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尋找最美汕尾城市文化名片,快來為您的城市投票!

城市名片代表了一個城市的文化,承載著一個城市的歷史,是一個城市的標誌。

由廣東省社科聯、廣州日報集團、汕尾市委宣傳部、汕尾市社科聯共同主辦的「廣東省汕尾城市文化名片」推選活動於7—8月全面展開,將以下24張初選名片中挑選15張汕尾市城市文化候選名片,趕緊為你喜歡的名片投票!

介 紹

文化藝術類

1.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汕尾市

汕尾市位於廣東省東南部,東連揭陽,西接惠州,北靠河源和梅州,南瀕南海,地理位置處在珠三角地區、潮汕地區和梅州地區三大板塊交匯處。汕尾市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通過歷史長期的磨合,這裡形成了既有中原、越甌和閩南文化,又有海洋文化的多元文化特徵。同時汕尾這塊神奇的土地上孕育了著名的音樂大師馬思聰、民俗學之父鍾敬文、著名版畫家何白濤等一代藝術英才。

汕尾人民長期以來,在創造物質文明的同時,努力繼承、發展優秀的傳統文化和群眾喜聞樂見、耳熟能詳的傳統民間藝術,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蘊。聰明智慧的汕尾人民在生活和勞動中創造了種類繁多、豐富多彩、極具地方特色的民間藝術。久演不衰的「正字戲」、「白字戲」、「西秦戲」、「皮影戲」四個古老稀有劇種被譽為活化石,還有宋代流入,全國絕無僅有的陸豐大安「滾地金龍」;元末明初形成的「汕尾漁歌」;明萬曆年間形成的「錢鼓舞」;有距今700餘年的「南萬象歌」以及古老的「英歌舞」、「龍舞」、「麒麟舞」和「百獸舞」等等。

目前,列入汕尾市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有民間工藝、音樂、舞蹈、戲曲、消費習俗、歲時節令、民間信仰等幾大類共58項,其中28個項目入選省級非遺代表名錄,9個項目入選國家級非遺代表名錄。2005年9月,汕尾市成功舉辦了有廣西、海南、雲南、貴州、四川、湖南、江西、福建、廣東和香港、澳門九省二區參加的「首屆泛珠三角(廣東汕尾)民間藝術節」。2008年1月,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汕尾市為「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2、汕尾稀有劇種

——正字戲、西秦戲、白字戲、皮影戲

陸豐正字戲劇照

海豐西秦戲劇照

海豐白字戲劇照

陸豐皮影戲劇照

汕尾市所轄的城區、海豐、陸豐民間藝術品種異常豐富,這裡遺存有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的正字戲、西秦戲、白字戲和皮影戲這四個全國稀有劇種。

正字戲又稱正音戲,也有南下大戲之稱,以中州音韻官話(正音)唱念,系南戲遺響,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歷來被中外戲劇界專家、學者譽稱為戲劇活化石。正字戲的聲腔與伴樂豐富多彩,有正音曲(雜以弋陽、餘姚、海鹽、青陽、四平的一種腔調)、崑腔、雜調,是一個多聲腔古老珍稀劇種。

西秦戲又稱亂彈戲,傳統戲曲劇種之一。明代由西北地區的秦腔流入汕尾市,與地方民間藝術結合,至清初形成廣東汕尾市地方戲,西部地區傳過來的秦腔戲種,故簡稱「西秦戲」。用海豐官話演唱,屬板式變化體聲腔系統,約有200多年歷史,音樂唱腔有正線、西皮、二黃、小調數種,藝術風格同秦腔、徽劇相近。

白字戲又叫「海陸豐白字」,用海豐方言演唱,音樂以聯曲體為主。其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元末明初,甚至更早。它從閩南流入粵東,與當地方言、民間藝術結合,音樂唱腔基本為曲牌聯綴體,輔以民歌小調。因唱曲多用「啊咿噯」襯詞拉腔,故俗又叫「啊咿噯」。後來吸納竹馬、錢鼓、漁歌音樂等漢族民間藝術,形成了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戲種。

皮影戲與閩南、潮州和台灣地區的影戲是同源的,是「潮州影戲」的遺存,相傳南宋末年從閩南傳入,是南路的一支。它是地方民間工藝美術與戲曲巧妙結合而成,集繪畫、雕刻、音樂、舞台技藝於一身的獨特藝術劇種,是多元化藝術潮流中的一朵奇葩,被公認為世界文化的活化石。

