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賈樟柯:我不壓制肉體的慾望,但我沒有貪慾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賈樟柯是一個文化拓荒者,這個在汾陽小縣城長大的年輕人創造了拍電影的另外一種可能性。不需要大的資金、龐大的攝製組、明星、條條框框的限制,從一台DV開始,進入另一個世界。而他由「個體經營」到跨國合作,並最終進入主流商業渠道的成長模式,為電影產業的發展打開了一扇窗戶,提供了一個文藝導演們可參考的經典樣本。

賈樟柯大概是商業行為最多的文藝片導演,早年他就曾投資過白酒、煤炭、五星級酒店、餐飲業等傳統行業。

而今,他的產業布局則包括有以上傳媒、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藝術中心、種子影院,以及兩家影視公司:西河星匯和暖流文化等。這其中的暖流文化及以上傳媒,都有著明確的上市計劃與步驟,所以在未來幾年,資本運作將會是賈樟柯的必經之路。

01

藝術與商業並不割裂

再一次見到賈樟柯是在金磚電影節上,由他的西河星匯影業主導製作的合拍片《時間去哪兒了》被授予了「藝術貢獻獎」。這部電影是由五個國家導演執導的五部短片組合而成,將於9月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議期間在上映,賈樟柯除了是監製外,也執導了其中一部短片《逢春》。

這部電影基本將賈樟柯的商業版圖整合了起來,作為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的院長,《逢春》開機前,賈導親自挑選了學院的13名學生進入到該片導演組、製片組、攝影組、錄音組和美術組參與制作,可謂學院的片場培訓課程了。

而《逢春》的拍攝,全程取景於平遙古城,要知道,賈樟柯同時也「平遙國際電影展」的發起人和組織者,這個正在籌備中的電影展計劃每年舉辦一次,是獲得政府支持的促進晉中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重點項目。

之所以說電影《逢春》商業模式清晰,首先賈樟柯選了平遙柴油機廠的舊址,就是致力於將此地打造成一個集電影展區、電影產業基地、拍攝基地、時尚生活藝術社區為一體的大體量文化產業園區,充分利用文化影響力帶動旅遊經濟。

在此之前,賈樟柯還在自己的家鄉:山西汾陽賈家莊創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藝術中心和《山河故人》餐廳,也是出於同樣的商業考量。

(電影《逢春》的文藝外殼之下,還有一份商業企圖心。)

雖然從影20年,拍了大量的文藝片、紀錄片,但並不意味賈樟柯與商業是割裂的,他從來沒有拒絕過商業,他的另一個身份是廣告片的製作人,給許多知名企業製作廣告宣傳片,事實上,他製作的文藝片也只有《海上傳奇》虧錢,其他都是賺的。

以《山河故人》來說,國內票房是3220萬,全球票房接近1個億,盈利還是非常可觀的。作為自己每一部影片的主投資人,賈樟柯認為自己其實同時也是一個項目經理,從保障投資回報到終端渠道的開發,還要維護營收的平衡,都需要他去運作。

對賈樟柯而言,電影沒有大投資和小投資之分,只有合適的投資,「只要製作經費可以達到你的預期拍攝效果就行,投資不能追求數字本身,而是要追求這個作品的規模需要多少錢就去花多少錢。預算的準確性非常重要,我認為超過60%的電影的市場反響不好,跟預算的失衡有關,我的電影的利潤率在同行裡面算是頗高的。」

02

「賈樟柯」才是資本看好的大IP

之前一次見到賈樟柯,是在一年多前杭州的靜逸別墅儘管被尊為大師,但從外表看,仍然像一個靦腆的文弱的大齡學生,有一張永遠不動聲色的蒼白的臉,讓你很難猜測他的情緒。

那一次,他是以「年輕創業者」的身份向來自文化基金、雲峰基金、賽富基金等多家投資公司、影視同行與媒體,介紹他的新公司——上海暖流文化。作為創業者,他的合伙人包括有財經作家吳曉波、前媒體人王宏、經緯管理合伙人曹國熊,那場聚會的實質內容,就是見VC,陳述項目。

