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除了粽子和龍舟,還有哪些「端午」習俗你不知道?

中醫科學院門診部

為您的健康生活服務

農曆五月初五,

充滿糯香味的節日!

記憶里的端午,

是街頭巷尾飄揚的粽香,

是鑼鼓宣揚的龍舟賽,

是與小夥伴遊戲時的歡聲笑語,

更是心心念念牽挂的家人。

除了我們熟悉的「吃粽子」、「賽龍舟」,還有哪些端午事兒呢?

端午節,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傳統節日。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時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

《端午起源》

端午節最早起源於,在新石器時代的百越地區(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曾居住著一個龍的圖騰族群,史稱百越族,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於祭龍祖的節日。后因戰國時期的楚國(今湖北)詩人屈原在端午節抱石投汨羅江自盡,為緬懷這位愛國詩人而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部分地區有紀念伍子胥、曹娥、介子推等說法。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的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如今,每年的五月初,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

▼▼▼

2賽龍舟

傳說楚國人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王作楫說,古人賽龍舟時在終點設了魚標、鴨標、鐵標,誰拿到這3個標就獲得了冠亞季軍。為了讓參賽者從遠處看到終點,古人還會在3個標上用錦緞打上蝴蝶結。

▼▼▼

3戴香包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荷包等,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有用碎布縫成的,內裝香料(用中草藥白芷、芩草、甘松等製成),佩在胸前,香氣撲鼻。

「手執艾旗招百福,門懸蒲劍斬千邪」。端午節有在門口掛艾草、菖蒲的習俗。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徵驅除不祥的寶劍,艾草代表著招百福,就像貼上一道靈符,可以趨利避害。

端午日洗浴蘭湯是《大戴禮》記載的古俗。後來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廣東,則用苦草麥葯或艾、蒲、鳳仙、白玉蘭等花草;在湖南、廣西等地,則用柏葉、大風根、艾、蒲、桃葉等煮成藥水洗浴。不論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據說可治皮膚病、去邪氣。

古語說:「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雄黃加水和酒灑於室內可消毒殺菌。在沒有碘酒之類消毒劑的古代,用雄黃泡酒,可以祛毒解癢。

傳統文化中,象徵五方五行的五種顏色"青、紅、白、黑、黃"被視為吉祥色。在端午這一天,孩子們要在手腕腳腕上繫上五色絲線。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8畫額

端午節時以雄黃塗抹小兒額頭的習俗,雲可驅避毒蟲。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一借雄黃以驅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額紋,又虎為獸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鎮邪。

在江南人的傳統中,端午節都要吃「五黃」,五黃指的是:黃鱔、黃魚、黃瓜、鹹蛋黃和黃酒。

這些端午節風俗中,你都知道嗎?

溫馨提醒:並非人人都適合吃粽子!

醫師建議:心血管病患者、老人、兒童、胃腸道病患者、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粽子。

粽子雖好,可不要貪多喲~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