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日本漫改電影三十年

2017年日本漫改真人電影「井噴」幾乎快接近30部

地球人都知道,漫畫和動畫是日本引以為傲的強項,國內外的群眾基礎都十分穩固。除非是像宮崎駿或新海誠這些被譽為「十幾年一遇」的堅持做原創動畫電影的少數者,大多數片方依然傾向將現有的漫畫劇本拿去改編成動畫劇場版,或是真人電影。一方面,能利用原作的號召力及已有冬粉群體降低投資風險;另一方面,漫改電影產業雖然才三十年,但日本動漫創作歷史已走過了100年,能讓片方挖掘的經典動漫作品甚至「遺珠」漫畫實在太多,不需要吭哧吭哧寫原創劇本,就可以帶一波熱度。

整個肥沃的日漫土壤,加上日本國民普遍對本土IP的情有獨鍾,漫改電影即使不外銷,也基本能在國內賣座,就當給漫畫冬粉開個自嗨趴,再曝光了自家藝人,也皆大歡喜。所以近幾年,因為演漫改而火起來的「日本鮮肉」,在營銷手段和受眾群體等層面上,和的「流量小生們」有得一拼。
縱觀2017年日本本土已上映及已定檔的漫改真人電影,數量竟多達28部,比去年的20部又多了近10部,比2015年的13部更是翻了個倍。(今年上映漫改一覽表,詳見下圖)
它們當中有老牌動漫IP,例如僅次於「三大民工漫」普及度的《銀魂》《鋼之鍊金術師》 、80年代冒險史詩《JOJO的奇妙冒險》、木村拓哉主演並參加了今年戛納展映的《無限之住人》等等……
也有沒那麼老牌、但在近年比較「現象級」的漫畫IP,例如暗黑血腥向《東京食屍鬼》、科幻懸疑向《亞人》、催淚治癒向《3月的獅子》、腦洞校園漫《齊木楠雄的災難》等等……
還有一類是日本最普遍最常見的少女漫,例如山崎賢人《一周的朋友。》、橋本環奈的《春與夏推理事件簿》、生田斗真廣瀨鈴《老師!》等等……

漫改最愛「鮮肉」若干

從以上2017「井噴式」的漫改片單,就可以看出日本漫改真人電影產業的三大慣性:一、堅持打鐵趁熱;二、堅持人氣「鮮肉」;三、堅持「挖墳」和「炒冷飯」三十年。

雖說日本漫改真人電影的歷史走過了三十年,但其實前二十年的數量加起來,遠遠不如2007-2017這十年之多。從1987年到2004年,基本一年只出一部漫改,並且這段時期所改編的漫畫題材,基本上都是輕鬆逗趣為主,不是圍繞校園就是生活日常,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從1988年開始公映、每年出一部的《釣魚迷日記》了。
從上個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日本電影產業開始復甦,第一屆東京電影節就是在1985年舉行。這一時期的日本重點影片多為暢銷小說改編,「原著觀眾」這一群體開始被盯上。相比起早期小津安二郎黑澤明年代的風格,80-90年代的日本影片開始更看重「娛樂性」。
而漫改題材的電影,無論從受眾層面還是製作投入的層面,比起非漫改電影都稍遜一籌,30億彷彿是個邁不去的坎。

nana 2005

直到2005年《NANA》真人版電影的橫空出世。
改編自同名漫畫的《NANA》又名《世界上另一個我》,這個IP絕對是很多8090后的青春回憶了。在原作的熱度和話題性、以及當年歌唱事業如日中天的中島美嘉加持之下,《NANA》真人電影一舉攬下了40.3億日元票房,成為第一部破30億、還破到40億的漫改電影。
而該片的另一位女主角宮崎葵,雖然少年成名,但也直到出演了《NANA》才真正開始被更多人記住,並且和作品一起從日本火到了整個東南亞。

三丁目的夕陽

同樣是在2005年,改編自同名短篇漫畫的

《永遠的三丁目的夕陽》

也取得了32.3億日元的票房,還奪得了當年「日本奧斯卡」(第29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這算是日本漫改電影中最具有藝術成就的一部了。

