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國人口未來100年都不缺」,那缺的是什麼?

還得向人才要紅利。

不缺人口數量,未來100年都不缺;更應受到關注的,是人口結構和人口素質問題……11日上午,國家衛計委副主任王培安在記者會上的表態,引發了廣泛關注。

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以來,有關生育、人口、就業等問題廣受矚目,特別是育齡婦女生育意願偏低,社會各界多有擔憂。去年9月,湖北宜昌還專門下發紅頭文件,呼籲和鼓勵生育二孩。王培安此番表態,既回應了外界對人口數量的憂慮,也提出了將面臨人口質量與結構雙重壓力這一嚴峻問題。

按衛計委說法,到2030年峰值時期,人口將有14.5億左右,到2050年還有14億左右的人口。因為有龐大的人口基數,從現在及長遠看,的勞動年齡人口仍將保持高位,並不缺人。而全面二孩政策釋放出來的生育勢能,也會在未來十多年持續呈現。

儘管此前東南沿海一帶的勞動力供應一度出現短缺,但造成短缺的原因很複雜,並不僅僅是勞動力絕對數量的減少,還有中西部城鎮化迅速發展產生的「截留」,及產業轉型升級導致的人才更替。

在現有的人口增量面前,比起勞動力數量增減更值得警醒的,還在於人口的質量與結構。正如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說的,在從人口紅利過渡到人才紅利階段。以廉價勞動力為支撐的人口紅利難以為繼了,以人力資本與全要素生產率激活為支點的「新人口紅利」,或者說人才紅利,則具有深挖空間。

儘管人數很多,目前也有不低的高等教育普及率——據披露,目前高學歷年輕人口(25歲至34歲)的比例達到8%,預計到2030年,勞動力中具有大學學歷者將達到2.2億人,但總體而言,人力資源仍處於待墾荒的境地。實現大面上的「向人才要紅利」,仍任重道遠。

這還得從兩方面著手:首先,現在很多貧困地區尤其是農村,在人群受教育、技能培養等方面仍處窪地,也大有挖潛空間。將來顯然有必要通過教育與技能培養等公共服務的供給,把人口素質提升跟人的均衡發展結合起來,別讓那些貧困地區失去人才輸出能力,跟「人才紅利」的風口擦肩而過。

當然,教育作為實現人才紅利的主要渠道,仍得跟經濟社會順暢銜接。解決「畢業即失業」跟企業招不到合意人才的矛盾,還得提升教育培養模式與經濟社會的契合度。

其次,就是外部制度機制的改變,以往有些官本位的科研、教育和技術開發體制,制約了創新人才的產生。在人口形勢已發生變化的當下,既要讓均衡化的公共服務等成為撬動人才紅利的翹板,也要打破堰塞人才創造力的機制體制。

人口問題從來都不只是人口學層面的問題,還關係到社會經濟活力、要素資源整合。因此,在直面「生育率變勢」跟傳統人口紅利趨薄的問題時,也該針對現有的人口基數和「人才紅利」的發掘空間,為個體福祉、經濟增長找准「人口優勢」新坐標。

「發展最大的潛力是『人』,最大的動能同樣也是『人』。」惟有發現並激活了「人」,從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的轉變,才能更可期。

微言大義欄目開始進入兩會時間。您可以就自己了解、關心的兩會話題、國計民生,以在「新京報評論」公號、「沸騰」公號以及「新京報社論」公號文章下或後台留言的方式,提出你的兩會「微提案」,我們將擇優刊發,有稿費。

要求:格式統一為「微提案:#話題#+內容及理由」,140字左右。

特別提示:留言如入選新京報A03版「微言大義",請在後台回復您的「真實姓名+銀行卡號」。

關注大時代的變革與公民命運

識別上方二維碼關注「新京報社論」公號

關注新京報評論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