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面對面 | 王亞彬:跳了60場《青衣》,我老了60次

上周日,在工作坊現場,有人驚訝地發現:台上的青年舞蹈家王亞彬,不就是電視劇《鄉村愛情》中的「王小蒙」嗎?

的確,她是「王小蒙」,也是電視劇《推拿》里的「金嫣」。不過,對王亞彬來說,更重要的身份是舞者。2009年以來,她的「亞彬和她的朋友們」舞蹈專場已經演到第八季,享譽國際,她還成為首位受到英國國家芭蕾舞團委約的編舞。

工作坊現場

《推拿》改編自畢飛宇的同名長篇小說,2012年,因為這部劇,王亞彬開始重讀畢飛宇的中篇小說《青衣》。「讀著讀著,我強烈地想將《青衣》改編成舞劇。小說文字非常有溫度,對主人公筱燕秋的心理刻畫有極強的張力,充滿改編的可能性。」

從2015年在國家大劇院首演至今,舞劇《青衣》已經在國內外演了近60場,9月9日、10日將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再度上演。王亞彬說,《青衣》是我30歲以後最好的遇見之一。

那段7分鐘的水袖濃縮了她的一生

《青衣》的主人公筱燕秋是個「戲痴」。然而命運弄人,她被迫離開舞台,無奈墜入「人間煙火」。然而,她日思夜想的仍然是戲。《奔月》的復排給了筱燕秋重新登台的希望,但最終又節外生枝,她敗落在自己的學生手下。

王亞彬集結國際創作團隊,花了3年的時間,在85分鐘的舞劇里,呈現筱燕秋生命的長度和濃度。

舞劇《青衣》中,三條線索相互交織,一條線索是戲中戲,呈現在戲曲舞台上的筱燕秋;一條線索是現實,呈現離開舞台後日常生活中的筱燕秋;另一條線索超越現實,藉助多媒體呈現筱燕秋的夢境和潛意識。三條線索有機融合,一氣呵成。開放的表達、極簡的舞美,為觀眾提供了寬闊的想象空間。

《青衣》劇照

跳古典舞出身的王亞彬,在大學時學過戲曲身段,這為她扮演筱燕秋打下了紮實的基礎。她還特意請來了京劇表演藝術家裴艷玲為《青衣》把關,並向崑曲名旦魏春榮等學習手勢、眼神和步伐。「從名角兒身上,我不僅僅學到了很多舞台的處理方式,也更好地捕捉到了筱燕秋在台前幕後的心境。」

王亞彬偏愛水袖,在《青衣》中,有兩段水袖的呈現。第一段是戲中戲里的橋段,一段3分半鐘的傳統水袖表演。第二段是在整場戲的尾聲,一段長達7分鐘的「大水袖」,在傳統水袖技巧的基礎上進行了創新和發展,酣暢淋漓、充滿悲情色彩。

這段水袖曾經歷難產,前後花了一個多月時間才編排完成。「水袖是肢體的延展,情感的外化。我們將女主人公的一生都濃縮進這7分鐘的水袖中。最後,呼吸因為劇烈的運動和抽泣變得無比壓抑,我拖著長長的水袖向舞台縱深處的黑暗走去。跳了60場《青衣》,我老了60次。」

每個人身上都能找到筱燕秋的影子

《青衣》最初吸引王亞彬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她在筱燕秋身上看到的對藝術的痴迷,她自己身上也有。而筱燕秋的孤獨敏感和對生命的熱愛,她也都感同身受。王亞彬說:「每個人身上都能找到筱燕秋的影子,她身上有愛、孤獨、悲傷、嫉妒等各種情緒。將她呈現在舞台上,是一個具有個性與共性的載體,能引起人們關於如何看待生命的共鳴和思考。」

看過舞劇《青衣》,畢飛宇用了4個詞形容。第一個詞是「完美」,他覺得這是一次成功的改編,內容和形式都無可挑剔;第二個詞是「揪心」,舞劇讓觀眾對筱燕秋的命運感同身受,產生一種切身的疼痛感;第三個詞是「殘酷」,「舞劇不但涉及人文意義上的殘酷,更加傾向於自然意義上的殘酷:一個女性在時間的流程里,時光留給她什麼」;第四個詞是「悲憫」,雖然人物的命運很悲哀,但創作者傾注了許多愛在這個人物身上。

《青衣》劇照

在畢飛宇心目中,「青衣」不僅僅是一種行當、一個角色或某個具體的人,「青衣」是「東方大地上瑰麗的、獨具魅力的魂」。他說:「王亞彬抓住了她,並讓她成為了自己。」

兩年來,《青衣》在許多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演出,肢體語言跨越國界,收穫了不同的感動和共鳴。在以色列,一位60多歲的女士,看完《青衣》后滿臉淚痕。她說:這部戲好像是為我而創作的。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