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廣西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風生水起

南寧:「線上線下」打造成「服務共同體」

據了解,2014年廣西南寧市成為自治區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單位。自開展試點以來,南寧市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公益性、普惠性和均等化法律服務需求為目標,通過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城鄉一體化建設,增強公共法律服務信息水平,探索推行政府購買公共法律服務等舉措,不斷提升公共法律服務能力和水平,試點工作取得明顯成效。2017年上半年,法律諮詢、法律援助、人民調解、公證服務、律師服務等民生項目法律服務供給量大幅度提高,同比分別增加32%、13%、15%、20%、21%。

為積極回應市民對法律服務的巨大需求,南寧市委、市政府及時將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列入「十三五規劃」和為民辦實事項目,印發《加快推進南寧市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南辦發〔2017〕56號)。於2016年投入3040萬元,建成了由1個市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12個縣(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和104個鄉鎮(街道)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構成的三級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在平安法治南寧建設中,發揮了法律服務「倍增器」和社會治理「穩壓器」作用。

將「諮詢熱線」拓展成「服務平台」。堅持以「12348」法律服務熱線已有的資源為基礎,運用互聯網思維和技術,將其升級改造為「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平台,以聯通全市司法行政系統用於服務保障民生的法治宣傳、法律諮詢、法律援助、人民調解、公證服務、律師服務、司法鑒定、司法考試、安置幫教、社區矯正、社區戒毒康復等12個法律業務項目,為社會民眾尋求法律幫助,提供服務導航和定製服務。2017年上半年,「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平台共受理群眾來電諮詢10242人次,法律服務供給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6%,接待諮詢實現零投訴。

為此,南寧市構建了市、縣、鄉、村四級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統籌安排,各有側重,形成了「一張網」——公共法律服務全覆蓋、「一盤棋」——公共法律服務重統籌的良好格局。

將「業務單間」整合成「綜合大廳」。2016年5月,市司法局遵循「開放與共享」理念,運用「互聯網+」技術,將司法行政的「12項業務」從各自為戰的「單間多樓層」整合到一樓的「綜合服務大廳」, 讓「12項業務」在公共法律服務大廳的一條流水線上同步運轉和高效辦結,有效解決了群眾辦理業務「跑斷腿」的問題。2016年年底,12個縣(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都建成了面積達50平方米的綜合業務大廳,104個鄉鎮(街道)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都建成了面積不小於20平方米的綜合服務大廳,都配置了辦公自動化設備和業務自動化查詢平台。

將「線上線下」打造成「服務共同體」。市司法行政系統充分結合「互聯網+」的發展大勢,依託南寧市政務外網,採取公開招標的辦法,建起了南寧市公共法律服務平台,將司法行政「12項業務」融合成12個網路化業務分系統,將市、縣(區)13個法律服務中心、104個法律服務工作站融合為法律服務城鄉一體化,並與原有的南寧普法網、南寧普法微博、南寧普法微信、南寧司法行政App客戶端相連接,形成了具有南寧特色的「法律服務共同體」。

鑒於司法行政人員不足的問題,南寧市還探索出了一個建立政府購買公共法律服務的新機制,將法律援助、社區矯正兩項工作列入政府購買服務項目。一是推動政府購買法律援助服務。由政府購買律師開展法律援助服務,律師按合同要求接受市法律援助中心指派,承辦法律援助案件。承辦律師按照法律法規和服務要求,為受援人提供高效、優質的法律服務。2017年上半年,南寧市法律援助案件勝訴率(含部分勝訴)達89.66%,代理和辯護意見採納率(含部分採納)達90%,案件和接待諮詢零投訴,挽回各類經濟損失1890.97萬元。二是政府購買社區矯正服務。在西鄉塘區試點政府購買社區矯正服務,由政府直接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社區矯正協管員,專職從事相關社區矯正工作,或與民間社工組織簽訂購買社工服務合同,由民間社工組織向社區矯正機構派遣社工開展社區矯正工作。2017年2月,西鄉塘區司法局通過政府購買方式,與西鄉塘友愛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共同建立了西鄉塘區社區矯正教育幫扶基地,為社區服刑人員提供專業的、有針對性的培訓,幫助社區矯正服刑人員掌握就業技能、重新回歸社會。