3.汕尾漁歌

汕尾漁歌是甌船漁民在日常生產生活中即興吟唱的民歌,分敘事歌、抒情歌等。汕尾甌船漁民是宋、元年間從北方南遷而來的漁民,集中分佈在粵東汕尾市轄區內。汕尾漁歌生態古老,旋律優美,特色鮮明,富有海洋氣息。語言為閩南方言(福佬話),簡樸通俗、生動活潑、貼近生活。汕尾市沿海地區的漁民都會唱汕尾漁歌,其中城區新港街道會唱漁歌的漁民最多。

據文獻記載,汕尾漁歌從宋代就開始傳唱,元、明時期在沿海廣為流傳,清代漁歌傳唱達到鼎盛時期,從沿海傳唱到內地。汕尾漁歌被音樂界稱為海洋音樂的「活化石」、「南海漁歌的代表」,具有寶貴的文化藝術價值。上世紀80年代,原生態《汕尾漁歌》被編入《民間歌曲集成》,1992年在《人民音樂》增刊出版;新編輯《南海漁唱——汕尾漁歌》被列入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汕尾漁歌於2014年9月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4.大安滾地金龍

大安滾地金龍始創於南宋,距今已有870多年的歷史。明嘉靖年間,黃氏光昭公一支從福建漳州移居廣東陸豐大安南溪村,並帶來「滾地金龍演史傳」。

大安滾地金龍由龍頭、龍身、龍尾三部分連成一體。演出時由二人進入「龍身被套」,一人舞龍頭,一人舞龍尾,整個表演過程分為開場見禮、打圍巡洞、游潭戲水、伸筋洗鱗、伏蟄聞雷、聞雷起舞、駕雲飛騰、收場還禮八個舞段,其結構簡短精彩,嚴密緊湊,波浪起伏,動靜結合,和諧協調,一氣呵成。八個環節是模仿龍的旋舞飛騰、戲水嬉耍、沉思奮醒、柔靜盤曲、勇猛奮進等精彩動作,兩人配合默契,舞韻獨特,細膩神妙,翻滾自然,栩栩如生,環環相扣,成為完美的藝術整體。造型美、表演藝術美和內在美高度統一。其在造型上,除唯妙唯俏地再現龍的體態,還體現了龍的國度、龍的文化內涵和承傳。龍舞的伴奏是用威武雄壯,嘹亮開闊的陸豐正字戲的牌子大鑼鼓、大小鈸、大嗩吶等樂器,按不同的情節表演而吹奏不同的曲調。

2006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9年11月,大安滾地金龍首次登上澳門舞台,參加「百越流金——慶祝澳門回歸十周年藝術專場演出」。2011年6月,參加「第十屆民間文藝山花獎•民間藝術表演(舞龍)大賽」,榮獲金獎;2012年1月被文聯、民協聯合評為「山花獎」;2013年5月,大安滾地金龍隨廣東省政府組織的出國演出隊伍,首次走出國門到訪白俄羅斯、烏克蘭參加「廣東文化周」活動。

5.海豐麒麟舞

海豐麒麟舞是廣東汕尾地區民間觸舞技、舞蹈、音樂和製作傳統文化於一體的武術形式,它與獅(俗稱虎獅)舞齊名並列,主要流行於海豐,傳播於香港、台灣等地。海豐麒麟舞主要在春節期間和喜慶節會上表演。海豐麒麟舞乞今為止還保留傳統的表演方式,通常以農村的曬場、空地為表演場所,由一人舞動麒麟頭、一人牽動麒麟尾。在大鑼、大鼓、大嗩吶的伴奏下,開始舞動麒麟,先朝天拜三下,接著繞圓場和朝場地四個角落覓食,此時嗩吶吹奏的獅詩《吃四門》,然後在場地中間舞弄,表演出打滾、舐腳、洗須、咬騷等風趣動作及喜怒哀樂的情緒。麒麟舞後為武打表演,這是海豐麒麟舞的傳統精華,先後表演打拳、弄棍、搬刀、舞尖串、尖串對鐵尺、輾藤牌,最後集體搬棍對打,隨著吹打樂節奏的加劇形成表演的高潮。

