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馬化騰的粵港澳科技灣區,還有我的...

這兩天,馬化騰的「關於發揮協同創新優勢 打造粵港澳世界級科技灣區的建議」的兩會提案大火,至少我的朋友圈熱議紛紛,激辯如熾。

拆解題目

在討論這個話題之前,我們先拆解一下這個題目的含義。

「粵港澳」,即範圍不再局限於狹義「小珠三角」,而是把港澳包含進來,形成一個更大區域,發揮整個區域規模的資源和布局優勢;

「協同-創新-優勢,即承認粵港澳具有各自優勢,這個不用質疑,真實情形,關鍵是協同並創新,打破以往彼此間壁壘;

「世界級」,這個詞是在近年國家和區域規劃中常見的一個用語,鑒於當前整體綜合國力、經濟實力和國際地位及影響力,建立世界級中心也是一個順理成章的事情;

最後,就是「科技灣區」「灣區經濟」的概念與實踐已經多年了,如紐約灣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灣區等,取得相當好的結果,這些灣區大多以開放性、創新性、宜居性和國際化為其最重要特徵,具有開放性經濟結構、高效的資源配置能力、強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和發達的國際交往網路,發揮著引領創新、聚集輻射的核心功能,粵港澳科技灣區的建議也是大致如此思路。

淵源源起

很多不是很關注經濟規劃的人可能會以為「粵港澳灣區」是馬化騰這回首次提出的創新想法,其實不是,無論是前幾年的「大小」珠三角規劃,還是城市群規劃,還是國家中心城市規劃,實際上如何圍繞著廣州深圳香港這三個區域乃至全國最有經濟、金融、科技、產業、人才和創新活力的核心城市來打造一個更有競爭力、外向力、凝聚力和創新力的生態經濟圈,都是常年被反覆提及討論的話題,例如此前就提出「2020年粵港澳建成全球最具競爭力大都市圈,打造一個具有綜合競爭力的世界級的城市群」的目標。

不過這次Pony特別提出粵港澳科技灣區是有大小背景的。於我看來,小背景就是著重強調如何「重振香港」,大背景就是國家加快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和新的經濟極地的需要。如果我們再結合Pony另一項提案「關於支持深圳加快建設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的建議」來看,會更容易高清脈絡。

矽谷?

Pony提案中有這樣一段話「建議國家把打造粵港澳世界級科技灣區作為促進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發展、深化「一帶一路」倡議、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重要戰略決策,使粵港澳地區成為「科技創新的發動機」,推動粵港澳地區早日成為創新要素高度聚集、科技產業高度發展、創新生態高度成熟,具有全球要素資源配置能力和影響力的世界級科技灣區。」,這段話讓不少人產生了這是要打造「矽谷」的聯想,並就此展開了非常充分的論證和建議(可以搜索林永青老師的《人才和資本是打造「矽谷」的兩個最大障礙》)。

但,我覺得將粵港澳科技灣區理解成「矽谷」還是過於狹隘了。由於過去二十年的矽谷奇迹、矽谷故事和矽谷神話,以及舊京山地區和加利福尼亞的經濟發展,使得我們一旦提及科技與創新就和矽谷要連帶起來,這次也不例外,不過「粵港澳科技灣區」的構成複雜度和目的、目標還是遠遠超出矽谷。

首先,粵港澳包含著兩種政治和經濟制度,僅此一點所帶來的複雜性就是一個需要投入大量資源來協同協調的大問題,這還不包括文化問題。僅僅知識產權、人力制度、金融政策上就是三大難題。Pony政策建議部分的第一條「建立粵港澳科技灣區常態化合作機制,共同制定粵港澳三地科技創新政策」,其實上就存在著許多需要克服的困難。

其次,儘管灣區經濟都有著相似的特徵和地位,如金融中心、科技中心、交通中心、商貿中心、消費中心、文化中心、人才中心、創新中心等等,但在具體的產業帶動和區域布局上還是各有差異競爭力的,例如紐約灣的知名的金融與航運、東京灣的高端、高附加值、高成長性的服務性行業等。所以,同樣打造灣區經濟,科技是基本要素和驅動,但並不是灣區經濟的唯一形態,也就是說,Pony提議的「科技灣區」我想更多是指突出科技在粵港澳灣區發展中的作用,而不是一個科技產業的灣區。

還有,在現有的其他灣區中,類似廣州、深圳、香港這種人口高超密度的超大城市集聚的情況並不多間,例如,整個東京灣區(東京都市圈)人口雖達3000餘萬,但它是區域多中心城市「分散型網路結構」空間模式,整箇舊京山灣區人口只有大約800萬,大紐約地區也只有1800萬左右,而我們僅穗深港三市人口即超過3100萬,整個粵港澳灣區達到1.15億人。考慮到的行政區劃和管理制度,因此儘管同樣是灣區,但粵港澳灣區的整合、治理難度要遠遠高於其他灣區,而且即便在區域內的進行經濟發展綜合平衡、產業集聚、人口流動等方面也是一個巨大考驗。