來賓:「五縱三橫」公共法律服務成體系

2013年以來,來賓市先行先試,堅持以信息化建設為引擎,以「一平台六中心」為主要內容,大力推進「五縱三橫」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努力讓法治建設成果惠及城鄉居民。

構建系統化制度體系,加強公共法律服務頂層設計。從市委、市政府層面對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定位、定方向、定目標、定原則、定任務、定配套制度,從上到下一以貫之。研究制定了《關於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來賓市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標準(試行)》,印發了《來賓市「12348」公共法律服務平台建設方案》等系列文件及配套制度,市公共法律服務領導小組辦公室將文件及配套制度,彙編成《來賓市「12348」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手冊》,指導推進全市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在實踐層面,建設了來賓市「12348」信息化綜合服務平台、網上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呼叫中心,設計完善了公共法律服務信息化網格地圖、工作流程、服務中心背景牆標識等一系列圖式,推進全市各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布局規範化。

構建多樣化服務通道, 推動公共法律服務縱橫延伸。來賓市在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中,積極構建覆蓋城鄉、網上網下同步的法律服務平台, 打造公共法律服務六路「直通車」。一是建立一條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建立了來賓市「12348」呼叫中心,按照「一號對外、集中受理、分類處置、統一協調、各方聯動、限時辦理」的工作要求,實現了法律服務即時辦。二是建設一個公共法律服務網站。開通來賓市「12348」網上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這是廣西首個網上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網站具有查詢、申請、諮詢和預約等多項服務功能,主要包括了法律援助、人民調解、公證服務、律師服務、司法鑒定、法治宣傳、司法考試、綜合服務和法律地圖九大法律服務項目。三是開發一個公共法律服務客戶端。開發手機客戶端(App),將網上法律服務中心9個產品整體移植到智能手機上,為移動終端提供實時在線服務,實現服務無間隙。四是建立一個公共法律服務微平台。開通了來賓市「12348」微信、微博,打造法律服務微網「直通車」,實現服務全方位。五是構建一張「五縱三橫」的公共法律服務網格。按照「一平台六中心」的要求,結合實際,在市本級著重建設全市公共法律服務信息化綜合服務平台,在縣級重點建設「溫馨之家·貼心服務」法律服務中心、法治宣傳教育中心、法律援助中心、人民調解中心、安置幫教中心、社區矯正中心等六中心。同時,依託覆蓋到村屯的「溫馨之家·貼心服務」平台,實現服務一站式。六是打造一支法律服務隊伍。在全市範圍內組建由143名律師、近萬名駐村掛職政法幹警、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人民調解員、大學生村官、志願者、村屯五大員(駐村屯警員、人民調解員、法制宣傳員、維穩信息員、搶險救災員),5000多個屯級「三會」,實現法律服務隊伍覆蓋到村屯。

構建多元化參與機制,壯大公共法律服務參與力量。由司法行政部門統籌推進,多個部門協同合作,多種資源橫向聯合、縱向整合,逐步壯大公共法律服務參與力量。一是明確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領導機構,確定全面推進依法行政領導小組、依法治市領導小組、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委員會、維護社會穩定工作領導小組、特殊人群管理工作專項組等為公共法律服務領導機構,成立全市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領導小組,由政法委書記擔任組長,確保在思想認識上形成共識,在實際工作中步調一致。二是明確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機構,以「12348」信息化綜合服務平台為核心,由法治宣傳教育、法律服務、法律援助、矛盾糾紛調解、社區矯正、安置幫教中心及專業性行業性調委、各類協會為服務單元,為城鄉居民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法律服務。三是對依法治市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進行調整,由原來26個單位,增加為70個單位,推動落實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工作責任制。四是發揮社會組織的作用,充分依託有愛心的社會組織、企業,建立刑釋人員安置幫教基地和社區服刑人員就業基地。目前,來賓市建有5個集培訓、教育、就業等一體的標準化、規範化基地。

