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言論自由的100種死法

5月3日是世界新聞自由日(World Press Freedom Day)。世界新聞自由日由聯合國創建,旨在提高新聞自由的意識,並提醒政府尊重和提升言論自由的權利,該權利銘記在世界人權宣言第19條中。截止今日,世界新聞自由日已經設立24年周年,但通往「言論自由」的道路依然艱苦而漫長。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我們與大家分享一組關於「言論自由」的海報,總共100張。這100張海報是 「Poster for Tomorrow 言論自由」海報競賽的獲獎作品。這次海報比賽由義大利GoodDesign文化協會主辦、國際特赦與無國界記者支持、法國教科文組織委員會及歐洲理事會贊助。

100張獲獎海報的作者來自世界各地,其中也包括。他們向我們展示了「言論自由」的100種死法,也指明了抗爭的應有姿勢。

以下是100張海報,如果您堅持到最後,文末還有一張小小的書單。

01

《嫁給沉默:我們至死不分離》Vanessa Sampedro,美國·潘布魯克派恩斯

02

《呼吸》Vangelis Liakos、Yiannis Haralampopoulos、Alexis Nikou,希臘·薩洛尼卡

03

《表達自由》Beril Ates,土耳其·安卡拉

04

《總統》Pamela Campagna、Thomas Scheiderbauer,義大利·特里賈諾

05

《急需的工具》Carla Mueller,奧地利·維也納

06

《沒有籠子的言語》Florian Harmand、Flavie de Ravel,法國·利摩日

07

《你自己的敵人》Jocelyn Blanchard,加拿大·蒙特利爾

08

《我削我的筆》Jacqueline Ung,加拿大·泰勒伯恩

09

《禁止描述!》Maryam Azad,伊朗·德黑蘭

10

《第19條》Clémentine Tantet,法國·勒維西內

11

《表達自由》Mohammad Ali Khalaji,伊朗·德黑蘭

12

《壓制對抗討論》Lauren Rolwing,美國·納什維爾

13

《我的聲音卡在喉嚨里》Mohammad Hadi Jamali,伊朗·德黑蘭

14

《本能》Sadra Wejdani,伊朗·德黑

15

《因為這張嘴是我的》Frank Arbelo,玻利維亞·拉巴斯

16

《伊朗表達自由的希望》Amir Khojaste,伊朗·卡拉季

17

《審查》Maya Stepien,荷蘭·海牙

18

《自由》Damian Vasquez,厄瓜多·里奧班巴

19

《剪斷沉默》Katherine Sandoval,秘魯·利馬

20

《言語即力量》Noah Scalin,美國·里士滿

21

《大聲說出來》Maya Stepien,荷蘭·海牙

22

《壓制》Etienne Beaudoin-Vles,加拿大·蒙特利爾

23

《快門》Olivier Mercier-Chan Kane,加拿大·蒙特利爾

24

《說你想說》Gutiérrez Tapia,秘魯·利馬

25

《不再沉默》Matias Cageao、Ana Moriset,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

