就不會被殺害」。「槍支合法化就是在縱容犯罪」。「禁止槍支合法化的規定是多麼的明智」。

知著君以為,更值得思考的是,槍支作為「物」,作為一定需要主體操作的客體,在這場「網路直播大屠殺」中縱使有責任,也不應成為「無辜的背鍋俠」。換言之,沒有槍,Steve Stephens還會選擇其他方式去傷害他人。追本溯源,傷害的方式「千姿百態」,「人性的惡意」卻一直存在。

知著君甚至覺得所謂「禁止槍支合法化」是應對「釋放人性惡意」的防禦機制。我們有理由對人性不自信,當法律規則作為懲罰機制的當下,犯罪仍屢禁不止;當憤怒的情緒無法排解,眾人猶如無意識般用之攻擊他人。

因為對人性不自信,我們選擇儘可能阻斷最大化釋放惡意的橋樑。社會規則、組織規定、為人準則,都是對於人性不自信而產生的防禦機制。如果自信的話,烏托邦式的「共產主義社會」就到了。

那換一個角度,在現階段,如果說因對人性惡意的恐懼而生成諸多防禦機制是環境使然,那麼就還有另外一件事沒有人可以忽略。「如果要去對抗惡意,激發人性的善意,保證善意的生命力或許更重要」。

我們常常都被教育「要相信這個世界上還是好人多」,所以74歲的Robert Godwin在兇手要求他說出「Joy Lane」時沒有拒絕,甚至缺乏防備心,所以還會有人在老人跌倒后「義無反顧」的去攙扶,所以即使知道乞討者有真有假還是有人願意提供幫助。美好的善意從來沒有被放棄過。善意從來都是同惡意鬥爭的制勝法寶。

如果Steve Stephens能夠接受到更多的善意,理解更多的善意,擁有更多的善意,慘劇或許就不會發生。因為他自己都似乎在渴求善意,「希望媽媽和前女友給他打電話」。他是可恨之人更是可憐之人。

「親社會行為?也許我們真的可以無私一些」

Steve Stephens會受到懲罰,可對於每一個目睹慘劇的「無關人士」,我們思考的落點又是什麼呢?

Steve Stephens善意的泯滅源自於憤怒情緒引發的惡意膨脹。但知著君想說的是,當然這也只是一種思考,或許他的親人、他的前女友、他的朋友、甚至是一個陌生人能夠給他更多的善意,慘劇可能不會發生。因為「沒有人生來就是壞人」。

社會進程推進至今,人們似乎變得更加自私了。我們需要為自己打算,因為害怕人性的惡意,害怕受到「Steve Stephens之流」的傷害。我們不樂於對他人施加善意,不僅害怕惡意,更在於我們似乎得不到回報。

幫助一個Steve Stephens之流,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嗎?答案是沒有;幫助一個摔倒的老人,對我有什麼好處?答案是沒有;幫助一個路邊的乞討者,對我有什麼好處?答案還是沒有。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可以理解。但通過無數「親社會行為」推進一個更美好的文明,甚至是需要犧牲一點自身的需求,你願意嗎?也許值得可以考慮一下。

親社會行為是指符合社會希望並對行為者本身無明顯好處,而行為者卻自覺自愿給行為的受體帶來利益的一類行為。

施予善意給Steve Stephens之流,可能就不會有殺人。施予善意給一個摔倒的老人,可能他真的可以得到有效救助。施予善意給一個乞討者,可能他的生活真的會好一點。

更重要的是,這個社會,你怎麼對待別人,別人就會怎麼對待你。互施善意的社會大概是一個更成熟的文明。

知著君個人愚見,望諸君真心有所思考。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