(賈樟柯在拍攝現場)

創立於2015年的暖流文化,註冊資金僅為3萬元,但在這次的項目陳述會後不久,暖流文化便正式宣布完成A輪融資,融資3000萬元,估值3億元,由微影時代、招銀國際、景林資本、頭頭是道和天津夢想者等投資,持有暖流10%的股權。其實無論是對合伙人還是VC來講,願意參與其中,都是沖著賈樟柯這個大IP而來。

在暖流文化之前,賈樟柯還有一家成立了10年的公司——西河星匯,這家公司操盤賈樟柯之前的大部分電影。而現在,暖流文化和西河星匯將同時存在,前者偏向於商業,後者則保留一些商業上難以開發的影片,兩家公司同時存在得以對賈樟柯的項目進行極好的平衡。

「因為文藝片、紀錄片在商業開發上比較難,所以我不會放在『暖流』,而是放在『西河星匯』。暖流將主攻商業電影製作,同時,也會致力於電影教育方面,針對國內電影薄弱環節,開辦剪輯、字幕翻譯等方面的大師班。學制看專業不同為期3個月至1年不等。

在這項計劃中,我會邀請相關領域的國際『大咖』給學生上課,而且不是那種只上一堂課,要求這些『大咖』課時佔總課程的1/3。同時,我一直扶持年輕導演的培養,專門資助年輕導演處女作拍攝,目前已經拍了7部了,國際反響都不錯。接下去,這一塊也會放在「暖流」裡面來。」 賈樟柯甚至坦言,自己還在考慮打造新型的影院生態,讓影院的社交功能重新回歸。

在創立暖流文化的同一年,賈樟柯又投入千萬以上的資金成為「以上傳媒」的聯合創始人。這家創立於2015年10月的新媒體公司兼具投資與孵化功能,其業務囊括:新媒體運營、新媒體金融和互聯網投資,形成了汽車、母嬰、地產、電影、娛樂五個板塊的媒體矩陣,在第一個財務年的估值,已超5億。

在以上傳媒,賈樟柯並不主管內容生產,而是更聚焦上下游、產業鏈上的資源整合,包括依據互聯網的特點,做更多關於他個人作品、品牌緊密結合的新產品。

比如,去年6月,賈樟柯推出了首個新媒體影像項目「柯首映」,這是一個依託於運營的「全球電影短片內地首映平台」,每周向用戶推送兩部來自全球各地,從未在內地播映過的優秀電影短片。

推出這個平台的初衷是,國外的電影短片都有獨立的工業系統和豐富的播映出口,但國內的電影短片沒有這樣的資源,它們甚至不被視為是一個獨立表達的載體。對於長期關注短片領域的賈樟柯而言,他希望借這個平台來挖掘電影新人,並參與到他們的成長,孵化更多優秀人才。

03

價值的實現是做喜歡的事情

賈樟柯在談到創建「暖流」和投資「以上」的初衷時,表示這是順其自然發生的事,是希望能夠參與到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的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

「我覺得財產到某一個程度,它就不是數值高低的問題,一個人日常的需要有多少呢?價值的實現不是因為那些數字面,價值的實現實際上是你在做你喜歡的事情,是這個過程。

所以對我來說,已經過了用金錢來衡量自己價值的年齡,我不需要金錢的肯定,我28歲已經實現財務自由,現在是我的壯年,我只做我喜歡的事情。」

雖然不拒絕商業,但賈樟柯會把自己的創作和商業行為分得很開,比如在暖流公司,他就只是經營者和決策者,而不是創作者,決策的標準是能不能賺到錢。「我想左手掙錢,右手送錢,為做電影建立良好的資金鏈,讓自己和身邊的人做電影的自由度更大些。」

當然投資不是一個簡單的行為,對賈樟柯而言,他所從事的電影,其實跟媒體一直息息相關,本質上說,電影也是媒體的一種,只不過它傳播的是藝術,所以投資『以上』在他看就是一個創造性的工作,讓他可以介入到一個非常有趣的公司建設,和媒體建設里,分享到媒體人的創造性的喜悅。

