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把孩子逼到自殺,你早幹什麼去了?

近日又看到一則新聞,一個15歲的孩子因為不堪重負服農藥自殺了。他的父母常年在外面打工,無暇照顧他,性格孤僻又處在叛逆期,一直默默忍受,在一次與父母的爭吵后,他選擇了報復性自殺...一份涉及全國13個省1.5萬名學生的報告顯示,中學生每5個人中就有1人曾有過自殺的念頭,而為自殺做過計劃的佔6.5%。青少年自殺的主要原因是學習,學習不好被家長逼迫學習以及通過學習改變家庭命運的壓力,外加父母疏於照顧,不溝通等,都是造成悲劇的導火索。看到這樣的新聞,我心裡特別難受,他的父母應該是和我差不多大的年紀,所以我有感觸。生完孩子而沒有陪伴和教育,這樣的家庭太多了...莫說是外地或偏遠地區,城市生活的我們,不需要常年在外工作的人們,真真切切地盡到父母應該履行的責任了嗎?

自己沒有讀書的習慣,要求孩子熱愛讀書,

自己沒有成就,要求孩子有成就,

自己遇到問題推卸責任,要求孩子檢討自己的過失,

當孩子想跟你溝通,用錢來打發他...

鄰居家的一個小女孩,3歲了說話還不利落,跟她媽媽說:「你平時可以多跟孩子聊天,說說話啊」,她擺出一萬個理由,意思忙到沒時間。

我很理解一個人帶孩子同時還要做家務的不易,但,這不是不陪伴她的理由!

當我們稀鬆平常的說出這樣的話,輕而易舉推卸掉我們的責任,又冠冕堂皇找出很多借口,比如我們掙錢不就是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我們給他們最好的吃穿用度,找最好的學校,這不是愛嗎?我們有什麼錯?

我突然覺得,這樣的話好熟悉...這不就是,我們的父母,當年對我們說過的話嗎?

我們繼承了父輩們的思維邏輯,自以為在這個時代進化了,更加愛孩子了,然而並沒有...

我們無法剋制的說話方式,我們對孩子的無視或過於溺愛,等等的信條其實都來自我們的原生家庭影響,原來我們在扮演著當年我們懼怕的角色。

回想我們的童年或少年,我們也曾叛逆過,覺得孤獨無助又沒有可以傾訴的對象,不敢跟父母說的話,不理智的做過很多事...當那些看起來是愛,卻包裹著冷暴力的言語,我們也曾深受打擊。

我們該重新按照孩子的年齡找尋到當年的我們,理解他,做他的朋友!

當年我們被射中的劍...

不要從我們手中再射向孩子...

我們往往進入到一個模式:我們不完美,我要我的孩子能夠完美;我沒有上過大學,我的孩子必須完成我的心愿...

可是往往又逃不出現實,什麼是龍生龍鳳生鳳?想要自己的孩子做真龍,那你至少要是條蛟龍,否則遺傳學告訴我們,基因突變的概率太低了...

家族式的文化傳承,好與壞都影響至深。孩子還在一年一年的學習,而畢業之後我們就再也沒有拿起書本,學習如果做好父母。沒有考試,沒有監督,沒有對比衡量,我們作為父母應該得幾分呢?

再也不想看到孩子自殺這樣的新聞,我們都不想!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只是我們並不都會愛。父母在孩子的一生中無法替代,孩子從父母身上接收認知認識世界,你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子,你首先要是那樣的人。

開始意識到吧,此刻不晚,莫問收穫,但聞耕耘!不要要求ta會完美,實現自我,做一個快樂的人,身心健康,這不是最大的幸福嗎?

作者微博:Rosemary潯

公號:李思潯親子漫畫集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