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原生家庭,是怎樣影響你的?

前不久,書評君推了一篇文章《就是害怕結婚,有錯嗎?》。結婚這件事,是不是終究還有父母婚姻模式或關係的影響?被捆綁、被「潛移默化」、被限制、被感化。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家庭。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是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一書的話,長期以來,都是人們談論家庭、階層和社會百態時最常引用的句子。家庭關係處於人類所有親密關係的中心,是一個人出生的起點,或許也會是終點。

安娜·卡列尼娜》(1997)劇照。

這一切在當下更呈現出了一種複雜的情況。獨生一代子女逐步進入社會,自我意識的強烈表達與傳統根深蒂固的觀念開始碰撞,親密關係中,圍繞家庭展開的一系列衝突與迷惘也越來越影響著整個社會的面貌與氣質。

如何維持親密關係?父母的負面影響又是如何塑造了子女此後的一生?那些來自於家庭的創傷,隨著時間的積澱,能夠修復嗎?情感依附對於子女人格的養成又發揮著怎樣的作用?成年後的我們,又應該如何去理解父母呢?

對這些問題,或多或少心裡都有著各自答案,但通過下面的書單呢,或許你能夠得到一個更有質感的認識。

整理|沈蜜

《親密關係》

作者:莎倫·布雷姆等

譯者:郭輝 肖斌

版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5年10月

在人類社會中,「關係」是與生俱來的。但是,無論親情、愛情和友情,「親密關係」的維持則更需要時間的培育和耐心的呵護,它在我們各種司空見慣的人際關係中佔據了核心的位置,是我們與他者建立深層情感、思想聯繫的起點,也是一段社會關係繼續發展的持久支持力。

作為一本社會心理學著作,在這本書中,作者探究了親密關係中的各個方面,包括親密關係的組成要素、基本過程以及處於關係中更深層次的壓力與緊張、衝突與暴力的類型和本質。作者雖然運用了大量科學實驗的方法,在實例論證和邏輯分析的情況下,行文卻是通俗易懂,深入淺出,並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引導、鼓勵人們進行思考和分析。

我們經營親密關係的過程,也是一段自我認識的過程,是成為一個獨立完整的人的過程。一個人格成熟的人,不但能夠構建起健康穩定的親密關係,而且能夠在這樣一段關係中,給身邊的人以力量、以溫暖、以勇氣、以安全,自我的價值實現,對處於這段關係中的他者來說,同樣重要。

《中毒的父母》

作者:蘇珊·福沃德

譯者:許效禮

版本:遼寧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

對於親密關係而言,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無疑是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又因為不同於愛情與友情的可選擇性,父母與子女關係中那種半強制的因素,也往往會對子女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作者蘇珊·福沃德是一名心理治療師。在這本書中,她就探討了童年的痛苦是如何伴隨著子女的成長而一步步膨脹,最終讓成年以後的子女形成了畸形的自我懷疑、自我貶低,以至於難以建立起一種真正健康的人生。更讓人深思的是,這樣一種「傷害」並不會終止於一代子女的身上,蘇珊認為,留存內心深處的「毒素」通常會以轉嫁的方式延續到下一代的生活中。

在這部心理學著作中,雖然有大量真實的個案來分析「中毒父母」的所作所為,但是作者並不僅於此,她在種種分析之後,傳授了具體的心理與行為輔導,使受過或仍在承受父母傷害的人們獲得勇氣與力量,從而在最大的可能上幫助人們從那段與父母的「有害」關係中解脫出來。

《有益的父母,有害的父母》

作者:河合隼雄

譯者:程亮

版本: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3年9月

不同於蘇珊·福沃德給子女提供的治癒建議,在河合隼雄的這本書里,作者直接面對父母提出的教育問題,以別開生面的問答方式,全方位深入解答父母的疑問與困惑,從而幫助父母遠離家庭教育中的種種誤區。

河合隼雄是教育心理學家,日本當代心理學奠基人之一。他從一個孩子出生開始,關注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面,無論是學習期,青春期還是最後獨立成人,父母在教育過程中的行為選擇與情緒表達,都會或多或少地對子女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而這種影響又是貫穿一生的。

就早期教育這個話題而言,這也是當下「贏在起跑線上」的有力證明,但是,河合隼雄指出,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的優勢只要一年就會消失。從孩子的一生來看,殊乏意義,而父母為了放心,就要孩子付出極大的辛苦,總有一天會自食惡果。孩子上學之前最重要的不是學習,而是自由玩耍。

《情感依附:為何家會影響我的一生》

作者:亨利·馬西 內森·塞恩伯格

譯者:童俊等

版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3年9月

無論是在蘇珊·福沃德《中毒的父母》里,還是在河合隼雄《有益的父母,有害的父母》書中,我們都能看到家庭對於一個人長達一生的影響。亨利·馬西與內森·塞恩伯格就在《情感依附》一書中將這種影響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呈現了出來。

