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為「大國工匠」給出正解,教育部長:中國要愛因斯坦也要魯班

3月12日,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記者會上迎來了「大考」。

這是陳寶生於2016年7月就任教育部部長以來第一次參加記者會。他稱之為「一場考試」,自己為「答卷的學生」。他說,「希望今天的這場考試是一場素質教育的考試,而不是應試教育的考試」。

在記者會上,陳寶生介紹,教育部針對打贏脫貧攻堅戰,牽頭六部委聯合制定了《教育脫貧攻堅「十三五」規劃》,著力實施從單純扶貧轉向綜合扶智的轉變、由大水漫灌改為精準滴灌的轉變,重點解決「控輟保學」的問題、解決「讀書無用」論的觀念、解決貧困農民和普通農民在教育上差距出現拉大趨勢的問題。

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盡職業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眾多「工匠」,打造更多享譽世界的「品牌」,推動經濟發展進入質量時代。

商飛上海飛機製造有限公司的高級鉗工技師胡雙錢登上《大國工匠》紀錄片。

工匠的湧現離不開職業教育。陳寶生稱,要建設教育強國,職業教育非常重要。和普通教育一樣,是我們國家實現現代化最重要的智力保障。「我們既需要培養愛因斯坦,也需要培養愛迪生,也需要培養魯班。」

培養大國工匠

陳寶生提到,職業教育在已經成長了很長時間,有堅實的歷史基礎。新科技革命的興起,製造業的快速發展,更是對職業教育的發展有急迫的要求。因為現代化建設需要大量的技術人才支撐。要「提供兩個公共產品:一個公共產品是在全社會通過職業教育能夠弘揚工匠精神,一個公共產品是提供大量的大國工匠」。

陳寶生也表示,對於當前職業教育中的不適應,集中表現在辦學理念和社會理念上。

陳寶生分析,就社會理念來說,大家希望上普通高校,不上職業高校,還是重普通教育、輕職業教育。在教育教學方面,重課堂教學,輕培養實踐能力。教學和實踐脫節,課堂上學的不會熟練操作。在內容建設方面,內容比較陳舊,講過時的技術。

為解決這些問題,教育部門也採取了相應措施。首先,工信部和教育部聯合制定與「製造2025」規劃配套的《製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加快培養人才。其次,發布脫貧攻堅規劃,在每一個貧困家庭中培養一個人,讓其掌握一門技能。另外,促進產校融合,把專業建在產業鏈上,把學校建在開發區里。

陳寶生介紹,在制度上也做出了相應安排,就是要修訂《職業教育法》,引導整個社會轉變觀念。建起「立交橋」,解決現在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相分離的狀況,使得二者在一定的節點上可以實現轉換。同時,還要改變考試製度,因為目前普通高校先錄取,然後職業學校再錄取,好像職業學校低人一等。

職業教育迎來新的春天

目前,政府部門對職業教育的重視力度正在加大,職業教育迎來新的春天。

3月13日,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烏蘭察布市集寧一中校長李一飛在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說,「比如國家政策,上職業教育不收費,還解決生活費用,這個制度很好。此外,要提高職業教育的質量,就必須抓住其特點,遵循本身規律去辦。」

李一飛曾從事職業教育多年。

李一飛說,「我當了二十多年的校長,有12年都是搞職業教育,是一個技工學校的校長。」 職業教育有其自身規律,培養實用人才,就是要培養工匠,首先要從培養工匠精神開始。

他從切身的教學體驗總結道,職業教育最重要的是讓受教育者認識到這種精神的重要性,那就是——人這一輩子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做好,都是有價值、有意義的。

促進職業教育良性發展,李一飛認為要從頂層設計上給予引導,越是精工細作,越是需要掌握「金剛鑽」的「瓷器活」,越是待遇應提高。從國際上看來,在有些製造業發達的國家,有些技術藍領的收入甚至超過了白領,所以對他們來說,做什麼都能體現自身價值,沒有落差感。例如在德國企業文化中,「差不多」是一個禁忌詞,任何行為必須有章可循,杜絕一切隨意,德國人甚至願意為此犧牲靈活性。德國對「工匠精神」的尊重已經滲透到整個產業系統、整個社會體系,甚至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李一飛對陳寶生所指出的「社會理念」層面十分認同。他認為,目前,首先要解決的最大障礙就是理念問題。從理念上引領,從政策上傾斜,真正讓受教育者走上良性發展的職業道路,成為各個產業的優秀工匠。

挖掘職業教育發展潛力

目前,正處於由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邁進的關鍵時期,需要更多既懂理論又會操作的高層次技術人才。

但是,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發動機廠維修部黨支部書記、高級經理徐小平表示,和車間一線脫穎而出的工程技術人員相比,大學工科畢業生往往空有理論不接地氣,做出的項目計劃有時不那麼管用。

徐小平在今年兩會上以鋼筆的螺栓為例,呼籲製造業加倍重視產品精細度和品質管理。

長期身為「一線工人」的上海市總工會副主席李斌也表示,工科大學生的培養過程往往是從課堂到辦公室,浮在表面,學生缺乏充分的動手和體驗。

培養技術人才的一個重要渠道是高職院校。

在今年的全國人大上海代表團全團會議上,商務部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司司長騫芳莉表示,據不完全統計,現在全國獨立設置的高職院校有1300多所,在校生達1000多萬人,占高等教育的40%以上。但問題在於,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質量還跟不上發展的需要。

騫芳莉認為這與高校招生的導向有關。目前普通大學部高校特別是重點高校生源過熱,而高職院校生源短缺,有的地方甚至發生「零投檔」。

2016年8月,陝西省發布了2016年陝西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高職(專科)批次正式投檔情況統計數據。數據顯示,在陝西參加招生的文史類院校有541所,其中150所院校在陝遭遇「零投檔」;理工類584所院校中,「零投檔」院校多達106所。

「一些高職院校特別是較好的高職院校為擺脫這種困境,就想更名成為大學部院校。」 騫芳莉說,這種傾向對高職教育的健康發展有一定的影響。

因此,騫芳莉建議,儘快建立高職教育和大學部教育之間的「直通車」和「立交橋」。高職學制大多為三年,建議可授予副學士學位。這樣不僅承認其學術地位,也表示可以繼續深造取得學士、碩士、博士等更高層次的學位。

均瑤集團董事長王均金則表示,從民辦學校的角度而言,許多優質民辦學校的舉辦者都是民營企業家,可以有效結合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優勢資源,將這些學校作為教師創新培養基地。

同時,王均金也建議,高校可以與行業協會、產業研究院等聯合成立課題組,使得產學研相結合,有效提升創新人才的專業知識落地能力。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