26

《赤裸裸的真實》Shamak Pourjabbar,伊朗·德黑蘭

27

《筆桿比槍桿強大》Anne-Charlotte Coudreau,法國·Nogent sur Marne

28

《無題》Jorge Chamorro,西班牙·馬德里

29

《在某些國家……》Franz Kainz,奧地利·維也納

30

《表達的自由》Arman Mana、She-Ma Mana,伊朗·馬什哈德

31

《國家的媒體與真相》Maryam Azad,伊朗·德黑蘭

32

《性別滅絕》Cesar Hernandez,墨西哥·普埃布拉

33

《無自由,無權利》Nicolò Mainardi,義大利·威尼斯

34

《揭開女性的自由》Mehran Poursmaeili,美國·奧斯汀

35

《住口》Sophie De Henau,加拿大·神布魯諾

36

《唇亡齒寒》Guowei Wu,·深圳

37

《神馬,草泥馬,還是鹿馬?》Manne Liang,·大連

38

《X_壓制_海報》Boris Bonev,保加利亞·索菲亞

39

《拷問》Asli Togus,土耳其·伊斯坦布爾

40

《武器的選擇》Gram Garner,美國·奧斯汀

41

《審嚓員》Rudy Marc,法國·拉費爾

42

《為了那些不能的人,說出來》Candy Chang,芬蘭·赫爾辛基

43

《筆戰士》Aydin Bahramlou,加拿大·多倫多

44

《困境》Mathieu Daudelin,加拿大·蒙特利爾

45

《縫住你的唇》Majid Modir,瑞典·斯德哥爾

46

《「持」多久戰》Liyuan Xu, Xin Jin,Man Liang, Lianjian Chen,·大連

47

《大規模防禦性武器》Ferdinando Dambrosio,Chiara Bianchini,

Simona Borensztajn,Anna Maria Lupo,義大利·布斯托-阿西齊奧

48

《呼喚全球言論自由》Frauke Bartels,美國·錫達帕爾克

49

《譴責》Rémi Gombert,法國·Perencies

50

《言論自由》Andrea Castelletti,義大利·米蘭

51

《羅網》Etienne Beaudoin-Vles,加拿大·蒙特利爾

52

《粉碎那把劍》Nicola Orlandi,義大利·博洛尼亞

53

《表達的自由》Minglian Li,·廣州

54

《人們要說政府就必須聽》Paolo Mainini,義大利·雷焦艾米利亞

55

《貼到你嘴上》Majid Modir,瑞典·斯德哥爾摩

56

《筆》Tomaso Marcolla,義大利·拉維斯

57

《X壓力》Lance Rutter,美國·芝加哥



59

《圖騰上的博客》Victoria Nazir-Sampaio,美國·邁阿密

60

《剪》Kwang Sop Shin,Joo Ho Lee,Hee Dae Yoon,Jae Min Yang,韓國·首爾

61

《見鬼的表達自由》Majid Modir,瑞典·斯德哥爾摩

62

《思想無限,卻有繩》Andrea Passera,義大利·卡拉瓦喬

63

《真理誕生於爭辯》Maria Okolnichnikova,俄羅斯·聖彼得堡

64

《進化》Guowei Wu,·深圳

65

《我聽見你的聲音》Mehdi Mohammadi,伊朗·德黑蘭

66

《表達自由》Sarah Hartwig,德國·柏林

67

《不同的炸彈,炸彈不同》Lucaz Mathias,巴西·Jacarel

68

《揭開我的痛苦》Massimo Rinaldi,Davide Bacchilega,義大利·柯雷喬



70

《言語自由》Gregory Drobny,波蘭·Krzyzanowice

71

《老大哥正看著你》Lucille Clerc,英國·倫敦

72

《索套》Ojasvi Mohanty,印度·邦加羅爾

73

《第19條》Tomaso Marcolla,義大利·拉維斯

74

《真相與審查》Maryam Azad,伊朗·德黑蘭

75

《審查制度》Pier-Philippe Rioux,加拿大·蒙特利爾

76

《談/砰》Carlos Logroño,Juan Durango,厄瓜多·里奧班巴

77

《無語》Daniele Asteggiante,義大利·薩索馬可尼

78

《傳播》Mathieu Daudelin,加拿大·蒙特利爾

79

《一個股東是不是記者》Romain Baro,法國·南特

80

《生命之血》Selcuk Ozis,英國·倫敦

81

《微笑自由》Gergely Boganyi,匈牙利·Budakeszi

82

《喂》Babak Madandar,伊朗·德黑蘭

83

《Giorgio Irani2009精選》Daryoush Tahmasebi,瑞典·呂勒奧

84

《綠色救助》Sara Sotoudeh,伊朗·德黑蘭

85

《一起來》Matias Cageao,Ana Moriset,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

