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時,可以通宵達旦,第二天精神抖擻的去上學上班;但當30歲時,稍微晚睡一會兒,第二天可能就要哈欠連天,精神不振。人到30,身體就會自然開始下滑,器官也會慢慢衰老,身體免疫力逐漸下降。如果有長期有生活工作壓力,作息飲食不規律,那麼一些你想不到的腫瘤疾病就會找上門。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發病也日益年輕化。國內診療指南建議成年男性最好每年做次前列腺癌篩查。
如出現尿頻及夜尿增多、排尿困難、尿流變細、尿程延長、排尿痛或射出血性精液,以及下腹部或會陰肛門部位出現不明原因的墜脹不適感等癥狀,應該提高警惕。
睾丸癌
20~40歲的男性是高發人群。其明顯癥狀是下腹疼痛或陰囊有沉重感。
研究發現,精子數量較低或精液有問題的人,患睾丸癌幾率比一般人高20倍。男性一旦發現自己精子有問題,應考慮每年做1次睾丸癌篩查。
男性30歲后,建議每月自檢睾丸1次。最好是在洗澡後進行,若發現皮膚上有鼓起的小包,應及時就醫。若早期發現,通常可以治癒。
卵巢癌
卵巢癌早期患者癥狀一般較隱蔽,腹脹、尿頻、腹痛、絕經后再次來潮、食欲不振、直腸出血、胃脹氣都是其可能癥狀。
如果女性存在上述癥狀,並已持續兩周以上,最好去醫院做相應的篩查,包括腫瘤標誌物、超聲檢查、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等,以便早診早治。
此外,最好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飲食。
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常見於30~50歲的女性。據統計,30歲以上的女性約有20%患有子宮肌瘤。
如果女性經常痛經,感覺下腹部、腰背部、骶尾部疼痛,或經量增多、經期延長、不規則陰道流血等,應及時就診排查。
另外,陰道出血是女性生殖道癌最常見的癥狀,被稱為婦科癌症的「信號」。
除堅持體檢,還應注意性生活衛生,避免多次妊娠,反覆流產、墮胎等。
乳腺腫瘤
該病發病年齡日趨年輕化,發病率從20~25歲開始增加,45~50歲達高峰。
建議30多歲的女性可以1~2年檢查1次,40歲以上的女性建議每年檢查1次。
胃癌
如果出現上腹部不適、心窩隱痛、食後有飽脹感,食欲不振、消瘦,經常嘔吐隔夜宿食和不含膽汁的胃液,大便呈黑色柏油樣等癥狀,應提高警惕。
建議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及惡性貧血、胃大部分切除術後患者和有胃癌家族史的人,最好每年做1次胃鏡檢查。
大腸癌
大腸癌多發於30~40歲的中年人。建議30歲以上的人,每年查次大便隱血,5年查次腸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