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趙旭和他的「寧平系列」之(四)—《寧平公主》

無論是史書上或影視劇中,皇帝都被稱為真龍天子,公主都被稱為金枝玉葉,可以說他們都是高高在上、遠離民間煙火的人。可在我的家鄉鄲城縣寧平城南4公里處,有南北兩個高大的土丘,當地民眾稱公主墳,因距大張庄村較近,又稱大張庄堌堆,這就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的妹妹——寧平公主劉伯姬的墓冢。

(寧平公主墓位於大張庄村北,所以又稱大張庄古墓群。)

或許是受封建社會男尊女卑制度的影響,即使貴為公主,也沒有史學家為她立傳。關於寧平公主劉伯姬的歷史記載,《後漢書》上僅有寥寥幾句話,所以本篇寫了寧平公主的一些傳說。

劉伯姬生於公元前2年,南陽蔡陽人,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胞妹。劉伯姬是漢高祖劉邦九世孫,其父劉欽任南頓縣令。公元22年,劉秀和大哥劉縯起兵反王莽。劉伯姬雖為女流之輩,但文武雙全,且聰明機智、膽識過人,隨劉秀的義軍轉戰南北,出生入死。漢軍舂陵起兵后,接連打了幾次勝仗,都統劉縯滅莽心切,不顧敵眾我寡的事實,自作主張攻打南陽。結果在小長安村(今天南陽市南)遭到王莽大軍的伏擊,很多漢軍將士和眷屬倒在血泊中。劉秀的多位親人陣亡,劉秀、伯姬兄妹同騎一匹戰馬向外突圍,正行間,見王莽的一隊官兵正槍挑二姐劉元和兩個尚不懂事的外甥女。劉秀目睹此狀,血脈噴涌,拔出寶劍,要與敵人拚命。在此之際,伯姬急喊:「三哥冷靜!千仇萬恨日後再報。我們都不能死,死了誰還報此血仇!」劉秀強忍血淚,和伯姬躍馬衝出了重圍。

漢軍遭此失敗后,劉伯姬分析了失敗的原因,從自己準備做嫁衣的布料中選了4面黃錦絹面,配了五色綵線,親手綉了四面大旗,分別綉著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八個大字,每面旗中間綉了個斗大的字。臘月三十那天,劉縯率軍出征,伯姬親手把四面大旗交給大哥劉縯。四面旗幟飄揚于軍中,將士們熱血沸騰,士氣大振。

第二天是大年初一,劉縯聯合義軍對王莽的軍隊發起反擊。劉伯姬守在棘陽空城中,一面組織老弱病殘士兵守城,一面派人將戰鼓抬上城頭。劉伯姬親自擂鼓助戰,鼓聲響徹雲天。義軍越戰越勇,莽軍聞之喪膽。棘陽一戰,義軍大獲全勝,殺死敵軍十萬多,也為死去的親人們報了仇。劉伯姬在一次次戰鬥中表現出驚人的冷靜和機智,幾次助劉秀化險為夷。她的大智大勇不僅救了自己與劉秀,也為東漢政權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其間,劉秀多次往來於寧平縣,有幾次在寧平一帶轉危為安,可以說,寧平是劉秀的福地。(當地現仍存光武廟,民間流傳很多關於劉秀的傳說)公元23年,劉伯姬與大將軍李通結婚。公元25年,劉秀登基,稱光武帝。公元26年,劉秀封劉伯姬為寧平長公主,封地在寧平縣(治所在今天的鄲城縣寧平鎮,包括鄲城縣大部分及鹿邑縣的部分邊緣地區、安徽省亳州市、太和縣的部分邊緣地區)。封伯姬的丈夫李通為固始(寧平約60公里)侯,拜大司農。因天下初定,中原地區盜匪較多,公主就帶兵長期鎮守寧平,剿滅匪盜,安撫四方。寧平一帶如今還流傳著一些與寧平公主練兵有關的傳說,像馬窪是寧平公主練騎兵的地方,戰馬長期踩踏加之塵土飛揚而去,幾年下來,幾百畝的練兵場地勢較周圍低了幾十公分,所以叫馬窪;王子庄東南角的大土丘被稱為皮庄兀,是因為寧平公主練兵時,曾把自己的牛皮帳篷搭在這個庄兀上;梁庄堌堆又稱點將台,是因為寧平公主曾在站在上面檢閱將士。劉伯姬在寧平生活期間,曾向皇上要求多撥糧餉,用以賑濟饑民。公主心地善良、體恤百姓,為寧平縣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深受百姓愛戴。公元30年,寧平公主積勞成疾因病去世,年僅32歲。劉秀根據她生前的要求,降旨在寧平城南4公里處選了塊風水寶地做為墓地,建了地宮,修建墓冢。(寧平公主墓詳見明《歸德府志》、清《鹿邑縣誌》)公主病逝后,她的兒子李雄被封為召陵侯。

