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阿波羅任務控制中心重獲新生

阿波羅任務控制中心全景

「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成功后,控制中心內一片歡騰。

吉恩·克蘭茲是「阿波羅計劃」地面控制組的靈魂人物之一

見證過無數歷史瞬間的阿波羅任務控制中心是美國載人航天的晴雨表。歷經多年沉淪,這座遺迹有望恢復鼎盛時期的樣貌,一代航天英雄的喜怒哀樂也將隨之重現世間。

「在這個房間里,我們取得了勝利,佔領了高地。」

「在這裡,我們一代人創造了歷史。」

現年84歲的吉恩·克蘭茲曾是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的飛行任務主管。他所說的「房間」,就是坐落在美國得克薩斯州約翰遜太空中心一角的阿波羅任務控制中心。

過去20餘年間,隨著超級大國的太空競賽偃旗息鼓,這個曾見證歷史的任務控制中心備受冷落。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網站報道,為搶救這一歷史遺迹,有識之士行動起來,發誓讓人類首次登月這一激動人心的場景重現於世。

人類的一大步從這裡邁出

當地時間1969年7月20日下午,約翰遜太空中心30號樓的一個房間里,控制台前的人們屏息凝神,傾聽來自太空的信號。堆滿煙頭的煙灰缸和染上污漬的咖啡杯,表明他們已很長時間不眠不休。

經歷了4天的太空旅行、載著3名宇航員的「阿波羅11號」飛船馬上就要在布滿隕石坑的月球表面著陸。美國宇航局(NASA)能否兌現早在肯尼迪政府時代就已立下的「軍令狀」,將宇航員送上月球並確保他們安全返回?全世界數億人翹首以待。

16時18分,飛船的燃料還有30秒就要耗盡。突然,揚聲器中傳來聲音:「休斯敦,這裡是靜海基地。『鷹』(飛船著陸艙的代號)已著陸。」

原本寂靜得猶如墳墓的控制室頓時炸了鍋。「收到,靜海。這裡是地面。你們讓這兒的小夥伴們緊張得臉都憋成紫色了。現在我們總算能正常呼吸了。謝謝你們!」

4小時后,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通過攝像機向全世界轉播了人類首次登陸地球之外天體的全過程。踏上月球的瞬間,他說出了那句名言:「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阿波羅11號」任務的成功拉開了一系列太空探索活動的序幕。從1961年到1972年,NASA一共進行了7次登月。阿波羅登月標誌著人類航天技術達到巔峰,奠定了美國在航天領域的領先地位。隨著太空探索的黃金時代到來,阿波羅任務控制中心也登上了榮耀的巔峰。

「我們的選項里沒有失敗」

在繪製探索宇宙這幅壯美畫卷的過程中,阿波羅任務控制中心見證的並不只有成功,也有失敗甚至死亡。

1967年1月27日,正在進行地面測試的AS-204號飛船起火,3名宇航員在短短17秒內喪生。根據NASA事後的調查報告,「沒有意識到測試的危險性(火箭並未發射)導致應急準備不足而未能成功施救」,是導致悲劇發生的重要原因。在後來的「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期間,刻著3位犧牲者名字的勳章被安放在月球表面。

另一次驚心動魄的險情發生在「阿波羅13號」任務期間。

1970年4月13日晚,飛船上的兩個氧氣罐相繼爆炸,電力和供水中斷。此時,「阿波羅13號」距地球20萬英里。

「休斯敦,我們遇到了麻煩……」宇航員向控制中心報告。

吉恩·克蘭茲率領的地面控制組迅速決定放棄登月,讓飛船返回地球,並指示宇航員進入並未受損的登月艙暫避。為盡量節約能源,飛船上的所有非必需設備均被關閉,每人每天的飲水量降到正常情況下的1/5。控制中心還急中生智,指示宇航員利用塑料袋、紙板等把原本不兼容的兩個空氣過濾器連接起來,解決了有害氣體的處理問題。

在接近零度的環境下度過了難以入眠的4天後,宇航員們換乘碩果僅存的指令艙,有驚無險地穿過大氣層,被守候多時的美國海軍救起。得知營救成功,吉恩·克蘭茲靠在扶手椅中,點燃了一根雪茄。疲憊掩蓋不住他的意氣風發:「我們的選項里沒有失敗!」

每次登月任務開始時,克蘭茲都要習慣性地穿上白色馬甲,任務順利結束時則換上一件印有美國國旗條紋的馬甲。他的妻子告訴美國《史密森尼雜誌》網站:「地面控制人員分為紅隊、白隊和藍隊。吉恩在白隊,衣服是白色的。」耐人尋味的是,「阿波羅13號」事件后,他自始至終都穿著白馬甲。