海豐麒麟舞作為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民俗活動,深受汕尾人民的喜愛,數百年來人們在分享著它帶來歡樂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感受了一種既文又舞的文化精神的傳承和發掘。海豐麒麟舞是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6.甲子英歌舞

當地簡稱「英歌」,其意即是英雄的歌舞。而「英雄」則指梁山泊 107名好漢去救盧俊義的故事。「歌」則指原來邊打邊唱,以大嗩吶伴奏「楊梅開花無人知,喬裝打扮下山來」的歌詞,「舞」則指表演時腳手舞蹈。是一種程式化集體隊舞的傳統民間舞蹈,為汕尾市群眾喜愛的一朵民間藝術奇葩。

甲子英歌舞動作豐富,技巧很高。整個隊伍的表演速度變化和力度變化以及創高潮氣氛,自始至終主要由宋江敲擊的「咚咚咚,隆隆隆」的反覆迂迴的鑼鼓總指揮,表演者根據鼓點緩急、輕重,有時一齊前後敲擊、舞蹈,有時一齊左右敲擊或上下敲擊、舞蹈。鼓點以一般速度敲擊時,時遷則手握「神蛇」穿梭於隊列中間,由兩小男孩扮孫二娘和扈三娘的「花鼓婆」便翻筋斗搭上大人扮的「花鼓公」張青和王英肩膀上,然後獨腳站立在其肩膀或頭部上,用花鼓槌作畫圓圈動作表演。

甲子英歌舞則相傳100多年前由福建直接傳入。是「增強體質」的一種文娛性體育活動。甲子英歌舞的另一個藝術特色就是有一套與眾不同的臉譜,它既與京劇、粵劇、西秦中的凈角面譜有相同之處,又比它們更為複雜,更有氣派。25面臉譜互不相同,一個個性格鮮明,鬚眉畢見,極為生動傳神。甲子英歌舞是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旅遊資源類

7.汕尾鳳山祖廟

鳳山祖廟旅遊區是粵東旅遊黃金海岸的主要景點,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汕尾市區東南面品清湖畔,旅遊區主要有鳳山祖廟、天後閣、鳳儀台媽祖石像、海陸豐戲曲臉譜園、漁家風情館、媽祖文化廣場等景點。

鳳山祖廟始建於明末,由於福建漁民漂泊到鳳山一帶定居,同時帶來了他們心中的保護神——媽祖,並建立了媽祖廟,后經多次重修、擴建,形成了今日之規模。現為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首屆常務理事單位,廣東最負盛名的媽祖文化傳播中心。每年前來媽祖廟朝拜的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達到8萬人次以上。鳳儀台媽祖石像高達16.83米,由468塊來自媽祖家鄉福建莆田的優質花崗岩石雕刻而成,是目前最大型的媽祖藝術石雕像之一。

旅遊區文化內涵豐富,媽祖文化、漁家文化、海陸豐戲曲文化是鳳山祖廟最基本的文化載體,也是廣東省中華文化傳承基地。每年舉辦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鳳山媽祖廟會》的旅遊活動,在春節正月初五舉辦汕尾地方特色的民俗祈福活動;正月十五舉辦民間鬧元宵、猜燈謎、標燈活動;農曆三月廿三媽祖誕辰和媽祖文化節,舉行鳳山祖廟炮會、民間藝術文化巡遊、海陸豐戲曲演出等地方特色文化展示活動。

8.紅海灣

汕尾紅海灣旅遊區位於汕尾市東南方,灣內有多處潔白柔軟的沙灘,還有神秘島、龜齡島等數個秀麗的島嶼。距汕尾市約30公里的遮浪半島已建成紅海灣濱海旅遊度假區,島上有海上運動俱樂部,是著名的帆船、帆板賽場,在2010年廣州亞運會時承辦了帆船、帆板比賽。

紅海灣旅遊區中的遮浪南澳半島素稱「粵東麒麟角」,它瀕臨南海,岩礁多姿多彩,「山、海、沙、石」兼備,「湖、島、灣、嶼」迥異,海水由於地形及海水流向的特殊性,半島東西兩邊的海面景象迥然不同。這裡還是國家級天然浴場,它不僅吸引了無數的中外遊客,而且還成為許多電視劇和電影外景拍攝的好地方,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9.海豐蓮花山