寧平公主去世后,四方百姓思念公主,念念不忘公主的恩德,就用民間最虔誠的方式來紀念她。每逢春節,周圍村莊的百姓就把第一碗餃子供奉在公主墳前,農曆每月的初一、十五及春節期間,前來為公主上香、燒紙的人們絡繹不絕,還願的鞭炮聲接連不斷。人們把公主看成萬能的神靈,在她墳前禱告,祈望風調雨順、幸福平安。

寧平公主墓南瀕浩浩洺水,北依寧平古城,為東南西北相距約80米的兩個巨大的封土堆——夯土墓冢。按漢朝風俗,前墓為祭室,后墓為存放棺槨的主墓室。墳高約3米多,周圍長約百米。在近兩千年歷史長河中,公主墓雖經過多次自然災害的破壞,仍保存完好,2011年被周口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主墳上長期生長著十多種樹木和雜草,密密麻麻且陰深深的,令人望而生畏。

(寧平公主墓前墓,按照漢朝風俗,前墓為祭室。)

1968年是個特殊的年代,當時全國都正處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當時中央提出了打倒一切牛鬼蛇神的口號,文物被破壞較多,寧平公主墓也沒能倖免。據大張庄60多歲的村民張建回憶,當時大隊革委會幹部下令挖公主墓,幾十位農民用工具把前墓室上的土全部清除乾淨,又挖地近二尺深,見到幾條大磚砌的墓道。墓道的頂部都是大磚砌成的穹窿形狀,非常堅固。墓道都是東南西北方向,和前後墓的方向一致。墓道與墓道之間間隔不一,有間隔0.5米左右的,有1米左右的。當時人們就在前墓室東南角位置的下方拆毀墓道磚,挖了個洞,膽大的人就鑽進墓道。墓道約1米寬4尺高。張建說,他當時才十幾歲,也隨著人們進去看看。幾天時間裡,村裡約有一百多人進去了。裡面的構造很複雜,墓道與墓道之間有一米見方的門洞相通。沒有人能說清楚有多少條墓道,每條墓道有多長。人們估計方圓約五萬平方米的地下都是相通的墓道。有文物專家說,公主墓是中原大地少見的地宮墓冢,規格高,規模大。挖墓的人們在墓道里沒有發現什麼東西,就把前墓恢復了原狀。有人把墓磚拿回家幾塊,用於雞窩、豬窩,結果雞死、豬死,無一倖免,人們只好把墓磚又送回公主墓,埋入墳里。

(寧平公主墓后墓,是安放棺槨的墓室。)

關於寧平公主墓還有一些神奇的傳說,方圓十多里數個村莊的老年人都愛津津樂道地講述在公主墳借盤子碗的事。過去的數百年,人們的日子比較貧苦。每逢紅白事招待客人,吃飯餐具不夠用,就在辦事的頭一天傍晚,到公主墳前上香、燒紙,把辦事需要的盤子、碗、筷子、湯匙的數量一一說出來,第二天黎明前,墳前就如數出現需要的餐具,用過之後的當天晚上再送還墳前。據說盤子碗是銀的,筷子湯匙是黃金的。這種情況百試百靈。直到民國時期一戶人家借過之後,起了貪心,少還了一套,從此再也沒人能從公主墳借到餐具了。

還有一些婚後不孕的男女,在公主墳前上香、燒紙禱告一番,不久心愿得以實現。幾年前,二十多裡外的一戶人家在公主墳求子成功,為感激公主,請了戲班子在公主墳旁唱了幾天大戲,轟動一時。

近年來,不斷有文史專家及歷史愛好者等前往公主墓拜謁公主,也有人把公主的形象搬上戲曲、電視劇。兩千年來,寧平公主劉伯姬的名字和中原歷史名城——寧平緊緊聯繫在一起。寧平何其幸,成了金枝玉葉的劉伯姬生死相依的地方。一個人生前為某個地方做了好事,這個地方的人們就會永遠記在心上。與歷史長河中默默無聞的眾多公主相比,劉伯姬委身葬在寧平,成全了寧平,也成全了她自己,她的名字隨著寧平的發展繁榮永遠載入史冊,她也將永遠活在鄲城(大部分屬原寧平縣)人民的心中。

作者簡介:

趙旭,網名(筆名)驛外斷橋邊的梅、秋月夜等。鄲城縣寧平鎮人,大專文化,在鄲城縣司法局工作,被聘為《寧平鎮鎮志》主編,平時愛好寫作,有三十多篇文章發表於各級報刊、網站。本文已授權「老家鄲城」系列平台首發,轉載請註明出處,任何改編須經作者同意。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