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生活習慣與心血管健康

相關流行病學顯示:35-44歲年齡組人群,冠心病發病率3年內增幅達到30.3%;45-55歲年齡組人群,冠心病發病率增幅達到21%;35-44歲年齡組男性,15年內因冠心病死亡的幾率增加111%。生活習慣對於身體健康有著非常大的影響,例如,飲食習慣,體力勞動,以及體重波動。

近期,慢病前瞻性研究對7萬餘心血管病和高血壓患者隨訪7年的亞組分析結果表明,不論是多吃水果還是加強體力活動,都能降低全因死亡風險和心血管死亡風險;而既有吃水果習慣,體力活動又多者,死亡風險降低更多。

研究顯示,與每周幾乎不吃水果相比,一周多於3天都吃水果可降低16%的全因死亡風險和21%的心血管死亡風險。體力活動最多者要比最少者,可降低32%的全因死亡風險和35%的心血管死亡風險。

每日吃100g新鮮水果或進行10MET-hr/d的體力活動,均會降低23%~29%死亡風險;若每日既能保證吃100g水果,又能保證>16.53MET-hr/d的運動量,則會降低約40%的死亡風險。值得注意的是,與那些已有卒中、冠心病的人群相比,僅有高血壓者,也就是還沒發展到腦卒中、心臟病者,多吃水果死亡風險降低更多。同時,研究也顯示,吃水果具有「降壓」作用。一周多於3天吃水果的人,要比一周幾乎不吃水果者,收縮壓要低4.3mmHg,舒張壓要低1.1mmHg。體力活動雖沒有顯示出「降壓」優勢,但多運動的人要瘦一些。

此外,加強體力活動,對那些已有卒中、冠心病的人群要比僅有高血壓患者降低死亡風險更為顯著。不過在這項研究中,7萬人僅32.9%的人有吃水果的習慣(定義>3天/周)。此外,整體體力活動平均水平為15.8MET-hr/d。

那些已經腦卒中或短暫性腦缺血的患者多為男性,教育程度、收入多偏低,而且水果吃得也不多,體力活動也不大,且多合併糖尿病。研究者再次強調人群改善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並指出,對於高危人群,在藥物治療的過程中應該整合飲食和體力活動指導,以及其他危險因素管理。

這項慢病前瞻性研究的亞組分析,於2004-2008年共納入10個城鄉地區70047位有心血管病和高血壓的居民,平均年齡為58.9歲,60.3%為女性。其中,22107人有確診的心血管病,如卒中(失能者除外)或短暫性腦缺血、缺血性心臟病;余者為高血壓患者。

除了生活習慣,體重的波動也是影響心血管事件的因素。《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中,對9509例患者基線重量基礎上的體重個體波動進行了研究隨訪,同時對"新靶向治療"試驗進行了分析。該研究主要結局是任何冠狀動脈事件(冠心病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塞,心臟驟停復甦,血運重建或心絞痛)。次要結局是任何心血管事件(冠狀動脈事件,腦血管事件,外周血管疾病或心力衰竭),死亡,心肌梗塞或卒中。

結果,體重變化最大的五分之一患者與危險因素調整后體重變化最小的五分之一患者相比,冠心病風險高64%,心血管事件風險高85%,死亡124%,心肌梗死117%,卒中風險高136%。該研究提示,在冠心病患者中,體重波動與死亡率較高相關,其心血管事件發生率也高於傳統心血管危險因素。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