海豐蓮花山座落在汕尾市海豐縣城北郊,是廣東四大山脈的蓮花山脈的主峰,海拔高度1337.6米,南麓坡面上,層巒疊嶂,翠綠相間,堆疊而起,層次分明,形成「蓮峰疊翠」的天下奇景。境內雲霧繚繞,森林密布,生長著仙人茶、羅漢松、白木香、胭脂木等珍稀植物;飛瀉著玉龍噴須、三井迴音、龍潭飛瀑、七星疊瀑、雙龍瀑、迴音瀑等十八處瀑布;並分佈著召貢、埔仔等溫泉以及仙人洞、鐵索橋、玉蟾宮、藥王廟、大東門、小東門、天池、如來盤石等自然景觀,具有雄、奇、險、秀、幽之特色。1995年3月,經廣東省林業廳批准建立」 廣東蓮花山森林公園」 。近年來興建了度假山莊丶第一泉丶茶莊等旅遊新區,使蓮花山成為集自然景觀丶人文景觀和紅色景觀於一體的原生態旅遊名勝景區。

10.陸豐金廂灘

金廂灘位於陸豐市區20公里的金廂鎮省級風景名勝區——金廂灘濱海旅遊區,有沿海公路可直達。該景區是一處融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濱海風光於一體的旅遊觀光遊覽區,有呈S型長約8公里、寬60米的海沙灘,灘上沙質以石英沙為主,不含礫石、貝殼,細軟白凈。

海水清澈透明無污染、無海泥,波緩浪少,為粵東地區最大的天然海泳浴場。海沙灘周圍奇礁異石千姿百態,古今名人摩崖石刻隨處可見,有著名的「鎮海石」、「觀濤」、「真趣」,有周恩來搶渡碣石灣的紀念碑和著名書畫家賴少其題刻「龍石」等分佈其間,有歷史悠久的古迹「水月宮」和古官道,文化底蘊極其深厚。灘上「神、海、沙、石」兼備,享譽海內外。著名地理學家陳傳康稱譽該景區為「粵東旅遊黃金海岸」,由著名書法家啟功題石立記。黃金海岸、銀白的沙灘,湛藍的大海以及翠綠的古松和潺潺山泉,諸多景色編織成一道絢麗的風景線,鑲嵌在碣石灣畔。來到這裡,置身於大自然之中,將會更加感悟到超然脫俗,反璞歸真的高尚情操。

11.陸河東坑共光/水唇螺洞梅園

陸河東坑共光/水唇螺洞梅園景區分別位於廣東省汕尾市陸河縣東坑鎮共光村和水唇鎮螺洞村,兩村背山相連,共種植青梅達兩萬多畝,是粵東地區最大的連片梅園之一,享有「萬畝梅園」和「世外梅園」的美譽。每逢大寒前後,上萬畝梅花爭妍怒放,清香飄遠,各地遊客紛至沓來,吸引著國內外媒體記者爭相報道。梅園內的古剎、山水、林石等自然景觀也獨有神奇,旅遊資源豐富。2016年螺洞村先後被評為汕尾市十大休閑基地、廣東省鄉村旅遊和休閑農業示範點。

當前,共光梅園歷經十餘年的精心養護和努力打造,知名度、美譽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使共光梅園成為集「梅、紅、佛」為一體的休閑旅遊勝地,為廣大群眾的冬季旅遊提供了一個好去處。螺洞「世外梅園」藉助水唇鎮被列為2016年省新型城鎮化「2511」美麗小鎮試點建設項目及創建「楹聯文化之鄉」的契機,通過修復濱水生態環境、完善旅遊服務設施、建設楹聯文化長廊以及客家風情小鎮等措施,塑造獨具魅力的「梅泉林歌」形象,成為廣東省偏遠貧窮地區美麗小鎮建設的典範。

