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延遲退休時間表出來了?70、80、90后看完后欲哭無淚……

最近,有一則消息

在多地的朋友圈刷了屏:

XX人注意了,延遲退休定了!

……

裡面還有一張大表格,

可以根據自己的年齡,

算算到底哪一年退休……

算著算著,小編眼睛紅了……

小編還注意到,

不少公眾號的消息來源都是央視財經↓↓↓

文章中還附上了央視財經頻道《經濟信息聯播》關於「哪些人群最關注延遲退休」的調查↓↓↓

看完以後,小編我一臉懵圈……

好像沒說延遲退休方案已經定了呀

其實這就是一個

老百姓對延遲退休關心程度的大調查啊

視頻里

跟實施時間最相關的一句話是這個↓↓

不過通過央視財經的調查視頻,

我們還是可以發現不少乾貨,

70、80、90后一定要看仔細了:

視頻里開頭說,

今年,延遲退休政策將分佈推進,

意味著之前雷聲大

現在終於開始要下雨了

60、70、80后是對延遲退休政策最關心的群體,

特別是80后,以前一直覺得退休離自己很遙遠,

現在,更遠咯!

延遲退休首先會影響的人是誰呢?

細細一算,是55歲的女幹部、女白領

那麼其他人的情況如何呢?

下面這張圖也是央視財經蓋過戳噠!

那麼文首的那張表格又是誰說的?

據微信公眾號「上海網路闢謠」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搜索謠言庫發現:

2015年下半年,一份名為《人社部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時間表》就曾刷屏微信朋友圈,很多人就對照這份表計算自己的退休時間。但是,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當時就已闢謠稱,這份表不是真的。記者對比發現,2015年熱傳的那張表格與近日網傳「延遲退休方案」中的表格別無二致。

據人民網報道,2015年3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曾公開表示:人社部會爭取2015年完成延遲退休方案制訂,2016年報經中央同意后徵求社會意見,2017年正式推出。方案推出至少5年後再漸進式實施。

也就是說,

表格雖然是假的

定了的消息是假的

但是方案還是會在今年底之前公布的……

想一想80、90后的我們

60歲還被稱為打工仔

理想中的60歲

早上公園散步

下午茶園喝茶

晚上下棋

而多年後的我

早上散步回來,兒子說:「爸,你先送孩子上學再去上班,我來不及先走了。」

在單位。「老李啊,你沒事得多上網查查資料,要與時俱進。」

在食堂。「老王,你的假牙又掉在我的盤裡了,下次吃飯注意點。」

「老張,和你說過好多次了,不要把拐杖帶進公司,放到門口。」

上了公車,人很多,一小夥子要給我讓座,我看了看孱弱的他,說:不用不用,咱們都是上班族。

「今天你60大壽,過得怎樣?」「挺好的,晚上公司沒什麼人,網速也夠快,我還偷偷連續發了好多條微博談60歲人生感悟,加班就是好!」

1000萬元就夠退休?還是太樂觀了

作者:鄧新華丨資深媒體人,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

《2016居民退休準備指數調研報告》顯示,今年居民的退休準備指數為6.0,較去年6.51,出現了顯著的下滑。這也是這項指數四年來的首次下跌。

經濟增長下滑,普通人對前景開始出現憂慮。去年人的退休準備指數,可是和美國並列世界第三,算是很有信心。今年的世界排名還能這麼靠前嗎?想來並不樂觀。

退休準備指數反映的是人為退休準備的充分程度。這和地域、學歷、儲蓄習慣,甚至是子女數量,都有很大關係。總體而言,經濟發達,增長迅速,人們對退休之後的生活,就無需擔心。經濟最發達的北京上海,退休準備指數最高,就不足為奇。

不妨追問一句,在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為了退休,需要準備多少錢?

這個問題,其實早就有人回答了。2010年,北師大金融研究中心教授鍾偉稱,到2027年退休的居民,大約需要準備300~500萬元的養老金。在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一線大城市,居民預備1000萬元養老恐怕也不夠花。

比照鍾偉的數字,北上廣有多少老百姓,他們敢說自己能在2027年存夠1000萬?反正對我來說,太遙遠了。

北上廣的土著還好,好多人有幾套房子,到時候賣一套,1000萬就有了。那些打拚在北上廣、買不起房的外地人呢,他們拿什麼來養老呢?