Pony針對此項提案的其餘四條建議(二)發揮香港「超級聯絡人」角色,為科技產業創新牽線搭橋、(三)堅持不懈引進高端人才,建設全球創新人才「棲息地」、(四)大力發展科技金融產業,為創新創業提供資金支持、(五)發揮強企引領作用,促進香港經濟轉型升級、保持國際競爭力,可以看出主要脈絡放在了針對科技與創新的窗口紅利(超級聯絡人)、高端人才與科研、金融資本等方面,並沒有做夠空間來涉及其他更多,如升級粵傳統優勢產業製造業面向全球智能製造轉型,或建立面向全球高端服務業、或加強粵港澳全球航運中心等具體問題。

因此,我們可以認為Pony的此項提案核心兩個目的:一,「確保香港經濟」(這個詞不動聽,如果換個說法叫支持香港經濟保持持續活力);二,為粵港澳灣區發展注入科技與創新的持續牽引力量,而不是建立一個單純的「矽谷」—— 即便形成了「矽谷」也是其結果,而非其目標。小小的矽谷,雖然偉大,裝不下粵港澳灣區的定位。

從全球經濟和人口分布看,,第一,人口向沿海區域積聚;第二,沿海城市向大都市區積聚;第三,主要城市區域發展成為具有重要國際影響的全球城市區域;第四,以大都市區為核心的區域發展模式是促進區域走向協調發展的有效途徑。而強勁持續的經濟發展、普遍認同的創新意識、優美宜人的生活環境、多元包容的文化氛圍、便捷高效交通系統構成灣區經濟的特點。

從這個角度上講,粵港澳科技灣區是區域經濟規劃、城市群經濟規劃、中心城市經濟規劃中有關粵港澳、穗深港發展的另外一種大表述,它依舊代表著現有經濟模式的規劃和發展的一個基本思路完善,並希望藉此形成全球最大的、最具活力的一個沿海城市經濟區域帶之一。當然,同理,類似的「滬寧杭灣區」、「京津連灣區」也是可以想象的或者被提案的。而針對這類目標實施過程中的細節討論,可以很細很細、很專業很專業。

另外一種想象

如果說Pony「粵港澳科技灣區」是基於現有經濟發展規劃中的一種構想並給出了很多相關建議(當然具體細節和落實是更複雜的一件事情),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在此之外,還有其他的設想呢?例如,"粵港澳數字社會經濟試驗區"?

你幾個意思?我還不能完全說清楚,但我的想法是這樣的。

深圳在1980年建立經濟特區的時候,其目的不是在既有經濟模式、制度和規劃之下的優化發展,而是探尋另外一種經濟成長方式,即為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從傳統半農半工經濟走向工業經濟,從封閉經濟走向開放經濟找出道路、找出模式、樹立典型;那麼,到了今天,工業化即將/已經完成,走向信息經濟(數字經濟),人口大遷徙、商業大流通、生產大製造逐步變成現實,以知識經濟、平台經濟、分享經濟、智能經濟為基本特徵的新一代經濟和社會形態即將全面改變全球和。

在這種情況下,諸多既有的適應工業時代的制度體制阻礙依舊存在,城市的規劃、管理、治理方式、人才、資本、技術的新流動方式,社會生活、教育、醫療等等新生活方式,人工智慧、物聯網、雲、大數據等技術方式,新製造、新物流、新零售等新生產方式,都屬於全國全民摸索當中,換言之,未來數字社會和數字經濟的雛形尚未有一個清晰的樣板。

因此,如果能夠給予類似粵港澳這類具備了基礎條件、資源、能力和意向的區域以特定的政策、目標,使其在能夠突破現有框架,打破當下在制度、政策、監管、治理上的各種制約,為新一代數字經濟在協同與治理、金融與稅收、用工與戶籍、基礎設施和城市建設等幾乎所有方面進行突破,將是極好的。

舉些不會有風險但最簡單通俗的例子:是否可以在粵港澳全面取消戶口戶籍?是否可以全面規劃粵港澳智能交通一體化?是否可以全面設計基於電子商務模式的稅收體系?是否可以全面實行簡化的私產參與經營的註冊制?是否可以全面放開大數據交易?是否可以全面改善海外人士入境和居住管理方式?是否可以全面嘗試電子貨幣和數字貨幣?是否可以全面嘗試高等教育的在線化?是否可以以粵港澳一體對外建立自貿區?

這裡的許多都是想象,而非必然。而這裡說的「全面」則是指將整個粵港澳灣區視為一體的數字經濟社會試驗區。換言之,我的基本邏輯是:數字社會和數字經濟,將是幾乎完全不同於當前經濟和社會的既有模式,需要有一個足夠的區域礦建和經濟體做出探索,這個責任就交給我們的粵港澳灣區吧?當年,深圳獨自走,今天,讓粵港澳一起走!你們沒意見吧? :)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