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熱點觀察 | 1+6>7

編者按:為了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把慈善價值觀融入少年兒童德育教育的全過程,在「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雙重作用下,本著以少年兒童能力發展為本,幫助孩子們快樂成長的理念,特摸索出一套全新的教育模式,即:「1+6>7」模式,為進一步構建優質成長教育,為「善心善舉」的萌芽起步提供有效的保障。

其要點在於 「背景研究深入、內涵探索清晰、模式落實踏實、反思思考深入」的螺旋式體系,將少年兒童的慈善觀與各類資源有機串聯,並通過「1+6>7」的新模式加以實施,從而更有效的強化少年兒童的國家意識、大局意識、審美意識,鍛煉良好的心理素質,培養良好道德情操,為每個孩子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正文

幼學如漆,全社會的慈善公益氛圍必須要向前延伸,從娃娃抓起。從國小的德育教育開始,讓他們從小樹立正確的價值理念。

以黨的十八大和中央《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精神為指導,增強少年兒童對「三個倡導」核心價值觀的認識和理解,引導少年兒童群體自覺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禮讓寬容的道德風尚;感召每個少年兒童切身地體會到核心價值觀的本質和慈善公益的時代意義,並通過這個不斷上升的群體力量形成連鎖效應,將正能量不斷放大和傳遞。

在慈善價值觀滲透少年兒童德育的新模式探索與實踐過程中,「少先隊活動課」進入了我們的視野,成為了少年兒童慈善價值觀滲透的最基本單位。

一時間,「如何聯繫學校實際,將慈善價值觀滲透到少先隊課程開展好教學?」自然而然的成為了走在風口浪尖上的熱議話題。下面就從少先隊活動課「1+6>7」新模式的一些基本問題談談我們的思考。

一、「1+6>7」模式構建背景

當代的少年兒童是21世紀祖國建設的主力軍,將面對紛繁複雜的社會競爭和考驗,少年兒童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希望。

國際上對兒童組織的活動都很重視,歐美等國家在兒童慈善公益教育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特有活動形式。

然而目前,我們國家少先隊活動課教材雖制定有「慈善公益」目標,但千篇一律的開展此類教育活動,必然會不同程度產生如下幾個主要問題:

(一)重灌輸,輕體驗:老師不厭其煩地講空洞的教條理論,孩子們昏昏沉沉地聽理論,這種「言者諄諄,聽者藐藐」的慈善公益教育,效率實則令人擔憂。

(二)重形式,輕教育:追求活動的娛樂形式而忽視少先隊活動慈善理念滲透的本質——一種集體教育活動,少先隊活動失去了教育的意義,削弱了育人功能。

(三)重自主,輕引導:新課改下教師將課堂「權力」大量下放,讓少先隊活動可中的慈善部分從選題、內容到形式,都由孩子自定。雖然部分孩子的能力得到了鍛煉,但其慈善公益教育質量卻難以保證,其育人的功能也就不言而喻了。

與此同時少年兒童的慈善公益教育必然也在這樣述而不作、照本宣科的課堂中得漸漸淡化,最終導致效果不佳。

因此,面對這樣的局面,「1+6>7」模式的新思考就映入了我們的眼帘。

依託顯性的校園集中化資源,結合已趨於成熟的慈善實踐基地,聯合國小對少先隊課程進行大膽創新、研究和開發,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新探索和新嘗試,使 「少年兒童慈善公益意識」有了新的增長點,讓小小火苗發光發熱。

二、「1+6>7」模式具體內涵

本著「立足學校、以人為本、體驗為主」的理念,在新模式下,為了使我們的孩子,能達到甚至高於國家課程標準中思想建設、慈善價值觀的各項要求,而且使個性化、特色化發展需求得到充分滿足,我們界定了「1+6>7」的核心概念。

(一)「1」--就是「1個課時、1個中心、1個總目標」。

以故有的「1個課時」作為陣地,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在寓教於樂中把握少年兒童天性,實現慈善價值觀的根本任務有效融入,完成「培養合格建設者的、可靠接班人」的這個「1個總目標」。

(二)「6」--就是「6個品性、6六本圖書、6部電影」。

我們以「慈善價值觀」為本原,結合兒童在基礎教育各階段的普遍認知特點,充分利用少年兒童慈善價值觀形成能力,精心擇取了六大品性,作為六個核心內容貫穿孩子們的國小生活。

這六個品性涉及情感、道德、審美、大愛等多方面的內容,既保留了《少先隊活動課指導綱要(試行)》的原汁原味,又實現了少先隊活動課程與慈善價值觀的特色化結合,開啟了「1+6」的嶄新教學模式。