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統籌利用資源。一是藉助市社區網格化管理試點工作,將公共法律服務融入社區網格化管理,將公共法律服務項目納入網格化管理,有效運用數字化、信息化管理手段,以街道、社區、網格為區域範圍,選派律師、法律服務工作者以及政法幹警擔任網格員,依託網格化管理信息化平台,提供公共法律服務,實現上下聯動,資源共享。二是利用市「一村一警」、村(屯)級五大員(駐村屯警員、人民調解員、法制宣傳員、維穩信息員、搶險救災員)、三會組織(黨支部委員會、村民理事會、監督委員會)等,實現了公共法律服務隊伍全覆蓋到村屯。三是藉助市「三求」文化惠農工程,在全市724個行政村,全部建有公共服務綜合樓、農家書屋、文藝舞台等基礎設施,實現了「溫馨之家·法律服務」平台全覆蓋到村屯,並利用文藝隊宣傳法治,圖書室開闢法律書刊專櫃、電子閱覽台,為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四是將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融入在全市農村、社區中,全面展開文明守法示範創建活動,推動公共法律服務進村入戶。

切實推進法律顧問制度建設,滿足群眾法律服務需求。作為推進政府法律顧問全覆蓋工作的責任單位,市各級司法部門把此項任務打造成了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中的一個優質法律服務產品。市政府印發的《來賓市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實施方案》,明確了司法行政部門在政府法律顧問建設中的職責和地位,明確了鄉鎮一級政府法律顧問可由鄉鎮司法所幹部擔任,成立了來賓市政府法律顧問工作室,工作室主任由市政府秘書長擔任,副主任由市法制辦主任和司法局局長擔任。目前,市本級及各縣(市、區)政府均建立了法律顧問制度,市政府有32個單位部門也成立法律顧問室。此外,司法局還建立了法律顧問團,為政府其他人員較少的部門提供法律諮詢等顧問工作,努力推進遇事找法律顧問成新常態。

堅持以信息化為引擎,提升公共法律服務水平。2014年以來,來賓市繼續推進信息化建設貫穿運用於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中,努力實現由信息化管理向信息化服務轉變,相繼開通了來賓市「12348」網上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呼叫中心和微博,對微信進行了二次開發,使之具有諮詢、服務的功能。研發了App手機客戶端,將網上法律服務中心產品整體移植到智能手機上,擴大了服務對象,縮小法律服務半徑,為公眾提供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務渠道,努力實現法律服務「零距離」。

北海:構建 「一平台六中心」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北海市委《關於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及自治區黨委十屆五次全會精神全面推進北海法治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了「要構建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務網路」;市政府2015年首次將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寫進政府工作報告,納入市政府「四定」重點工作,把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作為北海市公共服務的一個品牌來打造。

北海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出台了《關於加快推進北海市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對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進行前瞻性和全局性布局。市財政局、市司法局聯合下發了《關於司法行政政府購買服務的意見》,制定了「政府購買公共法律服務項目的目錄」,加大政府公共法律服務供給。

兩年來,北海市投入專項經費267萬元,有力地保障了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工作的順利進行。在人員保障方面,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司法局聯合下發了《關於北海市司法行政系統公益性崗位設置和管理的意見的通知》,設置非營利公共管理和社會公益性服務崗位,解決公共法律服務人員配備問題。

近年來,北海市構建了 「一平台六中心」,拓寬了服務渠道。加大投入建設信息化綜合服務平台。開發了北海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網站,為群眾提供法律援助、公證服務、人民調解、法律諮詢、法治宣傳、社區矯正、安置幫教、司法考試、司法鑒定等九項業務的網上諮詢和辦理。改版升級官方微博、微信公共平台,「指尖上」的微服務更為便捷。將原有的法律援助熱線「12348」升級擴能,由單一的法律援助,拓展為集九項業務為一體的公共法律服務熱線,為群眾提供電話專線一站式服務。強力推進「溫馨之家·貼心服務」法律服務中心、法治宣傳教育中心、法律援助中心、人民調解中心、社區矯正中心、安置幫教中心等「六個中心」的實體建設,滿足不同群體的法律服務需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自去年建成以來,已接待群眾諮詢6萬餘人次,接聽熱線電話18000餘人次,受理法律援助1400餘件,服務群眾數量明顯提升、服務案件類型明顯增多。

