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還記得你第一次為死亡哭泣是什麼時候嗎?

原標題:還記得你第一次為死亡哭泣是什麼時候嗎?

貪生怕死的壹讀君|安安

當代心理學家歐文·亞隆曾說:折磨我們的不是死亡,是對死亡的焦慮。

早在我們還是兒童時,對死亡的恐懼就已經瀰漫在我們心裡。按照瑞典心理學家皮亞傑的觀點,2-7歲的幼兒已經知道死亡意味著分離。很多小孩在第一次上幼稚園時又哭又鬧,就是因為將對死亡的認知轉換為了一種分離焦慮。此外,每個人應該都曾有被鬼故事嚇到不敢上廁所的童年回憶吧?「鬼」本身就代表著死亡。

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會親身經歷長輩或者寵物的離去。正如《寵物公墓》里路易斯的小女兒在自己的愛貓死後開始纏著爸爸問「我也會死嗎」。大量的證據表明,孩子對死亡的好奇比探究自己是怎麼生出來的更強烈。

可惜的是,面對「我從哪裡來」與「我到何處去」這兩個問題,很少有家長會給出正確答案。所以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我們會為自己是從垃圾桶里撿來的「真相」難過,同時又為自己可以活到1000歲而感到慶幸。

當然,父母也不是有意欺騙,誤導來源於兩方面。其一是大人常常低估了孩子對死亡的恐懼,以為可以敷衍過去。歐文·亞隆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選了192位孩子談話,結果發現有90%的母親低估了孩子對死亡的擔心。同時另一份研究報告也指出,即使是受過良好專業訓練的工作人員,在對兒童面對死亡反應的觀察上也很不可靠。

第二個原因很簡單,就是大人自己也不想直面死亡。死亡焦慮屬於人穩定的性格特徵,無法真正克服。只是大部分成年人能找到更有效的應對方式。

有學者曾通過抽樣調查總結出幾種關於死亡最常見的恐懼,並依重要性排列如下:

一、我的死會造成親友的哀傷。

二、我所有的計劃和構想都結束了。

三、垂死的過程可能很痛苦。

四、我再也不能有任何經驗了。

五、我不再能照顧被我扶養的人。

六、我擔心如果有死後的生命,到底會發生什麼事。

七、我擔心自己的身體在死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後來凱森邦指出,它們的核心是生命終結,自我消散。因此,對抗死亡焦慮最好的方式就是「自我延續」。

弗洛伊德推測,人類的基本團體、社會生活的元素,是出於對死亡的恐懼而形成的。最早的人類因為害怕分離,不知道在黑暗中埋伏了什麼東西而凝聚在一起。我們維持這種團體,為的是能繁衍不絕。追溯團體的歷史,象徵永生不朽的追尋。黑格爾甚至假定歷史本身就是人與死亡之間的故事。

歷史上有個將炫富玩到極致的美第奇家族,他們的小目標不是先賺一個億,而是直接玩出了文藝復興:挖掘達·芬奇,捧紅米開朗基羅、提攜拉斐爾。可能有人會覺得這只是有錢人的附庸風雅,但當伽利略將自己用望遠鏡觀測到的新衛星命名為美第奇星時,科西莫二世的欣喜可能更能反應美第奇家族熱衷於科學文化事業的原因:可以名垂千古。

美第奇家族曾贊助文藝復興三傑

這便是最典型的自我延續:在個體所存在的時間與空間極限之外的擴展與存續。此外諸如婦女生育、學者著說立傳,捐獻器官都會使個體產生生命結束后自己並沒有完全消散的良好感覺。社會心理學家埃里克森據此提出了「傳承」概念。有研究表明,越是關愛後輩的長輩死亡焦慮感越弱。

信仰宗教以及實現自我價值也是自我延續的好方式。宗教不用說,幸福的生活都在天堂或者來世;並且還能使擁有相同信仰的人產生關聯感,相當於組隊對抗死亡。

追求世俗的認同也有類似的功效。相對於個人而言,群體是「永生」的存在。通過實現自我價值被社會接納,可以使個體產生歸屬感和安全感,同時能被一個群體銘記,也是另一種形式的「永生」。

還有種自我延續方式就好玩得多了。一些學者發現,在日常生活中,人會對自己經常接觸的人或物產生情感依賴,它能為個體提供強大的安全感。當遇到危險或者令人不安的事情時,人會本能的像這些熟悉的人事求助。

例如引起很大爭議的「死亡自拍」應該就屬於這類情況。空難倖存者不在第一時間求助,而是先發張自拍壓驚。在死亡面前,人會本能的想保護自己的身份認同。

總的來說,我們一生努力生活、結婚生子,都是為了最後能坦然面對死亡。死亡不可改變,但對死亡的認識確實改變了我們的人生。

參考文獻

1.《存在心理治療》,歐文·亞隆(美),張老師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社

2.《基於恐怖管理理論的死亡焦慮與消費行為》,段明明,外國經濟與管理

3.《美第奇家族史:歐洲最強大家族締造權力與財富的故事》,保羅·斯特拉森,機械工業出版社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