12.華僑區僑鄉風情文化園

汕尾市華僑管理區(原陸豐華僑農場)位於汕尾市東部,與揭陽惠來縣接壤,這裡接納來自東南亞13個國家和地區的歸難僑。來自不同地域、不同國界的生活與文化,使這裡形成了具有獨特而豐富的文化內涵的地方。目前,歸僑僑眷仍保留著異國風情和民族風俗,形成了濃厚的」歸僑文化」,不但擁有「豪哥印尼果園」、還有「 越南小村」,到這裡可嘗試到各種東南亞熱帶水果和異國各式美食。同時,這裡還辟有異國情調的「歸僑文化公園」,內涵十分豐富 。當地的僑民具有熱愛文化活動的優良傳統,能歌善舞。他(她)們表演的東南亞風情舞蹈,極具原生態特徵,古樸典雅,是僑區特色文化產業,也是寶貴的旅遊資源。

英模賢達類

13.彭湃

彭湃,無產階級革命家,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海城鎮人士。1921年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1924年初由團轉入共產黨。1927年10月,在廣東海陸豐(今汕尾市)地區領導武裝起義后,建立了第一個蘇維埃政權——海陸豐蘇維埃政府。1929年8月30日,在上海龍華英勇就義,時年僅33歲。

彭湃的《海豐農民運動》,對當時正在蓬勃開展的全國農民運動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對幫助解決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困難,反封建惡習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為後來大規模的農民運動播下了革命的種子,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他領導建立的海陸豐蘇維埃政府,為海陸豐革命根據地的建立起到了重要作用,為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為以後紅色政權的建設在理論和實踐上積累了經驗,開闢了革命以農村為基地走向勝利的道路。他發表的《沒收土地案》是新民主主義的土地革命運動起點,為共產黨領導土地革命運動積累了經驗,也為全國的農民運動開展土地革命提供了借鑒。

14.鍾敬文

鍾敬文,原名鍾譚宗,1903年3月20日出生於海豐縣公平墟魚街。早年在海豐陸安師範讀書,開始接觸新文化。1934年留學日本,繼續民間文學研究。1936年夏畢業回國,先後在廣州、杭州、桂林、香港等地任教,抗日戰爭期間從事救亡工作。1950年後在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任教,致力於教育事業和民間文學、民俗學的教學研究工作,出版《鍾敬文文集》、《民間文藝學及其歷史》、《鍾敬文學術論著自選集》等著作,有「民俗學之父」的美譽。

15.馬思聰

馬思聰,1912年5月7日出生在海豐縣城幼石街。1923年留學法國,畢業於南錫音樂學院,后入巴黎音樂學院學作曲。1929年回上海等地舉辦音樂會,被譽為「音樂神童」。1932年學成歸國后,創辦第一所現代私立音樂學院廣州音樂院,擔任院長。抗戰期間積極投身於群眾性的抗日運動,創作了大量歌頌祖國、嚮往光明的作品,其中《思鄉曲》成為傳世經典曲目,對宣傳抗日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建國后積極投身新音樂事業,歷任中央音樂學院院長、音協副主席等職。文化大革命期間被迫赴美定居,直至1985年才獲得平反。1987年5月20日於美國費城逝世。

遺迹遺產類

16.大安石寨

石寨又名石城,原是石、陳、謝三姓聚居之地,其開基之年代,據考約為唐武德年間(公元622年),明末黃氏族人入住,其後諸姓陸續遷出,只余黃氏一姓。石寨村現存寨城建於明末,是典型的粵東防禦型圍寨。石寨村除了保存完整的傳統村落格局和眾多古民居,它的價值還突出體現在完善的防禦系統和排水系統。它的防禦系統包括寨牆、炮樓、跑馬道,寨牆上遍設垛口和炮眼。排水系統主要指石寨石板路下的排水溝,這些排水溝日常用以排水,在遇到外族入侵時也可作為臨時的藏兵的地點。石城傳統建築特色:城門分設東西南北四門,南門藏在東門內;三街六巷以蜘蛛石為制高點,呈蜘蛛網狀。石城周邊有極其傳統特色的自然景觀:金城環抱,玉帶護腰,四水歸湖,文房四寶,內外八景。

2008年11月,大安石寨因其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科學、藝術、社會、經濟價值,被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廣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評定為首批「廣東省古村落」; 2012年12月,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建村〔2012〕189號)評定為第一批「傳統村落」;2013年5月,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陸豐市大安鎮石寨村為「古村落(廣東傳統民居)」。2014年4月,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評為「歷史文化名村」。2015年8月,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鄉村旅遊模範村」。

