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浙江醫療服務進入「互聯網+」快車道

據新華社杭州電(記者黃筱)挂號排隊、看病排隊、檢查排隊、收費排隊、取葯排隊……在浙江,這些曾經代表大型綜合醫院的「符號」正在悄然發生改變,取而代之的是以注重患者「用戶體驗」、改善醫療服務模式的「互聯網思維」新「符號」:排隊變預約、大病小病不出縣、足不出戶看專家。

藉助互聯網工具,門診醫療逐步從線下轉到線上,醫療資源藉助大數據實現共享共用,新型的醫療模式不斷湧現,浙江的醫療服務逐步走向「互聯網時代」,不少長期困擾醫患關係的醫療痼疾被一一破解。

「一網打盡」看病等候環節

「讓病人更有尊嚴地看病,首先要從醫院的就診流程入手。」面對挂號、候診、收費隊伍長,看病時間短的「三長一短」難題,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簡稱「邵逸夫醫院」)院長蔡秀軍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針對這種情況,浙江通過「互聯網+智慧醫療」的方式優化診療全流程,不少醫院藉助微信、手機APP、醫院自助機等平台,通過預約診療等方式,縮短挂號候診時間,有效地減少患者扎堆排隊。

「如果我們通過掌握醫生在每個患者身上的用時多少,隨意、無序湧入醫院的患者,能按固定時間有序就診,那麼病人等待的時間會大大縮短。」蔡秀軍說,病人只要通過手機APP輸入信息,就能預約挂號,醫生的擅長領域、門診時間在手機端均一目了然。

此外,邵逸夫醫院跨界與支付寶合作,打破「網路預約后必須到醫院取號」的傳統做法,用移動客戶端串聯起「查詢—預約—網上支付—就診—檢查報告提醒—醫藥費支付—評價」等各道就診環節。

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簡稱「浙大一院」)院長王偉林看來,診療與互聯網「握手」,大大降低了就醫成本。「只要有手機或電腦,登錄相關醫療服務的軟體,就可與大醫院的名醫『面對面』。」

從就診效果來看,患者在全流程信息提醒和引導下就醫,就醫時間從傳統的4-5小時,縮短為1.7小時。

探索醫療資源「雲」下沉

2016年2月16日,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三名孩子失聯,72小時后獲救,被立即送往浦江縣人民醫院救治。由於情況危急,浦江縣人民醫院向浙大一院求助會診。「當時孩子面臨可能截肢的危險,我和專家團隊在途中,通過互聯網醫院平台為患兒開展遠程會診,第一時間拿出救治方案。」王偉林說。

有賴於互聯網搭建的分級診療體系,當下級醫院遇到醫療難題和突發病患情況無法解決時,大醫院的專家能夠馬上介入治療。

「未來醫療服務的下沉更多的是在『雲間』。」邵逸夫醫院黨政辦副主任林輝說。該院2015年上線健康雲平台。平台運行近兩年,目前已接入國內醫療衛生機構1200餘家,註冊醫生41000餘名,在協同推進分級診療、醫療資源下沉和基層醫療服務水平提升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目前,平台上的「雲診室」有近百家社區醫院,為2萬居民提供可視就診服務,有效實現「首診在社區、大病去醫院、康復回社區」的分診閉環,提高醫療資源使用率。

提升患者就醫的「獲得感」

「院前加速預約,節約患者時間;院中專人全程記錄病情,加速轉診,給予患者心理關懷,重視就診感受;院后遠程隨訪、健康管理,提供完整的連續性服務。」蔡秀軍說,全面提升醫療服務的質量要從提升患者就醫的「獲得感」入手。

在浙江,許多國內首創的醫療管理模式應運而生,例如國內首家推行「全院不加床」醫院、首家設置入院準備中心的醫院都在浙江,依靠互聯網大數據動態管理系統,打破住院科室的「冷熱不均」調配全院床位,減少了病人候床和等待手術的時間,降低費用。

另外,浙江各家醫院還利用各自的雲平台,對患者的病程進行精準化管理。當患者入院后,醫療團隊在全面評估患者的狀況后就會將詳細的診斷信息錄入到相應的系統中,為病人生成完整的電子健康檔案。通過數字化的病例管理,避免了病人在以後轉診、複診、回訪時進行不必要的重複診療。

「互聯網技術讓醫生對病患的管理更加精確及時。醫生在第一時間掌握病患的病情和診療過程,病人也可在第一時間向醫生諮詢病況。」林輝說。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