86

《無題》Sepideh Riahi,美國·亨廷頓比奇

87

《如果你有反對意見就說出來》Junxiao Xu,·杭州

88

《真理有刺》Moisés Romero,墨西哥·薩波潘

89

《當自由保持沉默》Sophie De Henau,加拿大·聖布魯諾

90

《每一個早晨》Juliano Ijichi Machado,巴西·聖保羅

91

《(不)文明》Adele Ivona,義大利·普蒂尼亞諾

92

《大聲說!》Selcuk Ozis,英國·倫敦

93

《自由》Ferenc Kiss,匈牙利·塞格德

94

《焉論自由》Christopher Scott,英國·鄧甘嫩

95

《筆為魚肉》Natacha Castonguay,加拿大·蒙特利爾

96

《「全」利》Sameera Kapila,美國·聖馬科斯

97

《你關不住鳥兒的歌聲》Radka Yordanova,美國·奧斯汀

98

《墨彈》Davide Galbusera,義大利·佩雷格

99

《審查在伏擊》Elisa Baldissera,義大利·都靈

100

《自由的鑰匙》Pablo Di Firma,阿根廷·羅薩里奧

我是分割線,以下是書單--------

下面三本書的作者分別來自東歐、東南亞和中東地區,他們記錄了圍繞言論自由、創作自由和閱讀自由所展開的「殊死之戰」。

01

天鵝絨監獄

[匈牙利]米克洛什·哈拉茲蒂 著

戴濰娜 譯

三輝圖書/中央編譯出版社

已上架

《天鵝絨監獄》是匈牙利著名作家米克洛什·哈拉茲蒂的代表性作品,出版后在歐美的知識界引起了相當大的影響。這本黑色的小書描述70年代後期匈牙利的審查制度,用奇妙的「雙簧體」剝出東歐社會文化下的骨架:是什麼塑造了藝術家的創作和言說?用「塑造」而不用「鉗制」的原因是,哈拉茲蒂指出這種新型的制約制度本質上是一座由天鵝絨鋪就的監獄,藝術家在其中自覺地放棄,溫順地俯首。

02

已上架

美國記者艾瑪·拉金重訪了奧威爾在緬甸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曼德勒、渺彌亞、仰光、毛淡棉、傑沙……她試圖為一些問題尋找答案:是什麼樣的經歷促使奧威爾放棄了殖民地生活,轉而從事寫作?又是什麼讓緬甸這個地方變得如此貧窮和悲慘?拉金復原了奧威爾這段幾乎被所有研究者忽略的生活經歷,並寫出了奧威爾對今日緬甸的精神影響。與此同時,她帶著奧威爾的清醒和觀察力,刻畫了在殖民幽靈與獨裁統治的交纏下,緬甸日常生活的矛盾與荒誕,以及人們的恐懼與希望。

「我們不能說出或者寫下那些正在緬甸真實發生的事情。」一名作家在茶會上說。作者和新聞記者如果發表了政府認定為反動的觀點和信息,會被列入黑名單。即使從輕發落,列入黑名單也意味著你被禁止出版作品,如果從重發落,意味著在緬甸監獄度過幾年時間。

03

在德黑蘭讀《洛麗塔》:以閱讀來記憶

[美] 阿扎爾·納菲西(Azar Nafisi) 著

朱孟勛 譯

三輝圖書/外研社

已上架

1995年秋,伊朗學者阿扎爾·納菲西辭去教職,她挑選了七名學生,邀請她們和自己堅持一場秘密的讀書會。每周一次,她們讀納博科夫,讀菲茨傑拉德,讀亨利·詹姆斯,讀簡·奧斯汀。

對這些作品中人物與命運的討論讓她和她的學生們越發領悟到自由與自我的意義。她和她的學生們秘密而堅定地反抗著,在政府強制要求女性戴面紗著黑袍的時候,私下悄悄地化妝、塗指甲油,她們有自己的夢想和追求,期盼著美好的未來。面紗和黑袍之下,藏的卻是她們五彩繽紛的夢。而閱讀,則是她們作為個體的最後也是最不能放棄的堅持抗爭、追求自由的方式。

納菲西以清新而富有詩意的筆調,記錄這些德黑蘭的年輕女性如何閱讀這些被伊朗政府列為禁書的西方文學名作。她們個體的生命歷程亦證明:隱秘的閱讀所帶來的「微小的開口」,通往的卻是極大的自由。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