「我覺得新媒體是這幾年大家都關注的一個事情,我本人關注新媒體其實除了對媒體變化趨勢的理解之外,更主要的還是出於對人們獲取內容、表達方式的關注。從投資安全的角度來說,我覺得它增長的可能性很大,新媒體具備了直接抵達終端的傳播效果,擁有傳統媒體無法比擬的互動性。」

賈樟柯覺得做投資有點像寫劇本,是需要靈感的。他也承認作為導演,他的思維模式偏感性,他的弱項就是對宏觀經濟的理解局限,和對數字把控的不足,但另一方面他又會有靈光一閃的時刻,通常那個時候他都不會猶豫,「我在主觀上感覺到它是一個好項目,就會去做。而做導演培養了我做決定的習慣,這可以讓我在做投資的時候舉重若輕。

賈樟柯希望暖流和以上未來能夠在主板上市,所以接下來的幾年,資本運作將是他的必經路徑,「我也在考慮西河要不要做資本運作,因為西河的確是傳統企業,有那麼多的電影遺留的版權和財產,要怎麼改造是一個問題,獨立運作還是裝在暖流文化的體系內?這些暫時我還沒有想好。」

04

從即興創作到融入工業系統

在某種意義上來講,賈樟柯是一個文化拓荒者,這個在汾陽小縣城長大的年輕人創造了拍電影的另外一種可能性。不需要大的資金、龐大的攝製組、明星、條條框框的限制,從一台DV開始,進入另一個世界。

而他由「個體經營」到跨國合作,並最終進入主流商業渠道的成長模式,為電影產業的發展打開了一扇窗戶,提供了一個可參考的經典樣本。

賈樟柯的第一部短片作品《小山回家》是因為給別人當「槍手」編劇本掙的一點點稿費,加上同學從父親單位借來的攝影器材,以及在錄音系靜坐跟老師抗爭拿到的錄音器材,完成的拍攝,用他的話講:「除了精力和體力之外幾乎一無所有」。

但這部處女作為他贏得了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金獎,讓他有了可以和投資商談判的資本,之後香港「衚衕製作」提供的20萬元資金,加上他從朋友公司找到的一些錢,讓他拍攝《小武》的計劃得以實現。

只用了30萬元,21天完成拍攝的16MM電影《小武》創造了一個低成本電影的神話,僅1998年一年它就收穫了6個國際獎項。法國《電影手冊》評論這是一部擺脫了電影的常規,標誌著電影復興與活力的影片。這對於一個新人導演來講,是至高的評價。「《小武》完了之後,製片環境對我來說突然變了,很多投資人在我後邊追。」

(電影《小武》是賈樟柯被投資人看好的轉折作品)

賈樟柯的國際影響力,讓他不再四處奔波,費盡唇舌的遊說別人投資,香港、日本、法國、義大利等國的投資源源不斷,北野武的公司更一直保持和他的合作,他們給《站台》的投資已經達到500萬。《站台》最終入圍戛納電影節,被《電影手冊》評為2000年十佳電影。

早期賈樟柯拍的都是試驗電影,幾乎全部是即興創作。

「都是嘻嘻哈哈就拍了。《小武》是一個激動之作,《任逍遙》從想拍到拍也就兩個星期,《三峽好人》也是突然就拍了,我還在享受一種少年時代的任性和狂妄不羈的創作方法,它讓我享受到生命的快樂,電影的快樂,但之後就要嚴肅對待這個工作了。有很多電影學院老師批評我,從我拍學生作業的時候就批評我,說你怎麼拍東西那麼不認真,那麼隨意,我覺得我是有這個毛病,但隨著年齡逐漸大了,新的階段也必須要到來。」

