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劉一聞和他的書畫藝術

劉一聞·藝術簡歷

·1949年出生於上海,山東日照人。

·師承蘇白、方去疾、方介堪、謝稚柳諸前輩。

·二十世紀80年代嶄露頭角。90年代起歷任國家級書法、篆刻大展評審委員。

·2014年榮獲「第五屆書法蘭亭獎藝術獎」

·2005年在山東臨沂「王羲之故居」建立「劉一聞藝術館」。

·2016年在上海成立「劉一聞大師工作室」。

·出版物有《劉一聞印稿》、《劉一聞作品》、《劉一聞書畫》及《一聞藝話》、《一聞藝論》等二十餘部。

·現為西泠印社理事,文化部藝術研究院書法、篆刻藝術院研究員、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上海博物館研究員。

知素 去華 存真

——讀劉一聞先生近年之作

曹佩勇

一次茶敘中,論及海派,論及劉一聞。友人問:「劉一聞先生的海派究竟體現在哪裡?」三言兩語豈能講的明白,我脫口而出:「看落款劉一聞三字便知,姜丹書、張大千、謝稚柳、唐雲、程十發等莫不如是。」海派當然是諸多因素的綜合,豈是我這番的巧說。但名款往往最能體現書畫家的藝術水準和個性才情,試想名款都了無意趣、乏善可陳,其作品或無「彈眼落睛」的可能。畫倚重書法,書法看名款、用印,印則刻款,正所謂「念白比唱戲要難」,據此高下立判。凡書、畫、印能格轍妙合且不染塵俗、卓然一家者,堪稱一流,劉一聞先生當可稱道。

《隸書鴻雁中堂》

乙未春來,劉一聞先生攜手崑曲名家沈昳麗老師作客上海音樂學院賀綠汀音樂廳,作了《書曲同道——崑曲對話書法》的講座,聽眾反響熱烈。及至今日,眾多戲曲徒具繁榮模式,越改越俗,惟崑曲曲高和寡,也正因相對較少的改良,依稀尚存一脈,但亦幾近凋零。崑曲大雅,大概毋庸置疑,兼具極高文學性的唱詞是其格調所在,體現其靈魂的曲調,再加上表演、服飾之優美,眾美之合成為戲劇的最高成就者。然真能識曲中三味,演來聲情並茂,人曲共雅者幾成絕響,現實景況能作普通欣賞已屬不易,好在已有年輕學子們開始為其著迷。

崑曲如此,書道亦然,書境曲境,同出一轍。當下書壇,千人多一面,未免流俗,獨善其身能堅守一家面目何其不易,書家最風格處往往成為了他人的詬病處。雅俗本該是涇渭分明,豈可折衷。德國哲學家叔本華的「要麼庸俗,要麼孤獨」,於字正合。一聞先生書法簡素古雅,意境獨造,品其字若聆聽崑曲常發「幽僻處可有人行」之嘆。

《對聯》2016-01-27

論及一聞先生的書法藝術,其行書面目形成最早,變化至今,尤以款跋類至為精彩。出手即顯老底子的功力,古澤且清貴,猶若窗中窺月。近作展中難得見其丈八巨作,一番高峻博遠,則是顯處視月了,一露其北人胸懷氣度,「得澗翁」或已露端倪?倘倚此法作松石之類,當有鬰勃之勢,然取捨有度,亦劉先生高明處。

近來觀其書作,一聞先生顯然於篆隸多著筆墨,體會亦多,劉先生的篆隸相較於其學人字的行書,其實自由度更大,更具藝文家的浪漫情懷,也有更多他印風的融通處,因此在創作上凝聚其更多的篆刻實踐,綜合起來,面目當然就不一般了,其隸、篆與行書長款的融洽之功,令人嘆服,真是妥當極了。

劉先生的卷、冊行書固然使我所鍾情,其對聯佳制到底不是坊間虛傳的,或行或楷或篆或隸,宜新宜舊宜今宜古,絕非一般俗格。所書聯語雋雅,又款跋了心得,舊箋、陳紙、老墨,則增多一番煙雲變幻,清賞品玩間,彷彿舊時歲月,令人眷戀。

《行書劉墉論詩軸》 134X33cm

我必須承認對劉一聞先生書法作品的評鑒識讀是極有難度的,具眼者當毋局限於從章法、結構、用筆等常法來作論定。他的書法取徑極高,格越高,其法越簡,他的簡單之調本質上即是複雜的極致。因此其作品蘊含之深意、新意,缺乏現成的高精準度的語言去完整詮釋與深度定位。我見過他友朋間歡娛雅聚時的小篆即興之作,傳統的很活潑、典雅的很俏皮。他贈我的一對只一掌寬的極文氣的聯子,又是一種可以完全忽視技法的品讀,「能嬰兒乎?」真是太好不過的感覺。我想這些作品絕對不是個例,但也不是我們在展廳所能尋常見的到的,一聞先生的書法是站的很高的。

《行書八言聯》 130x20cmx2

說起篆刻,一聞印式,法追漢制、意與古會,使刀入筆,尚刀筆意趣,名重印壇。其近作「西湖十景印」,知素去華、愈現新境。

一聞寫竹,涉筆邁古,當有元人風範,筆墨以少勝多,絕出風塵,配上那數行款識,更是矜貴了畫面,嘗一畫難求。

其印畫之境,臻其書風更擅一格。其實對作品的釋讀正是剎那間生成的,全賴氣息格調的魅力。書法之境至高至難矣,縱然有其手段,也具足了年功,唯獨少了情懷,那也是徒有軀殼,藝術作品就不會深刻更不會感人。

《行書十一言聯》210X26cm

記得一聞先生的鄉友衣先生曾對我講述,在一次雅聚上,當一位作曲家即興作鋼琴演奏,情動處劉老師突然站起來和著琴聲眼含熱淚即興朗誦起來,曲罷兩位藝術家相擁而泣,互為知音,作曲家對一聞先生說:沒見過像你這樣的人。這個場景很遺憾我不在現場,但莘庄得丘園我倒是有緣聆聽了他與老友畫家方攸敏共同演繹的那首前蘇聯經典歌曲《伏爾加船夫曲》,飽含激情,作為男中音的劉一聞老師駕馭高聲部也遊刃有餘,水準不讓專業。

《行書慈竹詠軸》

最近我們有了一次通話,他興奮的說:「國展評選時我發現一個元朱文刻得很有感覺的選手,可能才二十五歲,大有前途,我要想辦法去找到他。」對人才的渴望,對藝術的真誠,當下已不多見這樣的老師了,正是心底無私天地才寬,這大概也淵於他的師門,總讓我想起他的恩師蘇白先生。

2015年五月,劉一聞先生折桂書法最高獎「蘭亭獎藝術獎」。

我們不妨把鏡頭定格在他紹興頒獎現場折返后拿著獲獎證書給躺在床上的九十五歲高齡的母親彙報那個瞬間……

有時他分明就是個孩子。

《花港觀魚》

《平湖秋月》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