原作漫畫《三丁目的夕陽》細緻描繪了日本東京申奧成功之後經濟復甦的人物故事和社會圖譜,這部漫畫的選題格局更大,和其他更為普遍的校園漫、格鬥漫、少女漫相去甚遠。
值得一提的是,07年的續作《永遠的三丁目的夕陽2》成為該系列票房最高的一部,憑藉45.6億日元票房至今位列日本漫改影史前十。繼續是吉岡秀隆、堀北真希等原班人馬、時隔五年重啟的第三部《永遠的三丁目的夕陽 64年》也拿下了34.4億。
如果說2005年《NANA》和《三丁目的夕陽》開始讓人嗅到了漫改真人電影的「可塑性」,2006年的《死亡筆記》才是真正掀起了這近十年日本漫改熱潮的序幕。

06版《死亡筆記》難以被超越

憑藉這本寫下名字就可以操縱生死的Death Note,伸張「正義」的夜神月成為日漫史上幾乎是第一個「反派」主人公。

大場鶇

原作、

小畑健

作畫的《死亡筆記》從2003年開始在《周刊少年Jump》連載,累計單行本發行量超過3000萬,一度造成漫畫搶斷貨的現象。

原作的設定既有「死神」的魔幻元素、又拷問了制度與權利關係的現實問題,關鍵是,整個故事的推進過程,就是呈現了一場雙雄對決的智商遊戲,各種心理試探、下套、偵查和反偵查等等情節嚴謹並渲染得絲絲入扣,至今看依然是精彩得讓人拍手。
2006年,藤原龍也松山研一主演的真人版《死亡筆記》(前篇)率先在六月上映,同年10月動畫連續劇跟上,11月上映了後篇,即《死亡筆記:最後的名字》。這一年堪稱「死亡小本本」之年。
兩部真人版票房共攬下了近80億日元票房,特別年底上映的《最後的名字》,最後累計票房有52億,成為繼《海猿2:愛之界限》之後,第二部票房上50億的漫改真人電影。
「死亡小本本」不僅在日本國內取得成功,整個作品文化更是影響到兩岸三地、東南亞、歐美及世界各地,在香港更是打破了進口片單日票房記錄,算是極少數真人版電影不僅沒有毀原作、甚至反作用於原作的成功例子。
而且,熱度還依然持續到現在——2015年,致力於「炒冷飯」三十年的日本片方先是重啟了日劇《死亡筆記》,由「漫改小王子」山崎賢人飾演L、窪田正孝飾演夜神月,口碑參差不齊;2016年還上映了堪稱「正統續集」的真人電影《死亡筆記:點亮新世界》,延續十年前《最後的名字》之後的故事,還找來戶田惠梨香和(變成XXL)的松山研一出鏡,大打情懷牌,雖然差評遍地,但依然破了30億。今年,美版《死亡筆記》剛剛也在八月開畫…
《NANA》和《死亡筆記》的成功,打破了以往「賣座的漫改電影基本是電視劇的劇場版」的狀況。一方面,2004-2006這幾年的日本電影屏幕數增加得很快;另一方面,漫改的主題開始跳出校園或生活日常的調調,或結合時代背景,或探討更深層的社會問題,面向的不僅僅是漫迷,而是更廣大的受眾。
翻開日本漫改票房史,位於食物鏈頂端的居然是一群「菜鳥」。《菜鳥總動員》(又名「教頭當家」)是森田真法於1998年至2003年連載的長篇漫畫,講述一群菜鳥棒球運動員的成長與追夢故事,是日本常見的校園體育類少年漫,08年被拍成電視劇獲得非常高的人氣和收視,電視劇尚未播完,TBS就開始考慮製作續篇,而續篇並非新一季連續劇,而是直接作為大結局的電影版。
不良學生「戲劇性」的脫胎換骨、熱血而煽情的台詞、激烈的對戰場面……這一切都給全國人民打了幾百斤雞血,最終電影版票房突破80億,成為當年的日本票房冠軍,至今也穩居日本漫改影史票房第一。順帶一提,雖然是漫改,但其實電影版的劇本是原創的,但也嵌入了大量原作漫畫中的名場面。
成功關鍵:熱血、鮮肉、電視劇熱度。
《海猿》系列
