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馬化騰怒懟ofo投資人,首個共享單車倒閉,行業將迎來大洗牌!

相信大家今天的朋友圈都被別人家的「朋友圈」刷了屏,而且還是發生在市值3000億的騰訊大佬馬化騰朋友圈的故事。

一慣低調沉穩的馬化騰居然為了摩拜和ofo的投資人互懟了起來......

原因是由於ofo 的投資人朱嘯虎在朋友圈分享了篇文章,內容說 ofo 的活躍用戶和用戶增速遠遠超過了摩拜,於是兩人根據究竟摩拜和ofo誰是行業老大這條導火索展開了一場火藥味十足的爭辯。中間話題延伸到智能與非智能的討論,結尾是雙方要求看數據說話,並分別丟下一句「去街頭看一看」「堆一堆啞終端誰不會?」

眾所周知,騰訊對摩拜的支持力度很大。年2月,摩拜腳踏車首批入駐微信「小程序」,用戶可以通過「掃一掃」直接掃碼解鎖用車;3月,摩拜腳踏車全面接入微信,入駐微信錢包「九宮格」,深度接觸微信超過9億的月活躍用戶。這也許就是馬化騰力挺摩拜的行業地位——「從微信支付看摩拜高一倍多」的原因之一。

而在朱嘯虎看來,共享腳踏車流量大,入口效應明顯,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與此同時,經常有人問朱嘯虎,ofo和摩拜兩家未來會不會合併?他最新的回答是,合併不是投資人今年關注的焦點,焦點是先清場。

原因很簡單,互聯網行業的窗口期只有半年,共享腳踏車行業後面進場的玩家已經沒什麼機會了。接下來,小的共享腳踏車企業會越來越艱難,因為資本只關注行業前兩名,前幾天停止提供服務的「悟空腳踏車」就是最好的例子,上線僅5個月就宣布停運,90%的車都已找不到,成為行業首家徹底退出的企業,同時讓火熱的共享腳踏車市場暫時冷卻下來,而新的一輪洗牌又將開始...

延伸閱讀:互聯網品牌官5月21日推送的文章

《共享腳踏車已死!》

2016年下半年開始,共享腳踏車迅速席捲了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因為解決了城市出行「最後一公里」的問題,以摩拜、ofo為首的創業公司也被資本看重。

據不完全統計,共享腳踏車領域的融資金額已達70億人民幣,瘋狂的資本背後是瘋狂的造車和擴張,行業變得非常躁動。

在這過程中,腳踏車本身變成了燒錢引流量的工具,共享出行的意義已死!

這是一場沒有回頭路的殊死搏鬥,而現在行業泡沫已經出現,但問題是最終的贏家能收穫到勝利的果實嗎?

昂貴的資本遊戲,

共享腳踏車成「麻煩製造者」

我曾一度以為共享腳踏車市場就看摩拜和ofo一決雌雄,然後IPO,沒想到行業壁壘過低,新玩家不斷湧現。

為了搶佔市場,他們進行了瘋狂的燒錢補貼,我一個朋友的摩拜賬戶,光領的紅包就夠他免費騎行到8月份了。可以想見,共享腳踏車的補貼到了什麼程度。

這不禁讓人聯想到當初的網約車大戰。

但是,不同於輕資產的網約車,共享腳踏車的車輛生產和維護成本那是實實在在的,現在的共享腳踏車更像是重資產的資本遊戲

按照正常的邏輯,重資產的企業應該儘力保護好自己的產品,想辦法降低運維成本。

然而,本該是重要資產的腳踏車卻幾乎無任何監管,被隨意放置在街頭巷尾影響市容,腳踏車被破壞、偷盜的現象非常嚴重。

但共享腳踏車企業似乎更熱衷於搶佔地盤,投放更多的腳踏車,至於腳踏車問題則更多地交給了公共部門以及民眾的道德自律了。

學者黃鑫給共享腳踏車取了個外號叫做「巨嬰腳踏車」,他評價說:「共享腳踏車這種靠全社會替自己分擔責任來減少運營成本的方式,顯然是在製造社會矛盾。更多的亂停亂放的腳踏車就意味著更多的『麻煩製造者』。」

