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錢少, 千年技藝「通渭脊獸」恐怕要失傳了

那塊鋥亮的「鄉土專家示範戶」牌子是李子林四十多年積攢下來的榮耀,卻留不住兒子要外出打工奔小康致富的心。 編輯 呂嘯(03:44)

脊獸是傳統建築頂部的裝飾性物件,泥制,因以獸型居多,又被安置在屋脊之上,故稱「脊獸」。通渭脊獸製作始於唐代,至今已有1300餘年的歷史,是通渭地域標誌性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造型不僅兼有秦、漢、唐的流風餘韻,也融會了宋、元、明、清各朝的文化創造。

馬營鎮是如今甘肅省內為數不多的脊獸泥塑生產基地之一。2月9日,甘肅通渭縣馬營鎮,李子林在家中房頂上的脊獸偏獅子。本文圖片 澎湃新聞記者 許海峰

死而復生的「脊獸」

如果不算與生俱來的農耕技能,74歲的李子林在甘肅通渭縣馬營鎮的唯一生存手段,就是民間自發生長出來的脊獸泥塑技藝。老李靠這門手藝比別家多掙點錢來養家糊口,供兒子上到高中。

老李的這門手藝傳承自他的父親,本想接著傳給兒子小李。不料,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動蕩,一些大城市裡焚燒字畫搗毀牌匾,而地處偏遠鄉村的馬營鎮也未能逃過此劫。鎮上很多寺院屋頂上的泥制脊獸被砸碎,「全砸了,可惜啊」,老李輕嘆道。直到十一屆三中全會,黨中央撥亂反正,1982年已年近40歲的老李再度撿起荒廢已久的手藝,「那時候我們這裡還沒有人外出打工,鎮上慢慢開始恢復興建被毀壞的建築,做脊獸有這個需求」。

脊獸技藝的傳承在歷經浩劫后,通過口授心傳,殘存復活。2008年6月,通渭脊獸被甘肅省政府公布列入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但老李一家所在的馬營鎮,距省城蘭州140公里,這百餘公里的物理距離拉大了城鄉間的物質差距,也拉開了生長於斯的這對父子的生存方式。

面臨再度失傳的「脊獸」技藝

2001年,外出打工之風盛行小鎮,老李的兒子李建紅也準備趕往更西邊的新疆打工。

「不想跟父親一樣終老鎮上」,那一年,他急急地坐上大巴車,再轉道蘭州,坐了兩天一夜的火車才到了烏魯木齊。第一份工作是挖沙,每天收工老闆給30元工錢。活很累,但是已經邁出了那隻腳再也收不回去,次年,他又轉往玉門市投奔親友,從此在那裡紮根,娶妻生子。

每年春節他像候鳥一樣還鄉,正月十五鎮上社火之夜狂歡之後,再折返回到他的新城新家。李建紅說已經習慣玉門的生活,每天早上6:40分準時出門,送孩子上學。送完孩子,接著開一整天計程車掙錢養家。16,17個小時都在車上,直到孩子晚上10:30晚自習結束他再去學校接回家。

1997年,老李有心培養小李傳承這門泥塑脊獸的技藝,期望小李將來靠這門手藝也可以吃飽飯。然而事與願違,小李吃得起苦卻架不住窮不起的乾熬,眼見身邊小夥伴紛紛外出打工往家寄錢,他抗拒再學這些東西。老李也就不再堅持讓兒子學下去。

通渭縣文化館館長丁相宏統計,目前馬營鎮從事脊獸生產製作僅有三戶九人,其中最年長者是74歲老李,年幼者40歲。在老李搭檔的4人泥塑班子里,平均年齡62歲。「做這個錢少,馬上要失傳嘍」,老李無奈地說。據了解,目前該鎮僅李忠賢認證為此項目省級傳承人,分別獲得省級補助5000元/年和市級補助1000元/年。但老李等人則沒有渠道獲得任何補貼。縣裡發給老李一塊鋥亮的「鄉土專家示範戶」牌子,他就擱在堂屋顯眼處。這是他四十多年積攢下來的榮耀,卻留不住年輕人們外出打工奔小康致富的心。伴隨著經濟的發展,製作「脊獸」的技藝卻面臨失傳。

家鄉晨起圍著煤爐喝罐罐茶的習慣小李也漸漸遺忘,「喝杯白水出門」,是城裡人的另一種生活方式。

2月11日,甘肅通渭縣馬營鎮,李子林父子和當地脊獸傳人在村口。

擺脫貧困指望不了「脊獸」

老李介紹,製作脊獸的泥土采自河床邊的紅泥,經選料、和泥、制坯、燒制四大工藝流程而成。燒制后的脊獸主要用於廟宇、民舍屋頂之上,起到祈福、鎮宅辟邪之效,目前主要供應周邊五六個縣上的使用。按照他的演算法,每隻脊獸扣除成本,獲利150元,去年開窯4次,每窯20-30隻脊獸不等,一年下來收成約1.8萬元。「1.8萬元4個工人均分,每人獲利4500元,比種地強些」,老李樂呵呵說。

2月9日,甘肅通渭縣馬營鎮,李子林在家中房頂上的脊獸瞅獅子。

馬營鎮農民主要的收入來自土豆、蠶豆的種植和畜牧業養殖,這也是近幾年鎮政府帶領村民擺脫貧窮的主要工作內容之一。鎮人大主席王國帥提供的資料顯示,通渭縣(馬營鎮屬於轄區18個鄉鎮之一)是全國貧困縣,2016年馬營鎮人均可支付收入5695.9元,比上年增加406.5元。

但村民靠純種地一年收成可能低於官方統計的數字,據記者了解,個別農戶人均僅為3000多元,在這裡,再勤勞的農民也只能靠天吃飯。通渭縣所處地區山大溝深,自然環境極為嚴酷,常年年降水380mm,而蒸發量卻達到1500mm,連綿的黃土地一眼望不到邊。「十五年前這條小溪里還有食指大小的魚兒,水從華嶺山下來,現在早沒水了」,馬營鎮支書徐斌科說。為做到及時播種,避免地里水分蒸發,村民採用鋪上塑料黑色地膜來最大程度地留住水分。村裡有能人假借通渭小曲譜寫成《鋪地膜》的曲子傳唱,起到廣而告之,生產增收之效。2011年,「通渭小曲」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這是繼2008年「泥塑脊獸」入選之後當地又一大文化盛事。

2月9日,甘肅通渭縣馬營鎮。李子林在家中製作脊獸,他的身邊是外孫和外孫女。

努力換來的改善顯而易見,但是再想提升教育、衛生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成效,任重而道遠。據馬營鎮相關部門不完全統計,馬營鎮現有4.8萬人口,每年外出務工輸出約1萬人,幾乎佔到每戶一人。王琳副主任在現場給澎湃新聞算過一筆賬:1989年小麥賣1.08分/斤,外出務工5元/天,2017年小麥1元/斤,打工100元/天,「二十多年來,農村糧食價格不見漲,外出城裡務工工資成倍翻」。走出小鎮成為當地村民脫貧致富的不二選擇。

李子林展示其製作的脊獸。

2016年,通渭縣馬營鎮有5名學生分別考入北大、清華。該地區已經多年沒有出過這麼多的「狀元」了,村民們津津樂道。老李的外孫黎鵬鵬目前就讀於蘭州大學醫學專業,畢業后立志做一名醫生而非「脊獸傳承人」。「脊獸從我們這一代就開始不繼承了,下一代的年輕人更沒有人學這個東西,不學也罷,沒什麼可惜的」。小李平靜地說。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