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月活用戶突破20億,Facebook卻突然改道要建群、玩「同城」?

當世界人口的1/4都在用同一個社交平台,會是什麼場面?看看Facebook就知道了。就在27日,臉書的月活用戶數量突破了20億,幾乎是微信的兩倍多。伴隨著這一里程碑式突破的,是Facebook未來的全新使命:賦予人建設社群的權力,讓世界更緊密?這個聽起來很「扎克伯格」的新願景,預示什麼大動作?

十年來首次提出新使命,從連接到融合

Facebook此次達到空前的20億用戶的規模,一方面證明了Facebook有吸引發達和新興市場用戶的能力,另一方面,如此龐大的用戶基數也為Facebook帶來了諸多挑戰,包括虛假新聞、暴力內容網路直播、恐怖主義和仇恨言論的散播等。

這也是為什麼扎克伯格用「社群」使命的理念,替換了原有的「賦予人分享的權力,讓世界更開放連接」願景,希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Facebook面臨的問題。

例如,Facebook長期以來被外界詬病為充當著信息過濾器的作用,不斷為用戶強化自身已有的觀念甚至是偏見。而在設立了新「社群」理念后,扎克伯格表示,人們就有機會走出自己原有的圈子,「認識新的人,從而開拓新的視野」。

此外,針對Facebook的群組可以設置為「私密」,容易被有心人利用從事違法活動(如恐怖組織的網路招募)這一點,Facebook也作出了相應的回擊。公司不僅組建了一個150人的團隊專門打擊恐怖主義,還通過人工智慧的方式對Facebook群組裡發布的圖像、帖子和個人檔案進行掃描檢測,以及時移除可疑分子。

扎克伯格在此前採訪中曾表示,「在過去的十年多時間中,我們一直致力於讓世界更開放、更互聯。我曾經認為,如果我們讓人們能夠發出聲音,並幫助一些人接入互聯網,這將讓世界本身變得好許多。然而環顧四周,我們的社區仍然如此分化。我們有責任做更多的工作,不僅僅是為了連接世界,而是為了讓世界融合在一起。」

融合的第一步,靠「有意義的社群」?

如何讓世界融合在一起?Facebook將目光放在了線上社群的建設。在首屆社群峰會上,扎克伯格推出了全新版本的Groups群組功能,將不同團體按照興趣和話題重新劃分,並簡化管理程序,希望讓未來讓「10億用戶參與到有意義的社群中」。

扎克伯格所說的「有意義社群」,到底什麼樣?「比弗利媽媽(Moms of Beverly)」就是其中一個案例。2014年,一位居住在美國比弗利的媽媽勞倫•肯特(Lauren Kent)因為想認識更多附近的母親而建立了這個群組,如今,已有近3000個媽媽加入了進來。她們互相分享信息,組織活動。

來自芝加哥的Lola Omalola是Facebook目前最大的群組之一「女性在奈及利亞」(Female in Nigeria)的創建者,她表示,這個群目前已有超過100萬名成員,是女性聚合起來並彼此認同的「港灣」。

終極目標:讓線上和線下更加融合

群組(Groups)是Facebook在2010年就推出的功能,但經過7年多的時間,它已經從最初朋友或家人群聊的場所,逐漸延伸到了興趣愛好、民間團體等等領域。Facebook計劃在未來5年內,大力發展這一社群功能,通過開放創建許可權、簡化使用方法等措施讓用戶數量突破10億,使他們成為「有意義組織」的成員,以扭轉全球這類組織成員明顯減少的頹勢。扎克伯格認為,用戶更熱情地參與社區的線上、線下活動,將是解決眾多全球性問題的關鍵。

原本零散的個體相互「融合」,在現代生活節奏下被打散的社區重新聚集。《郝芬頓郵報》如此評論Facebook的新使命:這一個高於市場營銷的舉措,是一次變革。沒有人與人的融合,社交網站的連接只不過是一種便利。

事實上,Groups並不是Facebook在社會影響力上所做出的第一次嘗試。從恐襲發生后推出的「Safety Check」,到重大災難發生后幫助受害者發送定位的「災難地圖」,在規模上遠遠領先其他社交平台的Facebook,正在探索如何充分發揮社交媒體的優勢,將線上的影響力落實到線下的社會生活中。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