17.河田高景

「河田高景」歷史悠久,起源於廣福庵廟會,是河田客家先民遠離中原祖地,南下遷移「離根戀祖」精神狀態下所形成的獨具地方特色的客家民俗,它是傳統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完美結合、交融的民俗結晶。

「河田高景」的突出藝術特點是「高、險、巧」。「高」是指景旦所在的空中位置高,一般為7-8米,遠遠超過古民居屋脊高懸於空中,惹得萬民翹首觀看。「險」是指整台高景僅由一根6-8米長不規則小鋼條獨立支撐,景旦立於景梗正上方,看起來無依無托,讓觀眾提心弔膽、捏一把汗。「巧」是指高景各有機單元巧妙組合,奇特考究,高景製作中既要依照景梗形狀來謀篇布局,又要嚴密隱蔽景梗所在,絕對不能暴露景梗的「來龍去脈」,留下懸念讓觀眾去猜測、爭論。

河田高景是勤勞而富有創新精神的河田客家先民繼承傳統、傳承文化、創造美好生活的智慧結晶,它充分體現河田人民傳承文化、酷愛藝術、渴望祖國富強的鮮明個性和人生追求,突出河田客家人「集體創作、團隊協作、友誼競拔」的團隊精神,對啟迪民智、傳承歷史等諸多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和現實價值。河田高景於2006年入選廣東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18.陸河擂茶

陸河擂茶是客家擂茶的傳承與異化。據《明海豐縣誌》《明一清·陸豐縣誌》及陸河多姓「譜牒」記載,陸河客家先民多於唐宋年間為避戰禍,從中原舉族一路南遷至「蠻夷之地」。因居住在閉塞、多雨、寒涼的山區環境中,人體需求的碘、鈉、硒元素嚴重流失,加上長距離長時段的遷徙,陸河先民飽受胃寒腹瀉、百日咳、子夜哮喘疾病之苦。為適應自然環境,人們尋找一種新飲食方式,最終選擇了客家擂茶,並延此習慣發明了具有「暖胃、性溫、理中」為特點的陸河擂茶,其選材集飲食和保健於一體,形成了今天獨、奇、趣的陸河「擂茶」。

陸河擂茶的配料多種多樣,可以因寒暑季候或葷素各異加入不同的佐料和青草藥物,製作過程基本相同,但又稍有一些小區別。咸茶,用料少,比較簡單,只要加入:綠茶、芝麻、花生即可,是較通俗的飲茶方式。而使用鮮艾葉、薄荷葉、生茶葉、楓樹嫩芽、紫蘇葉、番香、香蘇、雞腳刺、玫嫩芽、芫荽菜等野菜、青草藥製成的擂茶稱「油茶」,亦稱「生茶」。

客家人非常熱情好客,以擂茶待客是普遍的傳統禮節,不論是親朋好友來訪,或是婚嫁喜慶即請喝擂茶。時至今日,陸河人以擂茶招待客人仍是最隆重的禮節,也是從古至今的傳統風俗。擂茶,成了客家社交活動中必不可少的飲料。 陸河擂茶於2012年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9.明代坎下城

明代坎下城位於汕尾市城區香洲街道城內路北端,是保存比較完整的一座明代海防古城。始建於崇禎九年(1636年),坎下城呈不規則橢圓形,城池規模宏偉,城牆原高5.6米(現殘高3米),為雙層夾牆,灰沙夯實,周長1157米,城內面積7.2萬平方米,設垛口391個,海防炮78門(今存2門),分東(永安門)、西、南(鴻海門)、北(拱極門)四門,東、南兩門各建有抗敵樓,城內有城隍廟、武帝廟。民國初年,廣東都督、粵軍總司令陳炯明在城內設兵工廠、制幣廠,並把北面小山開闢為「坎下公園」。1925年,汕尾蘇維埃政權把城內作為赤衛隊操練場地。1995年5月,批准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彭湃故居

彭湃故居,坐北向南,面臨龍津河,始建於清末,主樓兩層,面寬三間12.9米,進深10.9米,前廊仿西式建築,風火式山牆,總建築面積266平方米,樓下中間為堂屋,供有彭湃母親周鳳的遺像。2016年12月,彭湃故居入選《全國紅色旅遊景點景區名錄》。

