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合肥科學島「哈佛團隊」的背後故事:他們為何集體回國?

圖為哈佛醫學院8位博士后合影。

圖為合肥科學島。

在合肥市科學島,有這樣一隻著名的「哈佛團隊」:8名來自哈佛醫學院的博士后,研究方向各有特色,卻陸續從美來肥,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科研團隊。

隨著在島上研究和生活的深入,這些新島民們逐漸感嘆,「越出國,越愛國;越比較,越自信!」

他們為何集體回國?

林文楚畢業於四川大學,獲得美國得州大學生物醫學博士學位后,在哈佛大學醫學院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如今,他卻來了到合肥,加入中科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磁共振生命科學部,成為「哈佛團隊」的一員。

雖然在大洋彼岸呆了多年,但林文楚不會對新的工作單位感到陌生,因為在生命科學部,還有其他7位「哈佛博士后」:他們都是在哈佛醫學院工作的同事,受科學島即將建成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穩態強磁場大科學裝置」的感召,7年內林文楚等8名同事陸續離美來肥。

第一個來肥的是王俊峰博士。2010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王俊峰來到合肥科學島,在與當時任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匡光力一番長談之後,他決定離開哈佛大學醫學院,加入強磁場科學中心。

「科學島正在建設國際一流的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其包含的核磁共振等實驗系統,是生命科學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術手段之一。她吸引了我。」王俊峰迴來后,擔任磁共振生命科學部主任,但現代科學研究不能單打獨鬥,需要一支由相關學科人才組成的團隊,形成規模優勢,因此中心將目光投向了在全美數一數二的哈佛醫學院。

「因為王俊峰,我來這訪問,看到的和聽到的一樣好,所以我也回來了。」磁共振生命科學部副主任劉青松告訴記者,王俊峰迴國后,總是跟哈佛的前同事們講科學島的科研環境有多好,「確實很不錯,於是我成了第二個回來的。」

35歲的劉青松歸來時,又帶來了從南開大學大學部時代起就與他牽手同行的妻子劉靜。

隨後,張鈉也回來了,王文超、張欣夫婦也回來了。林文楚也回來了。加上任濤,七年內,強磁場中心的「哈佛團隊」完成了最後的拼圖。

圖為王俊峰在強磁場中心。

圖為劉靜帶著博士生做實驗。

圖為張欣。

他們為何越出國越愛國?

很多人都知道科學島上被俗稱為「人造太陽」的全超導托卡馬克東方超環EAST,但卻不了解島上另一個大科學工程「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實際上,「強磁場」的光芒,一點不比「人造太陽」小。

據介紹,國際上與強磁場有關的科研成果,已經獲得了十九次諾貝爾獎,因此,一些人甚至稱強磁場是「諾獎的搖籃」,可之前並沒有真正用於科學實驗的強磁場裝置。

於是,2008年起,根據國家發改委的規劃,科學院開始在科學島上建設「強磁場實驗裝置」,並計劃在2014年竣工。

王俊峰是山西人,1995年從北大畢業後到美國深造,2004年進入哈佛大學醫學院生化與分子藥理學系做博士后工作。從2009年開始王俊峰在和美國之間來回奔走,希望找到一個能讓自己大顯身手的科研平台。

當他偶然了解到這個計劃后,便激動萬分地連夜打電話給妻子,說自己決定回國搞科研。

2010年6月17日王俊峰來到科學島面試。2010年8月2日,王俊峰攜妻子孩子舉家回國。

當時的強磁場科學中心還處於第一個5年建設階段,「要錢沒錢,有設備沒設備,要人沒人。」除了做科研,王俊峰還有一項特別重要的任務——引進人才。

2010年,劉青松帶著哈佛醫學院一支10人的留學生代表團到從北往南考察了一圈,期間受到中科院和各大高校很高的禮遇,北京、上海的科研單位都給他開出了極為優厚的回國條件。

王俊峰極力勸阻劉青松不要簽任何協議,此時科學島的強磁場科學中心剛剛組建了生命科學部,正需要像劉青松這樣的人才加盟。

就這樣,在劉青松的動員下,劉靜、張欣、王文超、張鈉、林文楚、任濤相繼回國。科學島上的8位哈佛博士后至此全部到位。

「我們決定集體回國,相互之間不用磨合。」採訪中,8人默契說著同樣一句話,很多人看起來很倉促的一個決定,其實是他們深思熟慮的結果。

他們為何選擇這座島?

圖為合肥科學島

強磁場中心

合肥市科學島位於合肥西部的董鋪水庫上。三面環水,環境優美,居住人少,靜謐低調。島上的10多個研究所鑲嵌在一片蔥鬱中,有上千名國內頂尖的科技人才,因此得名「科學島」。這個隱蔽在合肥西北方的科學島,時刻保持著自己的低調。

對比科學島的技術實力,外界既好奇又疑惑,更好奇的是,科學島到底有什麼魅力,能吸引哈佛醫學院八位學成的博士后?八位博士后在哈佛醫學院創造的神話,能夠在合肥科學島領域繼續?

