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三代創業:40后艱苦,60後知進退,80后憑興趣

40后狼性創業,60后最多富豪,80后連續創業,三個不同的時代,三種企業家不同的人生,不知道哪一代企業家更幸運。

過年了,常常是三代甚至四代同堂。每每遇到這樣的聚會,如果稍將自己剝離出來,都能看到每個人都在自己時代的困惑中,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他人,也嘗試讓他人理解自己,想要適應時代,也希望被時代和氣地對待。

而現在依然活躍的三代企業家,又是怎樣的?

40年代生人

幾個月前有兩張照片在朋友圈裡被刷屏。

任正非和宗慶后都是非常成功的商人,也處在七十幾歲該享受的年紀,不僅仍然拼在企業經營管理的第一線,還在生活上嚴苛對待自己,把艱苦樸素當做一個標誌。

這可能是他們那個年代的企業家特點。

任正非和宗慶后都出生在二戰結束前後。他們的青春期,又是在文化大革命這樣的歲月中敗壞的。

宗慶后十幾歲的時候,被下放到東海的一個島上做搬運工。那時,他早上從島的東面背一根很大的木頭,晚上運到島的西面,手上都是被木頭擦破的血跡,這樣一天能賺一角錢。

後來他回到杭州頂替他媽媽在校辦工廠的工作,還踩著三輪車到國小門口去賣筆記本、賣飲料。直到42歲,他創辦了自己的企業「娃哈哈」,後來三次成為首富。

任正非也是43歲在深圳創辦了一個非常小的、五萬塊起家的貿易公司,後來發展成為全球最具價值企業排行榜的第50位——華為。

正是因為這些經歷,讓這一代的企業家有三個特點:

①他們身上有狼性,是狼圖騰的崇拜者,認為時代總是將他們拋棄,好不容易抓到的機會,一定要像狼一樣撲上去,不能流失任何可能;

②他們年輕的時候,被紀律訓練長大,他們是一群集體主義者,非常反對自由散漫的個人主義;

③他們認為活在這個世界上只為了一件事,就是要把企業做好,可以為了事業犧牲私人時間、犧牲健康、犧牲家庭……犧牲所有一切;也以這個標準要求他人——你是跟著我打仗的人,你也應該犧牲你的時間、你的家庭,犧牲你的一切。

他們的人生,被商業、被事業、被金錢烙上了極大的痕迹。

60年代生人

60后這一代人,比任正非和宗慶后要幸運得多。他們沒有吃過戰亂的苦,沒有因大革命被時代拋棄,他們在自己盛年的時候——四十歲左右——就擁有了極大的財富。

今天排在前兩千位的富豪中,很大一部分都是60后。但是,當他們正處盛年,也獲得了極大財富的時候,這個國家發生了歷史上最重要的一次產業轉型。

這些成功的企業家突然發覺,他們跟不上互聯網了,甚至他們對汽車行業的理解、對母嬰行業的理解、對電機行業的理解、對服裝行業的理解已經落後了,他們沒有勇氣和體力繼續戰鬥。

現在許多60后企業家,放棄轉型而進入投資界,卻成為當今輿論界的批判標本——脫實入虛。就是原本在實體企業中的經營者,今天離開了戰場,做了一個逃兵,把自己的錢從實體經濟中抽離出來,放到了資本市場中。

不停有人質問,當這樣的人越來越多,的實體經濟是不是會倒坍?那些錢又會不會變為虛擬的泡沫?

其實,我並不這麼看。我覺得的各個傳統行業會不會轉型升級,關鍵在於這個行業中,有沒有出現那些有能力有魄力完成轉型升級的年輕一代企業家。

而他們需要有背後的支持。正是60后企業家,把現金的一部分拿來購買生產線,通過購買租賃的方式,反哺於的實體經濟。

所以實體經濟在未來幾年,也會完成一次非常大規模的世代替換。那些聽得到炮響的戰場,會讓給80后90後年輕人。

80年代生人

最近幾年,80後年輕人常常有一個非常驕傲的身份,叫「連續創業者」。

有一個80后小林,進入到一家創業公司,五年後這家企業就上市了。上市後過了幾年,他就把股票賣掉去做另外一個行業。

他的爸爸老林,也是一個企業家——是一個典型的50后企業家——他就非常不理解自己的兒子。他覺得兒子好不容易把企業做好、送到美國上市,為什麼不把這家幾十億市值的公司,做到幾百億、幾千億,做到更大?

80后小林對他說:「我已經沒有興趣了,我打算去干另外一件我喜歡的事情。」

這就是今天80后的生存狀況。

他們的創業一方面跟金錢有關係,但是更大的程度上是跟興趣有關係。而且這個興趣不可能是從一而終的興趣。他們也不認為,他們一生中所有的時間,都需要向任先生、宗先生這樣,全部投入於自己的事業。他們願意把自己的時間,更多地分享給自己的家庭,分享給自己的業餘生活,分享給自己的一直在改變的興趣愛好。

三個不同的時代,三種企業家不同的人生。不知道哪一代企業家更幸運,我們只是有幸,成為時代的觀察者,成為他們的見證人。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