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深圳再誕生一個騰訊有多難?

深圳是一座互聯網城市么?「是的,有騰訊。」

然而在騰訊光環之下,深圳有在這一輪互聯網浪潮中落後的危險。

典型表現是青黃不接。深圳有了7家世界500強,但是在騰訊、迅雷之後,深圳多年沒有出現拿得出手的互聯網公司了。

深圳的互聯網業嚴重缺乏「新興中產階級」。

它可能會讓深圳「互聯網一線城市」地位岌岌可危。

1、

獨角獸落後於北上杭

互聯網開閘20多年,已經走過粗放成長的階段。

那麼城市間的對比,就是個值得嚴肅對待的問題了。

2016年初,美國研究機構SpokeIntelligence和VBProfile聯合發布獨角獸企業報告,33家企業上榜。

北京13家、上海8家、杭州5家、深圳2家。

騰訊科技寫的稿子分別羅列了北京、上海和杭州的獨角獸,並總結各自特點。

北京

上海

杭州

然後在結尾提了一嘴:

「除了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珠海、廣州、重慶、廈門也都有企業上榜。」

這算不算對深圳的。。。。。人格侮辱?

至少是網格侮辱。

今年初,科技部火炬中心發布《2016年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

131家獨角獸企業中:北京65家、上海26家、杭州12家、深圳12家。

從數量上看,深圳和杭州持平。

但是,從質量上看,前十名如下:

深圳入圍的兩家是:大疆創新和菜鳥網路。大疆是硬體企業,菜鳥……好吧,畢竟註冊在深圳。

然後,再看體量。

北京第一:總估值2137億美元,佔全國總估值44%。

杭州第二:總估值1335億美元,佔全國總估值27%。

上海和深圳分列第三、第四位。

深圳獨角獸估值佔比:8%。

剛上市的創業培訓機構i黑馬也給深圳補了一刀。

它去年發布的互聯網獨角獸報告(估值10億美元的未上市企業)統計如下:

北京:37個

比例:44%

創業資源指數:★★★★★
投融資指數:★★★★★

上海:22個

比例:26%

創業資源指數:★★★★☆
投融資指數:★★★★

杭州:8個

比例:9%

創業資源指數:★★★☆
投融資指數:★★★☆

深圳:7個

比例:8%

創業資源指數:★★★
投融資指數:★★★

不知為什麼,悅濤覺得深圳在互聯網界的輿論里是受欺負的。

2、

獨木支撐的深圳?

以上幾個榜單,說明這幾年深圳互聯網業沒有培育出足夠的「中產階級」。與互聯網一線城市的地位不相稱啊。

除了騰訊,沒有第二家10億美元的互聯網上市公司。

迅雷:3億美元;500彩票網:4億美元;A8新媒體:11億港幣。

兩家有牛掰潛力的企業:快播已廢;走秀已殘。

之前在美國上市的樂逗遊戲已經退市。

未上市公司中,刨去大疆、柔宇等硬體公司,房多多成敗未定,就剩下了土巴兔和分期樂(樂信集團)。

對比杭州,阿里與騰訊目前難分伯仲,但在獨角獸企業上,深圳已經落後於杭州。

最近一個消息是:國內首家互聯網法院在杭州落地。意味著杭州在互聯網領域的地位得到自上而下的強化。

一流企業做標準,一流城市恐怕也都想做標準。

本來深圳的競爭對手是北京,現在杭州迎頭趕上,上海也顯示出多元化的發力。

深圳已經面臨在「互聯網一線城市」競爭里落敗的危險。

3、

一些可能的原因

深圳本質上是一個硬體城市。這是深圳一直以來的比較優勢:完善的組裝供應鏈、便捷的物流外貿、珠三角城市群的協同。

深圳的七大戰略新興產業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增加值(4000多億)是遠遠超過互聯網產業(768億)的。

前者顯示深圳的務實性格,仍然是深圳的支柱、也是基因所在。相比之下天馬行空的互聯網,深圳更擅長務實的部分。

人才,尤其是梯次銜接的人才,是深圳最大的短板。

知乎上一個深圳本土生長的工程師這麼形容:

人才,特別是尋找實習生,在校大學生,應屆畢業生的時候,這三類人才資源基本上在深圳本地是找不到的。

由於大學的缺乏,導致整個城市嚴重缺乏文化底蘊,所以在這一輪(2013 - 至今)深圳並沒有誕生類似 知乎、陌陌 這樣的互聯網產品....