從這個角度說,的退休準備指數高達6.0,是不是過於樂觀呢?

可能有人會說,鍾偉危言聳聽,養老哪裡需要1000萬。

其實鍾偉完全沒有危言聳聽。

1980年代初,人們相信1萬元肯定夠養老。但是到了1990年代初,沒有人會相信。一度非常稀罕的萬元戶,已經遍地都是;1萬元其實也沒有多少錢。到1990年初,人們相信10萬元肯定夠養老,但是到了2000年初,再沒有人會相信了……

鍾偉說這句話的時候,是在2010年。1000萬在當時的北京市區,可以買幾套不錯的房子。現在呢,也只能買稍微大一點的公寓。如果是在好一點的位置,恐怕只能買一個小戶型。

通貨膨脹的猛烈程度,超出了很多人的預估。1990年的M2是1.5萬億,而今年M2超過了150萬億。二十多年時間,廣義貨幣數量增長了一百多倍。

很多人也許會說,雖然貨幣增長的數量很可觀,可是物價上漲,似乎沒有那麼明顯呀。即使以後保持著同樣的通脹速度,看起來一切還不算太壞。何必過於擔心呢?

這裡面要特別注意兩個因素。也正是這兩個因素,使得我對未來的資產貶值,養老壓力,更加不樂觀。

第一,經濟的增速下降。

儘管以前的貨幣增速很快,但是經濟增速也很可觀。經濟增長基本保持在二位數以上。生產力的發展,財富的增加,速度同樣很快。這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物價上漲的勢頭。

前兩年,林毅夫說經濟還有20年8%以上增長的潛能,很多學者都嘲諷。改革進程在放緩,想保持長期高速增長,實在太難了。現在經濟增速進入「6」時代,我想,現在幾乎沒有哪一位學者相信,經濟還能回到二位數增長。

經濟發展的速度在放慢,貨幣增長的速度卻沒有任何剎車痕迹。如果還迷信著「刺激經濟」的神話,經常性地打開貨幣閘門,長期來看,物價上漲只能會更猛烈。

第二,人均壽命的延長。

過去人的人均壽命,在70歲以下。60歲退休,退休養老的時間其實並不長;現在情形發生了變化,退休年齡在提前,人均壽命在延長,活到80歲以上的情形,越來越普遍。

試想一下,50多歲就退休,多數人都還能活二三十年。即便退休的時候感覺1000萬夠花,請問,10年、20年之後呢?想一想,都覺得很不樂觀。

大概有人會說,靠自己存錢養老,肯定是不夠的。但是,現在有社保啊,可以靠社會保障、靠政府養老。

政府拿什麼來給老百姓養老?要麼是今天多收社保費,這樣一來企業負擔重,經濟發展慢,人們收入低;要麼是未來多向年輕人收稅來補貼老年人,同樣會導致經濟下滑。不管採用哪種方式,都會造成經濟下滑,社會總財富減少,從而讓養老變得更加艱難。

解決未來養老問題的唯一辦法是什麼?就是控制通貨、加快經濟發展。只有經濟發展快,社會財富增多,才能保障多數人老年無憂。

聽起來應該做的事,未必能夠得到實行。比如減稅、守住人民幣幣值、給企業鬆綁……結果都不容易辦到。而在網約車、資本市場等領域,管制和干預卻加強了。

未來的經濟發展、養老水平,取決於政府和老百姓的觀念。儘管社保在全世界都被證明是低效的,但的很多人還是呼籲加強社保、全國統籌等等,這既不利於當前經濟發展,也惡化未來養老水平。居民退休準備指數還會再下降。

我的建議是:全世界沒有任何國家的社保可以信任,必須努力儲蓄自救,並注意自己的健康,準備多工作一些年。單純的現金儲蓄很容易被通脹吞噬,老百姓也當學一點投資知識,謹慎、明智地做好未來規劃。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