現在,賈樟柯的團隊越來越規範化,一些以前他需要操心的雜務由專業團隊打理,「以前你們跟我要電影劇照,我都特別著急,因為要自己去翻去找,甚至我根本都不知道它們被放在什麼地方……現在,我的秘書都把這些整理好了,要什麼她都會找出來給大家。」他在感覺「輕鬆」和「遊刃有餘」的同時,慢慢建立起自己工作的系統,那是一個工業的環境。

對賈樟柯而言,從獨立製片到吸引跨國投資,從即興創作到融入一個工業系統,必然需要適應和妥協。但不管在怎樣的環境下拍電影,他一直不變的目的是實現自我,「我的電影是我的表達,就跟說話和寫作一樣,只不過我用的是鏡頭。」這句話的結果便是,「我無法遷就任何人。」

核心的自由,和形式上的改變與突破,是現時的賈樟柯正在尋找的平衡。

05

未來要做最牛的商業片

身兼投資人、新媒體人、導演的多重身份,但賈樟柯對於主業從未懈怠。保持著兩年一部長片節奏的他,正在同時籌備兩部新片:《金錢與愛》和《在清朝》,而這兩部都將是商業片。

前者是他繼《山河故人》之後,再度與法國製作與發行電影公司MK2 Films合作的一部犯罪愛情片,講述的是一段跨越了15年的愛情,其中還有對黑社會犯罪的深入描寫。2010年前後,他已經為這部電影拍過一些素材,目前完成了選景,即將投拍,預計今年12月前會完成製作。

《金錢與愛》的投資超過680萬美元,是賈樟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商業電影。而在很多人看來,《金錢與愛》其實是賈樟柯為他籌備10年之久的首部武俠電影《在清朝》的一次商業試水。

《在清朝》講述的是1899 年至 1911 年間在山西縣城裡發生的一場激烈鬥爭,因為科舉制廢被除,整個山西、包括汾陽周邊幾個縣城,都曾經有秀才因此進行過示威遊行。「它是關於官匪盜在一個小縣城裡面的掙扎。

其實也有一點像《二十四城記》,是一代人的犧牲。我想做的,就是希望通過通俗化的方法,把我們的過去曾經複雜的精神認識,傳達給更多的公眾。」

談到拍攝周期為什麼拖那麼久,賈樟柯說,因為自己中途又去拍了《天註定》和《山河故人》,「拍完《天註定》后,我又仔細看了《在清朝》的本子,我覺得應該放慢拍攝的腳步,把片子的相關歷史背景做得再紮實一點,一開始我只是想天馬行空地拍一部武俠片,後來就覺得這部電影要在細節上,要在每件衣服、每句話、用的每個東西都無懈可擊,因為那個時代,就是晚清從1985年到1905年這段時間,都是有照片和影像紀錄的,晚清的生活情況,比我們想像得要豐富和複雜。

比如,我一直覺得清朝男人的辮子都是又大又粗的那種,以前電影中也都是這麼做的,但史料中,清朝人的辮子只有細細的一縷,這樣的細節還有很多。現在本子已經改了12次,我認為已經成熟了,所以才啟動拍攝計劃。」

他希望能拍出一部賈樟柯式的商業片,「我有這個信心,能把《在清朝》做成最牛的商業片。」

06

對創作者來說,最大的滿足還是作品本身

無論是早期的《站台》、《小武》、《任逍遙》,《山河故人》,甚至即將開拍的《在清朝》,故事的發生地,都沒有離開過賈樟柯的故鄉,那個下了飛機仍要顛簸上幾個小時才能到達的小縣城汾陽。

「其實從地理概念上來說我是非常自由的,我不是刻意的要以山西為背景,恰恰是因為沒有必要去選擇,因為的各個中小城市非常接近,非常相似,我去拍攝山西,和我拍河北、拍河南沒有什麼區別,我幹嘛不去我最熟悉的、能給我更多人力資源、物力資源配合的地方拍攝?不是我離了山西就不能拍電影,而是它有普遍性,拍山西就是拍的任何一個角落。」

