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開學第一課:不是孩子離不開父母,而是父母離不開孩子

開學了,舉國上演《小別離》。

幼稚園外,是這樣:

大學校園,是這樣:

最深的挂念,總在母親的心上。最重的行李,總在父親的肩上。

很多人說,的孩子被寵壞了,不獨立,離不開父母。

真的是這樣嗎?

《職來職往》有一個面試者叫薛凌,是個開朗陽光的北漂男孩,他想做導演,這條路很難走,需要大量精力和財力。看完他製作的VCR,才知道陪伴他北漂的還有他的父母。

爸爸兼兩份職,一天睡4個小時,媽媽當月嫂,全家住在8平米的小房子里,但很少在一起吃頓團圓飯。全場被感動,包括主持人李響在內,說起話來帶著哽咽。

但不少在場觀眾認為兒子不孝。

薛凌說,他勸過很多次,爸爸就不聽勸,依然打兩份工。薛凌的母親說:「兒子很孝順,我們只是為了一家人在一起,才陪兒子北漂。一家人在一起,什麼苦都不怕。」

面試官鄭艷說:「作為一個媽媽,我能理解薛凌。很多的時候不是孩子離不開父母,而是父母離不開孩子!」

不是孩子離不開父母,而是父母離不開孩子。這是一個殘酷的真相!

馬伊琍有一次在接受採訪時說,她有一次送大女兒去幼稚園,當發現女兒很適應幼稚園生活,沒有像以前那樣表現出過多的對媽媽的留戀時,她內心非常失落。

青年報報道過一位父親,在女兒上大學后出現如下癥狀:敏感脆弱,看到大街上走過的父女就閃淚花;時常發獃,無論居家還是會友總是心不在焉;手機寸步不離,總盼接到女兒電話,但是電話真的來了又不知道說些什麼,「吃得怎樣、睡得好不好」問了一遍又一遍……

很多父母習慣了給孩子做飯、習慣了接送、習慣了陪伴,猛然間一切都空白下來,心裡空落落的。尤其是孩子寄宿或上了大學,家裡雖然安靜了、乾淨了,父母反而開始想念孩子在家的亂糟糟、鬧哄哄。

有多少父母,在孩子離家以後,還會每天習慣性地整理孩子房間;頻繁地去學校給孩子送飯、送衣服,不過是找個借口見孩子一面;打給孩子的每一個電話,其實都是在壓抑了無數次想念后才撥通的……

小別離的味道,淡淡的,酸酸的,麻麻的,苦苦的……

一邊是離不開孩子的父母,另一邊是巴不得離開父母的孩子。

我有一位鄰居,要和老公出遠門一段時間,6歲的孩子托給外公外婆照顧。臨行時,夫妻倆一腳剎車一回頭,一腳剎車一回頭,妻子還哭得稀里嘩啦。孩子一直對她說:媽媽,你和爸爸去吧,我在家會聽外婆話的。感覺是等著父母趕緊走,自己好去玩。

很多父母心底有過疑惑:「寶貝,為娘想你想的心都疼了啊!你怎麼一點都不想我?」

我們以為孩子會因為沒人照顧會想家,其實他們在偷著樂呢!他們在慶幸終於離開家了,終於可以遠離父母,擺脫父母的控制,終於可以做他們想做的事,終於可以按照自己的人生態度做他們自己了。

父母為什麼離不開孩子?

公司有一個年輕同事經常跟我抱怨:「我平時挺勤快,會生活,但爸媽對我的評價永遠都是『這麼大人還不會照顧自己』!」

父母每次去城裡看她,都會帶上各種農產品,把冰箱塞得滿滿當當,一邊抱怨她「不會照顧自己」,一邊里裡外外幫她把屋子收拾一遍——在同事看來,他們只不過是把東西移過來又移過去。

後來同事明白了,父母並不是真的嫌棄她,他們是希望她永遠「不會照顧自己」,永遠處在自己的蔭蔽之下,如此他們便能感受到被孩子需要的滿足感。在父母眼裡,孩子永遠都是孩子,「能為孩子做點什麼」,是讓每一位父母感到幸福的事。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孩子長大了,會渴望獨立空間,渴望伸展自己的手腳,嘗試自己的力量。這是一個生命成長的必然規律。

但是,很多家長意識不到這一點,在他們心中,孩子就是永遠不懂事的小孩,永遠不知道怎麼做事的小孩,他們得時時刻刻為孩子的一切事情操心。於是,孩子哪怕都20歲了,他們還像對待一個兩歲的孩子那樣對待他。

儘管他們意識到,這樣做只能令孩子變得越來越糟糕,但他們仍然無法放下那密不透風的「愛」的風格。

這是因為,這種愛的背後,其實是家長的恐慌:無法忍受孩子的獨立傾向,無法忍受與孩子分離的規律。

世上最大的自私,也許不是物質的自私,經濟的自私,而是在爭奪自我價值感上的自私。

當父母把一切大包大攬的時候,父母的自我價值感是實現了,問題是,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去哪裡了?被剝奪了自我價值感實現機會的孩子,如何面對他們今後的人生?

