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崇禎想南遷,一位憤青堅決反對,崇禎剛死,他趕緊投靠李自成

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稱帝,親率50萬大軍北伐。此時的大明王朝風雨飄搖,北方已無兵可用,無糧可供,應該說南遷南京是最佳的選擇。在崇禎的心裡,也是打算南遷的,但為何沒能實現呢?這和一位憤青有關,他在朝堂上慷慨陳詞,最終害死崇禎,斷送大明朝!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且看【縱橫五千年】的編者獨孤雁一一道來!

其實崇禎早就動了遷都的心思,但他是一個好面子的人,遷都意味著放棄北方大片國土,他不想承擔這個責任,所以崇禎希望這事能由大臣們提出。恰好此時,奉命出征的大學士李建泰上書「賊勢大,不可敵矣,請駕南遷,願奉太子先行」。崇禎帝接著這個由頭,讓群臣正式商議南遷事宜,「李建泰有疏勸朕南遷。國君死社稷,朕將何往?」

最初李明睿等人提議讓崇禎帝以親征的名義,南遷南京,而皇太子留守北京。之後經過朝臣們的反覆討論,最終大臣們形成了皇帝留守北京,皇太子、諸王南遷的意見。這明顯是把崇禎帝往火坑裡推,崇禎帝怒不可遏,正要發作,就聽到一聲大喊,「奉太子往南,諸臣意欲何為?將欲為唐肅宗靈武故事乎?

接著這人還厲聲喊道,「不殺李明睿,不足以安定民心。不殺李明睿,何以治天下!」之後,他在朝堂上一番慷慨陳詞,說群臣深受國恩,如今國家有難,你們不思忠君報國,反而挑唆皇帝南逃,動搖軍心。面對這人的指責,朝臣們選擇緘口不言。而在這個過程中,他聲淚俱下,讓崇禎皇帝大受感動,這位年輕的皇帝當即決定:

「國君死社稷,乃古今之正。朕志已定,毋復多言!」

話說在朝堂上這位「憤青」是誰呢?此人在歷史上是個小角色,他名叫光時亨,安徽桐城人,進士出身。這個光時亨可以說是個憤青,言辭激烈,當時正擔任兵科給事中之職。他曾寫過一首《南樓誓眾》:

「人臣既委質,食祿當不苟。受事令一方,此身豈我有。即遇管葛儔,尚須爭勝負。矧今逢小敵,安能遽卻走。仰誓頭上天,俯視腰間綬。我心如恇怯,有劍甘在首。讀書懷古人,夙昔恥人後。睢陽與常山,不成亦匪咎。瀝血矢神明,彈劍聽龍吼。」

如果從他的言行,以及詩詞來看,人們肯定會覺得他一位熱血青年,肯定會為朝廷盡忠,為大明朝殉難,但歷史讓人大跌眼鏡,這位憤青的表演實在讓人作嘔!李自成的大軍進入北京城,明朝宣告滅亡,崇禎帝屍骨未寒,光時亨第一個跳出來,站在迎接闖王大軍的最前列,最終他成功留任,繼續擔任兵科給事中,不過是大順朝的。

這時候,光時亨還恬不知恥的給遠在南方的兒子寫信,信中說道:「兄弟分事三國,父子奉侍兩朝,自古有之,我已受恩大順,汝等仍當勉勵讀書,以無負南朝科第。」話說,光時亨翻臉這麼快,是不是李自成的間諜呢?答案是否定,其實光時亨在朝堂上慷慨陳詞,看似大義凜然,實際上不過是為了邀名得利罷了。

李自成的大順朝曇花一現,迅速垮台,這時候光時亨逃到江南,想繼續在南明做官。但他的美夢落空了,他以「力阻南遷,致先帝身殞社稷,而身先從賊,為大逆之尤」的罪名入獄,最終被處死棄市。言及於此,編者想起白居易的一首詩:

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鑽龜與祝蓍。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品讀千年變革,感悟人生冷暖,更多精彩,請關注【縱橫五千年】

微信公眾號:縱橫五千年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