賈樟柯將來還會去更多的地方拍電影,對於故鄉他卻沒有表達出太濃烈的感情,或者講,對於任何一個城市,他都不會建立感情。就像他不喜歡北京,但仍在這裡工作生活了這麼多年。這對於一個導演的創作來講是好事,因為跟他沒有關係沒有情感上的依託,才可以跳脫出來,用真正客觀的冷靜的視角去審視。

而今的賈樟柯已經走遍了世界,卻仍然讓你看到一個縣城孩子的痕迹,敏感脆弱並且自尊心極強。曾經有一度,在非常艱難的時刻,他想回去山西住上一段時間,回到蹲在大街上吃飯的夥伴中,那時候,他們知道他是導演,但具體做什麼卻不清楚,走在人群里,如果不是衣服的差異,他的方言和他的笑容都和舊時夥伴無異。

可是現在的他已經從「地下」走到「地上」,成為人的驕傲,變成了家鄉的活招牌。「這對我是挺殘忍的事,我小心保護的東西……還是被撕開了。」

無法再回到過去,而他也將繼續在漂流的狀態里行進,從來沒有歸屬感,並且也不需要歸屬感。他對安東尼奧尼的一部電影里的台詞記憶深刻:「我現在的熟人越來越多,朋友卻越來越少。」這是他的生活狀態。

賈樟柯唯一親密的伴侶是趙濤,對自己的「御用女主角」,他自有他的認識:「她不是一般的女孩子,她有一種很堅硬的特質,在她身上看到見俠氣和殺氣。她不會討好任何人,非常的自由和獨立,這種自由和獨立不是表面的那些,而是內在的本質的東西。」

他喜歡這一類強硬到可以跟他交鋒的女子,對男人來講,征服一隻獵豹顯然要比收養一隻貓更有成就感。

而趙濤眼中的賈樟柯,是特別堅持和樂觀的人,喜歡挑戰困難,越壓制越反抗。

「他的生活就是電影,永遠都有忙不完的事情。我們在一塊就是吃飯喝酒,那是他惟一的娛樂,其他休閑方式他都不會,因為沒有時間。可是這麼多年了,我從來沒見他喝醉過,他不僅能很有效地控制別人,更懂得控制自己。」

趙濤的描述中可以看出,賈樟柯在文藝片中保持自我風格,又能回報投資商的關鍵因素,是他內心無時無刻的剋制。

賈樟柯很認同清朝戴震的哲學思想,「在我很小的時候,我父親跟我講過,戴震有一句話叫『欲達則情通』,就是說你要做到不抗拒基本慾望,但滿足之後就不要有貪慾。

我不認為藝術家就應該奉行那種砸鍋賣鐵搞創作的做派,那個是浪漫,肉身的正常慾望你不要壓制,基本的慾望每個人都有,但我覺得我沒有貪慾,我的車開了8年,一個代步工具,我沒有必要去換更好的品牌。

對創作者來說,最大的滿足還是作品本身,你生活中擁有多少物質,跟你從作品里獲得的快樂是無法取代的。哪怕一貧如洗,只要作品能夠一部接著一部完整拍出來,那還是生活給予你最快樂的東西。

賈樟柯永遠記得,很多年前的一個傍晚,在村口看到的一個年輕人。他可能剛賣完東西回來,腳踏車的兩個筐是空的,也沒騎車,用一支手推著輕快地跑,一邊大聲唱歌。賈樟柯迎著他走去。

月亮地下的那條路上,只有這相對走過的這兩個人。

那個時刻是詩意的。

未來不管他以何種姿態來創作電影,生命里瞬間的歡娛,是他尋找的永恆的主題。

作者沈多,轉載自品途商業評論,ID:pintu360

正文結束

個人微信交流:JRJLmc

投稿與商務合作:[email protected]

後台回復關鍵詞看乾貨

睡姑娘 | 睡領導 | 睡實習生

百合 | 春藥 | 小三 |潘金蓮 | 潛規則

套路 | 戰鬥力 | 毒丸 | 經典

靠譜 | 衝浪 | 跨學科

據說不止金融圈

99%有逼格的人都關注了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