彭湃同志在這裡度過童年和青少年時代。故居東側是彭湃的書齋「得趣書室」。面寬三間,風火山牆,建築面積96平方米。1922年夏,彭湃同志與妻子蔡素屏搬到這裡居住,並在這裡組織了六人農會小組。1925年第一次東征時,周恩來率部在「得趣書屋」與彭湃會面,建立中共海豐特別支部,彭湃任書記,中共海豐地委也設在此辦公。1928年3月被國民黨軍隊燒毀,1958年按原貌修復。它是海豐農民運動和革命鬥爭的歷史見證。

21.謝非故居

謝非故居建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座落在四周群山環繞,青山綠水的農家村落中。故居座西北向東南,佔地二百餘平方米,其中正後排二房一廳為一百年前的祖屋,是一座典型的客家磚木結構老屋。故居內正廳掛著鄧小平同志南巡時和謝非同志的合影;偏房是一個小廳和書房,房間里的幾排靠牆的大書櫃里,放著許多謝非同志研讀過的書籍及其著作。故居裡面簡單、大方的擺設,體現了謝非同志一生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

該故居是已故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原廣東省委書記謝非同志參加革命工作前期居住的地方,是河口革命種子傳播和地下黨活動聯絡中心,地下黨秘密聯繫、接頭、開會的地點。對門村還是原南溪鄉人民政府、南溪抗日宣傳隊、南溪地下黨工作交通站所在地,是「東江縱隊」、「江南地委」、「海陸紫縣委機關」駐地。

地域地標類

22.紅宮紅場

紅宮紅場位於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人民南路中段。是大革命時期,以彭湃同志為首的共產黨人領導海陸豐(今汕尾市)人民建立的第一個蘇維埃政權的革命活動場所。海豐紅宮紅場舊址,原為建於明代的海豐學宮,1927年11月18日至21日在這裡召開縣工農兵蘇維埃代表大會,成立海豐蘇維埃政府。12月1日在這裡召開5萬多人參加的大會,慶祝海豐蘇維埃政府成立。1928年1月2日,董朗、顏昌熙等率領的南昌起義部隊與葉鏞、袁裕、徐向前等率領的廣州起義部隊在此勝利會師。大門上「紅場」二字是彭湃手書。1986年,在紅場中心安放彭湃烈士銅像。現如今的紅宮紅場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廣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吸引了成千上萬人到這裡參觀,憑弔以及舉行各種教育活動。

23.品清湖

品清湖位於廣東省汕尾市中心城區,汕尾港東部。亞洲第二大的濱海瀉湖,第一大瀉湖。面積約22平方公里,因海灣封閉似湖,是一處有名的自然瀉湖,冰後期海水侵入汕尾和沙海花崗岩體之間的低凹處形成的溺谷灣,后因紅海灣沿岸大沙堤的發育和向東延伸,而被半封閉為「瀉湖」。品清湖水域面積約為23.16km2,岸線長39.62 km,是目前大陸僅存的最大自然鹹水瀉湖,湖面22平方公里,相當於4個杭州西湖。鼎蓋山、嶼仔島置身其中,西南面是構成汕尾港屏障的著名「海上沙舌」和浩瀚的南海。品清湖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是天然的避風良港、是重要的漁業增養殖區和鹽業生產區、是汕尾港「生命湖」、有豐富的旅遊資源,被譽為汕尾「母親湖」。

24.碣石玄武山

玄武山位於廣東省汕尾市陸豐碣石鎮北郊,依山瀕海,是著名的旅遊名勝風景區。玄武山元山寺始建於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改建於明洪武27年(1157年),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宗教開放場所。寺內殿堂廡廊、僧舍廳室共99間,其雕屏彩棟等具有精美的高工藝觀賞效果,且藏有宋、明、清各代文物1000多件。玄武山福星塔玄山寺後山,三層可登。塔周有麒麟石,起龍岩。石上有明、清名人題刻。玄武山以其悠久的歷史、珍貴的文物、豐厚的文化底蘊和神秘的宗教氣氛以及周邊的名勝風光,千百年靈聲遠播,享譽海內外,慕名而來的國內外信眾,每年達100多萬人次。

請為你的家鄉投上一票!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