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請向松祚式的經濟學家們慎言股市

進入2017年以來,IPO進入高速發行狀態,今年1月到5月,證監會每周核准發行的IPO公司數量基本上都不低於10家。為此,圍繞著新股發行節奏問題,市場展開了激烈的爭論,代表投資者的一方認為,應放緩IPO節奏,IPO要顧及市場的承受能力;而另一方則主張IPO加速發行,要頂住輿論的壓力,將IPO高速發行進行到底。雙方的交鋒可以說是針鋒相對。

在這場曠日持久的IPO之爭中,經濟學家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比如,在主張放緩IPO的一方中,經濟學家韓志國成了投資者的代言人;而在主張IPO加速發行的隊列里,經濟學者向松祚與左小蕾則是其中的重要級人物。

股市是經濟的組成部分,經濟學家關心股市,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也是一件好事。但經濟學家談論股市一定要謹慎,發表股市觀點,一定要在事前對股市有充分的了解,使自己的觀點言之有物,能夠實事求是地反映股市的客觀情況。就象韓志國所發表的觀點,是建立在對股市有深入研究的基礎上的,所以發表的觀點總體上都能抓住股市的問題所在。

之所以建議經濟學家們要慎言股市,畢竟許多經濟學家們的社會地位都很高。比如,向松祚,公開的介紹是著名宏觀經濟學家,人民大學教授、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前農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而左小蕾則是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正因為社會地位高,所以他們的社會影響很大。而股市是一個利益再分配的場合,經濟學家們的言論不僅會引發股市價格的動蕩,同時還有可能影響到證監會的決策。因此,如果經濟學家們對股市沒有深入的研究,那麼他們的言論就有可能是錯誤的,並因此誤導市場誤導決策層。

而在目前的IPO之爭中,這種誤導市場誤導決策層的事情正在上演。比如,近日向松祚在接受媒體的採訪時表示:「我並不專註研究證券市場,IPO發行的節奏是快、是慢、還是合適,我沒有能力回答。然而,從一個經濟學者和普通人的常識來判斷,任何證券市場都應該有正常的IPO。建立和發展證券市場的基本功能就是為符合上市條件的企業提供IPO和再融資的渠道,這是所有證券市場基本的功能」。

向松祚的訪談讓人大吃一驚。作為支持IPO加速發行的急先鋒,向本人卻「並不專註研究證券市場」,對「IPO發行的節奏是快、是慢、還是合適,我沒有能力回答」,而只是根據常識來對股市的IPO加以判斷,這就不能不令人「大開眼界」,也讓人看到了作為經濟學家的向松祚在IPO問題上不慎重的一面。

確實,從常識來判斷,任何證券市場都應該有正常的IPO。實際上股市並不缺少正常的IPO。比如,美國股市是世界上最成熟的股市,每年IPO的數量也就在150家左右總體上沒有超過200家,而在A股正常的年份,IPO的數量大都超過200家,如去年248家。所以,A股市場並不缺少正常的IPO。投資者之所以建言IPO放緩節奏,是因為進入今年以來,IPO在超常規發行,僅今年上半年就發行了247家。雖然某些輿論將這種超常規發行淡化為「IPO常態化」,但其本質卻是IPO超常規發行,這樣的發行速度全世界都沒有。

不僅如此,A股市場的這種IPO超常規發行還是一種「帶病發行」,新發行的公司中很少有真正優秀的公司,絕大多數都是平庸公司,一些公司上市就變臉。更重要的是,IPO制度存在嚴重問題,任何一家企業上市都會給市場帶來大量的限售股,如股本在4億股以上的上市公司,其限售股規模甚至達到了首發流通股規模的9倍。股市因此成了限售股股東們的提款機。因此,目前的IPO制度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融資制度,而是支持限售股股東們套現的圈錢制度。所以,這樣的制度必須加以改進。

而就是這樣一些股市裡最根本性的問題,作為經濟學家的向松祚卻並不知情(至少向松祚並沒有談論到這些問題),就因此憑著一個經濟學家的「常識」極力鼓吹IPO提速,這顯然不是一個經濟學家應有的態度,更不是對股市發展負責任的態度。類似的案例,在A股市場上又有多少呢?事實上,但凡享有市場關注度和公眾信任的人士,無論是經濟學家或其他專家學者,任何觀點都應建立在充分研究的基礎上,這樣的建言才能真正打到痛點,也不枉社會尊稱一聲「經濟學家」或「專家」。否則,就真的只是「磚家」了。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