甚至我沒有聽過任何一家新出現的有趣的互聯網初創公司。

高房價

華為和騰訊這麼牛掰,任正非和馬化騰也都對房價發表過意見。

任正非去年吐槽房地產對製造業的擠壓效應。

馬化騰在2012年就吐槽:一線城市高房價讓員工和企業的壓力都加大,要轉向二線城市布局研發中心。

今天的房價比2012年又漲了2倍。

於是騰訊科技去年搞了個採訪:房價暴漲讓大批互聯網從業人員逃離。

其實來去都有,但是賣房創業那些,的確受傷不淺。

生活質感

深圳是個高度工業化的城市,服務業也是工業流水線的特色和效率。

但社會結構高度垂直和割裂。各條塊的行業、人群間缺乏交互氛圍,缺乏鏈接點。也就各忙各的,工業化、務實化、效率化。缺乏交融氛圍。

比如生活類、消費類的創業基因,是欠缺的。

但是近幾年互聯網的風向,恰恰在向這個方向吹:滴滴、摩拜、58同城、大眾點評……包括2C的電商。

國務院近日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持續釋放內需潛力的指導意見》里的四大重點領域,第一條就是「生活類信息消費」。

4、

再誕生一個騰訊有多難?

深圳畢竟是一線城市。不是嚇大的。

總有人能跨過城市自身的局限。

深圳僅存的幾個互聯網「中產階級」之一,已是深圳第二大互聯網公司的樂信集團(「分期樂」為其旗下子公司),目前估值200億人民幣。2016年總交易額300億。在擁有130多家上市公司的南山區擠進了納稅百強。

按照此估值,樂信集團超過迅雷、樂逗、500彩票等老牌深圳互聯網公司,僅次於騰訊,之前也有消息傳說,樂信將在美國上市。

樂信憑什麼能在深圳土壤中橫空出世?

大背景是消費升級、消費觀念和消費場景的變化。

年輕一代的城市新中產更追求品質、時尚,也敢於花未來的錢享受現在的生活。

樂信的切入點是分期樂(分期電商),這幾年同步冒出的還有網易考拉、每日優鮮、小紅書等各自定位不同的新興消費平台。阿里的新零售,也是同樣的邏輯。

樂信算是騰訊系的外溢,團隊高管不少人出身於騰訊財付通。

對深圳來說難得的是,這家公司身上有深圳互聯網公司稀缺的生活和消費基因。

他們做的是金融+電商+科技。主打場景是電商消費分期。

金融和科技基因,深圳是不缺的。但是深圳缺乏成功的電商案例。

阿里在杭州,京東在北京,唯品在廣州。

樂信一開始也是路徑依賴的。

CEO肖文傑曾是騰訊財付通的產品總監,2013年從騰訊拉出5個人做分期樂的時候,效率沒問題、產品沒問題,咖啡館里忙3個月,就把平台推上線。

剛開始只注重支付轉化率。因為這是當年財付通的核心指標。但優化了很多遍他們發現有些指標還是上不去。

最後肖文傑反省:我們發現這裡面本質還是用戶購買力的問題。

也就是要理解消費者,要把它當成一個消費平台,而不是一個只追求效率的工具。

他們花了大量精力去摸透90後人群的消費習慣和性格,跟他們融為一體。

樂信幫年輕人設立第一個信用賬戶,然後陪他們一直成長,提供不同的金融服務。剛畢業時要買手機,然後要租房,要買車。

這個坎兒跨過去之後,樂信在金融電商領域做到了螞蟻和京東之外的第一。而且拿到了京東的投資和資源協同。四年時間,年度交易額從300萬猛增到300億。

這件事根本上來說,需要金融+分期電商消費+科技三方面能力的結合。

肖文傑自豪的是,他們做分期電商的時候,螞蟻花唄和京東白條都還沒出來。

他認為這跟團隊基因緊密相聯:互聯網行業里最靠近金融的就是原來做支付的這些人。

但他沒意識到的是自己也進行了一番自我基因改造。

互聯網創業,要堅持一些東西,要捨棄一些東西,還要擁抱一些東西。

否則,會被自身固有的基因一直局限。

5、

「互聯網一線城市」的戰爭,決定未來城市地位

「互聯網一線城市」的戰爭已經打響。

競爭的必要條件:豐富興盛的互聯網業態、穩定持續的創造力和更新換代、與現實社會的交互,而不只是碼農的自娛自樂。

深圳的產品能力、技術開發能力、硬體能力,很強。

深圳對軟體的支持力度也不弱,在軟體稅費等方面,一直給極大的優惠和鼓勵。

然而軟體局限在應用化、工具化層面。

但是這一輪互聯網浪潮,大量交易、數據與生活交融化、線下打通化,追求生態豐富性、場景多樣性。

深圳面臨的就是生態上的短板。

這個短板甚至跟城市基因相關:務實度高、生活敏感度弱。

這是生態之爭。除了騰訊這樣的大象,還要有層次豐富、多樣的「中產階級」。

人們的生活正在搬到線上,有多少獨角獸企業,決定了能吸納的流量、能處理的數據、在新經濟里分紅的比例、就業、稅收,以及衍生服務業。

實體產業和線下商貿未來仍然重要,但增量部分很大程度上來自互聯網上能佔據多少空間。

「互聯網+」的能力意味著一座城市未來的入口平台地位。

解毒新經濟

長摁下圖,關注悅濤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