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2016中國三農十大創新榜樣 | 科技小院,解決農技推廣最後一公里難題的偉大實踐者!

農報君按

2016年初,「三農發展大會」橫空出世,召集八方三農精英,討教「中央1號文件」精髓,當場,還有一個新設立旨在宣揚三農創新好模式的獎項。一年過去了,歷經層層篩選,十個好模式榮獲「2016三農十大創新榜樣」,將在2月25日舉行的「2017三農發展大會」的現場,接受來自各路英雄的膜拜。作為農民日報社的當家新媒,農報君自然要給大家提前送上大福利,從今天開始,每日送上兩個創新模式,一直持續到大會召開當日。

(PS:走過路過,不要錯過,這麼重要的事,農報君拿到了獨家首發權哦,快為打榜成功的模式歡呼吧,這裡也許有你創造的,沒你的也不要緊,擼起袖子加油干,明年也許你就上榜了!)

自從鄧爺爺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我們已深刻地認識到科技對生產力的推動作用。

但是現實的打臉不要來的太快!

前幾年一項研究表明,每年有將近6000多項農業方面的科研成果通過鑒定,僅有40%到生產裡面去示範,經過示範的也僅有40%產生了規模效應,也就是說成果轉化率僅有16%,而國外至少50%~60%。

2011年,西瓜嫁接苗技術成熟好幾十年了,河北的瓜農們竟然聽都沒聽說過;雷州半島的農民一直按部就班地種植著鳳梨,即使在最乾旱的月份也以為鳳梨抗旱而不必澆水……

不過,這一切都因為她的誕生而逐漸改善著。

那就是—科技小院。

科技小院,2009年誕生在河北曲周縣一座廢棄的農家小院里。她叫小院,可院子里的人思考的是最根本的問題——如何解決「三農」問題;探索的是最有價值的路徑——如何實現農業科研與生產實踐、科研人員與農民、科研院所與農村的無縫鏈接與互動;回答的是知識分子必須回應的時代命題——能夠為解決「三農」問題實實在在做些什麼?

農大的師生們住進村裡開展農技推廣服務,一年中有300多天都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零距離、零門檻、零時差和零費用地教會農民應用高產高效農業技術,推廣面積達1000多萬畝。

科技小院成立的第一年,他們的示範方里的玉米平均增產了16.7%,最高的一個農戶畝產超過了1600斤。當地民說,很多年了有事很難找到人,現在把技術送到家門口了,啥是共產黨的好作風?這就是。

科技小院的師生們把成熟的種植技術教給村裡的瓜農們,還幫著他們成立合作社,註冊商標,把村裡的西瓜買到了韓國。於是,村民們集資給師生們唱大戲、送錦旗。

科技小院的師生們在忙著給村民培訓的同時,在莊稼地里做出一流科研創新,科技小院圍繞農業生產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在地方農技員和農民的參與下,開展高水平科學研究,在農民的大田裡反覆檢驗,最後應用於生產。目前,集成技術34項、集成技術規程8套、研究開發產品6個、申報國家專利16項等,科技小院網路參與的大氣氮沉降、高產高效技術研究等《Nature》上發表。

在解決農技推廣最後一公里難題的同時,科技小院推動農村文化建設,組織婦女識字班、舞蹈隊等,攪熱了日益冷寂的村莊。慕尼黑大學Heissenhuber教授專門在德文雜誌上撰文介紹科技小院組織農村婦女發展生產、開展文化活動的情況,2013年他還帶著自己課題組的16名老師、博士生專程從德國來到曲周科技小院交流、學習。

8年時間,她已成長為一個頑強的生命體——

從最初只在河北曲周、吉林梨樹、黑龍江建三江,到廣東徐聞、廣西隆安、海南海口、山東樂陵,再到後來河南、江蘇、重慶、安徽等地紛紛主動上門取經希望把小院開到當地,而今小院已走出國境,開到了寮國;從最初只是小麥、玉米、水稻的科研推廣,到如今拓展到西瓜、蘋果、小棗、鳳梨、香蕉等多種作物的研究服務;從最初只是由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植物營養科研團隊發起創辦,到如今聯合本校其他專業、各地高校院所、企業和農技推廣機構協同參與……生生不息,漸成燎原之勢。

有了泥土的芳香,科技小院迅速開枝散葉、野蠻生長,知名高校企業紛紛加入,已建立了60多個科技小院,形成了涉及20個省市區的22個作物生產體系的全國性協作網路。目前科技小院還走出了國門,被聯合國列入可持續發展模式。

(原諒我不能一一講述科技小院的故事,點擊閱讀原文獲取更多內容。靜下心來,讀一讀他們的故事,你會發現有那麼一群人,他們深深地愛著這片土地,他們紮根田野,奉獻著自己的青春與才智。他們也是這片土地上最可愛的人吶!)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