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一個保溫杯背後:人到中年,你還要估值多久?

這個周末,一個穿著一件T恤衫牛仔褲的中年眼鏡男被一個紅衣大媽領著人堵在機場,從登機口硬生生拖出來,原因是追債。

中年的搖滾男人拿個保溫杯已經讓無數人唏噓,中年男人被以這種方式出名,更是斯文掃地。尤其是這個人據網友爆料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前董事長和大股東,袁明。

袁明是誰:一個男人的前半生與後半生

袁明,1963年人。

17歲考入太原科技大學,21歲大學畢業被分配到安徽淮北發電廠工作,成為一名工程師。作為一位技術狂,29歲的他,南下深圳創業成立電子科技公司同洲電子。從做電子顯示屏入手,後轉型為數字電視終端設備製造商。

1998年推出第一代產品,2001年拿到風投,2006年在A股上市,前後不過9年。

一桿進洞,一氣呵成。

這一年,他43歲。

2006年的同洲科技,生產高科技產品,行業地位是全國老大,A股上市,黃袍加身。主要股東融技術專家、資本明星於一體:第一大股東兼創始人是技術專家,第二大股東達晨創投,第三大股東深創投

可謂錢途不可限量,堪稱那一年資本市場炙手可熱的明星公司。

然而時運不濟。

上市以後沒多久,同洲電子的主營業務產品數字電視機頂盒的競爭開始陷入紅海,競爭日漸激烈,公司收入停滯,利潤下滑。2010年,同洲電子出現虧損1.3億。

在公司主營業務遇阻之後,同洲電子開始轉型。這時候的大背景開始推三網融合,A股市場上開始炒互聯網+的股票。同洲電子把握著這股東風,做盒子。這場轉型頗受資本市場的喜愛,2013年,同洲電子的股價上漲了168%。

資本市場的反應讓同洲再次感受到了命運的溫暖,畢竟哪個百年企業在發展的過程沒遇到過幾次挫折?

意氣風發的袁明在同洲盒子上市前夕發了這樣一條微博:

——是不是很霸氣?只是沒有實力做基礎的霸氣是雷人

隨後不久,同洲又指稱小米盒子抄襲了同洲機頂盒操控法。尷尬的是而小米並不把同洲當做是同一檔次的對手。小米王川表示太雷人。

同洲盒子也確實不是小米同一級別的對手。第二年,同洲盒子已經不怎麼被提起。

2014年,同洲電子巨虧4.17億。轉型遭遇重挫,主業收入萎縮。

自此之後,袁明感受到的只有資本市場的冷酷無情。只錦上添花,不雪中送炭。

2015年5月,袁明將所持股份的98.74%質押給券商,兩個月後股票腰斬,袁老闆爆倉

2016年3月,袁明與小牛資本簽訂借款協議借款8.7億,隨即贖回在券商的股份后第二天又質押給小牛。再後來,袁明不能歸還借款,小牛資本拿到了袁明質押給它的1.2億股同洲電子的股份。

為了獲得資金,袁明不僅清倉解禁股,也通過種種操作繞開證監會的審批賣掉了限售股和控權股。

同洲電子最終換了主人。

估值還是賺錢

每一個企業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遇到挫折,但有的企業能夠駛出淺灣,走向更廣闊的海域,而有的企業卻會從此擱淺直至船破帆爛,背後的原因何在?

答案是:掌舵人的格局。

同洲科技上市以後,過於迎合資本市場,重視估值重於現金流。在轉型的關鍵時刻,同洲科技選擇了更有故事性卻高度消耗現金流的業務來迎合市場熱點,卻沒有踏踏實實的去賺錢,沒有認認真真的去構建業務壁壘。

同洲電子選擇的數字機電盒領域,這是一個資金消耗型的領域

  • 大客戶依賴嚴重:2016年年報里,前五大客戶佔據了35%的收入;

  • 毛利率低:面對大客戶,議價能力弱,毛利率常年在15%-20%之間居多,2016年主營業務毛利率18%;

  • 應收賬款大:還是在大客戶面前的議價能力問題,2006年至2012年,同洲電子收入從10億到達21億,凈利潤從6700萬增加到1.93億,所付出的代價是應收賬款從2006年的3.44億增長到2012年的13.8億。

  • 投資規模巨大:製造業的收入擴張以及新產品的上線,都需要產能的擴張支撐,這就需要不斷的資本支出。2006年-2012年,同洲電子的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也高達10億。

同洲電子為了短期的估值去迎合資本市場,做著低毛利率的事情卻為了增加利潤不斷增加應收賬款與投資。轉型上追逐手機、盒子、電視互聯網這些競爭對手極其強大或政策極不明朗的領域,卻一直沒能建立新的根據地。最終,現金不斷失血,坐失轉型良機。

沉重的包袱壓得同洲出現了巨虧,2014年巨虧4.16億,2016年巨虧6.1億,於是出現了袁明大甩賣的一幕。

這一幕,就是縮小版的樂視故事再翻版。同洲的故事與樂視還是有本質的不同,樂視是為了彌補一個坑而吹出更大的故事,同洲提前剎車卻為時已晚。

在2015年和2016年這兩年,可以看到同洲明顯在剎車了。無論是應收賬款規模,投資規模,都是在明顯控制力度,到2016年末,應收賬款餘額回到了3.55億,2016年的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只有負2200萬,是高峰期年度的十分之一。

只是,同洲已經失去了轉型的機會,袁明被迫出局。

人到中年,企業到了這個規模,別太在意估值了,踏踏實實做事,賺錢,才是王道。

結語

要做賺錢的公司還是高估值的公司?同洲就是活生生的案例。估值,主動權取決於別人,賺錢,主動權在自己。

樂視這個老師帶壞了很多老實徒弟,樂視曾經的成功讓幹了一輩子製造業的徒弟們看到,炒概念比做事賺錢更重要。做PPT、講故事,竟然可以做到市值高達千億。只是當他們真的學的時候,發現才這是更大的坑。踏踏實實賺錢比什麼都重要。老乾媽多年不上市,有其智慧

社會大學,學無止境。

袁明已經是非常成功的人物,年輕的科學家,上市公司大股東董事長,但是在對資本市場的認識依舊不夠深刻,對互聯網+新行業的認識過於膚淺,最終在大時代的潮起潮落中沒有把持住自己,迷失了自己。

很多錯誤,事後看來如此清晰,可是面對一個膨脹的成功者,又有幾個人能對他說真話呢?他又能聽進去幾個人的意見呢?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