本書研究了76個嬰兒,從他們出生起就跟蹤研究直到他們30歲。兩位作者考查了這些孩子不同生活路徑的源頭,探尋在家庭生活中到底是什麼對他們的影響最為深遠。從嬰兒出生開始,身體的分離並不意味著情感的斷裂,相反,情感依附還在,併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父母與孩子,尤其是母親與孩子的關係,影響甚至製造了孩子最核心的人格,而這個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又決定了孩子將來能夠取得的成就和所能享受到的幸福。因此,在某種意義上,家庭中的父母就不止於一個角色那麼簡單了,這是一門學問,一門關於塑造幸福與延續幸福的學問。

《我的母親手記》

作者:井上靖

譯者:吳繼文

版本:重慶出版社2014年9月

關於家庭中的親密關係,關於父母對子女的影響,社會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研究領域已經給出了大量的案例研究和實證分析,那麼,在文人作家的筆下,家庭之中,父母對自己的影響,到底又是怎樣的面貌呢?成年後的我們,又是如何去理解父母的呢?

《我的母親手記》是日本文豪井上靖的日記梳理作品。父親去世后,井上靖開始照料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年邁母親。在這長達十年的時間裡,井上靖開始慢慢審視父母與自己的感情,幼年時的疏離,長大后的責任,當親情原始的面貌開始沉澱,留下的就只是相互理解后的家族之愛。

也許,我們真的只有走到父母的年紀,才能懂得他們的為難和愛。

《菊次郎與佐紀》

作者:北野武

譯者:陳寶蓮

版本:譯林出版社2015年2月

不同於井上靖在長達十年冷靜而又細膩的觀察敘說中重拾對母親的愛,日本導演北野武在《菊次郎與佐紀》中,則以一種溫情的敘述向讀者展現了自己的成長曆程和家庭教育。

出身底層,北野家的三兄弟卻能在各自的人生中取得相當的成就,這離不開母親佐紀的教子智慧。在北野武的印象里,母親粗暴專橫,在一次次為擺脫母親的束縛而不斷失敗的「鬥爭」中,我們卻還是可以看到北野武對於家庭的眷戀與對父母的思念。

搞笑甚至有些尖刻的人物描繪,在歡樂與悲傷的情感交織下,達到了一種「笑中帶淚」的戲劇效果。北野武在敘述完關於父親的記憶最後,寫下了「以上純屬虛構」的註記,也許,我們最終關於父母親的記憶,都會是這樣的虛虛實實,既有溫暖動人的一面,也有荒唐好笑的一面。

《大魚》

作者:丹尼爾·華萊士

譯者:寧蒙

版本: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2013年4月

作為家庭關係中重要的一對關係,父親於我們而言,似乎一開始就是一種無所不能的英雄形象。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總會漸漸明白父親的平凡與普通。那些起初存在於我們年幼印象里的頂天立地、深信不疑,也總會有動搖的一天。

《大魚》講述的是一位父親一生的故事。但是在兒子眼裡,父親所經歷的奇幻歷程不過是吹噓出來的「故事」而已,兒子越長大,越不相信,直至父子疏離。

但是在最後,在兒子面前,父親真的變成了一條大魚,遊走了。父親從一個男孩長大,到與我們相遇,他的人生或多或少總會充斥著半神秘感,理解父親,理解角色外表下那個真實的男人,也是一種與我們記憶中的「父親」相互和解的過程。

蒂姆·波頓的經典電影《大魚》早已風靡全球,但是,回顧原著,我們仍然能夠在其中看到我們與自己父親的影子。

《一日重生》

作者:米奇·阿爾博姆

譯者:吳正

版本: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年4月

大多數時候,談及母親,總能觸動我們內心裡那塊最柔軟的地方。在人生失意、墜入低谷的時候,母親即使只是簡單地坐在一邊,絮絮叨叨,也能給予我們莫大的安慰。

《一日重生》里的主人公在一夕之間失去了一切——事業碰壁,婚姻破裂,酗酒成癮,眾叛親離。這位退役棒球運動員在挫折與酒精的消磨中,已經找不到任何活下去的理由。然而,在自殺后昏迷的電光火石中,他竟然看到了多年前就去世的母親。在母親的引領下,主人公走進昨天,埋藏在記憶深處的家庭情感,那些媽媽為其挺身而出的事情,都是他繼續生活的激勵與勇氣。過去已經成為過去,母親對一個孩子最大的期望或許就是擁有一個積極的人生態度。

本文為獨家原創內容。整理:沈蜜;編輯:阿東。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