早期良好的依戀關係,能夠給孩子充足的安全感。但隨著孩子不斷成長,生活重心發生偏移,家長若不捨得放開孩子,繼續把他當小寶寶寵,很容易就會養出一個「媽寶男」來。

數據顯示80、90后離婚率特別高,而且好多是父母陪同來離婚的,有父母意志參與的。究竟是父母在過他們自己的人生,還是把孩子的人生也搶過來過了?這個問題要好好想一想。

孩子始終要走向獨立,父母亦是如此。《曾國藩家訓》里反覆出現兩個訓誡,一是必須勞動,二是必須獨立。為了使兒女獨立做事,自然生長,父母自己需要過獨立的生活,不必過於牽挂:「吾現鄉里貧家兒女愈看得賤愈易長大,富戶兒女愈看得嬌愈難成器。」

孩子早晚要離開父母獨自生活,他不會永遠弱小無助。

《爸爸去哪兒》第一季,很多朋友都對林志穎父子印象深刻。kimi很依賴爸爸,所以在選「新爸爸」時會傷心地大哭。

有一次kimi和林志穎要分開,分別去完成任務,一開始kimi還依依不捨,林志穎也非常擔憂kimi離不開他,陪著kimi去找鍋。林志穎偷偷消失之後,kimi發現爸爸不見了,到處去找,眼裡滿是失落。可過了一會兒,馬上就跟著其他小朋友一起去做任務了。

孩子的能力遠超我們想象,只有在放手之後,才能看到。

根據發展心理學,孩子大多處於「無意識適應性學習期」,這是大自然賦予小生命生存本領的時期。此時,孩子認識世界的方式是獨特的,很多父母揣測出來的「困難」,其實在孩子的大腦里根本不存在。

孩子都是在體驗中學會獨立,父母如果一直不肯放手,將會剝奪孩子經歷失敗、挫折,並從中學習的經驗。

一個遊客在萊茵河岸遊玩,他旁邊有一對德國的母子,母親躺在沙灘椅上看書,孩子在玩沙,抓起一把沙子往嘴裡塞,遊客急忙提醒這位母親:

「你孩子要吃沙子了。」

德國媽媽卻非常茫然:「那又怎麼樣呢?」

「沙子不能吃啊。」

「等他嘗過之後知道沙子不好吃,自然也就不吃了。」

看過一個真實故事改編的微電影,一個貧困的母親,沒有上過學,靠賣水果為生,她希望教育女兒從生活中學習自己去解決問題,於是讓女兒嘗試去賣鳳梨冰棍。

女兒第一次拿著自己做的鳳梨冰棍去市場上叫賣,可惜無人問津。女兒沮喪地回到家,媽媽並沒有安慰她,而是告訴女兒:「那你可以去市場上看看別人是怎麼賣的。」

女兒跑去市場,看到商販們有的打出大字廣告,有的大聲叫賣,有的提供多買多送,女兒靈機一動,回來自己動手畫海報,還提出「5元一根,10元3根」的賣法。

很快,女兒的鳳梨冰棍就供不應求了。媽媽看到開心的女兒,心想:或許有天我不在她身邊了,我也相信她能過得很好。後來,這個果販的女兒獲得了Samrak項目獎學金,並在2013年大學部畢業。

學會放手的家庭教育,是激發孩子潛力的源泉,也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孟非在《非誠勿擾》里談過自己的女兒:「孩子出生的時候,我的心情很複雜。從那一刻開始,我就知道,這個孩子終將離我遠去,她會長大,工作,嫁人……所以我非常珍惜跟女兒在一起的時間,並且從那一刻開始,我就時刻提醒自己學習一件事——放手。這很難,但我必須這麼做。」

公眾號簡介: 青欖家長地帶(ID:educool)在全國率先推出《生活中的數學》免費公益節目,每天10分鐘,講一個生活現象和背後的數學思維,讓孩子驚嘆:數學真好玩!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