針對城鄉法律服務資源不均衡的問題,積極統籌、合理分佈,使公共法律服務網路延伸到基層。推動各縣(市)區司法局建立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在街道(鄉鎮)建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在村居設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為群眾提供便捷法律服務。大力發展縣域律師事務所和公證處,規範管理基層法律服務所,引導律師事務所、公證處與司法所、基層法律服務所「三所一處」聯動。引導法律服務機構和優秀法律人才到基層開展法律服務,努力實現公共法律服務的全覆蓋。

公共法律服務作為政府公共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單靠在職在編的司法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是遠遠不夠的。北海市開拓思路,堅持行政推動與社會協同並舉,分類整合各方資源並配置到基層,延伸到村居。一是充分發揮司法行政主力軍作用。實現系統內人力資源下沉,服務關口前移。二是採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為補充。北海市兩級政府將購買公共法律服務列為政府購買服務改革的一項主要內容,除了在政府購買服務中明確公共法律服務目錄外,還為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一平台六中心」各配備一名工作人員,有力推動北海市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加快發展。三是廣泛吸納社會資源參與。在工作中整合社會資源,由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醫患糾紛調解工作專家團、人民調解員、普法講師團、普法輕騎隊等組成三支社會法律服務隊伍,取得顯著成效。

積極有效的體系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一是創廣西的「三個率先」,法律援助「暖民心」。在廣西率先打造「半小時法律援助服務圈」,極大地方便群眾;在全區率先開通法律援助網上申請和受理業務,樹立政府為民辦實事的形象;在全區率先與法院建立刑事案件被害人法律援助工作新機制,司法為民得到更好的體現。北海市法律援助中心被司法部評為全國法律援助「便民服務示範窗口」。

二是建制度、搭平台、促發展,法律服務「聚民心」。普遍建立法律顧問制度。市政府出台了《關於建立健全政府法律顧問制度的意見》,在廣西率先成立了政府法律顧問團。法律顧問制度基本實現了市、縣、鎮、村(社區)全覆蓋;在全區率先成立公職律師辦公室,成立市非公有制企業法律服務顧問團。與「千億元園區」共建「法治園區」,把北海市工業園區建成法治園區;公證處不斷開拓公證業務,公證效率、質量穩步提升。

三是重基礎、強宣傳,法制宣傳 「潤民心」。在全區率先建立了法制宣傳教育考核評估體系。大力開展「法律六進」活動,擴展到送法上海島、上漁船、進監所,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合浦縣、鐵山港區先後被評為全國先進法治縣(區),湧現了一批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和自治區級依法行政示範點。

四是深入創新、驅動發展,人民調解「和民心」。進一步完善人民調解與行政調解、司法調解機制,與人民法院建立了調解協議司法確認機制、與海事法院建立了訴訟便民聯繫點;建立人民調解工作績效考評及獎勵機制;全市建立了交通事故、勞資糾紛、醫患糾紛等調處機構,其中醫患糾紛調處機構全市全覆蓋,取得患者、醫院、社會三方滿意的效果,並在全區醫患糾紛工作會議上作先進經驗交流發言;調解組織遍布城鄉,全市每年調處民間糾紛約7000件,有力地維護了基層社會和諧穩定。

五是陽光執法、社區矯正「安民心」。實行社區矯正陽光執法,向社會公開了權利清單、責任清單和義務清單。在全區率先推行手機可視監管,堵塞監管漏洞。社區服刑人員重新犯罪率控制在0.2%以內,無重大惡性案件發生。安置幫教工作建立健全聯席會議制度,建立工作目標考評機制。幫教率、安置率達95%以上,重新犯罪率低於2%,有效地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

北海市在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方面先行先試,成效明顯,走在全區的前列,自治區司法廳高度肯定北海市的做法和成績,2015年12月17日,全區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現場推進會在北海召開。自治區副主席胡焯、自治區司法廳廳長趙波出席會議,對北海市構建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好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