2004年《海猿》 本土票房17.4億
Mtime評分:7.5
2006年《海猿2:愛之界限》本土票房71億
Mtime評分:7.4
2010年《海猿3:最後的訊息》本土票房80.4億
Mtime評分:7.2
2012年《海猿4:勇敢的心》本土票房73.3億
Mtime評分:7.9
《海猿》絕對是日本漫改史上最值錢的一個系列了。改編自同名漫畫,圍繞潛水員仙崎大輔(伊藤英明飾)展開一個個海灘救援的驚險故事,系列的第一部在戛納電影節上首映,獲得不俗口碑。有了預算后,拍攝第二部時更是動用了一艘超過1萬噸的大型渡輪,這個規模在當時可謂創下了日本影史之最。《海猿》系列的導演羽住英一郎曾是《跳躍大搜查線》劇版的首席助理導演,也參與了電影版的導演工作(包括奪下173.5億的《跳躍大搜查線2 :封鎖彩虹橋》),備受這個日本史上最賣座系列的風格和意念影響。
成功關鍵:大眾漫改、災難片、大製作、普適性強
《花樣男子最終章》
上映時間2008年
本土票房77.5億
Mtime評分:7.9
前文已敘,就不再多作闡述了。這個F4和杉菜的故事,在2009年早已是國民級別的漫改。它和同年155億的《懸崖上的金魚姬》一起將大盤拔高,08年日本國產片總票房成為2000后最高紀錄。
成功關鍵:電視劇熱度、明星效應
《交響情人夢》系列
2009年《交響情人夢最終樂章:前篇》本土票房:41億
Mtime評分:8.2
2010年《交響情人夢最終樂章:後篇》本土票房:37.2億
Mtime評分:8.1
又一部8090后的老朋友——《交響情人夢》是繼《花樣男子》之後,最成功的一部校園愛情向漫改。同樣作為人氣日劇的續篇,兩部電影版也合共攬下近80億。玉木宏上野樹里在戲中的互動和演繹可謂高度還原原作,充滿二次元畫風,在當年更是掀起一股古典音樂的學習熱潮。
成功關鍵:還是電視劇猛。
《20世紀少年》系列
2008年《20世紀少年:第一部》本土票房:39.5億
Mtime評分:7.4
2009年《20世紀少年:第二部》本土票房:30.1億
Mtime評分:7.0
2009年《20世紀少年:第三部》本土票房:44.1億
Mtime評分:7.2
《20世紀少年》在世紀初獲得了日本國內外無數漫畫大獎,無疑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神作。跌宕起伏的劇情、厚重的人物命運和性格描寫、反日式傳統畫功的繪畫風格等等因素都註定了其不平凡。三部曲共投資了60億,在日本可以說是大手筆,走進影院的主力依然是漫迷(雖然也有被吐槽為Cosplay片)。也難得這是一部直接從漫畫改編而來的真人電影,沒有任何電視劇和動畫版的加持,三部電影一起斬獲超100億日元的成績,是相當經典了。
成功關鍵:原作號召力、大咖(唐澤壽明、常盤貴子、香川照之、黑木瞳)
《羅馬浴場》系列
2012年《羅馬浴場》本土票房59.8億
Mtime評分:6.6
2014年《羅馬浴場2》本土票房44.2億
Mtime評分:6.9
當《羅馬浴場》席捲日本電影市場時,或許很多人都被影片中日本語古羅馬的「浴場文化」所折服。而續篇《羅馬浴場2》上映當年,在一枝獨秀的《冰雪奇緣》一枝獨秀、加上「柯南」「蜘蛛俠」「杉下右京」等「名人們」的包夾下,能突圍拿下45億日元的票房數字,確實讓人驚訝。
成功關鍵:大眾漫改、故事爆笑新奇、日本溫泉鄉成賣點。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