由於在絕境中力挽狂瀾,「阿波羅13號」任務被稱為NASA史上「最成功的失敗」。最令人稱道的是,任務中心工作人員在3天內就重新編寫了一套讓長時間處於休眠狀態的指令艙重新啟動的指令,而在通常情況下,執行同樣的程序需要3個月。

在這小小的指揮中心裡,榮耀和責任並不只屬於某幾個人。影片《任務控制團隊:阿波羅的幕後英雄》講述了把宇航員送上太空的成千上萬名工程師的故事——每個人都面臨持續不斷的壓力,很多時候只能躺在地板上睡覺,衣服好幾天不換洗。為緩解焦慮,工程師們一根接一根地抽煙,稍微把控制室的門敞開一點,一朵「煙做的雲」就會順著門縫溜進過道。

光輝歲月之後是漫長的黑暗

阿波羅任務控制中心1965年投入使用的時候,被譽為「藝術品般的科學設施」,但如今看來,中心內的設備遠比外界想象的落後:黑白監控機、撥號盤電話……難怪後人戲稱阿波羅登月是「划著洗衣盆橫渡大西洋」。

總共投入255億美元的7次登月任務並未發現月球有什麼特別的價值。上世紀70年代美蘇關係相對緩和后, NASA把目光投向了更遙遠的太空,致力於探索其他行星、小行星、衛星、彗星……開發月球的後續計劃遂告擱淺。到了20世紀80年代,阿波羅任務控制中心轉而為太空梭計劃服務,1992年徹底關閉。

從那時起,這座歷史遺迹成了對外開放的景點。然而,由於缺乏管理,房間內的陳設日趨破敗:燈光忽明忽暗,地毯胡亂捆在一起,控制台的按鍵被遊客當紀念品摳下來帶走。2015年,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把年久失修的控制中心列為「瀕危設施」。

NASA也今非昔比。太空競賽時代過後,政府撥給NASA的經費佔財政總預算的比重持續下降,從1966年最高的4.41%降到2017年的0.47%。緊巴巴的預算使得管理層不得不捂緊口袋過日子,優先投錢給科研項目而無暇關注文物保護。NASA直言,沒錢修復阿波羅任務控制中心。這種態度讓包括吉恩·克蘭茲在內的一批航天老兵非常失望。

「對在這個房間里書寫過歷史的人來說,這簡直是奇恥大辱。」克蘭茲告訴哥倫比亞廣播公司,他每次看到這個破破爛爛的房間,就會升起「交織著失望、憤怒和厭惡的情緒」。

重現精彩的歷史瞬間

阿波羅任務控制中心的興衰反映了美國載人航天產業螺旋式的發展歷程。如今,經歷了21世紀頭一個十年的相對沉寂,加之太空梭退役,美國人重新對高性價比的載人飛船產生了興趣。

目前,約翰遜太空中心已開始培訓新的宇航員,為載人太空飛行計劃輸送血液;波音公司正與NASA合作研發能把宇航員送上國際空間站的新型飛船,預計在2018年完成;私人企業SpaceX也在研發飛船,計劃在2018年組織太空旅遊……在這樣的背景下,曾在航天史上扮演重要角色的阿波羅控制中心看到了重獲新生的希望——非營利組織「休斯頓太空中心」發起募捐,欲籌集500萬美元,恢復該中心鼎盛時期的面貌。

修繕工作涉及包括任務控制中心的5個區域:任務操控室,裡面有飛行控制員使用的控制台和大型群組顯示屏;顯示屏後面的總結放映室,俗稱「蝙蝠洞」;與任務操控室毗鄰的模擬控制室和協調著陸后工作的修復控制室;只對特殊訪客開放的VIP區。

「我們要把所有控制台、按鍵、屏幕都恢復成阿波羅時代的樣子,我們的任務就是要整舊如舊。」「休斯敦太空中心」總裁威廉·哈里斯表示,「我們希望遊客走進遊覽區,發現這裡就像剛下班一樣。」更確切地講,工程要真實還原阿波羅中心在1969年7月20日首次登月成功那一歷史時刻的場面,把工作人員點燃雪茄慶祝這樣的細節統統展現出來。

2017年7月20日「阿波羅11號」登月48周年紀念日當天,Kickstarter眾籌平台就修繕計劃展開新一輪募資,目標是25萬美元。為拉到儘可能多的贊助,「休斯敦太空中心」公布了一系列激勵措施:捐55美元可獲《星際迷航》設計師打造的徽章,捐1萬美元以上就有資格邀請航天中心資深員工客串講解員。眾籌才啟動兩天,既定目標就完成了80%以上。

儘管年過八旬,吉恩·克蘭茲仍是整個控制中心的靈魂人物。在修復工程現場,他孜孜不倦地向人們重複著那句名言:「這個房間代表著美國最優秀的事物。我們的選項里沒有失敗!」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