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互聯網的下半場,創新遠比商業模式力量大

3月9日,馬雲啟動了一項代號為「NASA」的計劃,這個和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同名的計劃,目標是讓阿里巴巴變成一個技術創新驅動型公司,以達到其構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的願景,即服務全球20億消費者,創造1億就業機會,幫助1000萬家企業盈利。

未來20年,阿里巴巴將組建獨立研發部門,建立新的機制體制,為服務20億人的新經濟體儲備核心科技。阿里巴巴動員該公司全球20000 多名科學家和工程師投身這一戰略。

當前,舉國上下都在談創新。兩會期間,習總書記連續第五年在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時「下團組」強調「創新」。為什麼創新已經變得那麼迫切了?

這是因為儘管當前經濟全球化讓整個世界變得「平坦」,我們很容易利用巨頭提供的底層技術服務,讓我們的產品和服務開發更便利,然而我們卻不得不受制於人,在巨頭的規則與體系里發展。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個嚴峻的現實:支撐我們所有應用服務的底層基礎技術大多屬於美國巨頭公司;支撐互聯網的核心伺服器技術被IBM和甲骨文等公司掌握;兩大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分別屬於蘋果、谷歌公司;主流智能終端晶元更是被英特爾、高通等公司牢牢控制。

反觀國內,過去幾年,互聯網蓬勃發展,資本一路狂奔,著實推動了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國內互聯網滲透率超過50%,各種各樣的互聯網服務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不過在互聯網火熱發展的過程中,卻伴隨著飢餓營銷、燒錢補貼用戶和以內容來搶佔用戶時間種種低價值的商業運營方式的出現,對於整個行業的發展沒有帶來持續強勁的推動力。

移動互聯網紅利結束,互聯網發展增速放緩,互聯網發展進入「下半場」。2016年,李彥宏提出互聯網的下一幕是人工智慧,同一時間,在地球另一面的Google也將公司戰略由Mobile First轉向AI First。尤其是今年兩會,人工智慧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成為了企業界代表委員們的熱議話題。回望過去,我們看到,在電商市場趨於飽和時,阿里依靠技術積澱造就的阿里雲成為阿里巴巴集團營收增長的中流砥柱;京東在今年開年年會上,更是直白地表明「京東的下一個十二年,只有技術」;華為把創新作為自己發展的原動力,在世界科技創新舞台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金萬維以每年1-3款的速度不斷推出創新產品,其研發產品成功服務於全球500多萬企業。

在一個前路尚不明朗的現在,全球每一家企業都在積蓄力量,謀划未來。也許並不存在嚴格意義上的發展趨勢,凡是以絕對的變革技術引領行業,都能成為領先者。人們彷彿看到十年前,第一代蘋果手機發布,隨即安卓系統發布,PC市場疲軟,英特爾的風頭被高通蓋過。那麼從現在起到接下來的十年,誰又能挑起新一輪的變革?唯有創新!底層技術服務創新可以讓企業獨領風騷。

沒有一勞永逸的成功,任何一家科技巨頭都有技術焦慮症,握有技術,才握有長久的未來。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的企業可以突破歐美國家技術壁壘,掌握可以把握全局的核心技術。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