讓孩子們美好品性螺旋遞升的同時,也讓「1+6」模式下的慈善價值觀真正成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

(三)「1+6>7」。新模式並不是簡單的加法,而是促進「1」與「6」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更有張力,更好的體現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思想。

即落實了國家規定的基礎性課程要求,又超越了教材,相互補充、遞進,為孩子們指引了更加廣闊的發展方向。

三、「1+6>7」模式落實「兩步走」

(一)第一步: 讓慈善公益探索實踐在中國小課程表上「落戶」。在中央領導同志直接關心下,教育部十分重視和支持少先隊活動課程建設,尤其重視慈善價值觀的從小滲透。

2012年 9月專門發文規定:「少先隊活動要作為國家規定的必修的活動課,要求各地要加強少先隊課程建設,把少先隊活動課列入課程表,國小 1年級至國中2年級每周安排1課時,專門用於開展少先隊活動,且不得擠占、挪用。

這就為學校系統開展中國小德育教育與慈善價值觀教育提供了堅實依託。

(二)第二步:建立「1+6>7」體系讓慈善公益「接上地氣」。「1+6>7」體系的建立,是慈善公益教育的生命所系,活力所系。體系的豐富性,決定著慈善公益教育開展的多元性和深刻性,是該理念能否實現的關鍵所在。

(1)明確目標:少年兒童慈善公益教育的主旨要義是以兒童的天性為基礎,開發兒童潛能,關注兒童的精神生活,尊重兒童的生命價值,促進兒童整體素質與健全人格的和諧發展。

(2)編撰「1+6>7」體系,完善慈善結果和內容:

適用年級六個品性六本讀物六部電影課程結構
一年級誠摯友善《夏洛的網》你看起來很好吃微故事微認知微榜樣微思考微實踐微公益微感悟微評價微唱吧
二年級樂於助人《灰狼家的小飯桶們》機器人總動員
三年級寬容守信《波麗安娜》當幸福來竅門
四年級擔當責任《小王子》獅子王
五年級播灑美麗《花婆婆》地球上的星星
六年級堅持夢想《犟龜》三傻大鬧好萊塢

四、「1+6>7」模式的再思考

在不斷的探索嘗試和落實實踐過程中,我們發現只有尊重兒童的天性,順應兒童的學習規律,多角度、多方位、多形式 、多需求的設計活動,才能充分引起他們的興趣與注意,激發孩子表現欲、探究欲、創造欲,從而將慈善價值觀真正的內化於心。

「1+6>7」新模式依託先進的德育教育理念,有效拓展校內外公益活動的內涵,充分挖掘各種各樣的教育資源,再根據教育目標對資源進行充分利用,在孩子的生活世界和書本世界架起了橋樑,為慈善公益的生活運用提供了實踐平台。

無可否認新課程模式,能更好的培養孩子們主動實踐、獨立思考、積極投身慈善公益的初心,讓慈善洋溢生命的氣息,使孩子在公益慈善的實踐中釋放自我潛能,開發多維智能,獲得個性的和諧發展和道德內化,形成了「實踐自省」為主的生態化新模式。

從培養合格建設者的角度看,新模式對「引導少年兒童有愛心,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增強國家意識、大局意識、審美意識,鍛煉良好的心理素質,培養良好道德情操」起到了十分積極有效的作用;從培養可靠接班人的角度看,模式實施整個過程注重黨、團、隊組織意識和生活慈善公益教育內容的銜接,培養了少年兒童對黨和社會主義祖國的樸素感情。

「1+6>7」新模式境界高、落點低;要求細,內容實;切口小,整合大;活動新、形式活,在促進少年兒童感悟生命、自我成長的同時,認同和接受社會規則、提升了自身素養,在無形中完成了慈善價值觀「組織意識、政治啟蒙、信仰萌芽、成長取向」等教育內容。

探索還在推進,實踐還在繼續著,慈善價值觀的體系還在隨著時代進步不斷綿延更新,我們也在學習中摸索著,體驗著,快樂著,願我們的新模式慈善價值觀德育滲透能真正潤澤孩子的童年,為他們未來的發展提供生生不息的資源和能量!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於加強中國小少先隊活動的通知》

[2]《多元智能教與學的策略》

[3][美]Linda Campbell、Bruce Campbell、Dee Dickinson著,王成全譯,輕工業出版社, 2001年9月第1版。

作者簡介

註:本文為原創內容,如轉載請與微信 charitieschool 聯繫相關授權事宜。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