第一次來到科學島的王俊峰,對科學島幽靜的環境印象深刻,認為這裡十分適合做研究。

「島上人不多但淳樸友好,我們都很喜歡這兒。」劉青松說,第一次來科學島。就愛上了這裡,科研人員都喜歡安靜的環境,而科學島恰好能提供這樣的場所。

「都很安靜,都很漂亮。」隨劉青松博士一起登島的夫人劉靜也表示,在島上跟以前在美國幾乎沒什麼差異。

除了靜謐低調,而島上的科研環境也得到了博士們的認可。任濤說,對於他們的工作,中心領導都很支持,近年來國家也加大了科研投入,「這給大家創造了一個寬鬆積極的氛圍。」

除了哈佛8博士,強磁場還吸引了30多名研究員上島,他們中有院士,有國家「千人」計劃成員,絕大多數都有國外留學科研的經歷。

他們為何鍾情小紅樓?

圖為二層磚瓦小紅樓

小紅樓內,劉靜做實驗

小紅樓聽起來古樸雅緻。殊不知,在強磁場中心剛建立之時,由於沒有合適的實驗場所,哈佛團隊們就在這裡搭建了最初的實驗室。

兩層磚瓦小紅樓,穿過一道狹長的走道,爬上鐵制樓梯,到達二樓實驗室,劉靜正帶著自己的博士生,穿著白大褂,做著實驗。

這個小紅樓內外均還保留著上個世紀的歷史特色,與周圍新建成的建築想比,訴說著一段低調且有趣的故事。

如今,隨著實驗室搬進了新建成的實驗大樓,隨著500兆赫、600兆赫、850兆赫(這是當時全國最高場強的核磁設備)核磁設備陸續進場,強磁場科學中心的硬體設施迅速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但這些哈佛團隊們卻依舊在這裡做著最核心的實驗,因為他們對這裡情有獨鍾。

「雖然剛開始來的時候,研究院是零基礎的,就是要錢沒錢,要設備沒設備,學科基礎條件很差。」但劉青松告訴記者,如今,哈佛醫學院也有相關的磁共振設備,但跟科學島相比,「不如這裡全套。」

但吸引他們的卻不是這裡大環境,重點是科研本身。8個人的研究方向各有特色,卻已經形成一個完整的科研團隊。據悉,從分子到細胞,再到模型,最後到人體。他們在生命科學領域搭建了完整研究鏈條,並形成了癌症研究和磁生物學相關研究兩條研究線路。

「希望我們能利用一流的實驗裝置,在生命健康領域做出更多的成果,研製出更多更好的新葯,為社會做出一些貢獻。」而科學島確實讓哈佛博士后們擦出了更多的火花。

如今,王俊峰課題組和國內其他專家合作獲得的成果,在國際頂級期刊NATURE雜誌上發表,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而劉青松團隊致力於強磁場裝置下的藥學研究,在前列腺癌和淋巴癌等癌症的抑製劑研究中取得了新的突破。

他們越比較越自信

圖為林文楚

圖為劉青松

圖為張鈉

八博士后離開學習和工作多年的美國哈佛,來到合肥西北角的一座小島,很多人可能想當然地認為:是不是因為他們老家就在安徽?但8人中沒有1人生於安徽,他們之所以選擇合肥,完全是被美麗的科學島「強磁場」吸引來的。

「很感動,第二天匡院長就來看我。回國之後最大的不同就是可以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創業,人與人之間都是非常有感情。」王俊峰表示。

「科學島很美,很安靜,鬱鬱蔥蔥,四面環水,環境非常怡人。」在哈佛優美靜謐的環境中生活多年的8名博士多數以前都沒來過合肥,但從登島的那一刻起,他們就不禁為科學島的環境叫好。

「這裡有不同背景的人可以聊天啊,是我喜歡強磁場的原因。」張欣說。

「科學家的生活也可以非常優雅的。喝咖啡,打網球,散步,十分洋氣。」張鈉說。

「雖然中西文化存在一定差異,但現在已經很適應了,相較於美國,這裡還有更多的朋友,生活也更加豐富。」張欣說,「當時還有一個擔心,就是兩個孩子的教育問題,因為他們回國時幾乎不認識漢字,語文考試第一次交了白卷。但現在兩個孩子在島上讀學,已經處於中等偏上的學習水平了。

劉青松的愛人劉靜說,「島上有學校,對孩子的教育太有幫助了。」

談及夢想,這八個人說出共同的心聲:造福人類的同時,培養學生。(顧繼月/文 符秀雲/圖)

Hello,夥伴們我們吧!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