▲北京八王墳東公車站(圖片來源見水印)

但是資本必然帶來擴張,而隨著投放量的不斷增大,後期還有兩塊開支會更更加明顯。一是維修成本,二是營銷成本。

更嚴峻的是,從共享腳踏車密集的融資來看,燒錢的速度已經越來越快了。

而資本不計代價進入的前提,是從腳踏車市場的發展潛力、商業模型上找到支撐,但在當下市場亂局之中,企業已經被資本綁架,泡沫已經顯現。

失控的市場爭奪,泡沫已經顯現

從4月份開始,這股席捲大半個的腳踏車浪潮刮到了農村。

4月5日寧波一市鎮開始試水共享腳踏車進村莊;5月4日,成都一腳踏車品牌已經將共享腳踏車開進了成都的郊縣農村;還有大批玩家也打算落地農村共享腳踏車。

有媒體評價說,這代表農村人玩轉共享腳踏車的時代已經到來。

但在我看來,這意味著共享腳踏車的死亡倒計時來臨!

根據騰訊科技的報道,今年光摩拜和ofo兩家向市場投放的腳踏車極有可能均超過1000萬輛,覆蓋200個城市。

然而,根據分析機構的調研,400多個城市中,用氣候、地形因素排除后,真正適合投放共享腳踏車的很可能只有100多個

而廣大的農村地區,很顯然是不需要共享腳踏車的。

而且在投放模式上,應該是先小規模投放,然後根據運營數據逐漸變多;但現在共享腳踏車企業普遍將這個探索過程大為縮短。

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依舊在炒作三四線市場,甚至農村市場,這反映了資本的高度焦慮

這種焦慮是很正常的,投資越來越大,競爭對手卻越來越多,特別是以小鳴腳踏車、mobike、Hellobike為代表的企業,它們都是從二三線城市起家,如今已經站穩腳跟。

這種焦慮很可能還與季節有關很快就要到多雨的夏季,那些鐵質的車架必然會銹跡斑斑,成為城市垃圾;而到了冬天,騎行的人必然會大幅度減少,那些生鏽了車到了明年開春,最終會迎來換車潮。這時候如果市場還沒分出勝負,成本壓力會讓資本崩潰的。

所以,幾乎每個企業都在燒錢補貼和吸引用戶,想在短時間快速佔領完成圈地,然後逼死對手。

但是哪個共享腳踏車品牌背後沒有資本?

這是一場沒有回頭路的殊死搏鬥,資本除了加碼,似乎沒有任何辦法。

資本的遊戲早該結束了!

首先,我們必須要明確的一點就是共享腳踏車是有市場,可以生存的,而生存的關鍵是能不能盈利

我覺得特別好笑的一點就是,現在很多的互聯網創業都是不考慮盈利的,真正支撐企業的是風險投資,這簡直不可思議!

如果像摩拜創始人胡瑋煒在回答盈利模式時說的那樣,「失敗了,就當做公益」,我請求你,不如不要創業這是典型的不負責任的創業者的思維!

然而,這卻是互聯網經濟最普遍的盈利模式創造一個模式,吸引流量,流量帶來風投,繼續瘋狂擴張,再拿風投,最後如果運氣好就上市。

但是,沒有一個紮實的盈利模式,最終這一切都會變成泡沫的,就像樂視,全靠融資撐著。

如今的共享腳踏車也一樣,他們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如何把數據做得更漂亮,吸引風投,而腳踏車本身,則只不過是燒錢引流量的工具。

而這就造成了共享腳踏車如今的現狀,給社會製造麻煩,而且看不到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而尷尬的是,如果某家共享腳踏車公司打算走傳統模式,穩紮穩打地運營市場,它就很有可能被瘋狂的資本莊家所淘汰

這不是共享腳踏車的問題,這是整個商業生態問題,是整個互聯網的問題,精明的商人們正在把一個又一個行業變成融資的平台,全然不顧這種模式對行業的傷害。

我希望這場共享腳踏車大戰最後的勝者,是用心做精細化運營,腳踏實地搞好用戶體驗,用心創新盈利模式的公司,而不是不知創業為何物的攪局者。

資本的遊戲早該結束了!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